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老子》“知常”“同道”的认识论思想高秀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认识论思想是老子哲学的主要内容,虽然老子哲学没有对认识论方面的问题作专门的系统论述,但是,从《老子》一书中所包含的大量的认识论概念、范畴、命题、判断等可以看出,老子哲学事实上有一个比较完整...  相似文献   

2.
黄敏 《理论界》2006,(6):174-175
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社会转型、文化变异、哲学突破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名实之辨”的思潮。道家代表人物老子作为这一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在构建“道”这一理论框架的过程中,提出了“名实之争”的问题。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包含了许多语言学思想,老子的语言学思想是其语言哲学思想的一部分。本文试图从老子对“道”的命名中来体察老子的语言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不仅注重道德伦理实践,而且具有表现为理性思维的形上之学。以“道”为理论核心的《老子》哲学就是中国形上学思维的最早表现形式。“道”是《老子》哲学确定的宇宙本体。《老子》哲学中的“道”是一种可以称为“无”的客观实在,是有与无的内在统一,是万物发展的宏观场合。“道”的观念的确立奠定了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吕氏春秋》倡导重农的政策思想主要是对《老子》“圣人之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体现在:“朴”的政治哲学,“不尚贤”的政治主张和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情怀。《老子》与《吕氏春秋》之间有两条主轴贯穿始终:一是以老子政治哲学为主的道家“无为”思想,《吕氏春秋》将其浸透在重农政策中;二是《周易》、《老子》思维方式在《吕氏春秋》中的体现,具体表现在《吕氏春秋》的言说方式和言说内容具有正反相合、注重“天地人”三者融通与和谐的整体性思维特点。而《周易》、《老子》的流传与演变,为《吕氏春秋》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和言说特点提供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5.
老子哲学的本体是“道”。“道”本身体现了和谐思想,并辐射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老子主张消除贫富差距,实行小国寡民的治理,这正是其和谐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朱晓鹏 《青海社会科学》2000,(2):64-68,,90,
老子思想中本没有独立的美学体系 ,老子的哲学和美学是完全溶为一体的 ,或者说其审美观只是其哲学理论的延伸。正因此 ,老子哲学的特点也就直接规定和影响了老子美学的基本特质。譬如说 ,老子哲学的否定性方法显然也是其美学的基本方法。由于使用这种否定性的方法 ,所以老子美学并不着重于直接对“美是什么”的形上学追问和逻辑思辨 ,而是侧重于通过对世俗的或传统的“小美”、“假美”的批判否定而映衬、浮现出真正的“大美”、“至美”。实际上 ,通过这种方式呈现出来的主要是关于“美的存在形式”。侧重于对“美的存在形式”的探讨而不是…  相似文献   

7.
老子即老聃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所写的《道德经》五千言,是古代世界最系统、最精深的哲学名著。中国先秦哲学的成熟发达是以老子哲学为标志的。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应该说是从老子开始的。世界上的一些大哲学家如黑格尔、海德格尔等重视老子哲学不是偶然的。①老子哲学在当代一些科学家和哲学家中引起关注和发生浓厚兴趣,值得我们深思。②老子哲学起点很高,博大精深,奥义无穷,至今令人惊叹。老于哲学的一些思想和命题的深刻性,就是后来的一些哲学思想也难于超过。“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  相似文献   

8.
鲁庆中 《中州学刊》2006,(3):162-166
老子之道可以有“有”、“无”两个诠释的向度。而自“有”言之,《易经》机体主义观念则是老子哲学的“后设陈述”。根据《易经》,植物的体用成为理解自然万物的尺度。老子“道生万物”的过程思想以及对生命过程节律性的认识,即渊源于植物生命机体的出生性与生长性;老子尚柔守弱与“道法自然”的自然主义观念则来自于他对生命活体的柔弱性状以及生命自组织化的自我完成性的体悟;而生命进行过程的强健,亦是生发老子崇尚过程之“中”思想的本源。当我们跳出了老子哲学而从一个更为宏阔的后设上来观照老子之“道”时,我们便发现了那形下的真实、深厚的农业生活背景。  相似文献   

9.
卢雁 《理论界》2009,(12):122-123
本文对中国哲学经典文本《老子》作了一个新的解读。以第一章为例,笔者抓住《老子》中“一以贯之”的东西——“有无相生”,进而对老子哲学的基本概念进行阐析,侧重于对老子哲学的逻辑建构,将《老子》的六个概念(道、有、无、名、物、为)作为初始概念,“有无相生”作为初始命题。  相似文献   

10.
李锦全同志《老庄哲学的神学特色》,注明是“与张松如、赵明同志商榷”,发表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一九八三年第三期上,是针对我们发表于同刊一九八一年第三期上的《庄子哲学初探》而写的。《初探》讲的是庄子哲学,却是从老子思想说起的,因为我们肯定司马迁所说庄子“其学无所不窥,然其本归于老子之言。”这一点李锦全同志似乎是完全同意了,所以他的  相似文献   

11.
教师经常会面对一些没有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虽有动机但又无法实行从而产生挫败感甚至出现放弃某学科、逃课、甚至退学念头的学生。如何排除学生的忧虑并激发他们的学习斗志,是广大教师直接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探讨如何使学生走出失败无奈阴影的策略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制度选择与路径依赖: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及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路径依赖理论系统分析我国小城镇战略的选择、形成历程及其不断强化的内在逻辑,可知小城镇道路只是我国在特殊情况下不得已的临时选择。然而以小城镇为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一经形成,便走上一条遵循自身演化逻辑的道路。虽然当初的诸多因素已有所改变,但由于对原有路径的依赖,小城镇道路最终上升为国家战略,演化过程中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13.
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生存并取得长足发展,必须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首先要切实抓好经营管理思想观念的转变,其次要围绕培养企业核心能力来实施管理创新;最后,要注重实效,扎扎实实地实施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4.
松下幸之助的成功 ,与他“素直之心”的道德修养思想分不开。“素直之心”就是能按事物本来面目去看问题的心。它能把一个人变成正确、坚强、聪明的人。松下认为 ,一位经营者 ,不需要是万能的 ,但必须是品德高尚的人。谦虚、宽容、绝对负责等是培养“素直之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若想稳定我省人才 ,必须转变人才观念 ;必须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稳定的舆论和环境氛围 ;必须要出台一些有利于人才稳定的政策、法规 ;必须加速推进我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6.
流行歌曲歌词的个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歌曲歌词的"个性化",从实质意义上而言,就是"人性化"的况味。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表达思想的困扰在逐渐消解;伴随着民主、自由的进程,个性的展露日渐突出。流行歌曲歌词就是适应这一受众"感官化"的需求应运而生。歌词个性化的表现技巧有诸多方面,如,词语运用力求新鲜别致,不落窠臼等。但由于词作者文化底蕴的差异,出现一些歌词创作方面的问题。面对这些弊端,我们应以宽阔的胸怀去正视去解决,这样就会使其创作日臻完美。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基本特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振祥 《云梦学刊》2006,27(5):115-117
高校德育的现代化是伴随着世界各国发展一体化以及经济、政治尤其是教育的现代化趋势产生的。新时期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基本特质包括德育视野要着眼全球化,要尊重优良传统道德,要更新德育理念、树立创新的品质,要重视道德主体性培养等。  相似文献   

18.
耿加进 《北方论丛》2015,(1):114-119
“无为而治”是儒家最重要思想之一,就其实质而言,就是德治。儒家的“无为而治”,主要是针对最高管理者提出来的。儒家认为,最高管理者除了“德修于己”、“任贤使能”外,不需要亲自去做具体的事。“德修于己”,就能感化被管理者,因为是感化,而非命令,故而可谓之“无为”。“任贤使能”就是用别人来管理,而不亲自管理,不亲自管理就是“无为”。儒家还强调“以人治人”,即根据人的特点有差别地管理,也就是顺性而为,这样,虽有所“为”,而对被管理者来说,却感觉不到管理者的“为”。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设计思想,而现代设计思想反过来又影响着传统文化审美观念.在现代设计作品中,肯定某些积极因素,将会有助于发展中国现代设计.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诚信道德及诚信制度的建设。中国古代有非常丰富的诚信思想,值得我们今天借鉴。但古代的诚信思想产生并服务于古代社会,将其不加分析地运用于现实是不客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