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今世界上有各种繁杂纷乱的艺术形式,诸如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电影、装璜、书法等等。这些艺术,不仅外部形式各异,而且在性质上也都各具特点、互不雷同。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观察,把这些纷繁的艺术形式集中归并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类别,这就是一般常说的艺术分类法。迄今为止,比较有影响的艺术分类大约有以下几种:其一是把艺术分别概括为“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包括雕塑、绘画、装璜、舞蹈等。它的特征是,这些艺术必须诉诸人的视觉器官;而“听觉艺术”则指音乐、诗歌(古老的诗歌都是唱诵的)等。它的特征是诉诸人的听觉器  相似文献   

2.
鲁迅在《致窦隐夫》的信(1934年11月1日)中说:“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这就因为诗歌本来就是一种音乐文学。 诗歌可以说是和音乐同时诞生的孪生姊妹,它们都是原始人劳动生活的产物。《淮南子·道应训》中对举重劝力之歌的记载,鲁迅《门外文谈》中关于“杭育杭育派”的论述,都生动地说明了诗与乐都是伴随着原始人的劳动节奏出现的。从其最初的源头,它们就是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的。“杭育”、“邪许”这种劳动呼声是有节奏的,是抒情的,是最早的诗,也同时是最早的歌。《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原始歌舞的情形时说:  相似文献   

3.
李白诗歌与唐代绘画葛景春一、唐代的绘画唐代是中国文化在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不仅诗歌、音乐、舞蹈、书法等艺术臻于极盛,绘画也进入了成熟时期。中国绘画源远流长。若从原始社会算起,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有史记载的也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到了唐代,随着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4.
美国学者苏珊·郎格曾对舞蹈的本质进行探究。她否定了种种传统的阐释,认为诸如“舞蹈的本质就是音乐”,“舞蹈是一种造型艺术”或“哑剧”都是最易发生的误解,她甚至否定了作为“现代舞蹈”原则的“个人感情的外化”说。她试图寻找出一个真正的艺术幻象(一种完整的、...  相似文献   

5.
原始音乐和舞蹈虽然艺术表现形式不同 ,但关系密切 ,通常是歌舞相随 ,相映辉成 ,更富有艺术性。有关古代乐舞的艺术形式 ,今天只有通过文献史料及考古资料来加以认识了解 ,本文即由此途径浅论青海古代乐舞。一、原 始 音 乐原始音乐可分为原始声乐和原始器乐两大类。原始声乐是以咏其声的形式表现的。它大概起源于劳动号子 ,有节奏的号子便是最原始的声乐。远古先民演唱的词曲无从查考 ,仅从史书记载中可知一些乐名。如《世本》说 :“黄帝乐名咸池。”《史记·乐书·集解》引郑玄曰 :“黄帝所作乐名 ,尧增修而用之。咸 ,皆也。池之言施也…  相似文献   

6.
人们面对着诗歌、小说、散文、音乐、建筑、绘画、摄影、雕塑、舞蹈、戏剧、影视、书法等十二门类艺术,在欣喜、惊异、赏玩之中,应该如何探求美的享受呢?福建省社科联丛书之一《门类艺术探美》(卢善庆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以自己的体例和观点回答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盛唐时代,西域等地外来文化艺术进入中原地区,促进南北文化交流,中外多元文化融为一体,大渗透、大融合、大交流。在此背景下,盛唐绘画与同时代的诗歌、音乐、舞蹈、书法等艺术互相借鉴、互相渗化、互相交融,共同造就了唐代多元化艺术的辉煌篇章,并发展到了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兴盛的高峰期。这既是各文化艺术的互通性和互渗性中审美流变的结晶,也促进了唐文化的整体发展,在当时和后世均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诗歌为文学(语言)艺术,有人称之为时间艺术、表现艺术、听觉艺术;绘画为造型艺术.有人称之为空间艺术、再现艺术、视觉艺术等;两者分属不同的艺术范畴.为不同的艺术形态。从各自不同的修饰语看,它们从创作过程所运用的手段和表现形式及艺术构思.到艺术品的审美特点风格特色等等,都有着分明的界限和严格的区别。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处理对象区别诗和画:“就处理对象说,诗属于精神哲学.画属于自然哲学;诗描绘心灵的活动,绘画研究身体运动对心灵的影响。”(《笔记》)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中,人们更断然区别诗和画,德国的莱辛从创作角度区别诗和画:“只有那些搞不清诗、画两者界限的诗人们、画家们,才会继续把‘诗如画’当作金科玉律;绘画凭线条和颜色,描绘那同  相似文献   

9.
人们面对着诗歌、小说、散文、音乐、建筑、绘画、摄影、雕塑、舞蹈、戏曲、影视、书法等十二门类艺术,在谅喜、玩味之中,应该如何探求美的享受呢?这十二门类艺术各自发展的历史脉络、各门类艺术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又应该如阿融汇到美的享受之中呢?《门类艺术探美》试图从门类艺术各自不同媒介入手,进行古今中外的比较,立足现在,面  相似文献   

10.
1 关于艺术起源,我所了解的代表性论点有这样几种:一、起源于劳动;二,起源于巫术;三、起源于摹仿;四、起源于情感与思想交流的需要;五、起源于自我展现的冲动,六、起源于游戏;七、起源于个人无意识;八、起源于集体无意识. 由于艺术起源的专著甚丰,许多观点均已成为常识,故不一一详述. 2 可以看出,前两种起源理论认为,艺术不过是人类其他活动的派生物. 劳动起源说认为,劳动先于艺术,原始人类在劳动生产中形成的某些方式,逐渐积淀、演化成了后来的艺术形式.特别是劳动的节奏,一次次地重复,这种形式被固定下来,演变而成了音乐和诗歌的节奏.的确、劳动的节奏与音乐、诗歌的节奏是有某种相似性.但当我们考虑到,艺术不仅仅是节  相似文献   

11.
梁惠敏  孟修祥 《江汉论坛》2004,(11):112-116
李白在诗歌创作中,注重诗的音乐性.或以诗配乐,和叶宫商金石,诗歌成为可以歌唱的词;或以诗描写音乐,使这些作品映透着中国音乐美感运思和音乐艺术的特质,显现出对中国音乐欣赏和认知中的诗境、情境、画境;或将自我内在的生命节奏、情感的起伏变化转化为诗的韵律与节奏,抑扬顿挫,长短有节,风格多样.李白在文字上做音乐的功夫,体现出诗乐合一的艺术特性.  相似文献   

12.
节奏原是音乐术语,即“音乐的时间形式”。通俗地说,就是指乐曲声音以不同速度、长度和强度运行的现象。节奏不仅包括外在的机械的拍节等,还取决于音乐的创作动机、曲调的情感旋律等内在因素。其实,万物的运动皆有节奏,人类语言也不例外,譬如词语音节的数量,语流的速度、频率、行止、强弱,都可以形成一种自然的节奏,当然它在各种不同的语系中有自己的特殊性。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作品的语言,也必然存在节奏,而且由于作者的有意识操作,它往往显得更加分明。诗歌和文学散文的语言节奏比较容易看得出来。小说叙事话语同样应该具有某种节奏性。作为摹拟性语言操作的物化形式,小说话语更贴近人类日常言语,因此本来就含着自然天成的节奏,即所谓“天籁”,同时它又不可避免地要接受极富节奏感的音乐旋律的影响,节奏鲜明或比较鲜明的诗歌、散文、民间文学等语言的渗透。只不过小说话语的节奏更加自由灵活,更加内在,在表层通常并不显得那么明显突出罢了。  相似文献   

13.
杜甫论画     
唐代不特是诗歌的黄金时代,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其他艺术品种,也获得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其中尤以绘画为突出。可以说,诗与画,是唐代文艺的两颗金星。 唐代的画家,有史可考者,约四百人。《历代名画记》录二百零六人。“曹(仲达)衣出水,吴(道子)带当风”,名家辈出,名作如林。各种各样的风格,竟相发展,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4.
辽代燕云地区的绘画与舞蹈艺术有三大特色。其一 ,在辽朝政府为从艺者创造的宽松的文化环境下 ,在民族融合的氛围里 ,绘画与舞蹈艺术活动呈现出大众化的特色 ;其二 ,在辽代南北与东西文化的碰撞、交流中 ,绘画与舞蹈艺术技巧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 ;其三 ,受辽代多元文化同存、多种经济共荣的影响 ,燕云地区绘画与舞蹈艺术题材呈现出丰富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W·斯蒂文斯:艺术想象与现实世界的桥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斯蒂文斯:艺术想象与现实世界的桥梁杨金才在现代美国诗歌史上,华莱士·斯蒂文斯(Wal-laceStevens,1879—1955)称得上是个神秘人物。他既在商业界颇有作为,又在诗歌界享有盛誉。他从不在公开场合谈论诗歌,实际上却是个博学多才的学者型...  相似文献   

16.
<正>在英国文学史上,很少有象戴·赫·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这样多才多艺、富于激情的作家。他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文学批评和文学翻译等方面都有所探索,作品多达40卷,可谓著作等身。他的主要成就是小说创作,共有10部长篇,7部中篇,60多个短篇。 在讨论劳伦斯及其创作时,总有这样一种观点:“他主要在内容上,而不是艺术上,被看作现代派的。”其实,任何一种真正的艺术,它的内容和形式都应该是统一的。既然劳伦斯的小说在内容上是现代派的,那么其艺术形式也必然与之相适应。事实上,劳伦斯在他的小说创作中汲取了欧洲文学的优秀传统,熔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于一炉,创造了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现代主义小说。本文拟就劳伦斯小说艺术技巧的几个方面初试探讨。  相似文献   

17.
黄平 《云梦学刊》2007,28(5):131-132
节奏是打开民间舞艺术之门的一片钥匙。把握了节奏,就把握了舞蹈的灵魂与内核;把握了节奏,就把握了舞蹈的灵动与韵律;把握了节奏,就获得了舞蹈时间与空间的自由度,由此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乐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艺美学专著。它主要论述的是音乐艺术问题,但也包含了诗歌、舞蹈等艺术美学理论。这是由于《乐记》中的“乐”,不只是指现代说的音乐,而是指诗歌、音乐和舞蹈的合体。《乐记》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学术界历来都有争议,至今尚无定论。过去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它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作,成书于战国初期。但又有学者对此提出异议:或认为《乐记》成书于汉初,是河间献王及《毛诗序》的作者之一毛苌所作,或是集体编辑而成;或认为《乐记》是西汉中期以前儒家论  相似文献   

19.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凝练而具有音乐关的语言形式.英语诗歌的节奏主要是靠声音的轻重来体现,而汉语诗歌的节奏则主要是靠音调及声音长度来体现,轻重之分并不明显.其次,英语诗歌的抑扬变化丰富,生动而有个性;汉语诗歌的平仄则比较整齐而有规律.英汉诗歌的节奏与音韵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而这种差异恰恰是两种文化的差异体现.对于这种差异,我们应做更深一步的挖掘,从而为跨文化交际学、对比语言学等提供更为丰富的语料.  相似文献   

20.
浅论节奏在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论节奏在音乐中的情感表达秦太明节奏是时间性艺术不可缺少的要素,它在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音乐艺术。什么是节奏?广义上讲,生物的节律,生活的规律、建筑的谐调均衡都属于节奏;狭义上说,音乐中的节奏是指在节拍的基础上音的长短、强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