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从小就表现出极为活跃的运动能力,有一次,他恶作剧似的将父亲的帽子里塞满了狗屎,父亲发现后追打他时,发现他跑得比狗还要快。  相似文献   

2.
赵占东的画画得扎实,为人更扎实。在‘大师如云”、“圣乎遍地”的今日书坛,像他这样扎扎实实作画的为数不多。这也许就是他成功之所在。由蔓开始,赵占东在父亲的培育下,走入鲈口艺术的世界。後来,工美设计,参军入伍,昼2传口,在美术殿堂得到充足发展人才学家发现,成功往往是从梦开始的。赵占东也不例外,他儿时就迷恋上了美术和音乐,萌生了对艺术的渴望。夏季草丛中的蚂蚱、蜻蜓,北方冬季个序上变化万千的霜花,牵动他的艺术之梦,是令他神游和细心揣摩、描绘创造的艺术世界。对书画颇有研究的父亲发现了占束的天赋,便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3.
高小宝 《社区》2013,(11):31-31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有两个人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 第一个人是我家的亲戚,是位木匠,在我们那一带名气很响。有一年,我家要做一些家具。把他请了来。父母对他特别尊敬。我颇不以为然地问父亲为什么要那么周到.父亲说:“我敬的是他的人品和本事!”就因为父亲这句话.我暗暗对他多了关注。随着他完工成型的家具越来越多。我开始对他的手艺佩服起来。  相似文献   

4.
不幸在比尔还没出生时就发生了。在他出生前3个月,父亲就因为一场意外的事故而去世了。幸运的是他有一位慈爱和坚强的母亲。本来应该是父亲给予他的,母亲都尽力给予。尽管他失去了父亲,但和别的孩子比,比尔并不觉得自己缺少父爱。  相似文献   

5.
谷煜 《社区》2011,(14):16-17
二十多年前.他还是个10多岁的毛头小子。一天,他偷偷卖了血.买回了一个在当时认为没用的家伙——照相机。父亲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没有哭,只是告诉父亲,自己喜欢摄影。父亲倒也开明,卖掉两头猪。就送他去北京学艺。学成回家,父亲又东借西凑,筹钱为他在县城开了个照相馆,生意很是红火。父亲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觉得自己的儿子有出息了。  相似文献   

6.
张海静 《百姓生活》2010,(10):24-24
晚饭后去厨房洗碗,房门“吱呀”一声轻轻开了,抬头看,原来是对门的刘叔。家人连忙从沙发上站起来,请他进屋坐下。刘叔很健谈,一坐下就眉飞色舞说个不停。当年,他与我父亲是同事,比我父亲小几岁,却比父亲更早生出一头华发。  相似文献   

7.
父亲是个老实的农民,另外,他还是个标准的文盲。上过大学之后,生活习惯和观念上我和父亲如同进入了两个世界,我们无法交流。偶尔回家一次,我知道工作上的事情说了他也不懂,干脆就不说,以沉默代替。沉默了好久,父亲总偷偷地抬头慌乱地从他  相似文献   

8.
张继东 《社区》2014,(9):52-53
23岁的小玉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份不错的工作,他父亲悬着的心总算落下来了。可工作没多久,小玉就不愿干下去了坚持要辞职。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她换了好几份工作,每一份工作都是干一段时间就干不下去了。他父亲去公司了解后才发现,小玉在公司里非常内向,根本不跟任何人沟通,还特别惧怕任何有挑战性的工作。无奈,小玉的父亲带她来到医院的心理门诊。  相似文献   

9.
肖良 《老友》2011,(12):6-8
滕代远特招的小红军 1917年.池道生出生在会昌县凤凰岽乡白竹村(现属文武坝镇)。他7岁那年,母亲就过世了。他父亲池上秀是个秀才。在他童年的记:忆里,家道是一年年衰落,家里原有的一些田产和木梓(油菜)山陆续被地主霸占.父亲就靠外出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由于父亲经常外出.池道生兄弟5人从小就成了村里的流浪崽,经常遭人白眼。  相似文献   

10.
聆听之福     
李荣华 《老友》2009,(3):26-26
父亲有个习惯,在饭桌上,一旦酒杯在手,他嘴里的话就多起来,这时候,只要我们愿意做他的听众,准能讨得他的欢心。可惜,在我小时候,我们讨父亲  相似文献   

11.
老家只剩下老父亲和那幢老屋了。我知道,孤独会使老年人加快衰老,何况父亲还多病,我好说歹说,父亲才同意进城来住。可没几天,我就发现父亲的气色越来越坏,在我那狭窄的房间里,他整日焦躁不安。一天,我中午下班回家,却发现父亲不在,四处找寻不着。黄昏时,父亲突然回来了,脸上有了些喜色,他说他沿着一条街一直走下去,终于走到了有田野的地方,他在田里与当地的菜农拉了很久的家常。父亲喘着气,唠唠叨叨数落城里的不是,说成天呆在家里守着个电视机像个哑巴,谈城里人很冷淡,对门对户不说话……几天后,我终于挽留不住,父亲又回乡下去了。  相似文献   

12.
《新天地》2011,(3):25
杜医生:你好!我的父亲今年63岁,去年他发生了一次小中风,因为发现及时,基本没有留下后遗症。可是最近一年来,我和母亲发现父亲性格有点变化,有点神经质,变得多疑、武断,没把一样东西弄清楚就说它是假的。别人要反驳他,他一定要争个输赢。他也不愿意接触新鲜的东  相似文献   

13.
《中华魂》2013,(6):13-16
我们跟父亲的关系挺有意思的,经常是我们睡了,他还没回来,我们早晨起来,他刚睡。偶尔某天晚上我父亲有点空了,母亲就把我们这些孩子们叫过来跟他热闹热闹,用这法子让他休息休息。有时候赶上吃饭了,能跟他一块儿吃个饭。  相似文献   

14.
早在2003年6月,父亲在例行体检B超时就发现,胆囊里面有结石多个,直径约为0.4~0.6cm。因为工作忙,父亲并没有疼痛的症状,就未引起重视,只是在偶尔想起胆囊问题时,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吃一两粒胆舒胶囊。后来,他的老友给了他一个偏方,说是能够化解结石。老爸如获  相似文献   

15.
韩寒 《可乐》2010,(5):60-60
我生来就是一个乡下人,从小在金山长大,一直到初中还是农村户口。父亲在“文革”后考取华东师范大学,一开学就被检查出患有肝炎,退学了。他通过自学,还是拿到了大学文凭。父亲后来在农村的文化站工作。写作和摄影,我受了他很大影响。父亲开车不行,还好,这点没有受他影响。  相似文献   

16.
善良的种子     
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约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与作文》2011,(3):10-13
诺贝尔是以马利·诺贝尔和卡罗琳·诺贝尔的第4个儿子。以马利·诺贝尔是一位发明家和工程师,1827年娶了卡罗琳。这对夫妇有8个孩子,但只有阿尔弗雷德和3个兄弟长大成人。阿尔弗雷德小的时候易生病,但与母亲关系亲密,年幼就对知识表现出活跃的好奇心。他对炸药很感兴趣,跟父亲学习了工程基本原理。其间父亲在生意上的尝试屡遭失败,  相似文献   

18.
画扇 《老友》2013,(12):43-43
我们家有三位“收藏家”:父亲、小侄女和我。 父亲成为石头收藏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那时父亲刚刚退休.正被“退休综合征”所困扰,成天像个破旧的摆钟似的从这屋晃到那屋.无所事事。有一天.父亲实在闲得慌,便跑去爬山。在半路上.坐在一个石头上休息时.他被脚下的一块石头吸引了。没有艺术细胞的父亲.不知道怎么就把这块石头看成了惟妙惟肖的“老寿星”。于是.父亲不顾路途遥远,费力地把这个“老寿星”请回了家。  相似文献   

19.
那个深蓝色的诺基亚手机,是父亲生前的挚爱。送走父亲那天,我悄悄把手机留了下来。父亲的照片挂在墙壁上。他微笑着,不知疲倦地关注着他和母亲的小家。一尘不染的餐桌上,放着父亲的手机,母亲对着父亲的遗像说:老头子,手机就在桌子上,看到了吧?  相似文献   

20.
志宏  志英  志刚  志强 《山西老年》2014,(7):28-29
父亲出生于晋南的一个农村,在兄弟五人中排行第三。由于家境贫寒,父亲11岁时才进本村私塾上学,14岁就辍学回家务了农。可就是这三年的私塾学习,使父亲爱上了读书,从此与书结缘。即使下地干活,他也要带着喜爱的书,一有空就读上一段。17岁那年,父亲到晋南临猗县黄河边上一家地主家里“扛长工”。尽管当时农活很累,可是父亲喜爱读书的习惯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