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主席提出早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要求,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心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的自由发展,个体梦想的实现,是国家梦想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每一个人的奋斗努力,都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 要实现个人的梦想,基础前提是身心健康,这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财富.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的历史语境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人的夙愿.几代人的奋斗,夙愿和奋斗在岁月里沉积。便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期盼的梦。因此,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中国梦是一种追求、一种向往、一种民族的理想。理想之所在便是希望之所在和目标之所在.一个民族只有怀抱理想才能够怀抱希望,只有怀抱希望才能够百折不挠。中国梦之所以能够鼓舞亿万中国人,是因为中国梦作为一个核心概念。其本身内含着富有深广度的历史内容、理论内容和现实内容。中国梦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所以,今天讲中国梦不能不追溯历史。1840年  相似文献   

3.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对于当代广大的大学生来说,以中国梦为核心的思想教育尤为重要,是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的,也是与时俱进的体现。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主人翁,更应该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梦",全国的高校也应该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丰富的内涵。梦想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支柱、动力源泉和政治保证,事关国家的未来发展和兴衰成败。中国梦与大学生个人理想信念之间存在着价值观上的内在一致性,应用中国梦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及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大学生中国梦的信念教育,增强大学生自身责任感与使命感,为实现"个人梦"和"中国梦"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5.
在中共第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建设繁荣富强中国,振兴中华的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导方针,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课题。中国梦的提出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其根本目的就是建设一个人民生活幸福、国家繁荣昌盛、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想繁荣昌盛,长期稳定发展,必须拥有国家建设的核心竞争力——民族凝聚力。如何凝聚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国梦,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我的追梦     
韩殿生 《老年世界》2013,(16):11-11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中国梦是美好的,也是具体的,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最终由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体梦想汇聚而成。中国梦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才能使全国人民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国家好,大家才会好,国家富强了,人民才能过上好日子。  相似文献   

7.
一个大的、关于未来美好生活期望的愿景,也应有多个散发出不同光芒的侧面。在"中国梦"的大框架下,各个民族拥有着彼此有差异的诉求和期望,他们的多样化主张,必须得到尊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明确指出"中国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具体内涵,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一伟大梦想而不懈奋斗。我认为,在当今文化多样性背景下提出的"中国梦",既应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整体利益的体现,同时也应是中国多民族多元文化共同繁荣的愿景。多民族中国:"中国梦"的历史和现实语境  相似文献   

8.
徐海波 《现代交际》2014,(10):184-185
党的十八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更长远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每一个青年学生的梦,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要把"中国梦"教育切实有效的落实,本文将主要研究和探析高校以"青年梦"托举"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并进行阐述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中国梦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中国梦的提出在国内外都引起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发展成为党指导工作的方针思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新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本文主要是对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实现途径以及中国梦的时代价值进行分析研究,阐述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国梦的必要性及中国梦对社会带来发展及新气象。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革命为美国梦提供了思想资源,同样,中国的革命与发展经验也必须成为构造我们"中国梦"的基础。1933年,《东方杂志》要全中国的人们在新年"做一回好梦"。在梦里不少人向往着世界大同,田园安居。80年后的今天,似乎又有中国人在做着同样的梦。虽然这种梦想不再是归隐山林,世界大同,但却一样希望有一丸制度的灵丹妙药,能毫不费力地化解一切困境苦恼。无独有偶,1931年的美国,詹姆斯·亚当斯在劳动节那天,也做  相似文献   

11.
浅析中国梦     
中国梦以实现国家富强为前提,以民族复兴为核心,以人民幸福为根本;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之梦。它承载着的是几代仁人志士的梦,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理论渊源,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中国梦作为中国人的集体梦是必将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定义"中国梦",即实现伟大复兴,而且表明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内涵和外延十分广泛,可大可小,大到国家复兴,小到每个人的小梦想。中国梦以其更平易近人的风格,更易接受的理念成为了我国今后发展的一面旗帜。"以小汇大,聚沙成塔",每个小梦的实现最终会推动中国复兴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培育"中国梦"筑梦人的重要阵地,而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群体之一,他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脊梁,所以,将"中国梦"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当中,让学生能够正确把握和认识"中国梦"的内涵,并将其内化为大学生的个人梦,并与国家梦、民族梦融合为一体,推动"中国梦"的进一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张钦亚 《现代妇女》2014,(10):13-15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国精神的高度凝练,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之间是紧密相联、内在贯通的。从比较分析的视角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贯通具体体现在共同理想与精神信仰、共识凝聚与社会认同、文明复兴与形象塑造、话语权与软实力、个体与整体统一、人民幸福与生活意义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梦想,大学生作为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为了促进大学生各项素质与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必须有效结合中国梦主要内容,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各项能力的提高提供重要的条件。本文首先阐述以"中国梦"为载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另外对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进行有效研究,并依据"中国梦"的原则和内涵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以促进问题的不断解决和思想政治素养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6.
从本期起,本刊开设“中国梦·我出彩”专栏,聚焦那些为民族复兴梦奋斗半生,金色年华仍执着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老年人。征文要求:以“中国梦·我出彩”为主题,体裁不限,题目自拟,用文字和图片讲述亲历的中国梦,展示人生出彩的追梦历程。  相似文献   

17.
李银福 《现代妇女》2013,(12):I0067-I0068
中国梦,是民族复兴之梦,是国家富强之梦,更是人民幸福之梦。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为了这个梦想接力奋斗,梦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8.
毫无疑问,把"梦"或"梦想"与"中国"连在一起,就成了一种宏大叙事.比如,有人曾对"中国梦"作过如此阐释:"'中国梦'理念的提出,意在国内提倡一种主流、健康和积极进取的社会意识,引导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促进国内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国际上化解中国威胁论,加强中国的'软实力',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为创建和谐世界做出贡献."显然,这就是一种宏大叙事.把个人奋斗梦、外企淘金梦、民族复兴梦等等纳入到这一宏大叙事中,显得格外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19.
自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的建成以来,经过近10年的发展,孔子学院开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孔子学院的建立标志着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中国梦"又向前跨越了一步。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孔子学院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一是传播中国文化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梦想;二是孔子学院的建立对实现中国"文化梦"起到了哪些作用;三是如何让我们的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实质也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人民幸福既是"中国梦"的出发点,也是"中国梦"的落脚点。而实现美丽中国梦,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人民群众在解决温饱之后,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更加迫切,呼吸清洁空气、享有蓝天白云、感受温暖阳光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