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西藏的战争》是杨志军理想主义写作的集大成,他从渺茫的历史中探掘到西藏曾经有过的悲壮往事,在遥远有限的史料中省思西藏战争所具有的精神价值,以奇绝的想像力、宽宏的悲悯心、深厚的藏学功力以及在高原藏地上生长出来的自由放达,智慧而形象地描绘了这场战争昭示的西藏真相,从而把他关于藏地书写的全部理想和上下求索的信仰思考引向终极,在真实独特神秘博大的西藏高地,观照遥远的历史战争之于今日世界的现实意义,为理想和平世界的建设提供了独特的神性启示。  相似文献   

2.
藏民族文化是青藏高原所独特的一种文化,它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轨迹。公元七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了吐着诸部,建立了吐著王朝。这一王朝以青藏高原为基地对外进行过武力扩张,征服了以吐谷浑、党项和白兰为首的众多部落和邦国;控制和占领了西藏以外的青海全境、甘肃大部、川西高原、滇西北高原及新疆南部部分地区。一度控制扩张到整个青藏高原。就在这一政权形成、壮大的过程中,通过不断与周边各民族在文化上发生碰撞、交流、影响和融合,特别是与以中原王朝为主体和核心的文明发生碰撞,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藏族,并有了自己独…  相似文献   

3.
七世纪初,吐蕃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同唐朝建立了亲密关系。贞观八年(634年),松赞干布遣使长安,“太宗遣行人冯德遐往抚慰之”。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同意吐蕃联姻的要求,派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藏,同松赞干布成亲。唐吐关系进入  相似文献   

4.
藏学文献是记录西藏及藏族地区历史文化的载体。藏学历史文献作为藏学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的历史与藏学文献产生的历史是相一致的。凡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等手段,记录和描绘藏族社会发展过程的一切载体均属藏学历史文献,藏学历史文献以藏文历史文献为主体,也包括以汉文和其他文字形成的藏学历史文献。本文以藏学历史文献发展为脉络,对贯穿各个时期藏学历史文献的特点及其代表作作一简述,以求教于专家、学者。1一藏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民族,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标志着西藏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5.
松赞干布是与唐太宗同时代的一位有名的历史人物,是中国人民世代传颂的民族英雄。关于他的功绩,世人虽有所评述,但还很不深入。本文拟就松赞干布的生年与执政,统一部各、迁都拉萨以及统一文字的事迹作以简要的考证和评述。由于本人学疏才浅,讹误之处肯定难免,敬请识者指正。  相似文献   

6.
西藏地名的由来,是长期历史演变的结果。本文就西藏地名经历的演变过程,根据有关资料考释了从藏博、藏茹、乌思藏、卫藏、前后藏至西藏地名的形成,以藏为地名的地理范围的不断扩大,直到建立西藏自治区。从历史发展的过程对西藏地名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清初设立驻藏大臣并统领清军的制度,是清政府在治藏方面高于“怀柔”政策的重大举措。清初通过在向西藏派设驻藏大臣、派兵驻藏的举措或加强或减弱的变化中,逐渐认识到驻藏大臣统领清军及其制度对于维护西藏稳定和国家统一极具重要的作用,从而加强和完善了这一制度及体系。驻藏大臣乃皇帝钦差,是总理西藏地方一切事务之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在西藏地方行使权力。驻藏清兵军事、藏军操练以及维持地方安宁等,事无巨细,均受驻藏大臣统领和管理。研究清初以来驻藏大臣统领清军的制度及其体系,表明清代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制度具有多层次性和丰富性,是历代中央王朝对西藏行使主权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研究弥补以往之不足,且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清初,我国正处在多民族国家从分裂割据日益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清军东征西讨其主要任务是逐步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的反扰,取得稳定发展全国统一的局面。 清于西北地区采取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引起企图维护地方封建特权的蒙古统治阶级的反抗。 和硕特部蒙古分裂成青海和西藏两大部后,青海和硕特部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欲籍宗教势力与西藏和硕特部汗王拉藏汗争夺统领整个和硕特部的领导权,未遂,欲独佔青海,1723年,于该处发生反抗清朝统一西北的叛乱。清朝为安辑西北防止战火漫延,采取全面军事部署,除在青海集中兵力进剿罗卜藏丹津外,亦调遣兵力防其窜扰西藏。 关于罗卜藏丹津叛乱的原因、经过,史学家有一系列论著。本文据藏文、汉文,外文资料就罗卜藏丹津拥立六世达赖喇嘛噶桑嘉措和与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相勾结籍挟持所拥之达赖喇嘛以兵侵扰西藏。以及清朝遣人入藏调动藏军协力进剿卜藏丹津的经过和捍卫西藏的诸措施等方面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藏族是祖国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民族之一。据藏文文献记载,西藏各地自古就有人群生活,六世纪以前,藏族过着漫长的原始社会。公元六世纪初,聚居在今山南地区雅隆河谷的雅隆部落兴起,先后兼并邻近各部落,逐步统一西藏地方,到公元七世纪初,建立了强盛的吐蕃奴隶制政权。公元六二九年,松赞干布继任赞普之后,平息内乱,迁都吉雪卧塘,创立文字,建立各种制度,巩固了统一的王朝,求婚于尼波逻和唐朝,聘娶赤尊公主和文成公主。特别是文成公主入藏以后,拉萨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从  相似文献   

10.
起源于印度的佛教,传入西藏和中原地区后,都曾有过辉煌的鼎盛时期。但在隋唐之后,佛教在中原逐渐衰落,而在西藏经过元、明、清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扶持,逐渐形成了政教合一制度。造成佛教在两地不同的发展轨迹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笔者不揣冒昧,从环境的角度对佛教在西藏的演变,提出一些看法,尚祈方家赐教。一、高原大一统与佛教的传入佛教正式、大规模的传入,一般认为是在松赞干布时期。松赞干布时吐善传入佛教,是吐善社会大一统的结果。在西藏的远古时代,高原不同的地域,分散着众多互不统属的部落,此后,高原上第一位王——聂赤…  相似文献   

11.
藏文,是与汉语文同一体系的古代文字,也是藏语的书面表现形式。自七世纪中期,吐弥桑布札遵照法王松赞干布之命,创制了至今使用的藏文以来,已有一千三百余年的历史了。对于藏文里的古代历史、教历、典籍、医术历算、技艺以及哲学等各个方面的研究,具有非常珍贵的价值。毫无疑问,它是伟大祖国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遗产。 现在西藏通用的文字,一些史籍中明白记载:乃是西藏古代历史上七良臣(……)之一,松赞干布王之内相()吐弥桑布札所创造的。又一些史书也记载:松赞干布王在位时,“吐弥”者,是位著名的明慧内相。吐弥也自称“在边鄙‘博’的疆界里,最初出现的学者就是我,……对‘博’雪域的人们来说,惟  相似文献   

12.
<正> 提起青海地区的西藏佛教(俗称喇嘛教)寺院,一些人往往以为它们或者分布在牧区草原深处,或者分布在村旁山崖脚下。其实,就是在西宁城的闹市之中,也有数座在历史上曾兴盛一时的西藏佛教寺院。据《西宁府新志》卷三十五记载,西宁城中的西藏佛教寺院计有: “洪觉寺 在城南门内 汪家寺 在饮马街 金塔寺 在城南门内 藏经寺 在水眼洞街。” 毛家寺 在驿街脑 座落在西宁市城中区南大街东边的弘觉寺街的弘觉寺,即是本文打算介绍的寺院。 藏族自古以来即活动于青藏高原上,公元七世纪初,吐蕃的杰出领袖松赞干布统一各个氏族部落,建立起统一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松赞干布以后,吐蕃与唐朝进行了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素有“诗歌王国”之美称,古典诗歌不仅数量大、文学价值高,而且题材范围也十分广泛。清代前期的咏藏诗就是我国古典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束奇葩。咏藏诗并不是到清代才有的,早在唐代,随着唐蕃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吟咏联姻亲好与民族纷争的诗作相继出现,就产生了咏藏诗。元代,西藏正式纳入中央政权直接治理,归入祖国统一,这就为咏藏诗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历史前提。到了清代,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清朝对藏直接治理的不断加强,内地与藏地经济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人们对西藏认识上的深化,自然要反映到诗歌创作领域中来,“常笑古人  相似文献   

14.
颇罗鼐是十八世纪西藏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杰出人物,他对整顿藏政、训练西藏 地方军队、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发展民族经济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他辉煌显赫的 政治生涯中曾多次救宁玛派于危难之机,尽力保护宁玛派的僧人,支持修葺宁玛派的寺 院,因而推动了宁玛派的广泛传播,扩大了宁玛派在藏族社会上的影响。然而,迄今为 止关于颇罗鼐的众多论文中对于颇罗鼐和宁玛派之间这种特殊关系的形成及其原因很少 提及,本文就通过藏文名著《颇罗鼐传》 中的有关历史记载试图对这一问题加以探讨和 分析,谬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5.
<正> 凡治藏史者皆知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祖德赞吐蕃三大名王。研究吐蕃历史,专家学者论及松赞干布文治武功的为数颇多,论及赤松德赞,赤祖德赞者甚少。尤其对赤松德赞一朝及其本人的事迹论及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本文仅据手头有限的资料试图对赤松德赞的一生略作介绍,抛砖引玉,求教于前辈学者。  相似文献   

16.
试述萨迦派     
萨迦派是西藏喇嘛教诸教派的主要派别之一,它在西藏宗教史上占有显殊的地位。 公元七世纪中叶,祖国内地已进入了唐王朝时期,吐蕃王朝正值松赞干布当政。佛教从祖国内地和尼泊尔传入了西藏。经过漫长岁月,在西藏统治阶级竭力扶植下,同西藏原始宗教——本教在长期的斗争中互相渗透、融合,终于在西藏落地生根。形成和发展为具有西藏特点的喇嘛教。  相似文献   

17.
西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加强其相关工作的立法,不仅符合“十二五”规划精神,更是为了体现“从俗从宜”的地方立法原则,从而真正实现西藏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本文结合西藏实际,重点从西藏传统文化与人民调解的价值同一性、人民调解之于西藏熟人关系维系的作用以及西藏广大农牧区对于人民调解工作的实际需要等方面,分析人民调解之于西藏的重要性及特殊意义,及加强西藏人民调解工作立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史籍中关于文成公主入藏护送成员以及路线记载语焉不详,根据新见文献考证王涛可能是文成公主使团重要成员之一。贞观十五年(641)前后,唐蕃古道北线地区民族矛盾复杂、激烈动荡。护送队伍重要成员王涛熟悉唐蕃古道南线的情况,又有唐蕃相接的地利之便与唐军威势之胜,因此经唐蕃古道南线入藏是更为明智的选择。《西藏王统纪》和传统藏戏《文成公主》中关于入藏经历和路线的记录符合贞观十五年左右四川松州周边区域的实际情况,可考地名则直接指向了唐蕃古道南线区域。结合敦煌古藏文文献,可以看到文成公主一行在通过唐蕃古道南线进入吐蕃后并没有继续前往逻些,而是绕道北上进入青海与松赞干布会合,再经唐蕃古道北线西段最终抵达逻些。  相似文献   

19.
我们都知道,在藏族历史上,有一位最杰出的王子,他就是吐蕃王朝的缔造者,具有雄才大略的赞普松赞干布。松赞干布一生光辉的业绩,无论是汉文史料还是藏文史料都有大量记载,同时也有很多研究成果。由于本人学识浅陋,只能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藏王松赞干布的经济思想进行初步的探讨。其目的是:以求教于诸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运用社会学方法分析西藏近代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改革,认为这次改革的提倡者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初衷虽然是希望有利于西藏的未来,但由于他本人缺乏现代意识,加之西藏内部权力斗争的干扰,很快使这次改革变成他本人巩固个人权力的政治行为,改革最后以失败告终。不过,这次改革也给西藏带来一些后果,即使藏族中的不少有志之士展开对藏民族未来命运的反思,形成20世纪中期西藏历史上的“民族自省运动”。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中央政府的新的民族政策无疑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性的民族意识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