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对利川鱼木寨墓碑石刻中二十四孝图本事进行了考述,认为刻图是土家人的效榜图;“坐活夜”是土家人的孝行录,“家祭文”是土家人的劝孝诗,所展示的是土家人对忠孝节义最一般意义的认同。这些独特的俗文化形态,是鱼木寨孝观念所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生态根源,是中国传统道德中一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岷县锁龙乡月露滩青苗会以婚礼仪式为神庙的两位女神选取配偶,并举行两个阶段的“老爷坐床”仪式,仪式空间性质经历了从世俗空间到神性空间的变换,其本质是老人自死习俗背后的神灵转移观;湖北省恩施利川市土家族模拟丧礼的“坐活夜”习俗,则通过象征性仪式巧妙化解了老人自死(真死)与孝道观念的对立与冲突,从而传承、保留了对老人自死习俗的记忆。二者都是老人自死习俗的不同遗存形式。此外,月露滩神庙的女神传说移植改造了观音故事的情节,并可能存在更原始的神话与“两主神(女)+两次神(男)”的神灵结构。  相似文献   

3.
前言 在湖北省西南与四川省东部接壤相邻的万山丛中,矗立着一座天造地设的土家山寨——利川市谋道区大兴乡鱼木寨。虽然历史风云已涤荡了侵害少数民族生存的外部环境,而今土家人民不仅在行政区划上同时在命运归宿上与全国各民族浑然一体,但是这座雄山古寨仍卓然屹立,它的独特风貌、文化意蕴仍韵味无穷。 从远处看,鱼木寨东望荆楚西连巴蜀,与川鄂相浑融;但从近处看,鱼木寨又是一座孤山古寨。古寨的山体是一种可冲刷侵蚀而不易崩裂的褐色沙岩。大自然在几个地质年代里运用风刀雨剑把山体削成两级跌落的悬崖绝壁。使山寨孤峰挺立,自成天地。而刀削斧斫鱼木寨的历史见证—一环寨而过的鱼木河,现仍在山寨绝壁之下的深谷中流淌。只有在洪水季节,它那泵岩转石的巨大声威或在鸡头沟等处形成的千尺怒瀑,才表现出大自然创造鱼木寨的伟大神力。正是大自然永恒的耐心和枯海烂石的威力,才使鱼木寨四周危岩高耸,峭壁平滑溜光,垂直高度达数百米,斜草挂松无隙落根,野兔山羊无处位足,形成“猿僳欲渡愁攀援”的天然屏障。而深谷绝壁拱卫的鱼木山头,西高东低,红沙沃土,茂林修竹.面积约3平方公里,蕴藏着足以为数百人提供衣食之资的资源能力。而且鱼木山形如蝌蚪,其主体部分椭圆肥大,状如蝌蚪的身  相似文献   

4.
“初夜权”是封建制度下封建主与农奴的新娘同宿第一夜的特权,中世纪的欧洲如苏格兰、法国、德国等封建统治阶级公开用法律规定贵族或领主享有这种特权。在中国有些少数民族中,这种特权虽然未见用法律规定下来,但这一野蛮习俗是存在的。在土家族的民间传说中,对“初夜权”的反映比比皆是。如:四川酉阳土家族自治县流传这样一个故事:“相传酉阳后溪的土家山寨里,有个荒淫无道的总管,姓白,人称色鬼。白总管制定了一条规  相似文献   

5.
对鱼木寨历史渊源作了简要探索。丰富多彩的石刻文化,从内容和用途上,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建筑题刻,二是墓碑石刻,三是崖刻。对石刻文化形成并得以保存的原因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社会变迁中的土家语命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历史和现实看,土家族社会有一个由土家语单语社会向土家语汉语双语社会,再到土家语逐渐被汉语取代而使用人群和使用区域逐渐缩小以至于濒危化的历史过程。造成现代土家语濒危化的主要原因是现代教育、劳动力外流、市场交易、城市化与现代传媒等现代性因素。不论放弃还是保留土家民族语,都是土家族面对生活环境变化的一种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7.
土家语“撒叶嗬”(sa^55 je^21 xe^53)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西地区民间保留的丧葬习俗“撒叶嗬”(sa^55 je^21 xe^53),不是汉语,是土家语,其意为“死神舞”。因其地汉化较早,虽然土家语消失,但其中拥含土家文化底蕴深厚的一些底层语言被借入汉语,受汉语影响,在形式上稍有变化而世代流传,使人神秘莫测,其含义更鲜为人知。故研究土家传统文化,必须考察与其相关的土家语言。如不精通土家语言,很难发掘其文化真谛。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南部清江流域鱼木寨是传统土家族村落,至今保留巴楚古建筑特色,其众多的古建筑石碑刻,成为一种文化信息传播载体。考察这一不同凡响的碑林,从中可以探寻土家族与外来文化多元融合的独特文化信息传播与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闹洞房习俗的存在形态、产生原因、文化内涵及诸多功能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它是原始民众从非个体婚制向个体婚制过渡中产生的一种象征性仪式,以此来完成女子的“赎身”,确立丈夫对妻子绝对占有的社会性认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民众生活需求的改变,其原始功能已逐渐退化,而由此衍生的各种习俗惯制却留存下来,并不断适应民众生活,又派生出众多新的功能,如祝福、娱乐、教育、帮助新人建立感情、乞福禳灾、为未婚男女交往了解创造机会、警诫等。  相似文献   

10.
《燕青博鱼》是元杂剧“水浒戏”中的著名作品,然而从 民俗学的角度分析,该剧中对“博鱼”这一具体事件的描写,反映了宋元时期城市社会中普 遍存在的“关扑”这种赌博习俗。通过剧本,我们可以对人们极少关注的宋元这一习俗得 到一些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与审美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概念本身是一个悖论式的概念,它包含了内在的张力和矛盾,它可简单地分为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本文旨在对审美现代性进行粗略的概叙,以基督教时间历史观为基础,清点其在现代性结构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生活形式"与"生活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概念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相比较 ,分析和评论这两位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观点的异同 ,考察维特根斯坦对现象学的态度 ,以及他在何种意义上接受马赫和博尔茨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从小说《周渔的喊叫》到电影《周渔的火车》,我们应从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化的不同受众,以及文字和图象媒介产生的不同艺术形式来阐释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社会语言学将理想的语言模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作为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以R.Brown和A.Gilman的著名理论为出发点,以话剧对白及调查问卷为依据,对现代汉语中第二人称单数的使用规律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蒲松龄自称异史氏,是在著述目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诸方面与《史记》高度认同的一个标识。《聊斋志异》对于《史记》从体裁、题材、创作思想、价值观、艺术观到表现手法甚至作品编排形式的追寻是全方位的,都是以社会教化为己任追求立一家之言,都为后世留下了一道多采的人物画廊,都在文章取材与体式上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特点,都具有通过编排形式传达创作主旨的良苦用心。而最为本质的特征是都通过艺术形象表达了内心深广的忧愤。  相似文献   

17.
德国或法国在某个历史时间段会更加现代一点,但从整体上讲,正是这种相互交替发展的进步才使得两国相互学习互补,使两国间没有一边倒的倾斜现象.这就形成了德法两国巨大优势和两国关系紧密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18.
自宋代朱熹以来,许多人把"百夫之特"的"特"解释为"杰出的".本文从本诗、他诗和方言等三个方面提供证据,证明"特"应训为"匹",并分析错误训释的来源和流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海量”与“大量”这组同义词进行了考察,指出二者可以互相替换的情况,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关于“存在”和“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 being(希腊文 estin, to on),原来没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译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的在合一的意义,但在中文中,“存在”和“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用“是”和“不是”构成的肯定和否定命题,可用以辨别“真”和“假”。巴门尼德正是由此提出认识的两条路线,亚里十多德由此制定逻辑学,牛一再分析“是”和“真”的关系。所以我们以为只有将它译为“是”,才可以正确理解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和科学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