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是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文明理论学家,被西方学者称为“当代最伟大的史学家”、与爱因斯坦、罗素等齐名的“国际性智者”。汤因比的理论在东方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在分析、预见未来世界文明的发展时认为,“20世纪注定人类要目睹‘西欧的没落’”;世界和平统一的“主轴不在美国、欧洲和苏联,而是在东亚”;“中国肩负着不止  相似文献   

2.
历史唯物主义能否成为分析和解决当代生态危机的科学理论工具?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在当代西方学术界形成了“否定派”、“重新建构派”和“辩护派”三种理论观点.生态主义思潮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存在重大差异.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回应生态主义思潮对历史唯物主义质疑的基础上建构了其自身的生态文明理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应当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但是要建立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生态文明理论,还必须立足于生态学视阈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和阐发.  相似文献   

3.
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举办的“罗莎.卢森堡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3月20~22日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奥地利、巴西、英国、南非和中国等10多个国家的60余位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就“罗莎.卢森堡与马克思、列宁”、“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论》及其当代研究”、“罗莎.卢森堡与当代社会主义、帝国主义理论”、“罗莎.卢森堡论世界历史进程”、“罗莎.卢森堡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罗莎.卢森堡与中国”、“罗莎.卢森堡的…  相似文献   

4.
“美国优先”战略,动摇了因冷战而意外建立起来的统一的“西方”,使中国没有遇到共同的“西方”挤压,但2022年2月24日普京开始发动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大西洋两岸迅速整合出针对俄罗斯的统一“西方”。这种强烈反差促使我们需回到历史去观察“西方”:实际上人类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不存在“西方”,把大西洋两岸实体化为“西方”,肇始于针对苏联在二战后在东欧和第三世界扩张,美国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和组建北约,把大西洋两岸实体化为“西方”,西欧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结束“,东方”瓦解,“西方”获得合法性,在美国主导下持续存在并扩大、充实、丰富为等同于“民主“”自由“”人权”区域和价值观,而2003年之前俄联邦与北约和欧盟正常合作。拜登政府利用这场“特别军事行动”重振了“西方”,也证实了“西方”仍然是俄罗斯的敌人。可见,今天即便有“西方”,或是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概念,或是美国主导建构的理念,而非普适性概念。  相似文献   

5.
当美国受托人与校友委员会 (theAmericanCouncilofTrusteesandAlumni)指责各类院校中的人士以及卫斯里大学校长在他们对“9·1 1事件”的反应中未能表现出爱国心和对文明的支持 ,这一批评本身就是非美国的和违背西方文明的。这些指责可以被解读为一种小规模战斗 ,即所谓的文化战 ,这是一种代替了冷战地位 ,为美国人提供简化的道德指南的冲突。要求每个人———像过去那样———都对美国的政策给予毫不含糊的支持 ,这种新要求没有将自身视为政治要求。被视为政治的是那些受意识形态引导的知识分子们所…  相似文献   

6.
新制度学派是战后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在西欧和北美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很大的影响。这个学派认为,美国的凯恩斯经济学已经破产,解决不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各种复杂的经济问题,因而出现了“滞胀”的局面,即恶性通货  相似文献   

7.
社区结构与权力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琦 《社会》2002,(8):4-7
西方城市社区权力结构的理论———“精英论”与“多元论”社区研究最初起源于西欧 ,20世纪20年代起传入美国。在此后的30年里 ,发展迅速 ,并很快在美国社会学界占据主导地位。在其鼎盛时期的相关流派中 ,最具影响力的当数“社区关系研究”和“社区权力研究”。对社区权力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林德(R.S.Lynd)与海沦·林德(H.M.Lynd)夫妇 ,他们在战后长达5年的时间里对位于美国中部的扬基市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与研究 ,并于1929年出版了《中镇》一书 ,开创了社区综合研究的先河。在此书中 ,…  相似文献   

8.
拉斯韦尔及其政治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罗德·D.拉斯韦尔(Harold D.Lasswell)是美国当代政治学家,在西方被称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哲学家”,“科学方法和经验理论的代言人”,向政治学中的传统方法提出了“挑战”,“政治科学在他的手中获得了新的方向”。他提出有关的决策、政治社会  相似文献   

9.
在西欧文字词源学的角度上,找不到将“文明”与“国家”被一些学者那样区别来看的理由,更找不到将“文明”区别为“文化”与“社会”两大部分的根据。“文明”就是“国家”,本义就是“国家”。将“文明”区别为“文化”与“社会”两大部分,正如将“文明”与“国家”解读为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来解决文明起源问题,同样没有根据。因此,研究文明起源的重点只有一个,那就是社会及其管理结构的变化,也就是生活在一定地域范围之内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把生态文明视为后工业文明并不存在逻辑错误和思维偏失,也不必然导致缩减生态文明建设时段、窄化路径等问题.生态文明是现代人基于现代生态危机提出的对理想文明状态的设想,不能将之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生态文化,否则在理论上会导致概念“泛化”,在实践上会陷入迷失方向的混乱.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不能脱离“后工业”这一时间维度,但对二者的关系要慎重把握.  相似文献   

11.
“文明冲突”论战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评述了亨廷顿文明冲突论所引起的反响。第一,亨廷顿认为以宗教和精神信仰为核心的内容的“文明”是影响冷战后世界政治的最重要因素,引起了关于文明与国际政治互动关系的争论。第二,亨廷顿说西方文明和其他文明的差异将导致重大冲突,在中国学者中引发了有关中西文化能否融合的讨论。第三,在对亨廷顿的回应中,学者就伊斯兰文明的当代发展趋势和作用提出了不同现点。第四,美国国内的种族和文化矛盾是亨廷顿理论的重要出发点。第五,作者对亨廷顿观点的政策含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人类面临的新社会——20世纪未来学大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未来学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哲学观。近几十年来,随着西方科技文明的巨大发展与社会进步,未来学家的理论层出不穷,引发了世界范围的极大关注与热烈讨论。本文从“未来学家视野中的历史图景”、“未来学家视野中的当代文明”及“面向信息时代的相关问题”三个方面对多位学者的观点进行梳理与总结,描绘了人类社会面临文明转变时的总体图景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的基本走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历史上的帝国 ,尤其是西方殖民主义帝国的全球性侵略是造成世界民族问题普遍激化的历史原因 ,这份民族问题历史遗产随着帝国霸权的衰落在 2 0世纪全面释放 ,造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后的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在当今全球化时代 ,多样性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多样性的共存共容代表了人类追求和平与推进发展的理念 ,国际体育运动的平等竞争和广泛参与为此提供了文明范式。尽管美国仍旧力图制造“单极世界”霸权 ,但是时代变迁、世事变化和世纪之交世界民族问题的消长 ,预示了 2 1世纪是世界走向民族和解的世纪。  相似文献   

14.
法制是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而法治却是西方社会独有的社会现象,究其深层原因,是西方社会结构变迁之特殊性使然.而这一特殊性就在于西方中产阶级的兴起,它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也使其社会发展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文明的独特轨迹.西欧中产阶级的兴起,为法治的形成奠定了社会结构性基础,使近代法治得以确立.而美国作为移民社会,其缔造者以身份普遍平等的中产阶级为主,他们建立起现代最为先进的民主宪政体制,成为众所接受的政治规范.因此,推进中国的法治进程也必须从建构法治的社会根基--中产阶级着手.  相似文献   

15.
西方审美文化的绵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美文化概念在西方历史语境中经历了演化过程。斯宾塞最早从创造健康的文明生活角度提出审美文化概念。莫里斯接着从“人民艺术”出发阐释审美文化,让其服务于打破“富豪社会基础”的“社会革命”。盖格尔的“文化风”和利维斯的“文学文化”概念都具备了审美文化内涵。沃尔佩和阿多诺分别对“资产阶级审美文化”和“文化产业”作了批判。今日审美文化研究应当注重发掘其历史性与绵延之维,并从当代文化立场作出新的批判和创设  相似文献   

16.
“外压”论     
日本的政治家们好借用“外压”论之说,将之视为改革变法的“东风”。 拿最近海湾战争为例来说,海湾危机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迅即调兵遣将进驻沙特,摆开了对侵科伊军的包围态  相似文献   

17.
西方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俄〕M.费罗洛娃碧鸣译文明与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在当代科学中可以将研究人类历史发展道路的观点分为以下三种:结构观点、文明观点和文化学观点。结构观点讲的是从一种结构升华为另一种结构的历史过程并根据年代将这些结构加以排列。“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8.
<正文> 路易斯·曼弗德是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在西方当代同行中,他可谓著述最多,读者最众,也最受学界尊崇。许多人认为他是人文主义规划和有机规划思想的大师。他最特殊的学术贡献在于揭示了城市发展与社会进化、文明更新换代的联系规律。然而长期以来,即使在美国,也很少有人对这一颇具战略意义的思考作过阐释性研究;直至最近,随西方工业文明屡陷危机,战略家和规划师们重新思考出路,路易斯·曼弗德才在他的垂暮之年名声大噪:1987年底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举行了盛大的国际学术会议,专门探讨他的著述的意义和影响;不久纽约州立大学还将建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路易斯·曼弗德城市与区域比较研究中心”,以推行他的学术思想和治世主张。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从根本上说乃是社会文明的更新换代。许多学者也纷纷论证,当代世界正在步入一代新的历史文明。因此,研究探讨路易斯·曼弗德的哲学思想,城市—文化发展观,以及历史环境对其学术思想的局限,是很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的。  相似文献   

19.
十五年前,当1968年的青年和学生运动席卷西欧之时,H.马尔库塞的名字及其学说曾风行一时,被西方青年视为批判传统制度的武器。但是,H.马尔库塞虽然在某种意义上点燃了青年一代抗议的火花,却未能为他们勾画出未来的蓝图。因此,为时不久,这股浪潮就成为历史的陈迹,尽管其影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青年宗教”是在西方世界(首先是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在“嬉皮土”运动以及“耶稣—人民—运动”风靡一时而失去其魅力之后,这一代青年人的社会结合还未得到稳定,“青年宗教”的新宗教运动的浪潮就对他们产生了全面影响。这一新宗教运动出现于70年代后的社会舞台上,直到今天仍有很大影响。在有关文献中,“青年宗教”运动被一致地诊断为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对社会感到失望时的一种宗教补偿。宗教问题和世界观问题的内行的批评家F.W.哈克曾把“青年宗教”描绘成一种“反社会”运动,认为对青年人来说,通过这一运动,社会中不断增长着的“关于未来、安全和生活感受的失望”才变得可以忍受。一种与此相近的看法来自福音派研究会,该会在一次会议上认为,对“无意义”、“无家园”、“无方向”的日益强烈的感受,把西欧和北美的一些青年人引向这样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