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表明,农业院校工科大学生创造潜力受思维定势影响很大,通过有意识传授创造技法和技能、建立有创新理念的教师队伍和形成创新环境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
试论科学创造中的无意识思维谈新敏大量事实表明,无意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思维现象,在科学创造中不仅是科学创造过程中酝酿和产生顿悟或灵感的契机,而且具有不同于有意识思维的特点和规律。本文试就科学创造过程中无意识与意识的转化机制、无意识思维的特点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思维创造学》把思维科学与创造科学结合起来研究 ,理论探索取得了成功 ;1.《思维创造学》具有辩证逻辑的显著特征 ;2 .对个人思维同文化与创造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3.对培养创新人才有着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所在 ,是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成为其他一切工作生命线的有效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实现创新 ,关键在于学习和运用新的思维方式。目标思维、创造思维 (开放思维和前瞻思维 )、辩证思维构成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科学思维体系 ,其中 ,目标思维是方向 ,创造思维是动力 ,辩证思维是核心 ,只有坚持目标思维、创造思维、辩证思维 ,才能使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新思维的内容和成果更全面、更深刻、更科学、更具洞察力 ,也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工作的创造性突破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是在一般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基础上,给学生以高级的专门教育.高等学校的创造教育,就是要打破现行僵化模式,激发生机,增加活力,开拓新路,培养具有现代化的科学思维和素质的创造型人才.正确认识和把握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原则和特点,对于在高等学校有效地实施创造教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科学创造性思维:内涵、形式、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揭示常规思维根本缺陷的基础上,结合哲学史和科学创造实例的分析,深入阐明了科学创造性思维的三大特征:1.思维内容的非经验性,2.思维形式的超逻辑性,3.思维程序的倒置性。科学创造性思维这种高屋建瓴的构造手法,本质上求诸高层观念模式的引导和驾驭作用,求诸思辨和创造想象等思维形式的主导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探讨了思维定势在数学解题中的作用,思维定势的突破——反思维定势的几种思维方法及思维定势与数学创造的关系,并且指出培养科学的思维定势对于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美国基础科学教育改革中的创造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三次基础科学教育改革为研究背景,以科学过程和科学产品的学习与教学为切入点,考察了渗透在美国基础科学教育中的创造理念.这些理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以灵活的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把科学运作过程的真实面目呈现给学生;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学习科学概念和原理;探究式教学不是惟一行之有效的教学法.这些方面的创造理念以及现实的科学教育经验对我国的基础科学教育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科学研究、艺术创造与技术创造是人类主要的创造性活动,由于它们的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决定了各自思维过程中的区别。针对当前国内思维科学的发展现状,本文认为应该重视技术思维的研究。文章对技术思维的定义、技术创造过程中的思维模式、思维原则以及技术思维与技术方法的关系作了论述。在此基础上,还从思维的要素、思维方法和思维途径三方面对科学思维、艺术思维和技术思维作了比较,进一步说明技术思维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辩证的思维方式能够提供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分析能力,社会环境的适应和改造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崇尚科学、崇尚理性的精神.树立辩证的思维方式必须帮助学生把辩证思维从知识上升为信念,转化为能力,内化为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