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分析哲学的反形而上学传统下,斯特劳森旨在通过描述的形而上学正面树立形而上学的地位。在其形而上学体系中,世界的结构、语言的结构和思想的结构相互贯通,反映了他将对概念图式的探究联系于本体论、逻辑学和认识论的"三重奏"的哲学构想。其形而上学复兴路径具有开创性意义,促进了哲学伟大传统的复兴。  相似文献   

2.
鲍德里亚在《生产之镜》中从两方面质疑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普适性,甚至,它的适用性:一方面,历史唯物主义追求自身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理论,却只成为"描述的理论";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描述的理论",它又不能够按照对象的自我理解来描述自然和前资本主义社会。以此,鲍德里亚确证象征比历史唯物主义更优。但是,象征面临的问题是作为描述的理论,它不可能避免对象的审美化。  相似文献   

3.
语言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现代西方各个哲学流派普遍关注的一个主要研究对象,它着重从哲学角度研究哲学中的语言问题或者语言学中的哲学问题。根据语言哲学理论,以20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1905年发表的著名论文《论指称》和在1919年发表的《摹状词》两篇文章为核心,对罗素的描述语理论的内涵进行评析,针对罗素的描述语理论提出了几点质疑与思考,指出罗素认为专名等于缩略的描述语的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旨在探讨语言哲学中的热点问题,即描述语的功能问题,以丰富语言教学理论,以哲学的观点指导语言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4.
从心理学到释义学——狄尔泰描述心理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狄尔泰一生都在追求建立一个能提供有效知识,并给精神科学奠定基础的基础科学.在1894年写的<描述与分析心理学的观念>中,狄尔泰详细论证了他心目中的描述心理学应该成为精神科学的基础科学的理由.由于受到批评,他渐渐发现自己的理论的确存在着相当的困难:(1)虽然经历可以给我们精神生命的过程中的关联整体或形式统一,但它不能揭示这过程的实际运动;(2)观察能看到的精神生命的范围是有限的;(3)我们用来向内省提问题和解释其结果的术语"属于被许多因素制约的语言用法".不可避免会影响真正的问题.最后,狄尔泰开始怀疑是否通过直接内省可以发现关联整体本身.这迫使狄尔泰另寻新路一如果没有通向生命本身的捷径,则通过间接的途径.这个间接的途径,是生命的表达(Ausdruck).狄尔泰晚年思想的转变,深受胡塞尔的影响.狄尔泰描述心理学的失败及其出路象征着整个西方哲学的一个根本转折,这就是经过意义到事物,"从心灵驱逐思想".相比这个转折."语言学转向"只是皮相的提法,它是"语言学转向"的实质.可是这个极为深刻重要的转折至今很少为人注意,而所谓"语言学转向"却被一切人挂在嘴上.  相似文献   

5.
从语词的"使用"和"提及"的区分角度提出,名家被误解的原因很可能是古汉语缺乏标点符号,因而不能准确表达名家命题的思辨理性真义.各派哲学对于名家关于语词指称问题的哲学思辨内容的批判是由实用主义出发,从语用角度进行的,批判的角度和方法都是错误的,导致名家的纯语言思辨理性萌芽的过早湮没.  相似文献   

6.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一种新的实践观思维方式,并建构了他们的世界历史理论。从实践观的思维方式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从历史发展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反思世界现代化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主要内容在于以现实的人的发展和解放为核心对世界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基本动力、过程特征和基本规律进行系统反思。在世界掀起全球化浪潮的今天,它无论对人们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还是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古典经济学把人都假定为是自利的经济人.但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斯密在<国富论>中强调人性是利己的,而在<道德情操论>中又强调人性是利他的,这就是"斯密问题".对"斯密问题"的诠释推动了人性理论的发展.而持自利经济人观点的经济学家不断退让,说明人性是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自利经济人不过是"物的依赖性社会"即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人性的表现而已.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的管理与工作方法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应用熵理论的方法,通过对文献信息的组织、人员素质的培养、系统结构的优化、反馈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以及负熵流的引入,就能有效地控制熵增,使图书馆系统有序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严打"看刑罚的威慑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罚的威慑功能,经常被一国的立法者和司法者所津津乐道.威慑往往与儆戒同日而语,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一般包含对社会上一般人的威慑和对犯罪者本人的遏制."严打"作为我国的刑事政策凸显着其要着力发挥刑罚的威慑效应,以实现刑罚的一般预防功能.然而刑罚威慑效应的发挥不能孤立地依赖刑罚的投入量,应密切注意它与其它相关因素的联系.否则刑罚的威慑就是刑罚的"暴力".  相似文献   

10.
从"水"的隐喻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的隐喻的角度人手,通过"水"的隐喻的相关语料,按照其文化内涵从地理因素、世界观、人际关系和时间观四个方面进行归类、分析,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对比性研究,可知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水"含颇多文化成分;"水"的隐喻可以映射出中西方文化间存在的明显差异;人们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是隐喻性的;隐喻帮助人们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哲学.  相似文献   

11.
"剥削"首先是生产关系范畴,然后才是伦理道德范畴.对剥削关系的评判取舍应该用生产力标准去衡量.劳动者的情绪和意愿是剥削关系合理与否的象征."两极分化"是剥削制度运行机制的表现形式,不应混同于"贫富悬殊".  相似文献   

12.
辩证法:作为一种描述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柏拉图的概念辩证法结束了古希腊辩证法与“客观规律”和“形式逻辑”的未分化状态,使辩证法具有了自己独立的形态。古希腊辩证法所揭示的是概念描述的初级形式,康德的辩证法反映了概念描述的高层次特性,黑格尔的辩证法代表着人类描述从两极对立走向对立两极之间联系的建立,而马克思则使辩证法转向实践。作为对两极对立的(二分的)描述方式反思和超越的结果,辩证法是一种描述方式。它是对形而上学绝对概念描述的超越。辩证法的客观化必定使人们的思维陷于混乱。  相似文献   

13.
"看/被看"模式的消解--从《复仇》到《突围表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作品中,有许多具有现代意义的模式,且这些模式在当代文学创作中反复出现.在"看/被看"这一模式中,残雪是唯一一位把"看/被看"模式消解到底的作家.比如,她在<突围表演>中描写的三个意味不同的裸体表演场景,就是对鲁迅<复仇>中提出的"表演者/观看者"之间关系的颠覆性质疑与逆转性深化.  相似文献   

14.
对于“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前苏联哲学界一开始理解为是列宁自己的成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创造客观世界”是列宁用以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接着,认为这是列宁转述黑格尔的观点,因“意识创造客观世界”是明显的唯心主义的语言;还有人认为,这是列宁针对否认社会历史过程中的能动作用的经济主义者讲的;再后,有人提出这段话是列宁用于表达旧唯物主义的,因其在社会历史领域仍是唯心的;也有人认为,这是列宁的思想。这里的“意识创造客观世界”应理解为人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同于镜子成像,具有创造性。对此,凯德洛夫院士力排众议,提出这是列宁在改造黑格尔思想过程中所做的一次“语言手术”,是改造过程中的一个中间阶段,所以呈现出了“亦此亦彼”的现象。我认为凯德洛夫院士的解释是正确的,令人信服的。我国权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的编写者们对苏联哲学界这一研究过程好像茫然无知,仍停留在苏联哲学界对这段话开始研究的水平上,是对列宁的一种误读。把意识创造世界说成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只能为搞唯心主义、唯意志论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对当今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进行了正确把握,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兴衰成败进行了科学总结,对我们党成立以来奋斗的历史经验进行了凝炼概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6.
传统隐喻理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比较理论和互动理论都从纯粹的语义学角度解释隐喻。本文在证明此种途径的偏颇和不足的同时,将隐喻置于语用学的视野,结合隐喻使用中所涉及的语境等诸多因素以及会话含义理论来探索隐喻的语用学解释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从全球伦理运动看世界宗教对话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未来是世界文明多元化,还是文明的冲突?对这个世界文明视域的问题,世界宗教界发起的全球伦理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从全球伦理运动看世界宗教对话的趋势,主要看有没有共同价值存在,以及能否承认某些共同价值存在,这是世界宗教对话得以展开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生态语言学:语言学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态语言学是在生态语言观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新兴边缘学科。语言学者论证了语言物种属性、语言全息态、语言生态系、语言进化律等新的理念,使生态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得到了拓展深化;提出了"零排放"语用伦理、语言公平、RLS工程等生态语言学应用理论,显示了对语用实践特有的指导意义。生态语言学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其学科体系也必将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9.
“和谐世界”视角下中国的中亚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亚地区的地缘特点和战略地位以及冷战后的发展变化,指出中亚地区对中国的安全与发展的重要意义,着重阐述了中国在和谐世界理念指导下中亚战略的制定原则和实施方向。指出中国的中亚战略不是意在控制中亚及在这一地区追求霸权,而是要实现中国与中亚地区国家间的共同安全、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为实现这一目标,主要的措施就是加强与中亚各国的合作,特别是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制度性合作,同时协调好与其它相关大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从人的生存境况出发去分析人的解放和发展,是马克思文化哲学的主题.马克思的"物役性"理论和"新人"观,从文化理念上探寻商品意识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与更新,从而为人走出"物役性"文化困境而成为"新人"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