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君主专制政体下的皇位嫡长子继承制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嫡长制继承制是我国古代国家政治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它对于减少政治继承中的冲突、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稳定有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符合儒家思想的家族本位观念和最低政治目标,因而被视为专制时代皇位继承制度基本的和理想的形式,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获得了政治文化方面的“卡里斯玛”合法性。然而,这种非智能型选择方式又会直接导致君主的权力与实际政治能力之间的脱节与矛盾,从而对于中国君主专制政体内部自我调节机制的发育成长以及专制政体的内部矛盾运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国家形态的发展历程是渐进式的。周代宗法血缘政治统治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形态的演变是由自上而下的“变法”方式完成的。因此,周制与秦汉制度尽管在社会经济基础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彼此之间仍然有诸多联系。秦汉国家形态重要侧面之一的官僚制度,无论在职官名称,还是官职职掌上都可以溯源至周代。周代国家若干重要的职官制度,也对秦汉产生过深远影响。探讨秦汉官僚制度与周制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完整把握和研究秦汉国家政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同时,又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自治或半自治的(册封)封国制和羁縻府州(土司)制度。这种政治制度既打破民族间的隔阂与分裂状态,也是中国各民族日益统一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4.
汉承秦制是一个历史事实,但其局面的出现经历了一番曲折反覆。秦亡楚兴以及楚汉之际,秦制几乎被楚制替代。六国制度的复兴是对秦国政治历史和文化进行否定的尝试,其中楚制的复兴尤其值得注意。刘邦集团从楚制向秦制的复归,关键在于刘邦以关中巴蜀为基地东向与楚争天下,而萧何为相是一重要契机。汉制的内在更移与稳定,与萧何、曹参为相关系甚大。汉制是在更高层次上对秦制历史成果的积极继承。  相似文献   

5.
九品中正制与考课制的关系,本质上是门阀制度与皇权政治的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能够起到某种形式的考课作用,对于皇权政治的恢复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皇权政治的恢复能有效制约地方的分裂倾向,有利于国家的再统一。  相似文献   

6.
治理的行政民主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治理理论具有鲜明的民主价值取向,是对传统民主理论的继承与超越,标志着由政治民主到行政民主的历史性转折的开始。在继承官僚制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克服其弊端以实现对官僚制的超越,是现代行政民主的制度建构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它在1870年就确立了文官制度,截至目前为止已经有一百三十多年历史。英国文官制度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长期、曲折和复杂的过程。文官制度的建立过程与英国的政治体制变化紧密相关。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英国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它的文官制度表现为“恩赐官职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两党制日益成熟,它的文官制度表现为“政党分赃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五六十年代,欧美等国发生了新技术革命,使政府的专业化程度日益加强,它的文官制度表现为“考试择优录用制”。现在英国的文官制度是1968年改革后的产物。本文仅对英国文官制度产生的过程、特点及影响进行述评,使我们从中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周秦之变”虽然实现了从“周制”到“秦制”的转换,但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分野。事实上,秦制也继承了周制中的王权世袭、家天下、大一统等内涵。不仅如此,秦汉以降的政治实践并非“秦制”对“周制”的完全替代,而呈现出二者相“混融”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就治理规范而言,自汉代儒法合流,先秦礼法制度又重新焕发生机,这一礼法一体化进程至隋唐基本定型,最终形成独特的“礼法之治”;在官僚体制上,秦代三公九卿制虽然成为汉代以降的基本模式,但其间在制度设计上多有变革,这种制度变迁所体现的一个总的发展态势是君主权力和威势的不断加强;从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构上看,虽然秦汉以降郡县制日益占据主导地位,但分封制始终与郡县制相伴随;从政权基础来看,经过宗法与政治的重新整合,先秦时代的“家国一体”模式在秦汉之后得以重构,实现了皇权政治与地域性宗族组织的有效结合。秦汉之后的中国政治是“周制”和“秦制”的相互渗透和复杂融合,将此简单称为“百代皆秦政”的说法是与历史事实不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9.
清季,随着民族危机的深重,传统县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君主专制政体和中央高度集权模式日趋受到质疑。在西方宪政文明影响下,中国开始向现代化艰难转型。当时的县制改革有两条路径:一是对不断暴露的许多弊端进行修补以维护"官治"体制的继续运转;二是被迫接受以民主、民权、民生为核心内涵的时代潮流,在县域建立一种新型"民治"体系。正是晚清"新政"产生的"种瓜得豆"的效果,迅速瓦解了传统"大一统"的价值观念,并导致君主专制主义与中央高度集权模式的政治基础最终分崩离析。  相似文献   

10.
皇位继承制是君主专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皇权得以承袭的唯一途径,是直接关系到君主专制统治能否巩固和延续的大问题,因而它得到中国历代王朝的高度重视。从周朝伊始,迄至明代,一般都采取了宗法制的原则,即所谓“立适(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①的嫡长子继承制。然而,做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清王朝,它的皇位继承制度却与历代不尽相同,而具有两个很显著的特点。其一,它不采取嫡长子继承的方法,而是在诸皇子中挑选“贤者”做为皇位的继承人。翻开清朝的史册,我们便可以看到,在清朝的十二位帝王中,除太祖努尔哈赤是自立为汗的国君主外,其他几位皇帝一般都不是以嫡长子的身分而跻身于皇位的。其二,清朝的皇位继承制在建储的形式上,前后变化颇大,这也是清一朝所特有的现  相似文献   

11.
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作为混合选举制度的一种,是苏东国家社会转型时期昙花一现的产物,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衰落。令人意外的是,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却在与苏东地区情况截然不同的东亚地区落地生根,日本、韩国都主动选择并立制作为自己的议会选举制度,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东亚地区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基于政府的效率、权威和代表性的平衡,基于单数选区和复数选区的平衡,基于选党和选人的平衡,基于选举复杂程度与投票目标性之间的平衡。社会发展带来了多元化的利益诉求,政治精英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东亚地区民众对于政府权威的认同和效率的要求以及该地区特殊的政治文化,是推动并立制议会选举制度在东亚地区得到确立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选举制度对政府形态以及政府的政治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在FPP选制下,新西兰的政府形态是由工党和国家党轮流执政的"一党多数政府";新西兰的选举制度改革选择了MMP选制后,新西兰政府形态转变为多党联合政府。当代新西兰联合政府是更具包容性、协商性、共享性和共识性的国家政治。新西兰是唯一成功地学习了英美多数民主,又成功地发展了共识民主的国家,它的民主政治不仅为我们理解西方民主多样性提供了很好的案例,而且对于重新认识当今我国的民主政治,特别是政治协商民主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夫妻财产制是婚姻家庭法律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现行的《婚姻法》中有关夫妻财产制的规定经过几次的修改与补充,已经较为完善,但是法定财产制中有关夫妻分居后及离婚时债务的承担、继承或赠与财产被抛弃、知识产权收益的分配及约定财产制的设立及效力等方面尚不尽完善。  相似文献   

14.
北魏前期的选官制度是与奴隶制经济基础相适应并为之服务的奴隶主贵族官职世袭制。其中,内侍官选任制、大师小师制、荫任制和领民酋长世袭制,就是这一制度的四种主要表现形式。通过上述制度的实行,不仅确保了拓跋奴隶主贵族的世袭政治特权,从官僚体制上加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而且也维护了北魏前期在边境及塞外地区推行的种族奴隶制度,对巩固北魏奴隶制政权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春秋时期的媵制及其盛行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媵制指一个贵族男子娶妻 ,这个妻的侄、娣 (妹 )也随同她一同陪嫁 ,这侄娣随姑、姊同嫁一夫的婚俗 ,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和士大夫中相当盛行 ,对春秋时期的政治联盟、社会稳定和婚姻外交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制度的盛行 ,不仅与史前文化的遗存及西周春秋时期的宗法继承制有关 ,而且与春秋时期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要有关  相似文献   

16.
事情的发展总是由简到繁、由粗到细,宗周的礼乐制度亦不例外,所以“制礼作乐”绝非一蹴而就,亦非一人之功,当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这个“过程”的时间跨度上溯文王下至成康,其间周公所发挥的作用最具代表性。周人损益“殷礼”的最大“创造”在于:发展出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完善的宗法制度,并将宗法与分封相结合,又援“德”入“礼”,将整个社会的政治和文化生活设置在了礼乐制度的框架之下,社会上下尊卑等级分明却又洋溢着和谐的秩序。这个礼乐制度的框架包括:吉、凶、宾、军、嘉“五礼”体系;乐教、诗乐、乐舞、用乐、乐悬“五乐”制度;铜器、玉器、服冕、车马、旗帜等礼器用制。  相似文献   

17.
尽管先秦儒家经典强调"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但我国古代王朝在幼主继位时,长期实行的基本上仍是皇太后"称制",即掌握统治大权的制度。这是由于在家天下和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太后"称制"具有最关心巩固幼主君位这一无可替代的优越主观条件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美国现代文官制度形成于19世纪后期,它建立了一套以功绩制为核心的竞争有序的文官选拔和奖惩机制。文官制度改革适应了美国步入工业化城市社会的客观要求,尽管因触及政党和分赃政客的既得权益而阻力重重,但深受美国精神浸透的知识分子出于自身利益和社会责任,毅然倡导官制改革。他们利用国会讲坛和报刊舆论,抨击分赃制,宣传功绩制,成立文官改革协会和改革联盟,领导文官改革运动,促使国会通过1883年文官改革法,奠定美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基础,并对美国政治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儒家政治思想中具有丰富的政治伦理观念,荀子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以民生民意为中心的民本观念;二、以强烈的君德意识与君权至上观念为主体的人治精神;三、朴素的制度正义思想。荀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对于整个封建时代的宗法政治都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尤以其制度正义思想最为重要;去除其中的君主专制等封建政治的糟粕,它对于当前的执政制度文明建设也同样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霍布斯是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史上著名的政治思想家,他继承了马基雅维利现实主义的政治研究方法,运用自然法与社会契约理论全面论述了人与国家的关系这一西方传统政治研究的主题。表面看来,提出君主专制主张的霍布斯的政治思想与自由主义是格格不入的,但实际上他在政治的人性基础、国家的必要性、国家权力的范围以及个人自由的依据和内容等问题上的见解对现代自由主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现代自由主义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