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更加源远流长,在时间的积累与沉淀上,中国古典园林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系统,拥有独特的造园手法、艺术风格。同时,中国古典园林还是自然美与人文美的集中概括,园林的美学意蕴从其意境美、功能美、人格美中得到完美的体现,使得我国传统美学得到传承与发展。文章简要概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意蕴及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其具有非常典型的美学特征,注重对自然的追求与表现。为表现自然,创造了一系列独特的构景手法,比如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借景等手段,这些构景手段的组合运用,创造出具有意境之美的古典园林审美特征,符合当时人的审美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园林出现和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特征,比如开放性、规模性、参与性、科技性等,这使得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有了很大的不同。本文在研究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不同的基础上,讨论了现代园林设计中对古典园林美学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张秋芳 《职业时空》2012,(11):158-160,163
根据日本游客对苏州古典园林内旅游解说设施的满意度进行分析,认识到目前苏州古典园林旅游解说设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有利于苏州古典园林改善景区内旅游解说设施,完善景区的旅游环境,提高整个景区的旅游资源体系,最终有助于提升苏州市古典园林景区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避暑山庄是我国清代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是自然山水园林的杰出典范。本文旨在以避暑山庄为例深入阐述这种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景设计及中国古代哲学审美思想。这既是对中国古典园林水景设计的总结也对现代景观中水体设计的传统追溯。  相似文献   

5.
美学是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主要标志。园林的艺术学与园林生活美、自然美、声音美有着和谐的统一,尤其是中国古典园林与美学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6.
周礼 《职业时空》2009,5(7):142-144
从时间变化的角度,分析了苏州古典园林富于变幻的时空交感之美。论述了苏州古典园林利用季相变化、时分变化、气象变化,使空间和时间相互融合、相互交感,从而将宇宙的节奏和韵律带入到园林之中,使得园林有限的空间意境无穷、生机盎然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刘锐 《现代交际》2010,(6):71-71
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重要并独特的范畴,古典园林意境则是意境创造的典范。正是对意境的不断追求与创造,才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区别于其他园林体系而傲立于世界园林之林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中国私家园林(比如苏州等地的古典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其保护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土地私有制的改革与变迁,私家园林的所属及其性质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很多私家园林作为公园对公众开放后,园内景物也在发生着变迁。如何保护好中国私家园林的原貌、延续古人造园时的文化意境、传承前人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顺应其新的功能调整、实现新时代的发展是我们应该重视的课题。苏州怡园是苏州众多古典园林中建造较晚的一座,亦是吸取苏州多园之长的园林,具有私家园林转变为公园的普遍性与代表性。本文以苏州怡园为例,通过2016年较为全面的测绘和调查所得到的较为完善的怡园资料信息,包括对怡园最新平面图进行绘制、统计怡园内的花木现存数量与情况等,并与历史文献中的怡园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以刘敦桢先生的《苏州古典园林》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归纳出怡园在布局、建筑、花木、山石上的171处变化,针对变化之处推测分析背后的原因,追求地方文物遗产的真实性保护,为怡园的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为中国其他私家园林遗产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园林在美学上最大的特点是重视园林意境的创造。意境是自然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园林小品对于融汇和营造园林意境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设计者们运用组织、组合、布局等的艺术手段,通过对园林小品精心布局,把空间环境和景致融合起来,赋予了园林空间脱俗的魅力,园林意境也在园林景观"景到随机,不拘一格"的灵活性中得到展现。  相似文献   

10.
自有风景园林艺术以来,中西方的园林就从两个角度开始了截然不同的研究道路,中西方风景园林艺术的差异也就成为学者专家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要远远领先于西方,甚至影响了现代日本风景园林的设计.西方古典风景园林一直以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环境,这种态度使得西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以科学生态的手法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良好趋势.但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却面临窘迫的状态:古典园林文化在当代设计中并未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甚至被曲解;现代园林设计过于强调古典园林的形式而忽略了其真实内涵,使得设计只停留于表面的光鲜.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寻找古典园林与现代设计最恰当的交融点,开创中国风景园林的"后园林时代".  相似文献   

11.
佛教源于印度,随佛教传入中国的佛塔,吸收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意义上发生了融合转换,神圣崇拜之感逐渐褪去,人性感悟之光逐渐明亮,从而体现于形象之上,生成了诸多的形式和用途的变化.作为中国古代独特的建筑语言,佛塔无不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营造和审美.一是其形象的体量、比例和位置对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多样性和鉴赏标准的提...  相似文献   

12.
文人园林的审美是古典园林研究的重要问题。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我们强调对文人园林的诗性感悟和外形模仿,缺乏对园林审美本质的追问。本文运用格式塔心理学整体论和同型论的观点,从园林主题、造园手法和园林题咏方面分析文人园林网师园的审美特点,认为园的主题的确立与消隐是审美心物场逐渐转变的外在表现;造园手法是知觉组织原则的综合应用;园林题咏唤起了"心"与"物"的同型,营造了丰富的景观意象,促使着审美经验的完形。研究认为,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有助于理解文人园林意境的生成,但在分析个人和群体的审美知觉差异方面较为不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史的发展,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其中园林的发展,是其中瑰丽的一笔。中国的园林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它的产生,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体现。了解中国园林发展的历史,比较南北园林不同的特点,感受南北园林中特殊的审美旨趣。  相似文献   

14.
何伟 《职业》2009,(35)
意象,作为中国古典美学核心范畴的概念词,美学辞典中都有明确的界定.它是指人在头脑中将对象的感性形象同自己的情意状态相融合而形成的心象,是审美感知的物象同主体审美情感的统一.形成审美意象的心理因素有感知、思维、想象、联想和情感.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技巧使自己的头脑中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就产生了供他人审美的艺术形象.意象在实际运用中.是包含有中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象外之旨"、"情动为志"、"意蕴感知",涉及到儒道精神与美学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5.
胡宇  黄渊基 《现代妇女》2013,(12):312-312,305
福柯于晚期通过对古希腊文化的研究而提出了自己的“生存美学”思想,主张个体经由伦理一美学的途径自我构成为主体。这一思想既吸收了古典智慧,也发挥了审美现代性精神,同时与尼采、海德格尔的审美之路相通。它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项目背景 苏州是一座典型因水而生,因水而长的城市。自古就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目前,苏州市政府已经提出,以“天堂苏州,东方水城”为中心定位,整合苏州水上资源,努力把“苏州东方水城”打造成为继苏州园林、江南古镇之后的第三张旅游名片。  相似文献   

17.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魅力与传统文学中的词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本文从徐诗中艳、柔、悲三种美学风格入手,探讨了徐志摩诗歌在审美方面对古典词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重庆大学中外古典园林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教材严重缺失关于重庆本地园林的内容,包括周维权、汪菊渊等学者的书著中,也不涉及重庆园林,甚至巴蜀园林也提之甚少。学生们了解的主要是世界遗产级别的古典园林,这会让学生忽视本地地域园林。因此,作者尝试探讨如何看待大学所在本地的历史园林提供的园林历史教学的实践性,并提出在不名地域和地区大学的中国园林历史课程上,本地域的土地历史其实是一个重要的实习和参考对象。对于本土地域风景园林发展的未来,作者认为应加强本地域历史园林的地位,以弥补历史理论教学的枯燥性和与现实脱节的弊端,真正发挥古典园林历史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有别于“都市风光”上海、“古典园林”苏州、“太湖风情”无锡,杭州作为“爱情之都”有着独特的旅游形象;与三亚、大连等城市所推出的诸如“浪漫之旅”一类的主题不同,杭州秀美的景色以及爱情旅游资源的总体优势是其他城市无法超越的。  相似文献   

20.
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出发,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我国古典园林,研究古代庙堂园林的无思而为的原始生态伦理观,江湖园林的退让式生态伦理观,以及古典园林伦理观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