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湖北经济学院居家养老课题组对武汉市7个城市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居家养老服务存在专业养老设施闲置,社区养老服务人力与资金不足,心理咨询类、护理康复类服务缺失,社区日托中的法律问题亟待解决等问题。由于政府行为的"普遍性"与"局限性"难以对多元化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做出及时回应,因此设想构建一种多元共治的新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政府财政出资,社会组织承担,社区整合养老资源,企业与社区、社会组织对接服务。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服务是城市社区老年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重要手段,社会工作能更好满足社区老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建构城市社区老人心理健康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已十分必要。以城市社区老人为服务对象,围绕心理保健与促进的目标,以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为指导,实践服务为基础,建立以社会工作服务为主的"SSEM"三维立体服务模式,探索社会工作特色的技术体系,建立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作为近期城市社区基层治理改革的重要成果,城市公共服务"一门式"改革在部门资源整合、提升服务效能等方面都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肯定。但"一门式"改革涉及到城市基层体制的总体性变迁,使得街居联结方式发生变动,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即在社区"去行政化"的话语主导之下,"一门式"服务将绝大部分公共服务从社区转移到街道附设的服务中心,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事费配套"的原则,权力、经费等资源会相应地集中于街道,导致社区弱化。故应当认真辨析社区事权与治权的复杂关联,理顺基层社会内部的关系衔接,寻找一种新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4.
社会组织具有区别于政府和市场的独特优势,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绵阳市农民工的调查分析发现,农民工对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较低,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尚不理想;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政府行为、城市社区与社会组织提供服务与帮助状况等因素与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和进程之间呈显著相关,分析指出社会组织依托城市社区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存在力量弱,缺乏认同与有效协同机制等困境。同时,通过对"小小鸟"进行个案分析,理清草根社会组织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以及家庭功能的弱化,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急剧增长,探讨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对推动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长株潭地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调研数据,利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会凝聚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差距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满意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社会组织参与、人际信任、组织关系、社会融入、身份认同、社会宽容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制度信任、个人关系、社会组织支持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满意度影响不显著;显著因素的内部次序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满意度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据此,在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过程中,要强化人际信任和组织关系,促进社会融入和社会组织参与,调适社会宽容和社会差距的程度,加大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城市社区管理在澳大利亚地方治理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城市社区的运作机制不同于我国社区管理机制,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是澳大利亚的市政府,是最低层次的社会事务管理机关,城市社区管理的经费主要来自于州和联邦政府的拨款。澳大利亚联邦和州政府一般不能干涉属于城市社区管理的事务,社区日常事务管理权由社区居民授予。澳大利亚城市社区主要有社会服务、民主管理与参政、社区矫正以及情感归属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的发生使社会弱者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凸现出来,社区社会组织从产生起就承载着对城市弱者提供社会支持的使命。单位体制的改变等因素使得部分社会管理职能转移到社区,其中包括对社区内社会弱者的救助与服务。社区社会组织对城市弱者提供社会支持的作用越来越大,社区社会组织在帮助社区下岗人员再就业、救助社区残疾人、服务社区老年人、促进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协同政府管理社区“社会弱者”事务及动员公众参与“社会弱者”的支持工作中做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现状及对策:兼论“两委一站”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区是城市建设管理的基本单位,在社会管理和城市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管理越来越强调加强社区管理和发挥社区的基层服务功能。"十二五"期间,在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管理的大背景下,现有社区管理体制和模式暴露出很多体制、机制上的问题,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亟须在管理模式上探求新的出路。构建"两委一站"社区管理模式可以有效规避管理体制中的矛盾,尽可能发挥出社区在基层的核心服务作用,为促进城市化发展和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供给是推动社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体现。对此,必须要针对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供给存在的供给主体单一、结构失衡、供给低效、供需脱节等问题,采取社区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社区体育服务供给流程畅通化、社会体育服务供给信息共享化及提高社会体育服务供给资源整合度等多种措施,实现社区体育服务供给“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公众社会服务满意度是社会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参照指数。基于“流动人口居住空间变动与社会服务体系状况调查”数据,对当前中国城市社区流动人口居民的社会服务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建模分析。结果显示:(1)接近六成的被访者对所居住社区的社会服务持满意态度,但存在地区差异;(2)社区社会服务项目供需失衡情况严重,在全部10项社区社会服务项目中,存在供需位序失衡的项目多达8项;(3)居住空间层次和城市社会融入等因素对居民的社区社会服务满意度存在非常显著的影响。最后提出,可以通过完善社会服务供需沟通渠道和建构社会服务分级供给体系等手段,助力解决当前中国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侧难题。  相似文献   

11.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构建和谐社区,必须着眼于未来的发展,着眼于现实的要求;必须坚持"服务永恒"的原则,体现大社区、大服务,不断规范社区服务行为,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相似文献   

12.
现代城市社区精神的价值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这一社会学概念范畴的重新发现,为现代社会发展上一个新台阶提供了某种制度结构和价值规范的支持.城市社区不仅强调自助、参与、合作,更注重于培养社区情感、凝聚力、归属感,同时发挥服务协调功能,提供非营利性社区保障和福利服务.社区精神的价值发现对当今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城市社区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社区是指城市一定生活空间的居民所形成的以区域为纽带的社会共同体,城市社区是城市社会的细胞,城市社区的基本功能包括政治功能、自治功能、服务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学习功能、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等.  相似文献   

14.
<正>社区作为社会的缩影,是以共同居住的地域为基础,具有共同的社会联系和价值认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的基础设施和综合配套管理服务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体验与发展前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也越来越成为中国城乡社区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各级政府部门为了深入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将"治理"理论同社区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形成不同的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模式。在本专题研究中,我们特邀了两位专家学者,从城市社区治理与服  相似文献   

15.
新冠疫情初期社区防控行动迟缓暴露出我国城市社区参与不足、力量薄弱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制逐渐从以往的"单位制"转向"社区制",尝试走出全能主义国家模式。但在单位制路径依赖和国家强化基层控制的双重影响下,传统单位制并未完全退场,而是通过渗透、吸纳等方式隐性延续,从而形成了中国现行城市社会治理实质上的单位制与社区制并行的模式。"单位制"的隐性延续,使居民、单位、社区三者间的协调机制紊乱、力量分化,社区治理合力难以形成。因此,国家控制力和社区自治力作为决定社会治理形态的关键因素,未来还将在中国的城市持续并行。在社区自治力不足的情况下,如何适当地调整好国家的控制力度,培育社区自治力的适度成长,促进单位制与社区制的良性合作,成为后疫情时代提升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理想型构:合作网络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理的本质特征是公民社会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独立管理或与政府的合作管理,治理体现了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新型关系.城市社区合作网络治理模式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政府组织与社区自治组织、第三部门等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采用一定的手段方式,合作管理社区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实现社区公共利益的运行机制.城市社区合作网络治理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民主政治建设、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模式,更涉及到政府与社会二元结构的调整等.  相似文献   

17.
基层党建引领下的城市社区治理机制创新,是实现中国制度优势向国家治理效能转化的有效路径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新模式,需要不断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在城市社区治理实践中,通过构建复合型协同治理机制、整合社会资源精准嵌入公共服务、打造"党建+互联网"治理云平台等举措的实践,推动党建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文化功能与社区治理有效衔接,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城市多民族社区是结构复杂、异质化程度高的特殊社区,以信任、规范和社会网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资本能够很好地帮助此类社区提高治理绩效.然而现阶段,由于城市多民族社区同质性社会资本远远多于异质性社会资本,使得社区仍然呈政府"管理"而非社区"治理"的局面.为了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实现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必须提升社会资本,构建社会资本与社区的良性互动关系,其中关键是促使社区中的同质性社会资本和异质性社会资本相结合并达到均衡.  相似文献   

19.
社区异质性、社区公共性与社区整合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本文关于城市社区有效治理的中心命题。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城市社区异质性增长和社区公共性衰减现象,回答了以重建社区公共性来促进社区社会需求整合、构建社区有效治理的方向与可能。研究结论认为,市场化、城市化和"单位制"衰微是城市社区异质性增长与社区公共性衰减的三个重要机制。社区异质性在宏观上呈现为社区社会结构的差异、在微观上呈现为社区社会需求的差别。同时,社区异质性弱化了社区公共性,使社区呈现出明显的"原子化"和"隔离化"状态,威胁了社区整合。因此,重建社区公共性是整合差别化社区社会需求、防止社区"原子化"和"隔离化"状态的关键。重建社区公共性意指建设社区多元主体或社区居民的地域"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共识和认同感,社区公共性是一个社区中多元主体共生共处的公共价值,是参与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相互承认彼此间差异并能一致行动的合法性基础,是对社区居民具有一定规范性和约束性的公共规则,也是城市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动员不同主体参与社区建设的内生动力。文章从公共价值、公共规则、公共空间、公共参与和公共服务的维度讨论了重建城市社区公共性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社区》2007,(21)
长期以来,城市社会在开展社区建设和服务过程中把社区当作"筐",许多事情都在往社区下沉,政府部门热心为居民提供各式各样的服务项目,结果往往是"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到目前为止,社区服务依然处于零散化、片断化和单一化的局面。同时,社区建设与服务一直缺乏具有实践价值的理论观点,要么就事论事地谈论某个社区现象或问题,之后尝试性地找到一个解决方法;要么脱离实际地传授西方发达国家的所谓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