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智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 ,高校德育改革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也曾进行过多方面的探索 ,但实效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所以高校德育要在新形势下求得生机 ,发挥有效作用 ,就必须加强科学管理 ,更新陈旧的德育观念 ,充实新的德育内容 ,拓宽德育的多种渠道 ,进一步改进德育方式、方法 ,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和未来改革开放发展相适应的高校德育工作体系 ,这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安春元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3)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高校教育的重点.明确德育概念,认清德育关注生命成长的功能,建构多层次的教育目标,把握德育内容的时代性,选择生活化的德育方法,才能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4.
严玉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6):282-284
研究并探索新方法是提高德育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改进高校德育方法 ,增强德育实效性 ,已成为落实目标、完成任务的关键。改进高校德育方法 ,首先高校党政领导要转变思想观念 ,正确分析社会现状对大学生的影响、社会大环境与学校小环境的关系 ,正确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其次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提高德育工作者素质。具有操作意义的工作思路是虚功实做、文火慢调、融合渗透、双向交流、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5.
知行统一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正平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1,17(4):32-35
知行统一是德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是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内在机制。只有充分重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 ,道德实践的锻炼和道德情感、意志的培养以及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才能实现知与行的真正统一 ,提高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杨润叶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156-158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社会意识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使得高校德育工作面临巨大困境和严峻挑战。在新形式下,不少高校在德育工作中还存在德育目标不明确、德育方法过于简单、德育内容滞后等问题。面对新时代的新变化,如何针对大学生思想变化的新特点,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颖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4):154-156
新时期对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提出了迫切要求。从高校德育实效性的认知入手,探寻其影响因素,最后确立以树立高校德育创新理念、拓展高校德育全面目标、充实高校德育创新内容、选取高校德育科学方法、建立高校德育健全机制、创造高校德育优良环境为对策来切实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涛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4)
重视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本质需求。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德育的层次性;正确理解德育的本质特征,突出德育的践行性;优化德育过程,增强德育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9.
杨润叶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社会意识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使得高校德育工作面临巨大困境和严峻挑战。在新形式下,不少高校在德育工作中还存在德育目标不明确、德育方法过于简单、德育内容滞后等问题。面对新时代的新变化,如何针对大学生思想变化的新特点,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李会红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2):118-120
高校德育实效是对大学生实施教育后所产生的认知和行为成果,是指德育工作者通过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实施的德育活动实现德育目的,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并同步实现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本文界定了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内涵,具体地分析了高校德育实效性的特点,即层次性、多样性和反复性,以期对德育工作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邱训娟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2):46-49
学校德育失当是当前德育实效性下降的根由,学校德育的核心力量、德育的中介——教师与德育实效性有关密切的关系,教师作用于德育实效性的机理——内化尤须值得重视。只有建立在此认识与基础之上的举措才能真正提高师德水平和改善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戴树根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6):122-125
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仅是教育的本质所决定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所要求 ,也是教育现状所必需。构建这样的体系 ,必须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建立大学生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注重人文关怀 ,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 ;利用现代传播手段 ,建立以校园网络为载体的互动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依托学生宿舍和学生社团 ,创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陈平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104-107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高校德育是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以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促进学生的发展来实现德育自身不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为此,必须通过构建主体参与式的高校德育立体网络,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发展学生的道德能力,完善学生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4.
李化树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31-3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德育体系,实施社会主义和谐德育工程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和谐德育建设工程,涵括非道德秩序建设工程、“三个文明”发展建设工程、公民全面素质建设工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程等主要实施内容。社会主义和谐德育建设工程的实施,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抓住工作的着力点,夯实工作的立足点,把握工作的落脚点,努力形成全社会、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整体育人的格局,推动社会主义和谐德育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内在原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淑萍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4):118-120
我国历来重视道德教育 ,但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也是我们目前无法回避的事实。文章从剖析德育体系自身入手 ,认为造成德育实效性不高的内在原因主要在于 :对道德教育功能认识片面 ;道德教育目标过于抽象 ,脱离生活实际 ;道德教育内容过于保守 ,缺乏时代性 ;道德教育方法过于单向 ,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道德教育评价流于形式 ,缺少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大学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旷平昌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115-117
文章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德育意义,分析了它对大学德育提出的新要求,并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探讨大学德育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及其融合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学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弘扬大学生人性的基本途径和重要的教育形式,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从多方面和多角度实现融合。 相似文献
18.
叶华光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6):78-80
传统的高校德育活动将德育目标显性化、德育内容课程化、德育过程理论化,却忽视了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与心理特点,其德育效果难以实现。在现代德育语境中,按照知行合一的基本要求,确立大学生的德育目标体系,以不知不行作为切入点,充实和完善德育的内容体系。以知而必行作为出发点,建立德育工作的方法体系,从而全面系统地构建现代开放的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9.
大学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以人为本"体现在大学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就是突出"以学生为本"这一核心.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既是我们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