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蹭车位     
现在车多停车位少,不论走哪儿都得操心车能不能停得下。我们单位算是得天独厚,门前有个小广场,靠边把黄线一画,十来个车位就有了。不过,领导要求内部尽量不要占用这宝贵的车位,至少留一半以上给“上帝”。这么一来,这几个停车位就成了唐僧肉,谁都想吃一口。哦不,是蹭上一个。车位虽然流转得还算快,但根本不够用的。  相似文献   

2.
正这么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不随便占便宜,假如非拿不可,最低限度也会说一声谢谢。读书那会儿,同学说谁谁谁生日请吃饭,问我去不去。我摇摇头,说:"我和他不熟,去白蹭人家饭不太合适吧?"我同学"大义凛然"地说,有便宜不占太傻,非拉上我去。俗语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我还是在路过精品店的时候买了一份小礼物。到地方的时  相似文献   

3.
蹭书之乐     
鲁峻峰 《社区》2013,(32):7-7
或许我是过早地接触了这句名句:“书非借不能读也”,抑或是中毒太深,这半辈子很是干了许多借书或者说蹭书的事儿,让我一想起来就觉得有趣而又有些无奈。  相似文献   

4.
假土豪驾到     
前不久参加表侄的婚礼,是在一个五星级大酒店举办的。那酒店开业十多年了,我只去过一次,还是蹭吃蹭喝,一盘拍黄瓜就要价不菲,更别说一桌结婚酒席了。  相似文献   

5.
余平 《社区》2011,(6):13
忙了大半年,总算可以休年假了,平时都是老婆在带孩子,这段时间我决定好好陪陪女儿。这些天我带女儿去了动物园、游乐场,一玩就是大半天。那天天气很冷,女儿却在家里闲不住,要去肯德基餐厅玩,我自然依了她。我们坐了一辆出租车来到肯德基,餐厅里开着空调,十分暖和,还不间断地播着迎新年的歌曲,墙上贴了年画。我蓦然发觉,  相似文献   

6.
余平 《社区》2011,(9):13-13
忙了大半年,总算可以休年假了,平时都是老婆在带孩子,这段时间我决定好好陪陪女儿。这些天我带女儿去了动物园、游乐场,一玩就是大半天。  相似文献   

7.
刘希 《社区》2013,(18):60-60
现在全国倡导节俭,我们家也刮起了“节俭风”。前两天,父亲过六十大寿,我打算在酒店为父亲办生日宴,姐姐却不赞成。姐姐说:“爸爸不喜欢讲排场,我们自己在家动手为父亲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比在外面吃要实惠得多。”当我把姐姐的想法转告给父亲时,他笑着说:“还是你姐了解我,在家过生日既节俭又有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8.
黄亚东 《老友》2020,(2):44-44
七月七日是老伴的生日。每年她过生日,我都会送她一份礼物,首饰、新衣服、她喜欢吃的糕点,我都给她送过。去年她过生日的前一两个月,我就在琢磨该送点什么,费尽心思一直没想好。她生日前几天,我去逛商场,忽然发现儿童玩具的摊位里摆放着红红火火的小胖猪,是传统布艺手工制作,非常惹人喜欢。  相似文献   

9.
“傻”爸爸     
爸其实并不傻。只因爸把没有施过化肥、打过激素的瓜果拿去卖给镇上的居民,而不像别的农民自家吃无公害蔬菜,却把狠施农药、化肥的瓜果、蔬菜卖给别人;只因爸整日在村里那条小河边打捞别人施农药丢进水里的药瓶,不像有的人在农药用光后瓶子信手扔进河里:只因爸不顾别人的不屑与不解,免费为村子公厕消毒……这一切的一切在世俗眼里简直就是傻冒一个,于是村里便有人暗地里叫我爸傻子。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过生日,人们称为祝寿,在祝寿的这天,都要吃长寿面。这个习俗的来历是,相传汉武帝刘彻在一次早朝后对大臣们说:"朕昨晚看了一本相书,书上说人的面孔越长,寿命也越长,面孔每长一尺,就会增寿一百岁。"听到此,人称"谐臣"的东  相似文献   

11.
杨爱华的丈夫家是西河镇的,西河煎饼小有名气。99年10月,她与丈夫商量要回西河经销煎饼。从小在城里长大的杨爱华,一下子回到农村,可能不习惯,但她暗下决心:别人能吃的苦,我也能吃!托人焊了一间仅有一平方米的小铁皮房。杨爱华就找东邻西舍有摊煎饼基础的家庭妇女签订供煎饼合同。当时,正当冬季,小小的铁皮房风也挡不住,寒也避不过,冻得浑身发凉。但生意并不好。为了能吸引顾客,对来店里的客人,每次都让他们免费品尝;对消费者意见和建  相似文献   

12.
5月2日是母亲的生日,兄姐们都回家了。我却应妻儿之请,将妇挈雏到郊外过"农家乐"、度"五一"黄金周去了。把老母的生日忘到了九霄云外。  相似文献   

13.
现在,流行语已渐渐成为人们一项重要的文化生活元素,比如当下台湾,咱妈60岁生日,叫你回家吃团圆饭!、我的XX谁做主!(《我的青春谁做主》演绎过来)、我的XX我的XX(《我的团长我的团》演绎过来),不差钱!,还有前些  相似文献   

14.
正用"天下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来形容唐朝的机关食堂,是最恰当不过的。唐朝的公务员在上班之余,都能享用一顿免费的午餐,不但味美量足、营养丰富,而且吃不完的"伙食尾子",还可以装进自个儿的腰包。这真正是公家的饭好吃,公家的钱好赚。完整意义上的机关食堂制度,是从唐朝开始的。《崔记》记载,唐太宗李世民统一天下后,决定延长定期举行的朝会时间。为了表示对参加会议的各类官员的体恤,唐太宗就"略备薄菲",所有参会者都可以吃一顿免费的工作餐。因为这个提议很受大家的欢迎,自唐太宗  相似文献   

15.
《新天地》2007,(3)
农村老家里有个“家规”,家人团聚吃饺子的时候,都要先请母亲尝第一口,得到母亲允许后其他人才能吃。我第一次知道这个“家规”还是36年前我过生日的那个冬天。  相似文献   

16.
段奇清 《社区》2013,(26):29-29
曾见到一副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在闲假之余,读到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利博士写的一个案例:尼克是一家铁路公司的调车员.一天公司的职员都提前赶着去给老板过生日,尼克不小心被关在一辆冰柜车里,他在冰柜里拼命地敲喊着,却没人发现.  相似文献   

18.
梁馨 《百姓生活》2010,(1):44-44
免费的东西人人喜欢,排队去拿一杯免费饮料,注册得到一个免费账户……然而,“免费”这个词,到了某些医院的广告里,却会变成使人上当受骗的“诱饵”,被骗钱不说,甚至还要付出健康的代价;  相似文献   

19.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有个党支部对到会的23名有5年以上党龄的党员作了一项调查:当即写出各自出生的年月日和入党的年月日。结果是,人人都记住了自己的出生年月日,而入党时间,只有二人记住,其他人都记不全。党员对两个“生日”的“记性”差别之大,这是值得深思的。生命降临人间之日,称之为生日;一个人入党之日,可视为政治生日”。生日是父母给的、告诉的,而“政治生日”则不同,是党组织根据自己作出的政治选择及表现,并按照先进性标准考察合格后,按照程序批准之日。这个“生日”可谓来之不易。一个党员连自己的“政治生日”都忘…  相似文献   

20.
庞启帆 《可乐》2011,(2):69-69
史迪曼是一个难对付的单身汉,常常厚着脸皮到朋友家蹭吃蹭喝。朋友对他好些,他就会赖着不走。朋友们苦不堪言。一次,他在老同学布朗家"驻扎"下来。布朗已经结婚安家,过着稳定的生活。他用尽一切办法,也没能让史迪曼走。一天,布朗对史迪曼说:"老伙计,真的很抱歉,恐怕我们不能再留你了。我碰到了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