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论坛》2012,(6):12-14
民族古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脉和历史记忆,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和力量之源。保护民族古籍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密切源远流长、血肉相连的民族关系,提高各民族的历史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湖南民族古籍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和“救人、救书、救学科”的原则。在古籍机构建设、古籍人才培养、古籍搜集整理和古籍跨省协作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相似文献   

2.
《民族学刊》2014,(5):F0002-F0002
文字是文明的标志。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先后出现过三十五种左右的文字,自然给我们留下了卷帙浩繁、形式多样的各民族古籍文献。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文献研究中心综合文献馆建立于2008年,以收集、整理和研究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用少数民族文字记录的少数民族文献为其长期目标。展示少数民族文献发展的历史轨迹。收藏有纳西东巴古籍文献、傣族贝叶经等珍稀民族文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自19830年民族古籍整理工作走上正轨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抢救、整理、出版少数民族古籍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我国浩如烟海的民族古籍的珍贵价值,以及整理、研究少数民族古籍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到目前为止,在党和政府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各地同仁们的积极努力下,全国已出版了一千多种少数民族古籍。民族古籍概况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5个少数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一部悠久的历史,每一个民族都创造了自己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们用文字记载,用口碑相传、用利器镌刻……为今天的人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文化  相似文献   

4.
《民族论坛》2012,(11):12-14
<正>民族古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脉和历史记忆,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和力量之源。保护民族古籍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密切源远流长、血肉相连的民族关系,提高各民族的历史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湖南民族古籍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和"救人、救书、救学科"的原则,在古籍机构建设、古籍人才培养、古  相似文献   

5.
我国55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积累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留下涵载这些历史文化的卷帙浩繁的古籍文献。这是一笔价值难以估量的财富,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新文化、创造新生活可资借鉴的宝贵历史遗产。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简称民族古籍)是指55个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文献典籍和口头传承及碑刻铭文等,其内容涉及政治、哲学、法律、历史、宗教、军事、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地理、天文历算、经济、医学等领域。民族古籍中以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最具特色。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创制…  相似文献   

6.
《民族学刊》2014,5(5):2
西南民族大学综合文献馆 文字是文明的标志。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先后出现过三十五种左右的文字,自然给我们留下了卷帙浩繁、形式多样的各民族古籍文献。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文献研究中心综合文献馆建立于2008年,以收集、整理和研究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用少数民族文字记录的少数民族文献为其长期目标,展示少数民族文献发展的历史轨迹。收藏有纳西东巴古籍文献、傣族贝叶经等珍稀民族文献。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文献数字化馆 本馆是以民族文献研究中心丰富的馆藏文献为基础,利用TBRC(藏传佛教资料信息中心)等国外机构的先进技术,建设包括电子文档、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等形式的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据库和网络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由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湖南省抢救、搜集了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等各民族古籍资料300余种,计8000余万宇;整理.出版各民族珍贵古籍200余部,计5000余万字。同时,对全省各民族现存古籍的体制、内容、流传及存藏状况进行了清理和登录,完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湖南土家族、苗簇.侗族、白族,回族等各民族分卷的编纂出版工作。在令人欣慰的成绩背后,湖南少数民族古籍抢救整理工作同兄弟省、市、区比,特别是与全国民族古籍迅速发展的形势比.依然严峻,民族古籍保护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李立 《民族论坛》2012,(6):29-30
古籍是文明的一部分,是各民族先辈们用生命和智慧谱写的历史。不可再生,弥足珍贵。消失,就意味着永远退出历史;保存.就意味着留住了民族的记忆和文明的火种。这些珍贵的财富不但是具体民族的,也是中华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作为民族大省的湖南,少数民族古籍浩如烟海,民族古籍工作亦是任务艰巨且意义重大。为此,本刊记者就湖南民族古籍工作采访了湖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田代武。  相似文献   

9.
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各民族间的关系,基本上属于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当前我国民族问题,已经不是阶级斗争问题,而是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在物质利益、政治地位、文化生活、科学教育等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些观点,已逐步为人们所公认,似乎没有什么异议了。现在的问题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怎么搞?要不要和汉族地区一样  相似文献   

10.
李立 《民族论坛》2012,(11):29-30
<正>古籍是文明的一部分,是各民族先辈们用生命和智慧谱写的历史,不可再生,弥足珍贵。消失,就意味着永远退出历史;保存,就意味着留住了民族的记忆和文明的火种。这些珍贵的财富不但是具体民族的,也是中华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作为民族大省的湖南,少数民族古籍浩如烟海,民族古籍工作亦是任务艰巨且意义重大。为此,本刊记者就湖南民族古籍工作采访了湖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广西民族"四个模范"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统治阶级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政策,造成广西的民族隔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民族识别、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发展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文化等一系列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经过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使广西成为民族团结的模范、维护统一的模范、维护稳定的模范,是我国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模范.  相似文献   

12.
梁先学 《民族论坛》2012,(11):31-32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由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湖南省抢救、搜集了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等各民族古籍资料300余种,计8000余万字;整理、出版各民族珍贵古籍200余部,计5000余万字。同时,对全省各民族现存古籍的体制、内容、流传及存藏状况进行了清理和登录,完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湖南土家族、苗簇、侗族、白族、回族等各民族分卷的编纂出版工  相似文献   

13.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公布的新宪法,是建国以来制定的最为完善的一部宪法。它科学地总结了我国革命的成果和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充分体现了全国各民族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受到全国各民族人民的热烈拥护。新宪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正确处理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思想路线指  相似文献   

14.
一场发生在我国包括民族关系在内社会生活所有领域全面而深刻的改革,提出了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民族间确立民主关系的实践中吸取经验与教训的任务。我国创建社会主义70年经验中,确立各族人民间苏维埃式的友好团结这一实践占有重要地位。这个实践呈现为各族人民相互支援基础上经济合作、帮助建设民族共和国和建设文化、各民族社会主义文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语言环境发展诸过程的复杂总和。列宁民族政策实施的历史,作为历史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对象,包括着这样一些课题:列宁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史,民族关系观念形态过程发展史,对劳动人民进行国际主义教  相似文献   

15.
一、汉文古籍与民族史料概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古代通史或断代史等综合性的史学著作中,记载着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之历史发展概貌及各民族间的关系。从纵的描述看,我国史书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为少数民族立传。《史记》为边疆少数民族立传开了历史先河。《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便是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民族传记。并且将记载和研究会为一体,自此成为史书传统,后来的史学著作多摄此例。从专题文献检索角度考察,整部《廿四史》除了《陈书》、《北齐书》外,都有记载少数民族的专项传记,尤其是辽、金、元三史对有关民族记载不…  相似文献   

16.
我国少数民族古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部分古籍因其具有文化传承功能而显得弥足珍贵,对发掘整理民族历史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历来是组成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重要因素,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快慢和受其作用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一个民族的精神素质的全面性和提升的潜力。正确协调和处理民族文化与民族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但民族问题仍然是长期的、复杂的,主要原因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经济文化上的落后性和发展不平衡性,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影响和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是长期存在的;二是虽然各民族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在具体权益上特别是经济权益方面,各民族之间仍然会发生矛盾和纠纷;三是在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等方面,各民族之间由于相互了解和尊重不够,也容易产生误会、纠纷和摩擦;四是民族问题在一些地方往往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简称民族古籍)是指中国55个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古代书册、文献典籍和口头传承及碑刻铭文等。中国少数民族古籍内容包括政治、哲学、法律、历史、宗教、军事、文学、艺术、语言、经济、医学、地理、历法、农技、碑铭、拓片、文书、档案、方志、谱牒、民俗以及乡规民约和口碑文献等领域。中国少数民族古籍分为两大类,有文字类和无文字类。有文字类的民族古籍包括:各民族文字及少数民族古文字记载的历史文书和文献典籍;用汉文记载的有关中国少数民族内容的古代文献典籍;用少数民族文字和汉文记载的有关少数民族内容的碑刻…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党中央、囡务院整理出版少数民族古籍的精神,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整理出版了回族古籍《天方典礼》。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创造了瑰丽璀璨的文化,留下了极其宝贵而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是由中华民族的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我国少数民族古籍十分丰富,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20.
翻开我国的古籍,众多的民族名称往往使人感到眼花缭乱。直至解放前夕,我国各民族的族称仍十分混乱,加之反动统治阶级实行民族压迫政策,不承认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客观存在,剥夺了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平等权利,使许多少数民族被迫更改、隐瞒了自己的民族成分。因此,我国究竟有多少个民族,谁也无法回答。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个问题才总算有了比较准确的答案。解放后,长期被压迫、被歧视的少数民族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族称,公开了他们的民族成分。这是我们党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也是少数民族人民民族自觉的表现。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