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研究年限长约半个世纪的“学院派”戏剧理论家,陈瘦竹是不可多得的,其早期的戏剧理论研究成果颇有研究价值.他在民国著名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质量较高的论文,以西方戏剧理论奠定了研究的基础,初步展露了恒定的内心坚持与学术追求.在探索中对戏剧思潮、流派和现象的看法,对西方戏剧名家名作的选择性介绍和论述,都表明了他最初的、基本的戏剧观和贯穿其后戏剧研究的着眼点,影响着他此后对中国现代戏剧的研究方向、角度与质量.  相似文献   

2.
聚焦戏剧理论家陈瘦竹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应用文学史研究和历史文献学研究的方法,对其1940年代以前的著译进行了揭示、考释和研究。在1930年代,青年陈瘦竹已有短篇、中篇小说、剧本、文学及戏剧评论、外国文学及戏剧介绍、翻译和评论等诸多著译形式的作品问世,成为民国文坛上工于多体裁的作家。抗战题材的短篇小说“三人行”与其他知名作家的作品一起,被译成英文,结集由英、美著名大学出版社出版,更赢得了国际化影响。陈瘦竹早期著译的内容取向多种多样,其中以家国情怀主导下的变革救亡取向、启蒙意识主导下的文化批判取向、以世界文化为参照的学术研究取向最为显著。他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乡土文学家,也是独树一帜的剧作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他将个体作家在著译内容和形式上的丰富性拓展到了极致,在现代文学史上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现代戏剧研究和戏剧理论的开拓者,陈瘦竹的学术研究以创建中国特色戏剧理论体系为终极目标。他的学术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本原则,以中西贯通和人格独立为问学基础,以奋发图强和励学雄伟为求道精神,以实事求是和学派建设为学术风骨。历经半个世纪的努力,陈瘦竹基本完成了中国特色戏剧理论体系创建的基础性工作。陈瘦竹的学术精神是我们反思学术迷失,唤醒学术良知,回归学术本真,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难得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作为社会主义时期意识形态的产物,陈瘦竹沿着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道路,以古今中外思想理论和戏剧艺术为广阔资源,构建肯定性的喜剧思想。陈瘦竹特别从莎士比亚的幽默传统、司马迁的笑言传统和毛泽东的社会矛盾理论中汲取了丰富的思想营养,表现出明晰的历史图谱,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喜剧理论,提出了“讽刺、幽默、赞美”三重喜剧标准,这三个标准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互相转化。  相似文献   

5.
陈瘦竹同志近年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悲剧问题的文章,读了深受教益。但是他把反面人物通通排除于悲剧人物之外的论点,我却不敢苟同。比如,他在《论郭沫若的历史剧》(《郭沫若研究专刊》,《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2辑)一文中,认为拙作《郭沫若的史剧创作》 (《文艺论丛》第5辑,上海文艺出版社。署名:黎生)把《南冠草》中的王聚星和  相似文献   

6.
7.
与西方视“悲剧”为“艺术皇冠”不同,温柔敦厚的儒雅气质和乐天知命的人生态度导致中国悲剧学长久缓行在直觉水平。然20世纪中国的现实和艺术,充满悲剧意味,作为民族现代悲剧美学家的陈瘦竹,富有创见地将古今中外悲剧艺术相接通,予以知性和情感观照。他以崇高为悲剧之本质内涵,依此透析英雄悲剧、平凡人物的悲剧和错误造成的悲剧三者迥然不同的美学风格,并强调悲剧中乐观豪迈的因素。晚年的陈瘦竹潜心研究荒诞派戏剧、存在主义等悲剧理论,全面阐发现代化潮流给悲剧艺术带来的巨大变化,深刻揭示现代悲剧新趋势,比如以悲剧崇高征服和超越苦难,悲喜因素的混同交融和“富有诗的目的”等。陈瘦竹坚持从现实关切、社会冲突中寻求悲、悲剧和悲剧快感的合理解答,作为一个“世界主义者”,他鄙弃偏于一隅的闭门造车,主张“东张西望”“兼收并蓄”,可信性、科学性是陈瘦竹悲剧美学的重要出发点,由此他实现对现代悲剧美学原则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后山是江西诗派“三宗”之一,在北宋末年诗坛上,他与黄山谷齐名,号曰“黄陈”。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以个人风格划分诗体,就有“后山体”之说,并解释道:“后山本学杜,其语似之者但数篇,他或似而不全,又其他则本其自体耳。”此所谓“自体”,正是指后山诗歌的个人风格,而瘦硬通神,便是其基本特征之一。方回就曾指出:“淡中藏美丽,虚处着功夫,力能排天斡地,此后山诗也。”又说:“后山诗瘦铁屈蟠,海底珊瑚枝不足以喻其深劲。”诗歌的瘦硬通神之美,主要是指诗歌句法生硬拗折而体现出来的一种简洁奥峭、深雄劲健的风格,江西诗派历来以此为能,唐宋诗风之别,很大程度上也正体现在此。正  相似文献   

9.
陈瘦竹一向注重全局性的学术思考,治学“忌孤单”,表达了中国当代学术发展的一种诉求,即在一些重要的学术领域,组织具有相当实力的研究力量,以该学术领域“国家队”的姿态进入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之中。这是特定时代社会大局的发展需要,也是国内学界一度缺乏的学派意识状况下难得的学术声音。陈瘦竹的学术实践体现了他的学派意识:包容的学术气度和学术风格。这正是学派建构需要的格局条件,而有特色、有层次、有秩序的学术布局,更是学派建构的主要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丁耀亢是明末清初有成就的文学家.是一位著名的戏剧大师.其戏剧作品现仅存四种:<化人游>、<赤松游>、<西湖扇>和<表忠记>,均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其戏剧作品能够反映作者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的政治态度及对其身世的感慨.反映了一位封建士子在历史剧变时期的复杂心态.文章从文本与立意、曲辞与风格、题材与思想、表演与舞台等方面来探讨其戏尉创作理论.  相似文献   

11.
论冯梦龙的戏剧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梦龙戏曲理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追求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统一 ;人物塑造既有其恒定性 ,又要灵活运用 ;坚持礼教与情教相统一的教化原则 ;舞台表演既要体物 ,又要掌握分寸、保持冷静  相似文献   

12.
黎羌 《百色学院学报》2015,28(1):114-120
在大规模普查、保护与研究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大量少数民族戏剧样式以及相关的民族传统表演艺术形式。但传统学界对戏剧戏曲概念的狭义理解,致使此领域的发掘、整理、分析、研究工作尚未充分展开。在世界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民族文化多样化的形势下,我们理当加强中国少数戏剧文艺理论研究,逐步构建富有远大前途的"民族戏剧学"理论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3.
清初的戏剧家李渔的戏剧理论是一个戏剧学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古典戏剧理论的高峰,因此一向受到高度的重视,其中的戏剧结构理论尤为人们反复探讨。但恰恰是其结构理论总有解说未畅之感。思其原因,大约历来的研究都着眼于阐发与肯定,未能采取批判与反思的立场。把李渔的结构理论放到中西戏剧美学比较的视野和明清戏剧创作的视野中,采取批判的立场,能使其内涵充分显露,其价值得到新的评定。  相似文献   

14.
狄德罗是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文学家和美学家。他通过《论戏剧体诗》、《与多华尔的谈话》、《关于演员的异见》等论著建立起来的启蒙主义戏剧理论,是欧洲戏剧美学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个重要转折,不仅对近代欧洲戏剧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文学潮流开辟了航道。  相似文献   

15.
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创作、改编了多种传奇(现存14部),其思想、艺术都达到相当的水平,还发表了许多戏剧美学方面的精辟之见,具有鲜明的特色. 冯梦龙的剧论,针对当时的剧坛陋习而发.从创作的角度,他列举剧坛种种弊端:一、未能把握戏剧特征,造成“传奇不奇,散套成套”①的现象;二、作品缺乏独创性,抄袭模仿成风,“人翻窠臼,家画葫芦”②,“学画葫芦之样,不寻根本”;三、一味追求浮华靡丽,置“本色”,“当行”于不顾,“饾饤自矜其设色,齐东妄附于当行”③,“浓染牡丹之色,遗却精神”;四、不遵曲谱,不重视戏曲的音乐美,  相似文献   

16.
曹禺以他闻名遐迩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剧作,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人们对他的戏剧理论却缺乏应有的注意。曹禺的戏剧理论是他自己创作经验的深刻总结,因此,研究他的戏剧理论,有助于对他的剧作的深入理解,对于繁荣戏剧创作也有现实意义。本文仅就曹禺的戏剧理论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戏剧语言的特点出发,通过对戏剧翻译中一些实例的分析,认为戏剧语言的特点、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以及戏剧对舞台直接效果的追求,使得传统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有时会在戏剧翻译中失效,而编译则在此领域有一定的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8.
中国戏剧的发展经过长期的蹉跎,入元,进入了它的妙龄时代。这一艺术实践活动的大发展,增大了戏剧审美活动的速度,从而使得戏剧审美理论结束了它的萌生时期,以理论的胎体正式分娩了。本文仅对这种理论形成的标志、途径以及理论在内容、形式上的特点,粗陈己见,以求正于海内。  相似文献   

19.
李渔(1611—1680?),浙江兰溪人,字笠鸿,又字谪凡,号笠翁。李渔一生最主要的成就在戏剧理论方面,这集中表现在他的《闲情偶寄》之中,也散见于他的某些诗文,特别是《窥词管见》二十二则。李渔剧论的重大成就,在于相当精辟地总结了中国戏曲的特殊规律,揭示了中国戏曲的民族特点。他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审美特性、真实性问题、结构、语言及导演、表演等都进行了论述,成为我国古典戏剧理论的代表性著作之一。本文限于篇幅,对李渔论真实性与典型性,论戏曲的语言部分略去,就他对戏曲的审美特性、结构、导演等方面的贡献作些阐述评论。  相似文献   

20.
国际政治系陈其人副教授积多年教学、研究的心得,写成《帝国主义理论研究》一书。该书比较深入地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帝国主义理论的创立、发展和基本内容,较系统地阐述了列宁的巨大贡献。作者指出,六十多年来,帝国主义经济、政治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的理论工作者要对当代帝国主义经济与政治的基本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书中详细阐述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是一个历史阶段、一种世界体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入口等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