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遵命文学”是鲁迅总结《呐喊》的创作经验时提出来的.准确地阐释鲁迅提出的“遵命文学”的含义,对我们正确理解文艺的真实性与倾向性的关系是很有意义的.但是,要弄清“遵命文学”的原意,有一个重要的“结”必须解开,这就是夏瑜坟上平空添上的一个花环.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反抗帝国主义,反抗封建统治阶级,反抗孔孟之道,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一九一九年,鲁迅写了一篇《药》的小说。通过华老栓用蘸着革命者鲜血的馒头给儿子治病而终于没有治好的悲剧,揭露了帝国主义走狗清朝政府镇压革命的狰狞嘴脸,控诉了封建统治者毒害人民的罪恶。鲁迅给夏瑜的坟上“平空添上了一个花环”,赞扬了以夏瑜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为革命而壮烈牺牲的气概。小说中的夏瑜,影射的就是资产阶级女革命家秋瑾。向孔孟之道宣战冲破封建牢笼秋瑾,字璿卿。她家原籍是浙江绍兴。祖父和父亲在福建厦门、台湾做清朝地方官,所  相似文献   

3.
不论散文还是小说,鲁迅先生都很注重人物的取名,这正是鲁迅先生严谨为文的真实体现。对现实中的人物,出于某种特殊的原因,或不便明说,在作品中选取与之相关的字来替代。如《药》中的夏瑜,原型是女革命家秋瑾,“夏”“秋”都是季节,“瑜”“瑾”都是美玉。《(呐喊)自序》中的金心异,实指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金”与“钱”相连,  相似文献   

4.
试论鲁迅杂文的体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式一词,最初见之于《文心雕龙》《体性》篇,指的是文章的体裁和样式。对《文心雕龙》深有研究的鲁迅,在《坟》的《题记》开头说自己这一本杂文集中的文章“体式上截然不同”,因为《坟》中除杂感之外,还有论文、演说辞、读书随笔等不同体裁的文章,因此鲁迅所说的“体式”,指的也是文章的体裁和样式。  相似文献   

5.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孔老二的信徒,他口头背诵马列词句,实际奉行孔孟之道,什么“凡事勿做绝了”呀,、什么“中庸之道……合理”呀,都是反对和攻击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哲学的黑货,是早已被鲁迅批驳得臭不堪闻的破烂。重读鲁迅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见《坟》),这篇著名杂文,对于揭露和批判林彪贩卖“中庸之道”、攻击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的反革命罪行,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6.
关干鲁迅小说《药》的主题思想,长期以来有各式各样的说法。有人说,《药》的“正题旨”是“亲子之爱”。在这些人的眼里,鲁迅变成一个宣扬“人性论”的作家。也有人说,《药》是“解救中国的真正良药”。表面上的“褒”,导致的是曲解鲁迅的有害的结论。有人说,《药》的主题是破除封建迷信的;也有人说,《药》主要是歌颂资产阶级革命  相似文献   

7.
鲁迅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坟·写在<坟>后面》)对战斗道路的探索,对革命战友的寻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鲁迅在向外部世界作这样一些探索的同时,为了使自己的思想和世界观更加适应于现实斗争的需要,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内心世界的探求.他在剖析着内心的阴影,克服着精神的  相似文献   

8.
鲁迅有一著名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文中,穿着脏兮兮长袍的孔乙己那迂腐知识分子的艺术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鲁迅是怎样想起了用“孔乙己”这三个字的呢?或者说“孔乙己”这三个字是从哪里来的呢?《鲁迅全集》中《孔乙己》这篇小说的注解中和小说中的几句文字,都作了说明:是从描红纸“上大人孔乙己”这几个字中而来。这批字很多,往下还有“化三千七十二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诸字。鲁迅在断读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是用“三字经”式方法三字一句。这样,“孔乙己”三个字便是一个句子或一个词了。鲁迅虽然自己这样断读…  相似文献   

9.
“三坟”一词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十二年》:“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相传为西汉经学家孔安国所作的《尚书序》云:“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白虎通》亦云:“三坟,分也.论三才之分天、地、人之始也.”明人所刻《汉魏丛书》中载有《古三坟·爻卦八宫分宫取象歌》,其中包括山坟(连山)、气坟(归藏)、形坟(乾坤),这就是所谓“古三坟”.  相似文献   

10.
《药》主题研究的回顾长期以来,无论是大学文科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还是全国统编的中学语文教本和教参;也无论是老一辈鲁迅研究专家的论著,还是中年一代的鲁迅研究者的论文,在论及鲁迅小说《药》的主题时,几乎都概括有这样一个主题:“批判了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严重错误”。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文体的产生,首先是基于社会的需要。鲁迅的杂文“萌芽于‘文学革命’以至‘思想革命’”①,它是为适应五四运动、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中、作为一种革命的思想武器、文艺武器而出现的。鲁迅战斗的一生中,写了大量的杂文,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700篇,共130多万字,收在16本杂文集中。他的前期杂文包括从1918年至1927年以前的作品,收编为然风火《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四个集子、共128篇,另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中还收有这一时期的杂文物余篇。总计前期杂文达170篇左右。关于杂文,鲁迅曾多次论述过,在《且介亭…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革命家鲁迅,是批孔和反尊孔斗争的英勇旗手。在他的战斗一生中,特别是在思想文化战线上,与封建军阀、国民党反动派、日本帝国主义以及周扬等“四条汉子”进行殊死搏斗的同时,也始终把斗争矛头指向孔孟之道。他自己曾说:“孔孟的书我读得最早,最熟”,(《写在<坟>后面》)“几乎读过十三经”,因此,对它的反动作用也了解得最为  相似文献   

13.
略谈象征辞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小说《药》的结束部分,以一个“花环”的出现“使作品比较的显出若干亮色”(《自选集自序》);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使读者从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中,看到了作品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的颂扬;高尔基的《海燕》又让读者通过博击狂风、乌云、大海、雷电“高傲地飞翔”的“海燕”看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渴望革命高  相似文献   

14.
《故乡》是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是鲁迅作品中最让人喜爱的作品之一。鲁迅的《故乡》中写了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理想中的;第一个是“过去时”的,第二个是“现在时”的,第三个是“未来时”的,小说突出描绘的是现实的“故乡”。一、回忆中的“故乡”“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带有神异色彩的美丽故乡。它的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里“深蓝”的天空,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少年闰土有一副“紫色”的圆脸,脖子上带着“明晃晃”的“银白”色项圈,海边有…  相似文献   

15.
《药》的第四部分,故事已进入尾声。清明节,两位同是失去儿子的老妈妈上坟。一面是微风、枯草、颓树、荒冢,死一般寂静;一面是伤心、落泪、凄惨、悲哀,看来故事就要结束了。可是作者匠心独运,在这一片死的寂静和悲凉的气氛中突然插入了“花环”的描写,使作品闪出一道亮光。花环的描写,出其不意,异  相似文献   

16.
汉乐府民歌《战城南》与鲁迅小说《药》两者之间虽有近两千年之久的时间跨度,但其中的乌鸦意象具有不容忽视的传承关系。符号学理论认为,文本(text)之间具有互文性(inter——text),前文本(pre——text)与文本之间可以“连类互证”①。《战城...  相似文献   

17.
唐弢在《琐忆》里记述他于1933年至1934年之间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投稿,“那些看文章‘专靠嗅觉’的人,就疑神疑鬼,妄加揣测起来,以为这又是鲁迅的化名。他们把我写的文章,全都记在鲁迅先生的名下”。无独有偶,几乎是在同一时候,还有一位新进的青年杂文家也被误认为是鲁迅的化名,那就是徐懋庸。不过,唐弢是被叭儿狗们错认为鲁迅的新笔名,而徐懋庸则是被《自由谈》的经常撰稿者林语堂当作鲁迅新变换的署名的。《徐懋庸回忆录》第七章里忆述了此事:“一  相似文献   

18.
“南腔北调”的出处有:明徐渭《青藤书屋图》的题跋:“儿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有:“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赵翼《檐曝杂记》里写:“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封台》说:“象声即口技,能学百鸟音,并能作南腔北调,嬉笑怒骂,以一人兼之,听之历历也”;鲁迅以“南腔北调”作过书名。从时间先后说,徐渭的题跋最早,但几种大型辞书均未引证。如《辞海))只引《儒林外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战士真我”及其译作《出了象牙之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翻译的《出了象牙之塔》深刻地影响了1925年前后鲁迅超越生存虚无、回归“战士真我”的重大生命抉择。鲁迅翻译《出了象牙之塔》不仅在时间上与他创作《野草》,“决战虚无”的时间1925年基本同步,而且,在肯定积极的虚无体认以及真正生命价值创造的哲学意味上,在推崇“批判——反抗”现实的“战士”生命方式上,《出了象牙之塔》都与《野草》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一“重新认识鲁迅先生是历史的必然。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这样做,下一代人也会这样做的,何况我们这一代人现在才开始这样做,客观上,为时已经过晚了。”这是一九八五年第八期《青海湖》《论鲁迅的剖作生涯》(以下简称(《生涯》,未注明出处者,皆引自该文)的结束语。为什么要“重新认识鲁迅”?据说,“长期以来,……没有人明确地说出过鲁迅先生的创作究竟好在哪里,坏在哪里。”“好”“坏”不分,“说”而不“明”,如此认识,能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