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是是非非物业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丰 《四川省情》2007,(2):49-49
2007年初,征收物业税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事实上,早在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就指出:“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相应取消有关收费。”从2003年开始,已经有一些地区开始空转模拟物业税试点,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一两年内,物业税将成为“一本家家都要念的经”。作为一个影响如此广泛的税种,在开征之前,需要有多方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电话调查资料,就上海市民对开征物业税的认识和态度进行了样本分析,并提出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将税收用于民生,并增加税收使用的透明度;采取渐进式的方式,先对经营性用房及高档住宅等征收;将土地出让金分摊在物业税中按年缴纳;照顾特殊困难群体,对其免征或者缓征物业税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最新资讯     
《四川统计》2008,(1):3-3
防止非法集资风险传递到保险行业,高油价是近期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之一,我国亿吨港口数跃居世界第一,2008年开征物业税先从商业地产开始,财政部计划开征10%原油税  相似文献   

4.
2011年初.一系列房产调控政策出炉,先是有国务院公布的“国八条”,继而上海、重庆开征房产税,央行更是在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宣布加息。那么,政府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各种调控办法,是否让公众认可呢?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价格评估需要有客观而精准的方法,以作为物业税征收、房地产买卖等方面的用途.文章以杭州市商品住宅为例,结合2430个样本数据对构建的特征价格模型先用四种函数形式进行优选,抽取300个样本进行价格评估预测建模,然后抽取100个样本进行评估预测效果检验,并对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BP神经网络在杭州房地产市场预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阶段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有关"房地产市场是否过热"的问题越来越被大家所关注.但是对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问题一直没有一致看法.文章主要尝试通过BP神经网络对杭州市历年的指标数据进行拟合,分析预测2004-2005年的数据.并通过黄色预警方法中比较成熟的统计预警法,来判断杭州市房地产市场现在和未来两年的综合情况.  相似文献   

7.
物业税的改革必须考虑对相关各方的影响,使物业税的改革不至于对经济和社会造成大的波动,而税率的设计是关键.物业税的税率既要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又不能使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过重,文章据此设计了物业税的税率设计模型,最后推导了物业税的税率区间.  相似文献   

8.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方法和数据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增长是被投机性驱动的吗?为了回答这问题,我们必须知道如何在房地产市场上检验投机性的存在. 一种方式是使用房地产P/E比率,即将房地产的价格与其出租收入作比较.Meese和Wallace(1994)研究北加利福尼亚的房地产价格和租金之间的短期和长期的关系.他们发现在短期内,房地产价格偏离价值.原因是信息不对称、高的交易成本和资产市场的"理性泡沫".  相似文献   

9.
苏扬 《统计与决策》2012,(8):138-140
文章分析我国房地产税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选取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房地产税产生的效果大小,结果表明房地产税与房地产价格存在正相关的关系,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对稳定房地产市场,降低房地产价格效果并不明显。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呈现"重流转"、"轻保有"的征税特点,建议重视对房地产保有环节的征税,税收负担难以转嫁,增加房地产持有成本,对抑制房地产过度投机,稳定房地产价格,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鲍建苏  叶末银  邵满祥 《浙江统计》2007,(7):48-48,F0003
自2005年4月国家出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国八条"以来,对淳安房地产市场调控效应显现。随着2006年房地产新政"国六条"又一出台,淳安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作为地税收入主要来源的房地产税收也呈现逐步减少的态势,给淳安经济增长速度及地方财政收入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和压力。针对上述情况,我们组织有关专业人员深入部分房地产企业和中介机构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了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为把握当前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以及未来走势,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在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商品房销售、供求、投资等总体情况的基础上,对辖区房地产市场比较活跃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赤峰市和巴彦淖尔市180个家庭、54家房地产企业和中介以及50家金融机构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2014年前5个月,全区房地产市场热度较上年同期明显下降,商品房销售呈现出"量跌价涨"态势。在此背景下,房地产市场供给总体宽松,开发商资金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传统房地产销售预测的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时间序列预测法、消费水平法和市场调查法"等.这些预测方法预测出来的结果是建立在整个市场基础上的,没有考虑到房地产项目的差异性,因而无法对单个的房地产项目的销售量进行预测,传统预测方法均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德尔菲法带有明显的主观性,时间序列预测法只考虑历史数据,没考虑将来的市场趋势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消费水平法只考虑到与消费水平相对应的房地产需求量的大小,无法具体到单个的房地产需求量,市场调查法主观性强且其预测效果会因调查方案的选择而产生很大差别.另外,影响销售量的因素很多且难于用一个确定的数据表达,各因素的影响具有典型的模糊性,这些问题需要基于相应的模糊集理论来解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强势运行,房地产市场持续景气,房价日益攀升,呈现了一派"繁荣"景象,但是"繁荣"发展表象之后存在着一些非理性因素,使这一繁荣成为了实质上的"非理性繁荣".如果对这种"非理性繁荣"的态势不加以约束和规范,势必会影响房地产、金融业乃至经济全局的健康和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房地产热已经引起了各方人士对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担忧,面对当前的房地产热,开发商是否也头脑发热,其投资决策是否理性呢?本文试图探讨开发商在面临竞争对手占领、瓜分市场的威胁和政府对过热的房地产市场进行干预的担忧下的理性投资决策,并从供给方面来探讨房地产热的原因. 一、"实物期权"的投资决策规则 对于实物投资而言,科学决策是关键.那种拍拍脑门就拍板的决策显然不行.目前国内外在实践中应用比较普遍的现金流折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娟 《统计与决策》2013,(6):125-128
中国特殊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住房市场特点,决定了现阶段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复杂性.文章从国家产业规划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及其走势.在对房地产价格预测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宏观调控、住房保障制度、住房需求、平均利润规律方面探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为整合力量、配置资源提供了保障,有利于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AHP的社会保障税运行环境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日益突出,社保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费改税"问题.为了对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可行性做出评价,课题组利用AHP法进行社会保障税可行性评价体系构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全面、准确评估社保税开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7.
中美住宅空置率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 近一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愈演愈烈,除了我国的房地产投资增幅是否过大、房价和房地产企业利润是否过高等热点外,商品房空置率也成了各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争论的焦点则是中国的商品房空置率是否过高.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贯穿整个2005年.针对我国不少地区房地产价格的过快增长,自2005年3月开始,央行的房贷新政、国务院"新老国八条"及建设部等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相继出台,我国政府从土地政策、产业政策、信贷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打了一套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组合拳",这些举措是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9.
赵丽 《四川省情》2008,(6):44-44
住房制度改革、城市化进程推进以及资金使用成本较低等客观因素使我国房地产市场一度火爆,房价节节攀升。在国家相续出台各项政策,严格控制土地供给减少房地产市场供给,紧缩银根抑制市场需求后,房价增幅逐渐回落。成都作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宏观紧缩调控、商品房成交量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又遭遇"5.12"汶川地震,房价会下降吗?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日益突出,社保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费改税"问题.基于之前所做的研究,文章运用已经建立的社会保障税运行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以及北京市的社会保障税开征环境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认为在现阶段的环境下应该尽快研究开征社会保障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