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方慈善文化的渊源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西方慈善传统中都包涵着一种爱人和互爱的普遍的道德原则,并凝聚为一个无条件的慈善道德指令和人文关怀,即每个人在追求自己幸福的同时,必须尊重他人和爱护他人;人类共同体的任何人都不应对其他成员的命运漠不关心.中西方慈善事业发展程度的不平衡性与其慈善传统在对"爱"这一共同价值基础的诠释及其构筑环境的差异性有关.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和比较的视角研究两种慈善传统的文化根源及其生成基础.从中汲取合理的慈善资源,形成有益的启示,必然有助于正在成长中的我国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东利  邵龙宝 《兰州学刊》2011,(11):49-52,109
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事业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目前我国慈善事业本身存在诸多的问题,与慈善文化不无关系。发展慈善事业需要"人文关怀"的社会环境,亟须慈善文化的建设。现代中国慈善文化存在着诸多困境,诸如官办慈善色彩浓厚、公民慈善理念匮乏、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富伦理缺失等。笔者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思想渊源、社会观念等等层面做了原因探析。  相似文献   

3.
论慈善事业的社区化与社会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中国文化传统和社会机制的角度 ,分析影响和制约我国慈善事业社会化的因素 :缺乏社会公共意识、政府的管理理念与政策导向、中国民族传统道德和宗法思想等。中国慈善事业在与国际慈善理念接轨、向高层次的社会化阶段发展的过程中 ,应立足社区 ,发育发展社区慈善组织 ,实施社区慈善项目 ,实行慈善事业社区化。慈善事业社区化的实践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强化和完善 :社区慈善事业必须取得政府的支持和理解 ;社区慈善组织必须严格按照非营利组织的理念和规则进行运营 ;慈善资金的管理应公开、透明 ,使用须公正、公平。  相似文献   

4.
发展现代慈善事业应该认识的几个基础性问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认为 ,发展现代慈善事业可以提供更多的物质帮助 ,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慈善事业的发展受慈善意识、经济政治环境和慈善组织自身建设从内到外三层因素的影响 ;从国际上慈善事业发展的轨迹可以认识到慈善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内力重于外力、多元优于统一、沟通先于苦干 ;发展慈善事业应该准确把握三方面的关系 :长期与短期、局部与整体、过程与结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社会文明不断进步,慈善的迅猛发展也是其中一方面的体现,同时慈善事业又反过来促进社会道德的提升。中、美两国由于在经济、制度、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慈善事业发展道路迥异。但美国作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其慈善事业的发展仍然对我国有诸多启示。慈善的发展不单单需要个体公民慈善意识的培养,而且还有赖于整个社会慈善价值观的形成。要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慈善文化、加强慈善教育,同时在组织上、法律上为慈善家提供有利的环境和坚实的保障。此外,为了增强慈善的公信力,必须制定严格的制度以规范慈善组织,引导我国慈善事业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传统施恩与现代慈善的文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红 《船山学刊》2010,(4):177-179
当前我国慈善事业处于从传统施恩向现代慈善过渡的阶段,传统的等级恩赐、狭隘恩报和封闭财产观在当代市场经济语境中,与现代公民权利、公益慈善和理性财富观发生碰撞。我国慈善生态建设,须扬弃传统慈善文化资源,吸收西方先进的慈善文化元素,培育公民社会和培养公共精神,营造良好的慈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7.
慈善文化与中美慈善事业之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文化对慈善事业的影响深远而广泛.中美慈善事业巨大的差距根源于两国巨大的文化差异.从慈善事业发展的实践可以看出,影响慈善事业发展的四个要素从内到外依次是:慈善文化、慈善意识、慈善能力、慈善环境.培育积极开放的慈善文化.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一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是内核与外围的关系;三是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同时,普及和培育现代慈善价值观,及合理的社会角色定位.培育积极开放的慈善文化、营造良性的慈善氛围是慈善事业发展中的长期任务和核心内容,这也是美国慈善事业发展给我们带来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休谟的道德学在其思辨人学中具有特殊的位置,在西方近代哲学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休谟道德学在其哲学中的位置给予恰当定位和对其道德学的两部主要著作《人性论》中“论道德”部分和《道德原则研究》进行比较研究,从理论上梳理了两书的思想理路,说明了两书在任务、问题、方法、结构和论述上的差异,揭示了《道德原则研究》在几个方面对“论道德”的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9.
"巴比"中国行使我们在感慨美国的慈善文化的同时,也对我国的慈善文化现状进行深刻地反思.现代慈善事业的价值取向应该是什么?本文通过分析中外慈善文化的渊源和发展演变,指出现代慈善事业的伦理基石——建立在平等自主基础上的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语:我国慈善事业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不断进展的民生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契机,也对慈善组织及其活动的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3年,慈善事业法被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作为第一类项目由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牵头起草,目前立法起草工作正在进行中。慈善立法的重点难点问题涉及慈善法的基本观念、慈善法的基本原则、慈善法的基本制度等。慈善事业既是社会道德事业,又是社会  相似文献   

11.
论慈善文化的道德意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出于对我国当代慈善事业落后的历史反思和寻求敉平当前分配差距的“第三条道路”,慈善文化越来越受到国人关注。慈善文化主要包涵观念、制度、行为三个相辅相成、共生共进的层面,具有心理平衡、认识导向、促进社会和谐和推动经济发展四大功能,我国应通过公正评价慈善行为、教化养成慈善观念、营造整体慈善氛围来引导人们共同参与慈善事业,在慈善活动中提升公民的道德境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董红亚 《中州学刊》2012,(4):96-100
2011年,"郭美美事件"使慈善走上了社会生活的中心。围绕这一事件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构建中国现代慈善制度。目前,中国的慈善研究过于强调慈善的道德属性,削弱了慈善工作的专业性。从现代慈善的运行过程看,慈善是由慈善组织进行专业运作的具有很强专业性的一项社会服务工作,是多元开放的综合性社会制度安排。我们应从这一特点出发,重新审视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并形成共识,发展现代慈善组织,强化透明度和公信力建设,实现全方位的监督。  相似文献   

13.
在公益慈善发展历程中,女性从未缺位,发展女性公益慈善事业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女性公益慈善的发展经历了以宗教驱动性与个体自发为主的古代阶段、渐显自觉的近代时期以及全民慈善的现代阶段.目前我国女性公益慈善事业虽获得稳健发展,但制约女性公益发展的因素仍有不少.从多方位透视女性公益慈善发展现状,预测女性公益慈善的未来发展走向,将大力助推全民慈善的实现进程.  相似文献   

14.
论马克思主义慈善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事业的地平线上打开马克思主义慈善观具有重大意义.今天,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慈善观,既需要全面梳理马克思唯物史观视域中的慈善思想并与之对接,更需要积极与当代中西方各种慈善理论展开对话,借鉴其合理的思想精华.在此基础上,立足中国立场,反思地解答中国慈善问题,努力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重要议程.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慈善价值观中存在二元悖论,阻碍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以中西慈善文化比较的视角,从以人为本的慈善价值观,现代慈善文化的若干范畴,及慈善制度建设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转型期慈善文化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威 《中州学刊》2013,(10):66-71
作为一种专业化的实践领域,现代慈善以慈善组织为中介,在分离捐赠者和受助人的同时,也让二者的地位更加趋于平等和独立。如果说传统慈善行为是"道义性救助"和非制度性帮困,那么,现代慈善事业则是"义务性救助"和制度性支持,实现了从"道德施恩"向"权利本位"的转变,将过去对"圈内人"的特殊责任变成了对"所有人"的普遍责任。然而,中国慈善事业仍然停留在"知恩图报"式的狭隘道德关系层面,呈现出由近及远、由亲到疏的乡里情结和关系限制。为了促进中国慈善事业由分散个体的"恻隐之心"跃迁为广大公民的"公共责任",在经历个体价值释放、集体道德疲倦之余,更需要营造一种自由、宽容、轻松的道德氛围,建构一种尊重人性、彰显个性、强调理性的道德模式,让诸如捐赠、互助、志愿之类的道德行为,能够自由自在、自然而然地生长,以正常面目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7.
慈善组织是慈善事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对我国慈善组织进行系统论意义上的哲学向度思考,应用系统的相关性、整体性、开放性思想,探讨慈善组织系统与制约其存在的诸要素关系、慈善组织整体功能与其部分的结构优化问题,以及慈善组织系统对外部环境的选择利用问题,将有利于推进正在起步阶段的慈善事业及其组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黄家瑶 《天府新论》2008,(3):107-110
慈善文化是一种行为模式,也是一种心理积淀.深厚的慈善文化及其深入人心对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慈善事业处在起步阶段,慈善文化相对不足.从渊源上对中西方慈善文化传统进行追溯、比较和思考,旨在从人类共同的合理的慈善文化资源中去构建一种古今贯通、中西汇聚、博爱宽厚的适合我国社会转型需要的慈善文化核心价值观,使其在缓解社会矛盾、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经济社会良性运行中发挥重要的精神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传统慈善向现代慈善转型的严峻挑战,而慈善意识是慈善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因而要实现慈善事业的成功转型其前提就是要实现慈善意识的转变。现代慈善意识强调责任、平等互助、自主自愿和不求功利以及正确感恩意识。尽快实现这种转型以促进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是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社会阶层的变化在慈善方面主要体现在:明清时期绅士是慈善主角,近代开始后绅商合流,绅商逐渐代替绅士在慈善事业中发挥骨干和领导作用,到民国以后新兴工商业者代替绅商,成为慈善事业主导力量。士商阶层变化的原因在于科举制度废除、重商思潮兴起和现代城市崛起及工商业发展。相对于传统绅士来说,工商阶层对于慈善事业的影响主要是慈善思想、理念、方法、目标等具有现代性,从而将中国慈善事业推进到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