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孤竹国是商代北方重要侯国(今河北卢龙及毗邻地区为孤竹古国的核心区),是中国孤竹文化的发源地。以夷齐精神为代表的孤竹文化,对燕文化乃至中国儒家文化的形成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也对朝鲜、日本等国思想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孤竹文化是冀东文化之始祖,中国儒家思想之源泉,东方道德文化之滥觞。  相似文献   

2.
神农与湖南稻作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新梅 《云梦学刊》2005,26(4):53-54
神农是稻作民族的农神,湖南是稻作文化的发源地,湖南的远古文化就是神农文化。  相似文献   

3.
关于亚洲文明,日本学者中有肯定与否定两种观点,其中后者居多。高谷好一的《亚洲的价值与多文明主义》一文为肯定论的代表。他从贸易通商有利于融合异文化的角度,把亚洲划分为日本、朝鲜、越南、爪哇、“陆地中国”、“沿海中国”、印度、“沿海东南亚”8大“世界单位”。从中筛选出“沿海中国”和“沿海东南亚”相似的价值体系,指出二者如果形成一个联合体,从中即能找出共通的“亚洲的价值”。沿海东南亚的特征是:(1)贸易通商导致其成员多国化及混血;(2)善于根据商业需要改变自我形象;(3)擅长融合异文化,体现了一种以柔…  相似文献   

4.
孤竹国是商代北方重要侯国(今河北卢龙及毗邻地区为孤竹古国的核心区),是中国孤竹文化的发源地。以夷齐精神为代表的孤竹文化对燕文化乃至中国儒家文化的形成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也对朝鲜、日本等国思想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孤竹文化是冀东文化之始祖,中国儒家思想之源泉,东方道德文化之滥觞。  相似文献   

5.
孤竹国是商代北方重要侯国(今河北卢龙及毗邻地区为孤竹古国的核心区),是中国孤竹文化的发源地。以夷齐精神为代表的孤竹文化对燕文化乃至中国儒家文化的形成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也对朝鲜、日本等国思想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孤竹文化是冀东文化之始祖,中国儒家思想之源泉,东方道德文化之滥觞。  相似文献   

6.
“三民主义”最早产生于岭南,主要得力于岭南对外开放的社会环境和西方文化的熏陶。孙中山是“三民主义”的创立者。然在孙中山的周围还有一大群岭南人,他们与孙中山意气相投,最早对“三民主义”进行了宣传、讲解和发挥。可以说,“三民主义”并不单单是孙中山一个人的创造,除了孙中山之外,其他的岭南革命分子对“三民主义”的创立也有着不可抹煞的贡献。地处岭南的香港,是反清思想的一个发源地。香港自1841年被英国占领后,清政府便不能把它的统治力量伸展到这个小岛。许多不甘臣清的岭南人便把这里作为他们暂时脱离清朝统治的避难所…  相似文献   

7.
岭南佛教传播的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南·佛·教·传·播·的·轨·迹黄权印度佛教约于两汉之际分三路传入我国:经中亚、新疆传入中土;经西藏传往蒙古;经海路,从交趾、徐闻、合浦、广州传入东南沿海。佛教传入岭南,即与岭南原有的传统文化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岭南佛教文化:超前性、务实性、兼...  相似文献   

8.
试论壮族文化的自然生态环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壮族以稻作农业为主的生业方式和以那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体系 ,是由岭南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的。大约在新石器时代 ,壮族先民在长期的采集劳动过程中 ,发明了稻作农业 ,标志着壮族源远流长的那文化的形成。随着稻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它对其他文化事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干栏文化、铜鼓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师公文化等等 ,都带有浓厚的那文化色彩 ,都与岭南的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壮族在对自然界长期的适应、利用和改造过程中 ,形成了崇尚和师法自然 ,与大自然相亲和相互依存的自然生态观 ,并通过对自然资源取之有度 ,用之得法 ,以及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禁忌及习惯法规等 ,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 ,以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楚历辨正     
以长江为轴心的南方文化和以黄河为轴心的北方(亦即中原)文化,是世界文化百花园中的两枝奇葩;而长江文化中的荆楚文化则更是一朵璀灿夺目的鲜花。对楚文化的方方面面,不少专家做过专论。我这里只想就其历法问题谈点意见,以就教于海内外方家。 楚国用的是什么历?有人说是周历;有人说是夏历;有人说是颛顼历;也有人说前期用周正,后期改用夏正;或开始用周正,尔后行用颛顼历。以上诸说谁是谁非,我们将以客观事实来加以辨正。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是三苗九黎为主体的古民族在荆州、江淮为中心的中国南方地区所创建的一个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0.
日本古代的倭文化,具有海洋稻作的特质。它与中国南方由扬子江下游至云贵高原诸区域的越文化系同源文化,内含上有众多牵连。而其中之东南区,则为日本倭文化之滥觞。 一、中国东南土著文化是倭文化之源 公元前第1个千纪到来后,日本列岛以绳文陶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中出现稻作,是为倭文化之肇始。之后,在约当公元前后各3个世纪的弥生时代和紧接它的古坟时代,倭文化在日本列岛文化中占居主导地位。而这一文化的面貌,却与中国南方稻作区越文化一致。虽然它  相似文献   

11.
弥生时代是日本的整个历史文化产生了质的变化的决定性时期,其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便是稻作文化的传入.日本学界一般认为这批稻作民来自朝鲜半岛.本文以诸多事实证明当时的朝鲜半岛不具备给日本列岛提供这批稻作民的可能性,而从航海条件、社会动因、地理意识、人种特征以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地域分布特点等方面,论证了这批稻作民来之于中国的吴越地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印度同是古代东方文化的两个主要发源地 ,两国人民很早就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但是两国的文化类型、文化特色等却存在明显的差异 ,具体表现在 :1 印度传统的民族文化是典型的宗教型文化 ,而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则是典型的伦理型文化 ;2 印度文化处于经常性的断裂 ,而中国文化则以其独树一帜的延续性而见著 ;3 印度文化是由众多境外徙来民族与当地土著居民共同创造的多元文化 ,而中国文化体系则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一元文化 ;4 印度具有世界独一无二的种姓制度 ,而中国则从未产生严格的等级制度。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 ,在传统文化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六经之一的《尚书》的书名,东汉郑玄的解释是:“尚者,上也。尊而重之,若天书然,故曰‘尚书’。”这一解释被现代学者认为是神学的和荒诞的。本文认为:(一)远古社会实体的统治形式是宗教型的,相当于《国语鲁语上》所说的神守;在专职的史家之前,巫师充当了整理并传播历史文化的角色;(二)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历史并没有断绝,而是以口耳相传的形式保存下来,后人找不到历史的来源,逐托名于上帝,如《尚书》中的《洪范》和《吕刑》两篇都说来自上帝;(三)口传历史多夹杂神话传说,给经典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加强了其宗教般的神圣地位。在经书中,《尚书》中的口传历史成分最多,神秘色彩最重,所述内容时代久远,以至被古人视为“天书”。因此说《尚书》是“天书”在人类学上是讲得通的,不是误解而是正解  相似文献   

14.
也许谁也没有想过会将刺猬、狐狸与当今的学者联系起来。然而,塞亚·柏林(IsaiahBerlin)在《刺猬和狐狸》(TheHedgehogandtheFox)一书中,却形象地将当今学者分为两类:刺猬型和狐狸型。刺猬型学者相信宇宙间存在一个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体系,比如:黑格尔;狐狸型学者则不相信任何系统,更不相信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可以靠一个体系就可以解决,比如:伏尔泰。不管你是否赞同这个比喻,但你必须承认这种奇妙的分类道出了当代学者徘徊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困惑。自文艺复兴吹响人文启蒙的号角以来,学者们就努力在追求一个目标:彻底摧毁…  相似文献   

15.
阿拉伯文学曾对中国的诗歌与诗学发生过重大影响。印度文学对中国小说的叙事模式发生过重大影响。日本文学从中国获益良多,并发展出显著的民族特征,进而对世界文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阿拉伯文学、印度文学和日本文学是中国学者研究东方文学的三大基石,而就中国当下的国情而言日本文学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罗贯中籍贯“东原说”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贯中籍贯“东原说”辨论杜贵晨关于罗贯中的籍贯,历来主要有四说:(一)东原;(二)钱塘;(三)庐陵;(四)太原。其中(二)、(三)两说虽然也有文献可征,但是均属"故老传闻"性的记载,近世学者多不重视。因此,关于罗贯中籍贯的讨论,实际只集中在"东原说"...  相似文献   

17.
林鸿、张红桥事迹考蔡一鹏在明代文学史上,林鸿算得上是一位重要的诗人。胡应麟曾说过:“国初吴诗派日方高(启)季迪,越诗派日方刘(基)伯温,闽诗派日方林(鸿)子羽,岭南诗派日方于孙贲艹仲衍,江右诗派日方于刘崧子高。五家才力,咸足雄据一方,先驱当代。”(《...  相似文献   

18.
千面印度     
袁芳 《中文信息》2006,(9):130-135
印度三大看点 印度的旅游金三角是以德里、阿格拉和斋普尔为三个支点的三角旅游区,三地之间的距离都在300公里以内,是印度工商业非常发达的地区,且聚集了众多的文明遗址和文化古城,如果姬陵、斋普尔等,因此国内的大多数旅行团都是以这个地区为观光目的地的。而且坐汽车(或火车)在一周内就能看完。金三角区内旅行建议的路线;从新德里坐早班列车到阿格拉布,参观完泰姬陵住上一夜后,再坐火车前往斋普尔,在那里看完玫瑰城古城后(用1-2天时间)回到德里。  相似文献   

19.
“楚国南界已越过南岭”质疑─—兼谈两广青铜文化的来源李龙章视古苍梧括有岭南部分地域,进而认为吴起平百越抵达苍梧即表示楚国的南界已越过南岭,这是前些时读到的《楚国南界已越过南岭》(简称《已过》)一文的基本观点①。该文是针对拙稿《“楚国南界越过南岭”说商...  相似文献   

20.
宋代岭南学者李昴英传略杨芷华前言在岭南学术史上,番禺人李昴英无疑是南宋期间一位重要人物。然其生平事迹,史籍载录极其粗略。浩繁达496卷的《宋史》也没给李昴英立传,仅在黄师雍、程公许等人的列传中,插叙有关他的片断记载①。直至明黄佐《广州人物传》、邵经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