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邱美琼 《天府新论》2005,(3):120-123
中国古代诗话的承传,主要体现在两大线索中:一是在单部诗话之体上,有“论诗及事”和“论诗及辞”之体的承传;二是在诗话汇编之体上,有分门类编之体和据人而编之体的承传。诗话体制的承传,从内在影响着我国古代诗话发展的走向,决定着古代诗话多方面价值的展开。  相似文献   

2.
肖砚凌 《天府新论》2012,(2):151-155
分析唐五代诗话目录可知,诗话作品的选录标准实为“唐五代诗论”.唐五代诗话不应等同于唐五代诗论,而应作为唐五代诗论的一种,与诗品、诗格、诗句图、论诗诗、诗序等其他诗论形式共同构建唐五代诗论.唐五代诗话作品选取标准应为“狭义诗话”,作品只应包含与北宋初期诗话内容、体例皆相近的唐人“本事类”作品及宋后创作的四部以诗话为名的作品:尤袤的《全唐诗话》,孙涛的《全唐诗话续编》,沈炳巽的《续唐诗话》,王士禛、郑方坤的《五代诗话》.  相似文献   

3.
我国文言《诗话》源自欧阳修是有道理的。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诗话》渊源是钟嵘的《诗品》却可商榷。《诗品》按他的说法是“专门名家勒为成书之初祖”与《四库提要》说《诗品》的“第作者甲乙而朔厥师承”都不同于宋人《诗话》的本源。诗话记事以资闲谈,比较放纵、漫杂,旷逸。欧阳修自己在《诗话》自序中也说:“居士退居汝阳,而集以资闲谈也”重在漫谈,不拘定格。《四  相似文献   

4.
韩国诗话从域外角度论述中国诗歌,角度不同,理解各异,其中颇多精辟之见,可为当今的文学批评提供新的视闲和阐释维度,亦可见中国诗文创作之风和诗论对韩国汉诗和诗话创作的影响之深。从文献材料的检索与分析角度,探究韩国诗话对中国先唐时期诗文的接受与批评,是颇具价值的。  相似文献   

5.
段丽惠 《船山学刊》2009,(3):102-105
五山时代著名禅僧虎关师炼创作的《济北诗话》,是日本第一部狭义的诗话作品,也有着日本诗话特有的批评特色。本文从诗话的质疑立异出发,认为虎关所持严正的儒家价值理念促使其在品评人物、综论诗歌时,对中国诗话时有批驳,而这种理念的形成与其自身社会学术背景及异域文化接受有关。  相似文献   

6.
在对清代诗文的接受与批评问题上,日本诗话作家以域外视角进行品评,虽然他们之间的角度不同,理解各异,但其中颇多精辟之见,可为当今的文学批评提供新的视域和阐释维度,亦可见中国诗文创作之风和诗论之见对日本汉诗和诗话创作的影响之深,值得我们深入发掘。  相似文献   

7.
孙立 《学术研究》2012,(1):144-151
江村北海曾提到中国文学影响日本有200年的时间差.但从江户中后期开始,这一影响更加快捷,诗话也是如此.日本诗话脱胎于中国诗话,内容也以论析中国古诗及诗论为主,是一种面向中国的“外邦”诗话.本文辨析了中国文学影响日本文学有200年时间差的说法,论证了日本诗话在早期脱胎于中国诗话,在江户后期又逐步本土化的表现,说明日本诗话在面向中国的同时,为适应日本本土读者的需要而本土化的特色及过程.  相似文献   

8.
诗话是东方文学批评一种独有的方式,对于同处于东方文化圈中的中日韩三国来说,三国诗学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从中日韩首家“诗话”——《六一诗话》(中)、《济北诗话》(日)及《东人诗话》(朝)入手,遵循诗学批评原则,秉承着研究相近、相承的思想脉络,尊重三个民族间的诗学发展,可以发现《六一诗话》的开创性、《济北诗话》的继承性与《东人诗话》的本土化等写作特点.  相似文献   

9.
诗话学论要     
本文专论中国诗话,从诗话文体流变,诗话对中国诗歌资源的接受与采撷,诗话文 体的悟性、不拘一格和诗话语言特征三方面作了纲要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境界”说与“兴趣”“神韵”说之关系试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境界”说与“兴趣”“神韵”说之关系试解·周祖谦一王国维《人间词话》第9则曰: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诗话》‘公’作‘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影’作‘月’)、...  相似文献   

11.
《诗品》之所以成为百代诗话之祖 ,与它兼收并蓄的“点悟式”批评方法关系最为密切。这种批评方法包括比较、象喻、摘句、以及“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等 ,传达的是批评主体对诗歌内在意蕴的直觉印象 ,注重于对作品整体风神的把握 ,给读者留下极为广阔的再创造空间。历代诗话大多承袭这种“点悟式”批评方法 ,并使之不断完善 ,成为民族诗歌批评的瑰宝。  相似文献   

12.
宋代诗人梅圣俞说过:“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引自欧阳修《六一诗话》)意思是说,诗词是作者心有所感写出来的,其所感如何,读者只能去体会它,很难具体指出来加以说明。这近乎“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说法。当然,也并非绝对不能“言传”,只是说不那么容易吧了。关于境界的问题,正有这种情况。什么是“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主。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连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又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写真景物与真感情者,谓乏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说得颇有道理。王国维用他的境界说来品评某些诗词时,往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人间词话》首倡以“境界”论词之说。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境界”实为王国维文学思想体系中之重要艺术概念,为王国维文学批评理论之核心。在“境界”这一艺术概念之下,  相似文献   

14.
何继文 《云梦学刊》2008,29(5):80-88
清代诗话历来被文学评论者所引用,但是对于清诗话本身的整理和研究,则比较晚才开始.笔者曾经参与吴宏一主持的"清代诗话考述"研究计划工作,总结其经验,对清诗话整理和研究的方法、态度,提出一些看法.清诗话的整理工作宜合众人之力完成,对于各家清诗话目录的成书先后,也应注意,以见学术发展之迹.至于清诗话的考订,研究者宜有集思广益、随时修订的态度,引用别人研究成果,并注明出处.  相似文献   

15.
张戒《岁寒堂诗话》中的“意”与“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戒《岁寒堂诗话》这部著作中,存在着以“意”、“味”论诗的现象。“意”和“味”在中国古典文学批评中有不同的含义和价值,特别是在《岁寒堂诗话》中,“意”着重于诗歌中体现的忧患意识;“味”着重于诗的审美情趣。在两者之间,张戒更强调“意”。  相似文献   

16.
罗立刚 《学术研究》2003,(7):133-137
唐末五代的笔记小说出现了“志文”的新特点 ,“志文”内容明显增加且相对集中 ,甚至出现了以文坛史料为主要内容的笔记小说 ,这对同为杂体文的诗话的兴起 ,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虽然这类“志文”小说与一般笔记小说在结构上大体一致 ,但以诗文为中心的情节安排 ,则使之具备区别于一般笔记小说的特征 ,并最终导致诗话著作的出现与繁荣。  相似文献   

17.
张然 《江汉论坛》2006,(10):93-96
清代学者翁方纲的《石洲诗话》以编排严谨、评点精当著称。除人们所熟知的“肌理”说外,《诗话》更提倡雅正的诗风,批评了孟郊、陈与义、杨万里等人诗作中暴露的粗鄙、狂悖之气,表达出当时正统诗人的审美观。而对照翁方纲本人的《复初斋诗集》,读者不难发现其中也收入多篇带有“伧气”的作品。这种批评与创作的自相矛盾,说明理论方面的指导难以根除诗歌写作中的败笔,诗的品格更多地与诗人本身的气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王夫之的思想博大精深 ,见之于文论方面 ,最重要的便是《姜斋诗话》 ;王国维之论文学 ,为世人所推崇 ,典范之作自然要算《人间词话》。船山论诗拈出意象 ,观堂说词标举境界 ,说法虽然不一 ,然而细加探究 ,即可看出二者的联系。本文即从二人论诗境、妙悟、诗法观点的一致性来阐释二者的传承关系。一、诗歌意境诗境是《姜斋诗话》与《人间词话》所论述的核心问题 ,前者论意与象 ,后者论境界 ,但二者都从诗中的情景谈起 ,其中不无关联。王夫之以为诗以“意”为主 ,强调情景的一致性 ;王国维则从“境”入手 ,主张诗中情景的自然融合。说情景一致…  相似文献   

19.
欲证明钱锺书不仅是现代学界最擅品鉴文学趣味的杰出专家,且是能从古籍读出批评史视野暨美学睿智的大理论家,范例之一,便是系统爬梳钱氏从《谈艺录》到《管锥编》,针对清代迄今300余年流传甚广甚久的《随园诗话》,围绕“探本”今释,所提炼出的一套既具国粹特色,又闪烁着现代思辨光泽的“诗品伦理学”。“诗品伦理学”含三个定律:一是“诗论尺度”须诉诸“町畦”,即在有限语境中说有效的话;二是“诗例笺释”须讲究读“全篇”,切忌“摘句”;三是袁枚在“诗论尺度”“诗例笺释”有悖“探本”或“探而未本”,病根是在袁枚“心乱”,做不到“心不待境静而静”,屡屡借诗话渔利,其借诗话渔利之手法主要有“权门保驾”“闺秀站队”“追星红利”三种。  相似文献   

20.
全面阅读辑录、分类评析韩国诗话中浩繁的文体史料,并与以宋代诗话为核心的中国古代文体学进行比较研究,一方面可以整体勾勒和深入了解韩国文论中的文体学思想体系概貌,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看到韩国诗话的文体文献学价值及中韩诗话文体学之间的影响关系与其“和而不同”的自身特色,这对韩国诗学批评和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文学史和批评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