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共同富裕体现了共享的发展理念,无论是“共同”还是“富裕”都是相对而言的,都是在发展过程中体现的。我们可以说这个地区比那个地区更富裕,这个时期比那个时期更富裕,或是这个地区比那个地区有更高的共同富裕程度。本文对省级区域之间城乡共同富裕差距的研究就是从比较的角度用指数化的形式测度其共同富裕的相对发展程度。通过用熵权法对基础指标客观赋权,运用TOPSIS综合评价模型对除港澳台之外的国内其他31个省级区域2021年的城乡共同富裕差异程度进行评估,通过进一步细分富裕度指数和共同度指数,把各省级区域的共同富裕类型划分为九种。  相似文献   

2.
共同富裕是由共同和富裕两个词合成的复合词,它是事实性概念,其涵义既包括共同和富裕,也包含两者之间的关系。共同属于生产关系范畴,富裕属于生产力范畴,共同与富裕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在构建测度共同富裕的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当考虑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富裕的测度方法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明确共同富裕的表现形式、遵循科学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评价共同富裕的指标体系、确定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的赋值方法。共同富裕是指有合理差距的全民共同富裕,其外延会随着劳动实践范围的扩大而扩大。共同富裕不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可行、符合国情的共同富裕测度方法,有助于对共同富裕的实践活动进行科学的考核评估,从而有效地促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让民众都过上富裕的生活,这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取向。邓小平不仅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而且论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可能性和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4.
张士引 《北方论丛》2015,(5):141-147
贫困表现为人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富裕社会”中的贫困表现为私人生产、物质生产的过剩和公共生产、精神生产的不足。加尔布雷思认为,美国“富裕社会”中贫困的原因是不平衡的“二元经济体系”,只要实行“新社会主义”,实现“计划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平衡,就能解决“富裕”背后的贫困问题。由于这一设想是以不改变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为前提的,所以,只能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改良。只有扬弃经济学的“传统智慧”,建构以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目标的“全面生产”经济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富裕社会”中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对共同富裕进行了科学阐释,指明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共同富裕之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思想,丰富了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共同富裕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成果,着力解决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共享发展理念是对新时代中国发展阶段的全新认识和深刻把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和本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内在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鲜明特色.共同富裕与共享发展都含有一个"共"字,共同富裕和共享发展是目标指引和路径依赖的关系:共同富裕是共享发展的目标,为共享发展提供目标指引;共享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共同富裕的实现有赖于共享发展.实现共富和共享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共享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径,必然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上,即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有"富裕"而没有"共同",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共同劳动、共同享有的共富之路,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勤劳才能全民致富.通过共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应注重共享能力的建设,构建全民共建共享共富的全新社会治理格局,以共享发展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并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正>走共同富裕之路,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民的呼声和根本利益所在。本文仅就共同富裕的几个理论问题谈点看法。 共同富裕的含义 1.共同富裕意味着共同的繁荣富裕,而不是共同的落后贫困。小平同志多次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贫穷的基础上建不成真正的社会主义,同样的,在贫穷的基础上也无法实现共同富裕。在贫穷的基础上去追求共同富裕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共同贫困。 2.共同富裕意味着人民共同的富裕,而不仅仅是少数个人或阶层的富裕。1990年12月,在与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邓小平讲:“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  相似文献   

7.
“帮助”和“带动”概念的提出,标志着邓小平欠发达地区达到富裕思想的萌芽。“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提出,标志着邓小平欠发达地区达到富裕思想的成熟。“共同富裕”理论的提出,标志着邓小平欠发达地区达到富裕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经过十年改革,我国城乡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不发达地区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长期困扰不发达地区党政部门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随着改革的深入,科技兴农战略的提出,温饱工程的大面积实施,进一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又再次成为不发达地区人民群众的内在要求。但是,全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区域性社会、经济、文化差异非常明显。据198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1987年,我国西部11省,区人口占  相似文献   

9.
曹海军  梁赛 《云南社会科学》2022,(1):54-61+187-188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共同富裕"从头部边缘跃向众星中央,从远景目标稳向实践实操,成为接续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航标指针,有其内在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谋求的是更高层级、更加全面、更具创新的共同富裕,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共同富裕的认识和经验的承嬗离合。共同富裕并非同时富裕、同等富裕和杀富济贫、平均贫富,而是安富恤贫和差别富裕,这决定在把握共同富裕价值基准时要从"共同""异中同""同中异"三个维度解构盖全无贫、盖均无贫、无贫有别的意蕴。探赜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要摒弃"唯发展"和"唯平等"就是共同富裕的片面思想,要以合法性、稳定性和实效性为护翼,将始点、过程和结果的校正意识贯穿于分配、协同、保障的基础制度安排和统筹、关系、补偿的内在机制创新以及生活、精神、环境、社会、公共服务的联动措施细化等顶层设计全过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落地生根、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10.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进入新时代,扩大对外开放对促进“共同富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开放模式已经表现出四个方面的“不适应”,亟须转向“高水平开放”。高水平开放具有同时对“富裕”和“共同”两个维度产生作用的理论逻辑,不仅能够通过提升贸易利得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富裕”程度,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有助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以及要素收入差距,从而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为此,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新趋势,高质量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标准构建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服务领域扩大开放,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开放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与奋斗目标,是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的统一,实现共同富裕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相对剥夺的现象,这是人们容易忽视的问题。不消除实现共同富裕中可能出现的人民群众的相对剥夺感,将可能危及社会稳定甚至引发严重危机。因此,实现共同富裕应当避免或者消除相对剥夺,而不是简单地治理或消除相对贫困,因为消除相对剥夺比消除相对贫困更为艰难。当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之后,不同群体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对剥夺感将自然消失。  相似文献   

12.
共同富裕是生产与分配的统一。文章重点剖析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扎实推进“共同”和“富裕”。第一,市场经济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动力,有利于财富的创造。第二,共同富裕不是否认或排斥市场经济,而是依靠市场经济激发内生动力。第三,共同富裕不是市场经济自发运行的必然结果和自然产物,市场经济的自发运行不仅难以实现共同富裕,甚至会导致收入两极分化。第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局和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发挥政府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以共建为基础扎实推进共享与共富;完善分配制度,使人民更公平地享有物质财富和社会发展成果;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基础上打牢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追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之一。中国共产党初建时期,已经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富裕说”;毛泽东同志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一定的探索;邓小平同志紧紧抓住发展生产力、走向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核心问题,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为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14.
马金晓 《南方论刊》2022,(12):10-11+33
从共同富裕目标提出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实际对共同富裕进行了全面探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推进共同富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仍然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居民贫富差距扩大以及各种利益因素制约等挑战。面对问题和挑战,党应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以治理相对贫困为重点,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为关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成效。  相似文献   

15.
"富裕社会"概念由制度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1908—2006)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意为摆脱普遍贫困的大多数人物质生活丰裕的社会。富裕社会呈现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富裕程度,然而仍然存在社会不平等、发展失衡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以生产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理念。社会失衡会带来生活不便、公共品的供应危机、文化上的堕落和劳动力供给不足等危害。社会失衡显著表现为私人富裕和公共贫困的反差,私人消费领域符号化消费严重,真实而重要的公共需求得不到满足。还表现在社会资本对直接产生利润的有形产业投资过大,对教育等人力投资不足。社会失衡对公共品的最大威胁在于环境,环境问题不能依靠经济发展自身解决。加尔布雷思认为只有国家干预才能解决社会失衡问题。但是这一解决方案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国家的根本性质,因而带有乌托邦的改良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上,邓小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新思路。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在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基础上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思路,反映了邓小平新的共同富裕观。 一、邓小平新的共同富裕观,从理论上划清了“共同富裕”与“共同贫穷”的界线 共同富裕是共产党人所应追求的奋斗目  相似文献   

17.
刘璇  杜方朝 《河北学刊》2022,(5):218-224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价值诉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已取得经济实力大幅跃升、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等一系列显著成就,为推进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但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区域城乡发展不均衡、相对贫困治理困境突出等问题犹存,极大地制约着共同富裕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此,需促进国家战略有效衔接,助推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夯实共同富裕的民生基础;建立缓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推动减贫战略平稳转型。  相似文献   

18.
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蓝图中,如何构建与建设共同富裕社会相契合的新的社会政策范式,成为摆在政府和社会政策学界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人民至上、民生贯穿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通过消解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而不断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政策主张与实践下,共同富裕型社会政策跃然而成。文章在凝练出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体性、共享压缩性、整体均衡性和可持续性意涵的前提下,阐释共同富裕型社会政策所具有的社会凝聚、社会赋能和社会共享的理论内涵,构建起包括社会经济保障政策、社会赋能政策、社会凝聚政策、社会共享政策、社会整体均衡发展政策在内的共同富裕型社会政策体系,并探讨向其转型升级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农村的发展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盛,在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农村短板劣势十分突出。文章以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和价值取向为逻辑起点,确定以发展性、共享性、可持续性作为农村共同富裕指数模型的三大评价维度,并采用熵权法和障碍因子分析对农村共同富裕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2011—2020年中国农村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整体来看共享性维度发展最好,可持续性维度次之,发展性维度相对落后。从三大维度内部来看,细分维度指数存在较大差异,每个细分指标的优势和短板不尽相同。各年份农村共同富裕发展障碍因子存在显著差异,社会保障能力、富裕度、区域共同度和治理等是主要障碍因子。为进一步实现农村共同富裕,应该从加强党的领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等方面补齐农村短板,从而扎实推进农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实现生态正义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在共同富裕视域下探究生态正义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生态正义理论需要分析生态正义理论的时代化观照,将生态正义理论纳入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实践中去考察。在理论逻辑层面,在共同富裕视域下考察生态正义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必要性和深刻的逻辑必然性,生态正义理论的具体内涵包括种际生态正义、代内生态正义、代际生态正义和全球生态正义。在共同富裕视域下探寻生态正义的实现路径则需要坚持共同富裕的全面性,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维护种际生态正义;坚持共同富裕的全民性,以实现全民富裕推动发展成果的代内生态正义共享;坚持共同富裕的长远性,以循序渐进的手段构建代际生态正义共同体;坚持共同富裕的国际性,以共谋全人类发展蓝图凝聚全球生态正义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