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春秋时期,楚国灭了息国(今河南省息县)。关于楚灭息的时间,不少书文说是公元前680年,如1984年7月29曰《河南日报》三版载《息夫人的故事》一文说:公元前680年,楚文王假借巡方为名,来到息国,将息侯擒获,息国遂灭。又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说:“公元前680年(周厘王二年、鲁庄公十四年)楚灭息,又入蔡。”再如《信阳师范学报》载《息县沿革补采录》一文说:“公元前680年,楚文王(熊资)  相似文献   

2.
《三都赋》何时写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思藉以扬名的《三都赋》究竟完成于何时,众说不一。韦凤娟同志说:“在公元二八○年灭吴前夕,《三都赋》问世了”(《文史知识》1982年第七期);《山东古代文学家评传》1983年4月第一版)则认为“《三都赋》早构思于左思居临淄故家时,却晚成于陆机入洛的公元二八九年后。”查《晋书·左思传》载:“(思)复欲赋三都,会妹芬入宫,移家京师,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而张载是于“太康  相似文献   

3.
日前,山东平度市店子镇青年农民姜森的“兴华一号”、“兴华王”等优质早熟葡萄已全部出售完毕。每斤12  相似文献   

4.
“莱”是殷周时期活动于山东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一个古国名称.由于“文献不足征”,莱国的姓氏至今仍是一个谜.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春秋列国爵姓及存灭表》首列莱为姜姓.后来,王献唐先生也在《山东古国考》中断定莱为姜姓.其主要根据是《左传》襄公二年载:“夏,齐姜薨.……齐侯使诸姜宗妇来送葬.召莱子,莱子不会.”其后,莱子姜姓说为新版《辞源》及许多学术论著所采用.然而考诸文献,便知此说的理由尚欠充分,结论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5.
1898年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时,一部分义和团组织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随着义和团在北方广大地区迅速发展,这个口号也被各地普遍采用.直到义和团运动被八国联军和清政府基本上镇压下去为止,在近两年时间里,广大团众就是在“扶清灭洋”的旗帜下进行斗争的.  相似文献   

6.
在《意识能动性刍议》(载《山东师大学报》1986年第2期。以下简称《刍议》)一文中,我认为“能动地反映世界”不是意识的能动性。倪志昂和隋军同志在《能动反映世界不是意识的能动性吗?》(载《山东师大学报》1987年第6期。以下简称“倪文”)一文中,对拙作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细读“倪文”,觉得其中不乏合理之处,但所提出的一些主要反对意见似难以成立。笔者就此谈点粗浅的认识,以就教于倪志昂和隋军同志。  相似文献   

7.
先看下面三个句子 :①裁判出格 ,我女子沙滩排球望金兴叹。 (《羊城晚报》1 998年 1 2月 2 0日)②低收入子女望款兴叹。 (《教育导报》2 0 0 0年 7月 4日 )③老外让人望“洋”兴叹”。(《羊城晚报》2 0 0 0年 8月 8日 )究竟这样造出来的词语对不对 ?事实上造这些词语的人是没有弄清楚“望洋兴叹”的确切意义。“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秋水》中的“于是河伯欣然自喜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 ,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 ,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望洋向  (海神 )而叹”。《释文》 :“‘望’,作‘目亡’ ;‘目亡洋’,犹‘望羊’ …  相似文献   

8.
终西周之世,楚的活动范围主要在湖北荆山地区,其都城就在离荆山不远的丹阳。《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楚之右尹子革曾列楚灵王说:“昔我先王熊绛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熊绛曾受周成王之封,“与鲁公伯禽、卫康叔子牟、晋侯燮、齐太公子吕伋俱事成王”(见《史记·楚世家》)。在《左传宣公十二年里》又记载有晋栾武子的话:“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若敖、蚡冒都是楚的先君,若敖与周幽王同时,蚡冒与周平王同时,说明西周以来一直到春秋初年,楚还在荆山乘柴车、着破衣开辟山林。可是不久楚的势力就开始向外延伸。首先是楚文王伐申,灭了邓国,到楚成王时,已是“汉阳诸姬,楚实尽之(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直到最后楚考烈王灭了鲁国为止,楚所灭的国家竟达四十五个之多(县体数字各家说法不一,不详考证)、疆域大为扩张,席卷今之湖北、湖南、河南、安徽全部或大部,以及江西、浙江、江苏、山东之一部。在战国七雄中,版图跃  相似文献   

9.
清人胡承珙编著的《小尔雅义证》,虽经刘世珩校勘(聚学轩丛书),引例出处仍发现许多错误。卷一广诂三页《尔雅·释诂》:“班,赋也。”按:应为“释言”。九页《襄十年》:“遂灭逼阳。”按:应为“春秋经襄十年”。十八页《小雅·桑柔》:“告尔忧恤,诲尔序爵。”按:应为“大雅”。十九页《小雅·桑柔》:“逝不以濯。”按:应为“大雅”。卷二广言二页《礼记·大行人》:“归脤以交诸侯之福。”  相似文献   

10.
长春眞人丘处机,字通密,登州栖霞(山东栖霞)人,金朝末年北方道教全真派首领,号长春子。丘处机“未冠出家,师事重阳眞人(王喆),而住磻溪、龙门十有三年”,“暮年还海上”(《长春真人西游记》,以下未注出处者均见此书)。蒙古灭金前后,北方地区长期陷于混乱,人们看不到现实的出路,多用宗教作精神麻醉剂,道教日益兴盛,全眞教的流传日益  相似文献   

11.
十七、王僧达 王僧达(423—458),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文帝以其早慧,妻以临川王义庆女。 见《宋书》本传。按明远为临川王义庆国臣,僧达为义庆女夫,是二人得以文义相交而颇多赠答之辞。 宋少帝刘义符景平元年(423)生。 《宋书》本传:“于狱赐死,时年三十六。”同书《孝武帝纪》:“(大明二年八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义和团运动中“反清复明”——“扶清灭洋”——“扫清灭洋”三大革命口号的具体分析,阐明义和团战士的三次历史行为并确立其在中国农民革命斗争史上的历史地位,为进一步认清义和团反帝爱国的斗争性质及其伟大历史作用提供一个比较新颖的视角空间。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末,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地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1898年10月,继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后,在山东、河南、直隶一带酝酿已久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又从山东首先爆发了,在这一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中提出了“扶清灭洋”的政治口号。为了能全面地理解这一口号在运动中起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对这一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解。  相似文献   

14.
读上海版《春秋左传集解》(以下简称《集解》)和北京版《春秋左传注》(以下简称《注》),发现昭公十三年传文末数第二节“吴灭州来,令尹子期请伐吴”中的“期”字有疑,当为之作注,而《集解》和《注》皆未注,笔者于此愿有所说明。一、不应是“期”,而应是“旗”。通观昭公十三年和十四年传文,可知此处之“子期”当是“子旗”之误。上观昭公十三年传文,可知子旗即佐楚平王(公子弃疾、蔡公、熊居)乘乱夺取王位之成然(蔓成然、(?)成然),以其佐立之功,楚平王“使子旗为令尹。”  相似文献   

15.
“山东”一名,由来已久。战国时代,秦据关中,以太行山(或函谷关)以东六国为山东。汉初贾谊写《过秦论》曾几次提到山东,一则说“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再则说“山东大扰”、“山东豪俊”、“山东之国”等等,都是沿袭当时人的习惯用语。不过那时所谓“山东”,范围很广,并不是专指今天的山东。正如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卷一所说:“山东之称,古或指关东言,或指太行山以东言,不专指今山东也。”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出现以后,关中与山东在政治上对立的状况逐渐消失,山东一名也开始出现广狭二义,其广义仍指太行山以东;其狭义则与今之山东大体近似。《史记·酷吏列传》:“御史大夫(公孙)弘曰:臣居山东为小吏时,宁成为济南都尉。”又《儒林传》:伏生“教于齐  相似文献   

16.
《山东师大学报》哲社版1983年第1期许进先生《疑问句句尾“为”的词性》(以下简称《疑》)把关于“何以……为?”句尾的“为”的词性的意见归纳为三种:1.语气词,此说见于杨树达《词诠》、刘淇《助字辨略》、王引之《经传释词》、杨伯峻《古汉语虚词》、王力《古代汉语》(1962年版)等等;2.介词(介字)、语气词(作为“哉”字  相似文献   

17.
朱恩彬同志在《“人化的自然”与美》(载《山东师院学报》一九八一年第三期,以下简称“朱文”)一文中,对拙作(《略论“共同美”》(载《文艺报》一九八○年第四期)提出了批评。对此,我表示欢迎。然而,在“美的本质是什么”尚未彻底弄清之前,过早地将美学上的“主客观统一说”斥之为主观唯心主义而加以挞伐,这未免失之轻率。诚然,“朱文”有其合理的成分,但就其全  相似文献   

18.
林则徐《洋事杂录》,承林氏后裔林永俣先生提供。陈德培,字子茂,江苏吴县人,林则徐的亲信幕僚。这份杂录,据陈德培自记。是“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年),自春二月至夏六月,在少穆先生(林则徐字少穆)幕下”所录林藏洋务资料“千百之一”。这份手抄本,现藏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内的编号及文字。均为校点者所加、所考、所补。《洋事杂录》钞本系繁体汉字,现用简体字排印。  相似文献   

19.
丁宝桢,字稚璜,贵洲平远人。同治二年(1863年)任山东按察使,次年,任布政使,同治六年(1867年)升为山东巡抚。光绪三年(1877年)至光绪十二年(1886年)任四川总督。在任初期,主要镇压捻军起义。在镇压捻军起义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了洋枪、洋炮的威力,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进行了一系列洋务活动。在山东筹办海防,创建山东机器局,调任四川后,又建成四川机器局,由一个封建官吏转变成洋  相似文献   

20.
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清政府多次发布上谕,令地方官对教堂“妥加保护”,“严禁仇教灭洋”。但是,人民反教灭洋的斗争并没有停止,在二十世纪开初的头十年间不断高涨,给予帝国主义势力以沉重打击。在这全国反洋教斗争浪潮中,河南占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