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居住在崇山峻岭的湘西土家族,是一个“舍酒难以生存的民族”,那里素称“醉乡”。前辈作家沈从文先生以他生花的妙笔,曾描绘过这个神秘的世界,那是反映沈老生活的那个时代,是“醉乡”的昨天和前天。那么,“醉乡”的今天怎样?土家族作家孙健忠,最近以他的力作《醉乡》奉献给各族读者,犹如在精神领域里给人们开辟了第二个“张家界”旅游风景区,在那“山色空蒙石更奇”的原始森林中,吹响金色的芦笙,奏出土家人民心灵解放的交响乐。  相似文献   

2.
丹纳说:“艺术家之所以成为艺术家,是因为他惯于辨别事物的基本性格与特色,别人只看见部份,他却见到全体,还抓住它的精神.”继赵树理等人后,在我国新时期文学的舞台上,先后出现了一大批“农民”作家,何士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位“农民”作家的小说之所以屡获赞誉,在于用农民式的思想、感情将我国当代农民的真实形象大胆地搬上了艺术屏幕,并导演得栩栩如生,给予人们最大限度的审美清晰感.  相似文献   

3.
长篇小说《男婚女嫁》,使刘亚舟开始跻身于当代小说作家的行列。紧接着他又发表了短篇小说十余篇,出版了长篇小说《幸运儿》和《冻土》等,然而,作家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土著”,他说:“我来自农民的庄稼院。”我创作的源泉和文学的“根”,在生我养我的“北大荒”家乡土地上。  相似文献   

4.
论土家族作家胡柯的长篇小说魏洪华,邓齐平土家族作家胡柯的创作成果是丰硕的,以前我们对他多姿多彩的短篇小说创作曾作了比较全面的阐释,本文拟就他的长篇小说创作谈点看法。1胡柯一直生活在湘西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他没有离开过这里的青山绿水。他的长篇小说是他用心...  相似文献   

5.
杨芳     
杨芳,字城村,土家族,系四川省秀山县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生于清朝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卒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据《清史稿》、《秀山县志》及《松桃厅志》记载,杨芳幼时天智过人,勤奋好学,“读书通大义”、“为文浩养充沛”、“有干略”。他十六岁从军,奋勇果敢,在军中“鸡鸣起舞,夜读深思”,善长文墨,爱好诗、对、散文等,他一生著作不少,著名的代表作有《平平录》十卷,《征西笔记》二卷,《果勇候年  相似文献   

6.
一、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一九三五年,日本制造了“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迅速制止日本侵略,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向各党派(包括国民党)提出了迅速联合起来,一致对外,共赴国难的主张。一九三六年春,毛泽东同志率领东征红军二万余人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山西阎锡山在十年内战时期,曾杀害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当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他又建立了以“防共”为宗旨的反动组织“公道团”,并调集他的晋绥军在北起河曲,南至永济的黄河东岸沿线构筑碉堡,企图阻止红  相似文献   

7.
丁正泉是近年来我省出现的长于描写“农民问题”的作家。这位一九四五年出身在苏北大丰县的农民后代,“朴实、机敏,带一点农民式的诙谐。”(黄毓璜《向深处掘进》)从一九七九年至今,他创作的“农民小说”达三十余篇(另外还有一部同样是反映农民生活的电影文学剧本《哑姑》)。其中《拣豆》、《王菊花》分别获《雨花》、小说奖、《青春》文学奖。在笔者与丁正泉的一次交谈中,他强调自己深深赞同苏联当代作家舒克申的观点:“道德”就是“彻底的真实”。“这就是勇敢、诚实”,“这意味着要忧人民之所忧,  相似文献   

8.
黄青松长篇小说《毕兹卡族谱》,抛弃被格式化的写作技巧,运用审视与魔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文化展示,探索“族谱体”小说创作路数,通过花桥这个土家族村寨的“前时代”“远时代”“近时代”及“后时代”等四个时代不同文化现象的描述,艺术地呈现了花桥的整体文化形态,堪称一曲全球化时代东方传统乡土社会的悲歌。《毕兹卡族谱》的创作也表明,当一个作家以自己的民族文化为对象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他就进入到一个悖谬里面,陷入到艺术创作与文化理性的矛盾中。艺术是充满激情的东西,理性是冷静的东西。艺术创作越是追求爱与理性的平衡,作家就越不容易被人理解;艺术创作中爱与理性越趋于平衡,作家的孤独感就会越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同志曾说:“曹禹同志是有勇气的作家,是有自信心的作家。”“在创作上,他从来不满足旧作而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无论在思想和艺术上,《原野》都是作家积极探索的产儿,表现了作家敢于探索自己未曾探索过的新课题的勇气”。曹禹自己也说:“《原野》写的是又一条路子”。作家的视野已从都市扩大到农村;从权贵者、知识分子,市民投向了农民。当时曹禹所面临的农村的历史状况是:“五四运动和新的思想还没有开始,共产党还未成立。在农村里,谁有枪,谁就是霸王。农民处在一种万分黑暗、痛苦、想反抗,但又找不到出路的状况中”。由此可见,作家所要探索的是农民的生活地位和命  相似文献   

10.
土家族文学注重对土家族民族风情的描写,它们或者作为小说、散文、诗歌等各类文体的民族文化背景.或者作为统领叙事文学发展情节、主题意蕴的总体性关节,或者作为抒情叙事的情绪支撑点,具备相当重要的认知与审美价值.土家族作家的创作手法、艺术策略与智性建构受到了同时代文学的深刻影响.对于没有民族文字的土家族作家而言,采用汉语写作并不意味着"民族主体性"原则的丧失,土家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传统就是其"民族主体性"原则存在的深厚基础.衡量一个民族作家是否成熟,关键要看他是否具备了鲜明的民族特征,是否秉承了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是否会在红尘万文的现代社会中坚持本民族的思维习惯和表述方式,是否可以针对这个时代提出本民族的看法和阐述立场.笔者对土家族文学创作的实际与可能性困境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解放军老一代的将军中,有一位格外引人注目:他在狱中开始创作生涯,跛着腿走上作家之路。他,就是全军惟一的独脚将军作家——原人民解放军炮兵副政治委员谢良。痛失左腿又蒙难1936年10月,从雪山、草地走过来的红军三大  相似文献   

12.
苗岭风情     
去年金秋十月,应国际苗族研讨会主席花老虎先生的邀请,我和著名苗族作家、红军老战士陈靖将军一道,作为江苏特邀代表,来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自治州,参加首届国际苗族文化研讨会。所到之处,苗家山寨的浓郁民俗风情深深地感染着我。这里,特采撷几朵苗乡的奇花异草,点缀成篇,奉献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3.
根据福柯等人的观点,空间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基点,更是一个包含复杂权力秩序的集合体。《舍巴日》作为土家族作家孙健忠创作转型的代表作,揭示了土家族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深刻变化。小说中时间被淡化,突出空间特征,包括地理空间、神圣空间和文化权力空间等,呈现出湘西土家族富有活力的地域文化身份。小说中的不同空间在对话时反复呈现出传统性别秩序,地理空间的性别化体现出女性的"他者"地位,神圣空间的消解与重置体现出女性感性与男性理性的对立,文化权力空间内的两性关系则体现出男性的主导力量。从性别叙事角度考查两性关系在小说不同空间内的反复叠现,有助于了解叙事中作家对土家族内部传统性别秩序的态度,以及土家族在面对现代化冲击时两性关系的变与不变。  相似文献   

14.
王安友是一位农民出身的作家,他熟悉农村生活,熟悉农民,因此,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反映解放后农村的社会生活变化的。这些作品紧密地結合着現实的斗爭,歌頌了农民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和革命精神。反映了新事物与旧事物,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之間的斗爭。作家的深入生活和对新农村真摯的热爱,使着他的作品具有濃厚的生活气息、无論在语言的通俗暢达上还是描写手法上,都表現出朴实的大众化的风格。他的作品主要的有短篇“李二嫂改嫁”“协作”,短篇小說集“十棵苹果树”、长篇  相似文献   

15.
著名文学家冯雪峰,浙江义乌人,1903年生。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还不到20岁,就成为文坛所瞩目的“湖畔诗人”。1927年6月,在大革命失败后的腥风血雨中,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932年,他先后担任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党团书记、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1933年,冯雪峰在上海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时,因叛徒出卖,身份暴露。为了他的安全,党中央决定调他到中央苏区工作。当冯雪峰辗转数千里抵达红都瑞金时,其心仪神往已久的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红一方面军政委、总前委书记毛泽东,已被“左”倾教条主义剥夺了对中央苏区党和红军的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综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力图勾勒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创作的整体面貌:鲁迅是乡土文学的开山,他以峻切的现代理性和对农民的俯视精神,开掘出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层积淀和国民的生存状态。二十年代的乡土小说流派,三十年代的四川作家群、东北作家群、“京派”等都以不同的审美风范开掘出民族文化心理的现代表现。“左翼”乡土文学体现着五四乡土作家的文化批判意识向阶级意识的转换过渡特征。四十年代的解放区文学实现了文化批判主题向阶级意识的转换,作家对农民的心态由俯视变为仰视。  相似文献   

17.
云杉 《山西老年》2014,(7):22-22
1914年,魏增祥出生在陕西省绥德县一户农民家中。“九一八”事变后,魏增祥参加了刘志丹、习仲勋领导的红军,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主要负责边区政府与红军及分散在各处相关单位的联络工作。  相似文献   

18.
叶紫、蒋牧良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相同之处不少。第一,他们都具有战斗的风格。读他们的作品,我们仿佛看到暴风激流里的滔滔巨浪,仿佛听到疆场激昂味亮的进军号,这种战斗的风格是由题材、主题、人物、感情等因素决定的。叶紫说他要在“时代的核心中,把握到一点伟大的题材,来作为我们创作的资料。”①这“伟大的题材”,一是描绘如火如某的湖南农民运动;二是表现紧张激烈的红军部队生活。中篇《星》描绘了农民运动的全过程;短篇《丰收》、《火》表现了大革命失败后农民新的觉醒与反抗;《电网外》写出了红军的英勇战斗和对人民的关心…  相似文献   

19.
叶介甫 《中华魂》2013,(3):51-54
李白,1910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张访区白石乡板溪村,1930年8月在县赤卫队、少年先锋队任队长,参加了配合红军第二次攻打长沙的战斗,从此参加了红军。李白参加红军后,被分配在红军第四军做宣传员,随部征战赣南、闽西广大地区。红军在粉碎蒋介石第一次反革命“围剿”的战斗中,先后缴获敌张辉瓒师和谭道源师一部半电台,总部决定利用这一部半电台建立红军的无线电通讯,并决定举办无线电训练班,培养技术人才。1931年6月,红四军党委选送李白去总部参加第二期无线电训练班。从此,他与无线电通讯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0.
“九子鞭”与“莲花落”是土家族同一类型但不同性质、不同风格的曲艺形式.部分学者认为,土家族民间曲艺“九子鞭”就是“莲花落”,流行时间是宋代,它不是土家族创造的而历来为乞儿们所演唱等.笔者认为这些学者弄错了土家族民间曲艺的基本概念,混淆了土家族两种不同性质、不同风格的曲艺形式,导致了关于土家族“九子鞭”起源时间、功能以及引证资料等方面的错误.笔者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民俗学、民族学、历史学、音乐学、文献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此予以辩正,将“九子鞭”与“莲花落”作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