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为便于对中国清代区域社会经济史的研究作一些回顾与前瞻,我对这方面的概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我国传统史学研究,虽然大多以政治史为主,但自古以来,不论是官修正史抑或私人著述,还是很重视社会经济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的。战国时期的古书《禹贡》就大量登载着诸如疆域、山脉、河流、道路、土壤、田地、物产等有关自然经济的材料;从《史记》的《平准书》和《汉书》的《食货志》以次20多部正史,无不以专门的卷目记载一代的社会经济概况,包括户口、赋  相似文献   

2.
<正> 在历史学领域,近几年来区域社会经济史的研究,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势头.我想这种现象是适应了改革、开放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我们常常说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各个地区的情况千差万别、各有特点.但是如果对不同地区社会经济的历史状况和历史特点,不做出具体的考察和分析,我们就不可能真正深刻了解这种不平衡给我们现实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影响.比如在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带有  相似文献   

3.
4.
罗章龙是中共早期创建人之一,后转入学术界,专事经济学和经济史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综合多种材料,可证1930年代中期至1949年间,其经济史理论的底色依然是唯物史观,同时也掺入了其他一些西方现代经济学的观念。其有关中国经济通史的著述,最大特点是形成了独具个性的体系,不仅系统梳理了上古至清代社会经济诸要素的演变,还力求突破"西方中心论"的窠臼,从中国历史及其经济发展轨迹的认识出发,建立起具有本土特色的经济史书写范式,并为此展开了可贵的实践。其对秦汉以后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态势的论述,着力揭示了经济(包括技术与制度要素)、政治和"民族创化"三者互相作用下社会经济的运行特点,特别是突出了中央统一集权制主导下各项经济政策的实施,及其在两千多年漫长岁月中不断拓展规模的过程。其中包含着不少思想火花,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区域路径: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史研究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铮 《河北学刊》2007,27(5):85-88
本文以区域路径为切入点,从社会经济区域的选择与定位、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对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探讨。运用区域研究方法可以更好地观照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内在联系,避免有意无意地过分渲染某一方面的作用,有助于从总体上提升对乡村社会经济史的认识,庶几更可接近"总体史"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如何选择一个特定的社会经济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如何构建该区域研究的框架体系,使用哪些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这是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尽管在某些区域社会经济史的专题著作中,对这几个问题曾有所论列,但缺乏深入系统的探讨。笔者以所研究的旧中国冀中农...  相似文献   

7.
<正> 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的区域社会经济史暨港澳史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3月30日至31日在广州白云宾馆举行.这次会议旨在交流近年来国内各地和海外学人进行中国社会经济史区域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重点)和港澳问题研究的动态与最新成果,讨论共同感兴趣的学术问题,并就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建议,做出展望和进行协调.参加会议的共有来自北京、福建、广西、海南、广东、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和美国、英国等国家的30多位学者.3月30日举行大会,来自各地的学者分别报告了各自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评论了区域社会经济史尤其是华南地区的农村和港澳研究的现状,就研究课题、研究方法、研究策划与组织、成果发表和资料利用等许多问题提出建议和看法.31日会议分为区域社会经济史和港澳史研究两个小组进行了讨论,进一步对上述问题发表意见,并更深入地讨论了有关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这次会议本着注重实效、不拘形式和学术平等、畅所欲言的精神,开得生动活泼、认真而热烈.  相似文献   

8.
从区域社会经济史的研究现状谈及21世纪历史学的命运———访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专家叶显恩教授邢寒冬问:您多年来致力于区域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您可以谈谈区域社会经济史的研究现状与走势吗?叶:建国以来经济史的研究,多局限于生产关系史的研究。自改革、开放以后,...  相似文献   

9.
戴鞍钢认为,在经济史研究中需注意主政官员的地位、政见和财力,他们往往对所在辖区的经济变迁影响甚大,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应进一步拓宽视野,加强对具体社会环境的历史考察。吴松弟认为,在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研究中,由于中国领土广袤,区域情况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发展亦不均衡,因而从地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从港口-腹地入手,对于弄清中国现代化空间展开的过程、主导因素及对各区域的深刻影响,对于探讨中国现代化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区域差异性,有着重要意义。李庆新认为,区域经济史研究需要建立并完善自己学科体系与理论,除了以多元的眼光向下、面向区域外,还要走出区域,把它放在更广阔的空间加以比照,确定其区域特性和它在整体中的地位,需要用联系的、整体的眼光审视区域之间、区域外部的联系与互动,关注外部因素对区城内部的作用与影响。王玉茹认为,运用经济学及相关理论来研究经济史,在于分析说明经济发展历史过程、借鉴历史经验,并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历史实践的研究检验经济学理论的合理性;中国经济史研究所取得的进展表明,经济学理论的日益被重视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经济史"--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铁 《河北学刊》2004,24(1):170-174
经济史研究与社会史研究的结合,是近年来出现的新趋势.传统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侧重于"国计"方面,对"民生"问题注意不够;而如果将其与社会史研究相结合,用"社会经济史"的思路进行选题和研究,不仅可以弥补这个缺陷,还能够提供观察问题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兰州地区历史悠久,是古代先民们生息、繁衍、劳作的重要场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里曾是民族交往与融合的主要地区,是中原通往西北边陲、青藏高原以及与欧亚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是古代战争的重要疆场。自古以来,兰州地区在西北乃至全国经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遗憾的是对其研究却比较薄弱,这与兰州所处的历史地位极不相称。令人欣慰的是杨重琦、魏明孔二同志主编的《兰州经济史》一书已经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兰州经济史》是研究中国都市经济的第一部通史专著。是几位青年学者在这一领域辛勤耕耘,潜心研究的新成果。《兰州经济史》作为拓荒性专著的问世,标志着对兰州经济史的研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12.
逄振镐、江奔东主编的《山东经济史》,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最近由济南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山东史学界继《山东通史》(八卷本)之后面世的又一部规模宏大的学术著作。全书上起原始社会下迄1995年“八五”计划末,以1840年鸦片战争和1949年中华人...  相似文献   

13.
广东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后来居上的地区,明清时期广东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较之国内其它地区有其明显的特点。近年来,明清广东社会经济史的研究逐步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显露出可喜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研究前景。区域性经济史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也越来越清楚地为人们所认识。现在,回顾该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努力方向,对于推动这一研究更广泛、更深入地发展,是有益处的。一明清广东社会经济史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本世纪三十年代。最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外贸易的管理制度上。1937年出版的梁嘉彬《广东十三  相似文献   

14.
1987年广州国际清代区域社会经济史暨全国第四届清史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2月14日至17日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西德、加拿大等国家和港澳地区的194位学者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第一次在大陆举行的以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为内容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围绕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社会结构、商品经济、商业与外贸、土地与人口及粮食、农业和手工业等专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尽管中国社会经济史区域性研究从二三十年代兴起,近年来又受到空前重视,多项区域经济史课题被列为“六五”、“七五”时期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但关于这种研究的学术背景、学术价值、方法论、研究区域的划分、区域研究与其它研究的关系等等理论问题,还缺少较深入的理性  相似文献   

15.
本刊通讯员冼剑民报导: 当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一般总有其特定的历史成因。总结历史发展规律能为今天的社会发展提供经验教训,使其能沿着正确轨道前进。所以广东社会经济史这一原来有着良好基础的研究领域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下更加繁荣。除近年来陆续发表的学术成果外,去年秋“广东社会经济史暨电白县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又云集了广东、香港两地的一批成果,这些论文重点研究明清之广东社会经济,有的还下溯本世纪初叶,是近年来这一领域研究成果的又一次荟萃。这些论文所反映出来的一个明显特点是研究领域、对象大为扩展,角度、层次上亦有新的突破,使地方经济史研究向着系统化、立体化迈进。从横向分支来看,水运史、外贸史、造船史、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对建国以来中共历次党代会报告、党章、五年计划和中央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考察,而后分析了改革开放前后地方政府行为逻辑的一致性及其经济扩张模式演变。主要观点有:第一,地方政府行为内生于中央政府的赶超意识以及中国垂直的行政体制。第二,为了同时涵盖改革开放前后分别侧重精神激励与晋升激励的两类实践,我们更倾向于采用锦标赛增长模式的称谓。第三,在1979年前后两个时期中,地方政府所面对的激励体系及其影响下的基本行为逻辑,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对中国古代、近代经济史上的GDP研究似有升温趋势,然而其中存在的问题却具有普遍性,有碍于更加真实地认识中国古代、近代社会和进行跨国家、跨社会的比较。主要的问题在于,认识和估算的思路进入了误区,偏离了GDP的规范定义。中国经济史GDP研究中的具体方法也有诸多不尽如人意处。运用计量模型推导GDP,对于模型设计的合理性和基础性数据的的积累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不宜把GDP作为将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或中国近代二元转型社会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作比较时的主要普世价值评价标准,尤其不宜用偏离定义或模型有缺陷的估计或计量方法得出的GDP数字来进行比较。这样的比较会造成以下的结果:(1)会以不规范的偏离程度很大的GDP数字来不恰当地衡量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2)掩盖了中国近代二元经济结构的事实;(3)掩盖了中国古代市场十分有限的事实;(4)掩盖了市场制度、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的差异。社会转型的评价标准是多维的,在很多时候,GDP并不能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三年十月五日至十一日,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术讨论会在成都举行。与会代表近百名,提交论文五十余篇。这些来自全国数十个高等院校和科研、文博、档案、报刊、出版机构的专家、学者,是应四家发起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系、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邀请而云集锦江之滨的。会议自始至终贯穿了百家争鸣的精神,气氛活跃,讨论热烈,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现撮其要点,综述如下。一、关于生产力的问题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问题,是这次会议着重探讨的第一个课题。与会同志认为,在经济史研究中,应把生产力发展的研究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一部完整的经济史应由四个方面组成:一是生产力状况的研究;二是生产关系状况的研究;三是研究经济政策、制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结构与社会公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的话 《江苏社会科学》邀请我作为主持人 ,将最近在北京举行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公平学术研讨会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挂牌仪式”所获得的部分成果 ,以专题研讨的形式 ,供有兴趣的读者和学术界同行共享。这次研讨会是与重点研究基地这一高校新型研究机构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想先就作为研讨会背景的人大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谈这样几点 :第一 ,人民大学社会学基地得到了我们尊敬的老一辈社会学家费老和雷老的关怀。正如我在会上所说 :“我们要特别感谢费孝通先生 ,费老以 9…  相似文献   

20.
我是怎样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文史哲》编辑部给我出了一个题目,让我谈谈个人的治学经验,特别是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经验。这实在很不敢当。虽然,多年来我一直在教学、科研等部门工作,终觉得忙忙碌碌,没有认真地坐下来,安心读书,学殖荒落,乏善足陈,但又不可重违编者的雅嘱。所以,只好不怕丑陋,写出来,聊供参考。我出生于大动荡的一九一一年,这正是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专制王朝的一年。可是,天下并没有就此太平下来,接着发生袁世凯帝制自为、护法战争、军阀混战。而日本又乘欧洲大战之机,加紧侵略我国,促使爆发了五四运动。这些事情连三接四而来,这不能不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痕迹,其惟一的效果,就是养成我早年每日阅读报纸的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