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咏冰 《文史哲》2012,(3):54-62
乡土文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范畴,鲁迅开启了乡土文学论述的源头,他的简短概括同时也引发了乡土文学的各种歧见。乡土的文化蕴含应该指向故乡而非单纯的乡村,对比意义下的异质性文化因素才是乡土文学之核心,现代乡土文学中都市/现代文明则是相对于乡土的异质性文化因素,都市与乡土的互动激发了乡土想象的多义复杂性。这表现在:乡土文学作者在城、乡之间情感游离,他们的城市经验干扰着他们乡土叙事的纯粹性,而他们对土地的乡愁,削弱了他们作为现代文明启蒙者对乡土的批判力度。师陀的《果园城记》为乡土文学写作了一则寓言,他抹煞果园城的地域特性,象征化游子与故乡的复杂关系,由此寓言化了乡土文学的创作动机:游子们的"乡愁"不仅源于背井离乡,也源自时间流逝的"乡愁"。这可以看作是来自空间与时间的异质性因素。从现代到当代文学场域的变动来看,乡土并非一个静止的事实,它是各种力量角斗的场所,也是一种动态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中国由"乡土中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变的过程中,文学特别是乡土文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干历史语境和时代精神的变化,从五四到抗日战争,乡土文学的叙事主题经历了一个由"启蒙"到"救亡"的变化.五四时期的乡土叙事,不仅是对农民自身的启蒙,也是对在"乡土中国"之上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召唤.而抗战文学正是通过对"救亡"的叙述,最终完成对于现代民族国家形象的重构和确认.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表现出鲜明的启蒙意识,在不同时期,它们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五四"乡土文学以揭示病苦为核心,表现出批判蒙昧的启蒙意识;30年代乡土文学以皈依乡土为指向,表现出返归自然的启蒙意识;40年代乡土文学以审视人性为核心,表现出改良人生的启蒙意识.纵观三个时期的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我们可以清晰的窥见三个时期乡土文学启蒙精神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国农村改革为大背景,集中讨论了现代乡土纯粹性、乡土情感矛盾心理与乡下人角色的新变,并从重视与回归现实、深入生活、拓宽乡土内涵、引入“复杂性”概念四个方面,来阐明乡土文学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美国作家福克纳对新时期中国作家影响巨大,尤其是在表现人性、血缘、历史、文化、时间的神秘方面.贾平凹、郑万隆、苏童、莫言、吕新都从福克纳的作品中汲取了创作的灵感,同时也融入了他们对突出中国乡土文化特色的可贵努力.因此,他们就创作出了充满神秘感的乡土文学,这样的乡土文学显然已经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风格的乡土文学了.  相似文献   

6.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因对"乡土文学"("乡土小说")概念的适用性、涵盖力有不同理解而在"乡土文学"概念的使用上产生游移态度,这一概念的有效内核必须经过层层过滤方可剥露.在乡土小说的界定视域中,地域(与"城市"相对应的题材取向)范围--乡土小说共同的叙述对象是它的稳定核心,而地域文化和乡土精神则是乡土小说中变动不居的活跃分子.乡土小说在历史嬗变中不断拓展,其弹性和涵盖力始终保持强势话语的竞争能力,完全可以沿用来概括当代小说的同类文本.  相似文献   

7.
现代中国农村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性,使得农村成为一个错综复杂的多面体,其中既有愚昧落后的一面,也有动荡不安的一面,还有和谐宁静的一面。这种复杂性和多元性,为乡土文学不拘一格的视角选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中国现代乡土作家,由于个人经历、美学理想、文化思考诸方面的差别,当他们谛视乡土时,他们所看到的绝不是同洋的图景。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乡土文学,随着30年的社会状况和文化思潮的变迁,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感知视角,出现了多种品类。我们大致可将其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启蒙型、社会分析型和田园牧歌型。这…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持久不息的乡土文学一脉中,40年代以流亡怀乡为主要特征的乡土文学创作成为与20年代乡土文学文化批判和30年代乡土文学社会分析相区别的时代主题。为本世纪初年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变动中的思想观念所影响,以鲁迅为代表的20年代乡土小说作家身处两种文明的边缘,这使他们的乡村故事在对中国乡村的理性批判和从童年培养起来的情感依恋交织中,凸现着“五四”文明批判的时代精神。30年代中国现代都市和工业文明的渐进,不仅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也暴露出“五四”时期思想界对于本土文化态度方面留下的问题。乡土文学的主题因此从…  相似文献   

9.
李静 《学术研究》2013,(1):151-154
20世纪中国女性作家的乡土小说不仅参与了中国乡土文学的整个发生、发展的建设过程,而且以其独特的乡土想象、别具一格的叙事风格和言说方式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特质,提供了拓展乡土文学创作空间和叙事空间的新的可能性,显示了独特的文化意义和叙事价值。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的<台湾文艺>、<笠诗刊>等系列文艺期刊,刊登过大量的台湾乡土文学作品,培养了一大批乡土文学的"中坚力量",显示了乡土文艺思潮与台湾文艺期刊在台湾文化场域的共谋关系.乡土文学的出现改变了当时充斥在台湾文坛的浮夸之风,恢复了台湾本身原有的新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11.
从费孝通的乡土理论看《白鹿原》 的乡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土文学是建构在乡土的特性之上,基于乡土的特性而展开的,乡土文学往往不自觉地成为了一种乡土社会学的参照和佐证.因此,以费孝通<乡土中国>作为社会学参照背景,分别从人们的恋土根性、乡村权力的行使方式以及乡土风情形成的根源和显现等多个层面对<白鹿原>中所体现出的极为典型的"乡土"特性进行综合分析,自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吴玲 《江西社会科学》2023,(11):116-123
乡土文学的发生,源自经历了地理空间迁徙的知识分子在获得现代性体验和现代性视野后,对传统乡土经验的重新审视。最具代表性的是浙东的乡土文学作品,其中呈现出现代性转型下的乡土家庭结构、乡土权力结构和大众心理体验,折射了浙东乡土作家群的现代性体验、现代性视野和自我情感表征。正因为浙东乡土作家从个体的心理层面和生活状态上描绘了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独特经验,浙东乡土文学才获得了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位置。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作为后发性现代化国家,文学的乡土叙述内涵着生存命脉与文化命脉的双重纠葛.在生存命脉视角中,作家产生的是对乡土与传统的怨恨,乡土叙述构建起的是现代性的"发展"道德神话;在文化命脉层面,作家难舍传统文化"家园"情意纠结,据此展开对现代和城市文明的怀恨式批判.由于缺乏西方文化传统中的超越性价值体系作为审视的基本视域,中国作家的乡土书写普遍存在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的"道德互否"现象,被动地陷入"两极作战"的道德窘境.当下中国作家的乡土写作,需要在认识论上突破现有误区,不能纠缠在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的"冲突"思维构架中,而要在更高的价值视点下审察乡土的现实命题,同时要正确处理经验事实与文学事实的差异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乡景"叙事作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诉诸于读者视觉神经的直观意象,直接表达了中国现代作家对于乡土中国的不同看法。比如启蒙视域中的凋敝"乡景"、革命视域中的苦难"乡景"以及审美视域中的田园"乡景",都是中国现代作家以不同的切入视角,去力求真实再现乡土中国的一种努力。因此,不同类型的"乡景"叙事,便以不同色彩的艺术画面,既反映了中国现代作家思想观念的多元性,又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学审美追求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文化寻根"通过人文地理版图的文学想象,构建起一个由不同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组成的"中国形象"。这种地图式、板块式的山河想象和族别、文化认同,呈现出一个前现代的民间和乡土中国,但"田园牧歌"式的乡土中国也面临了现代转换的阵痛和撕裂。这样的"中国"形象在指示民族生存的部分真实、民族文化积淀的同时,也指向了对"乡土中国"现实文化境遇的思考和进行"现代转换"的努力,而这种"想象中国的方法"同样遭遇了现代性的困境和尴尬。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20年代乡土作家放逐与回归的心态,呈现出思乡与归乡的叙事方式;30年代左翼作家的革命与京派作家的超脱心态,形成了激愤与宁静的叙事方式;50年代翻身当家作主的心态,形成了乡土文学创作的翻身叙事与颂歌叙事两种模式;80年代回忆与反思的心态,形成了乡土抒情、乡土反思两种叙事倾向;90年代强调生命体验与融入野地,呈现出家族叙事与归乡叙事两种模式.20世纪乡土文学具有由个人化叙事向民族化叙事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乡土写实与乡土抒情的两种叙事方式、创作的手法呈现出不断开放与丰富的趋向.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创作在不断发展兴盛中,仍然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乡土文学理论是在域外文学的启发和示范作用下产生的,但在形态上却更多地保留了传统文论的特点.在功能论上,乡土文学理论经历了从“乡土启蒙论”到“宣传论”的变化;在创作目的上,现代乡土文学理论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了分流与对峙的局面,左翼理论意在颠覆,自由主义作家则倡导警示.启蒙与宣传、颠覆与警示成为乡土文学流变的主线,与之相关的创作方法、审美趣味、语言色彩、叙事视角、结局模式等理论也依据各自的逻辑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
源自乡土而又超越乡土、标明当代知识分子价值思索的某种高度与困境,是韩少功乡土文学世界的价值所在。韩少功的乡土文学世界描绘了现实存在的多种形态,重绘了精神活动与物质世界之间的多样关联,剥离出既定语言逻辑中隐蔽的权力关系,展现了主流之外的乡土文化存在。但在韩少功“临时公约数”的知识讨论机制中,此岸世界价值重建的终极允诺被取消,作为质疑现代理性话语与消费文化逻辑的重要价值支点,乡土文学世界被韩少功限定为价值重构的“暂定的支点”。  相似文献   

19.
陈晨 《山东社会科学》2005,1(12):113-116
乡土文学起之于对落后滞重的传统乡土的文化批判,但是到了20年代中后期,处于启蒙落潮期的乡土文学的主题发生了背反性的变易和分化。在台静农、蹇先艾、许杰等人的乡土文学创作中都或多或少地消弱了文化批判的力度,他们的作品不再囿于对“启蒙”主题的单一表达,明显涵盖了更多的历史和生命文化的内容。他们对乡土文学在这一新的向度上的“人文内涵”的开掘,使文学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新的人文觉悟和蓬勃生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表现出鲜明的启蒙意识,在不同时期,它们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五四”乡土文学以揭示病苦为核心,表现出批判蒙昧的启蒙意识;30年代乡土文学以皈依乡土为指向,表现出返归自然的启蒙意识;40年代乡土文学以审视人性为核心,表现出改良人生的启蒙意识。纵观三个时期的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我们可以清晰的窥见三个时期乡土文学启蒙精神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