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 悲剧价值的确立与追求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儒道并重,儒家有诗教传统,重艺术的伦理价值,孔子曰:诗可以“兴”“观”、“群”“怨”;老庄的道家追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无为”之美,他们都强调美与真、善的合谐美。叙事文学的悲剧也表现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大团圆”结局。古代有悲剧存在,但不把悲剧作为一  相似文献   

2.
文章论述了《诗经》中划分怨刺诗一类的合理性 ,并对某些文学史本在《诗经》内容划分上的偏颇进行了批评 ;怨刺诗都是些“变风”、“变雅”的作品 ,因作者不同 ,其内容也有很大差异 ;怨刺诗都具有很强的批判现实精神 ,是些尽善尽美的作品 ;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悲剧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悲剧理论的诞生,理应是在有了悲剧这种文学样式之后.宋元时期,中国戏剧产生并兴盛了起来,中国悲剧也随之产生并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只是人们还没有明确地以“悲剧”一词冠之.“悲剧”是在本世纪初才由王国维等人从西方引进的.但并不能就此说,此前中国的古代就没有悲剧这种艺术形式.乾隆58年(1793年),英国使臣马嘎尔尼出使中国,曾与乾隆一起观看戏剧演出.他在他的《乾隆英使觐见记》中说:“戏场所演各戏,时时更变.有喜剧,有悲剧.虽属接演不停,而情节并不连贯…….”马嘎尔尼用tragedy一词,明确指出中国戏剧中是存在着悲剧的,这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的悲剧是符合当时一个普通西方人的悲剧观念的.中国悲剧发展到清代是承继了前代悲剧的传统的.面对这一文学形式的存在,中国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不可能视而不见,只是他们对悲剧常冠以“怨谱”、“苦戏”、“哀弦”等名称,而且也没能形成蔚为大观的类似于西方那样的悲剧理论体系.我们只是在他们的戏剧理论著作、戏曲序跋和戏曲评点中窥见星星点点.  相似文献   

4.
周春生在《悲剧精神与欧洲思想文化史论》中说,悲剧精神是欧洲思想文化的本质特征,即“人的理性和自然感性生命永远处于对立冲突之中,并且没有任何归结点,由此而构成一种命运。人虽然解不开命运之谜,却又勇敢地接受命运的挑战”,其发端是古希腊。这种悲剧精神反映到文学中,就是出现了大量的悲剧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非《俄狄普斯王》莫属。而在我国,堪称“元代悲剧典范”的《窦娥冤》也体现了这种“勇敢地接受命运的挑战”的悲剧精神。本文想以这两部作品为例,从悲剧的情节、人物形象和表达功能方面比较探讨古代中西方(主要是中国元代和…  相似文献   

5.
(一)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她为世界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古代文化,其中酒文化也源远流长,自有特色。中国同埃及以及巴比伦,已被公认为世界并列的三大酒文化古国。世界上古代各个民族,大都把酒视为具有很大魔力的神奇之物。古希腊悲剧的诞生,直接起源于“酒神祭”的仪式。尼采就认为希腊悲剧的起源与充满活力的狄奥尼索斯的“酒神精神”  相似文献   

6.
杨罗生 《云梦学刊》2002,23(1):73-76
从晴雯追求人格自尊自重、直烈纯真与宝玉精神对话等方面 ,可以解读其判词“霁月难逢 ,彩云易散。心比天高 ,身为下贱。风流灵巧遭人怨。寿夭总因诽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的悲剧存在。礼教扼杀人性 ,是晴雯悲剧的深刻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张文杰 《江淮论坛》2006,(3):149-155
本文将中国古代零碎片断的悲剧神话与古希腊悲剧神话略加比较,旨在阐明中国古代神话的悲剧意识、悲剧性特征,以及这种悲剧精神在华夏民族文化心理与文人志士道德人格中的积淀与渗透,从而更加深刻地把握它对中国后来文学艺术创造和审美幻化思维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白“深入骚”,其诗歌创作与屈骚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李白与屈原都有尚用的精神,并有相同的人生经历与情感历程,都是悲剧性人物,他们的悲剧精神体现在对君的“怨”与“恋”的双重文化性格中,而且在审美特征上同样表现有“惊采艳艳”的浪漫艺术精神,所以说,李白诗源骚既有其文化依据,又有其审美依据。  相似文献   

9.
吕双伟 《云梦学刊》2002,23(5):55-58
卢照邻现存诗文中 ,始终充溢着忧愁悲苦的孤独寂寞之气 ,这是由于创作主体的“骚怨”精神决定的。从其作品 ,主要是思乡及赠答诗文来阐释其“骚怨”创作精神的具体物化形式 ,揭示卢照邻诗文创作“骚怨”的特点及原因。在某种程度上 ,可以说卢照邻是唐代第一个自觉的、有意识的用“骚怨”精神进行创作的诗人 ,开其后的柳宗元、李贺等用“骚怨”精神创作的先河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的索福克勒斯以其著名悲剧《安提戈涅》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时期的民主制度的诸多方面。对于该剧学者多从“自然法”和“城邦法”冲突的角度进行探讨。本文从《安》剧出发,对该剧中所表达的有关法律意识、法律精神、法律价值等方面的内容加以诠释,并对比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以交换法律文化背景的方式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张昀韬 《云梦学刊》2001,22(3):81-83
美国现代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创作了一系列"富有生命力的诚挚的,感情强烈的,烙有原始悲剧概念印记的戏剧作品",奥尼尔的悲剧体现在"命运"之美,奥尼尔对现代社会中制约和压抑人的"命运力量"之内涵及古希腊悲剧中"命运力量"之内涵的阐释,是对古希腊悲剧命运观的现代诠释.  相似文献   

12.
张岩  刘欣 《齐鲁学刊》2007,(4):98-101
"命运观念"是古希腊文学和哲学的核心概念。古希腊悲剧被称之为命运悲剧,它以神谕这一感性的意象形式抒写着命运的神秘可畏,以及人与命运冲突的悲剧必然性;在希腊哲学中,毕达哥拉斯的"数",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以及柏拉图的"理念",其实都是"命运"这一意象的哲学表达。现代基因理论从分子这一微观水平上较为科学地解释了什么是命运,基因从某种意义上说即人类的现代命运。从古希腊文学的命运悲剧到现代基因理论对命运观念的科学阐释,西方文学似乎完成了一个有意味的循环。  相似文献   

13.
贞节观限定范围以外性活动的罪孽感,不但是造成窦娥悲剧的主要原因,而且是造成历史上无数“烈女贞妇”悲剧命运的重要因素。吴月娘内心深处潜藏着性饥渴意识,她的悲剧对中国古代妇女来说比潘金莲的悲剧更具普遍性。两人所恪守的信念,主要体现在对行善、贞节、业报轮回、善恶相报、天人感应等观念虔诚的信奉和强烈的责任感上。  相似文献   

14.
魏凤莲 《齐鲁学刊》2013,(1):157-160
起源于狄奥尼索斯祭祀仪式的古希腊悲剧,在其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远离狄奥尼索斯崇拜:悲剧的主角是多种形态的酒神;悲剧的情节模仿了狄奥尼索斯的经历;悲剧的某些描写借用了狄奥尼索斯崇拜中的术语;悲剧的政治含义延续和发展了狄奥尼索斯崇拜的政治作用。古希腊悲剧的发展渗透着狄奥尼索斯崇拜的因素,始终是"献给狄奥尼索斯的演出"。  相似文献   

15.
近现代以来中国学者对中国悲剧的认识经历了四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以王国维、蔡元培、胡适、鲁迅、朱光潜、钱钟书为代表;第二阶段以赵树理、乔德文、邵曾祺、苏国荣、吴国钦、宋常立为代表;第三阶段以张法等人为代表;第四阶段以邱紫华、谢柏梁、杨建文、王宏维等人比较系统的著作为代表,他们为了肯定中国古代悲剧的存在,竭力证明中国古代悲剧符合西方悲剧理论,而否定了中国古代悲剧不符合西方悲剧理论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6.
梁祝爱情悲剧能够从古老的民间传说走进电影、小提琴协奏曲和芭蕾舞这些新兴艺术样式,能够从江南一隅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这充分说明她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对于梁祝爱情故事的研究,应该通过对它的悲剧属性及其内在意蕴的深刻揭示,进一步挖掘它的美学价值和人性内涵。这一古老的爱情故事深刻地表现了人类在舍生忘死地实现自己的理想时爆发出来的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所显示出来的伟大与壮丽,以及肉体生命的毁灭与精神力量勃发与高扬所形成的反差,正是梁祝爱情悲剧的人学内涵。  相似文献   

17.
王卫平 《文史哲》2007,7(6):87-94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由于受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等哲学观念和审美意识的影响,较少表现个人与社会的冲突。只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新文学才形成了自己时代的中心冲突,即个人与社会的冲突。这种冲突只有在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中才得以整体显现,并形成了自己的表现形态和演变历程,其结果多以个人的失败而告终,其悲剧既是社会的悲剧,也是个人的悲剧、性格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悲剧>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1871-1945)最成功的小说.本文从作品的社会悲剧,凡人悲剧,以及"美国梦"悲剧三个层面来说明<美国的悲剧>正是"美国梦"的破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李平 《社会科学》2007,3(3):184-192
在古代希腊(特别是雅典),观看悲剧不仅是市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最主要的艺术活动,也是城邦生活的重要内容。悲剧艺术对观众的情感和心理造成的影响到底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亚里士多德与他的老师柏拉图对此展开了隐性的抗辩。与柏拉图的政治性否定不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客观分析了悲剧接受的后续心理效果。从宏观意义上说,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有助于我们对艺术本质展开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协商民主的实施面临各种结构性的障碍。这些结构性障碍的产生主要源于资源分配的不均。对近年来发生的系列宝马撞人事件的研究发现,在“宝马撞人案”中媒体的消息源结构上,相对于“撞人方”而言,媒体更倾向于以“被撞方”作为消息来源;媒体倾向于使用“标签化”的策略来将具体的“撞人者”抽象化为强势阶层的象征;媒体倾向于使用“悲情叙事”、“主题归因”和“司法”三种新闻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