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好人像右手     
《北方人》2007,(6)
有一种人,善良得超乎想像。他们视善良为天职,视善良为生命,无端加罪而不怒,无辜受辱而坦然,代人受过,以德报怨。在被人误解  相似文献   

2.
侵害人不明的高楼坠物致人伤害案件,自重庆“烟灰缸案”、济南“菜板案”以来,一直争议不断,《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明确规定定纷止争,使得类似案件有了法律依据。本文对该规定的理论根据进行了探讨,提出高楼抛掷物、坠落物致人损害责任,不能让一个无辜的群体承担赔偿责任的理由,最后阐述了《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缺憾。  相似文献   

3.
论假想防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假想防卫刘明祥本文对假想防卫的主要特征、范围进行了论述,并对司法实践中如何处理假想防卫的案件,尤其是对如何处理特殊案件问题进行了探讨。一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把实际并非不法侵害的行为误认为是不法侵害,因而错误地实行“防卫”,造成他人无辜损害的情形。假...  相似文献   

4.
1999年12月4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对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索赔诉讼,进行第13次开庭审理。 漫长的诉讼 20世纪40年代初期,臭名昭著的侵华日军731部队在中国试验、制造细菌武器,并在许多地区施用,致使受害的村镇鼠疫、霍乱流行,许多人被无辜夺去生命。50多年过去了,日军细菌战给中国居民造成的苦难成为一页沉重而揪心的历史。 1994年,浙江省义乌市崇山村几位  相似文献   

5.
人间代理     
遥的生日当晚,一个可怕的阴谋袭向时夜。为了逃避天神的责罚,与狸勾结的妖魔将毒手伸向了无辜的遥——她在时夜面前被刺杀,来不及说出自己的心愿就倒下了。眼睁睁看着一切发生,时夜却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6.
案件事实作为一个概念无论是在学界还是司法实践界都如同"事实"这个概念同样被混乱地使用着。不同语境下"事实"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同时对于案件事实的性质究竟是主观性还是客观性人们也存在较大争议。但是从本质上讲,案件事实是以案件的客观事实为指向的主观判断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叹息 每次走在我们家外面新修的马路旁,我都忍不住有当偷花贼的欲念.看到行道边新栽种的勒杜鹃被一些粗暴的大脚无情地践踏,我就恨不得把那些无辜的花儿救下来,种到自己的园圃里去,好好爱惜它们--如果我有园圃的话,恐怕真的要这样做了.虽然偷花的行为很无耻,但起码能挽救这些花儿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2005年4月25日上午,随着一串富有节奏的枪响,中原涉黑第一案凶犯宋留根、马献州等9名主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个被公安部领导称为“中国打黑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件”创下了犯罪嫌疑人115名、67名被告同时受审、76名律师当庭抗辩,177名法警庭上执法的纪录。这一特大涉黑案件,公安机关是怎样侦破的?  相似文献   

9.
论法律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及其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观念认为,法律运行过程是确定的,每一个案件都存在着“唯一正确的答案”。事实上,在判决的形成过程中,作为前提的法律规则与案件事实均具有不确定性,而法官在判决过程中的理性是有限的,因此判决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每个案件事先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唯一正确的答案”。当然,法律的确定性仍然是其生命所在,不确定性是相对的,是受到严格控制的。  相似文献   

10.
美国把死刑作为惩罚罪犯的一种手段,这在今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当民意调查显示美国人民在理论上支持死刑的时候,几乎没有人注意到死刑案件中特殊程序的运用,否则他们可能就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废除死刑。即便是最激进的死刑支持者,也希望被告保有未受公正审判如被处死的权利,希望他们受到经公正遴选组成的陪审团的审判,有合格的律师为其辩护,希望一切法律程序和法律手续都得到遵循。然而,美国的死刑一直回避着公众的详细检查,这对美国公众的期望来说简直就是一个讽刺。 在美国,每年都有300O多人被关在死囚牢里,大多数人是罪有应得,但也不乏一些无辜入狱,眼巴巴指望着在有生之日能够沉冤得雪的。事实上,并不只是死囚犯  相似文献   

11.
配合传统的叙述方法,传统的阅读方法通常将《苔丝》解读为一个无辜女人和两个可恶男人的生命纠缠。然而我们发现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在写作《苔丝》时,无意间在形而上的层面与半个世纪后的萨特密谋了一场灵性的交流,哈代为人性与理性双重异化的人类所编织的缱绻挽歌在“镜子理论”的反射下迸发出炫目的光彩。本文拟从苔丝和德伯维尔的主人公角度出发,从人物的生命体验来阐释《苔丝》的存在主义潜文本。  相似文献   

12.
那是一节作文课,大家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假文盲》那幅漫画时,忽然被“啪啪啪”的一阵响声吸引,全班63双眼睛,不,连老师是64双眼睛,齐刷刷地射向声音发出的地方。罪魁祸首终于被我们找到了——一个正在欢快地跳跃着的圆圆的玻璃球。玻璃球在地上跳啊跳啊,一副天真无辜的样  相似文献   

13.
在机动车交通事故中,机动车各方负事故责任情况下,对无辜受害者仅承担按份责任还是同时承担连带责任,对于这个问题,在《道路交通法》中尚处于立法空白,《侵权责任法》规定也不明确,而且《侵权责任法》对共同侵权的规定与已适用多年的《关于审理人身伤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又有重大区别,由此导致法律适用的困惑和司法判决的混乱。在机动车各方负事故责任致无辜受害者受害的情况下,机动车各方主观上不仅各自存在过失,而且存在共同过失,机动车各方的行为构成共同侵权行为,应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事诉讼实行二审终审,二审对纠正一审程序事实和法律方面的错误,确保准确及时地惩罚犯罪、保护无辜,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二审的审理方式上,我国司法实践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采用不开庭的形式进行,这种现状极大地阻碍了刑事诉讼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之实现。二审开庭审理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普遍做法,鉴于我国刑事二审审理方式之弊端,笔者建议在修订刑事诉讼法时,应当规定无论是对检察机关抗诉的案件还是当事人方的上诉案件,二审都应当开庭公开审理。  相似文献   

15.
《氓》是一篇艺术性很高的诗。它写春秋初期的一个被压迫妇女哀怨凄切地诉说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丈夫虐待、冷遇的不幸遭遇。历代经师根据他们自己时代的道德标准,曲解了诗中的一些章句,对诗中的女主人公横加指摘,贬称她为淫妇。当代的一些学者虽然指出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追求幸福生活、性格刚烈的无辜受害者,但未将  相似文献   

16.
最近,笔者受理了多起职业伤害案件,如一名学生在某单位实习由于没有戴安全帽,结果在工地被砖头砸伤,双方因赔偿问题而僵持不下。这些案件的频频发生,提醒我们:职业伤害是求职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国会计市场接连发生重大诉讼案件,许多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都被牵涉到经济案件中,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此文驳斥钱龙剔、姚培谦关于此诗的旧说 ,剖析吴湘案从初审到复勘的过程背景及实质 ,指出此诗乃为李德裕无辜被诬、有功被逐鸣不平而作  相似文献   

19.
沈钧儒积极倡导建立冤狱赔偿制度、开展冤狱赔偿运动。他认为,冤狱赔偿制度可以限制司法权力以保障人权;冤狱赔偿制度主要适用于受冤处刑、被冤遭判、无辜受羁押三种情形;对于冤狱赔偿案件应设冤狱专门审判庭与特别程序。同时建议,对司法者进行责任追偿。沈钧儒提出的冤狱赔偿思想对促进当时的冤狱赔偿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我国司法实践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启死因是高启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近来,有学者认为高启死于明初文官与武将、淮西集团与浙东集团的权势之争。其实党派之争只是魏观案的诱发因素,不是导致魏观等人罹难的决定因素。高启寓京期间,对朱元璋专制统治的抨击和反抗,才是他无辜遭牵连,最终被杀害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