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社会主义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孰优孰劣,众说纷纭。西方资本主义的卫道士们极力诬蔑社会主义民主,美化资产阶级民主;国内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别有用心地抹煞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的本质区别,散布所谓超阶级的“纯粹民主”,妄图用资产阶级民主取代社会主义民主;我们有些同志也往往被资本主义的某些民主形式所迷惑,感到两种民主的  相似文献   

2.
“民主”是个外来词,原意为“多数人的统治。”在科学社会主义里,“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因此,它同任何国家一样,也是有组织、有系统地对人们使用暴力,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①列宁这一论述深刻地揭示了民主的真正含义,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是一种国家形态,它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也就是说,在有阶级的社会中,民主具有强烈的阶级性,任何  相似文献   

3.
16~17世纪英国清教运动是一場巨大的社会变革。从政治角度看,清教运动成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宗教外衣”;从经济角度看,清教运动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意识形态角度看,清教运动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清教思想表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意识,清教徒的主张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民主要求,清教所追求的宗教与社会结构体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雏型。因此,清教运动与资产阶级民主有内在的联系性。不能仅把清教运动归结为政治和宗教变革的界限。  相似文献   

4.
在现今,“民主社会主义”在某些国家又成了一个时髦的术语。其实,在历史上它早已为社会党人、人道主义者、实用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甚至欧洲某些共产党所使用。“民主社会主义”一词是1899年伯恩施坦在他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中提出来的。1943年英国的工党理论家和活动家拉斯基在他的《当代革命》一书中  相似文献   

5.
以捍卫民主、自由、人权为借口,攻击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国际敌对势力的惯用手段。因此,结合战后的新情况及当前阶级斗争的新特点,重新认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人权的阶级实质及其欺骗性,这对反击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国际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图谋,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拟对此作些剖析。  相似文献   

6.
李大钊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近以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始终受到各种西方因素的嵌入或浸润.身处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背景下的李大钊,其民主思想最初试图以自由信念为基础沟通新旧、以提倡个人自由的"民彝"为中国民主制度构建一种理论基础.由于对民主的价值定位发生偏移,李大钊所持民主观念一定程度上衍变为抽象的信仰符号,其中寄托的乌托邦情节和群体性倾向,使他最终抛弃西方民主理念和模式,服膺于马克思主义谋求社会整体解放的理论,从而对自己的民主思想内核实行了转换和重塑.  相似文献   

7.
刘师培,近代“经学名家”。1903至1907年间,当他置身革命阵营的时候,他的经学成了资产阶级民主宣传的工具。传统经学就其基本内容来说当然是封建性的,但也不可否认其中某些内容确实包含有民主性的因素。恩格斯在谈到日耳曼人氏族制度蜕变的时候说:“氏族在马尔克中消失下去,但是……它们保存了它那种天然形成而为全部氏族制度所特有的民主性质,并且甚至它后来被迫蜕变的时候,也还有某些遗迹留存下来。”儒家典籍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年代,其中有的内容,其萌芽期可能早至殷周之际,有的则晚至汉代始成书。历  相似文献   

8.
民国初年资产阶级议会政治及其失败原因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议会政治是中国资产阶级为之奋斗追求的政治目标,从早期的维新思想家到20世纪初的革命派和立宪派,都把议会政治作为克服中国严重的内忧外患的有效手段,但民国初年资产阶级议会政治在同封建专制政治的较量中却败下阵来。对其失败原因进行了详尽论述。  相似文献   

9.
晚近以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始终受到各种西方因素的嵌入或浸润.在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背景下出现的毛泽东,其早年思想深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在领导中国革命和构建中国新制度的过程中,毛泽东完成了对西方民主制度的超越.然而基于民主价值判断的偏差,使毛泽东在晚年的政治实践中,试图以意识形态来填充民主思想的空缺,最终使中国的民主进程迷失在持续政治运动和单一的意识形态话语里,由此走入了"大民主"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
民主参与的体制性障碍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冷漠已成为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一个严重障碍,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来自体制方面的就是其中重要的诱发因素之一。这一诱因主要包括:政治体制过分集权、参与制度缺陷明显、社会团体缺乏自主、国家宪法作用不力、政治目标模糊不清等。  相似文献   

11.
一、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发表剑现在已一百周年了,人们在“被称之为国家的那个力量”①下已生活了几千年。国家是怎样产生的?人们对国家为什么有服从的义务?在这些问题上剥削阶级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法学家,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从他们本阶级的政治需要出发提出过“神意说”(theory of the divine right)、“契约说”(social contract)等等的学说。这些学说都是对历史真实的歪曲,没有任何科学依  相似文献   

12.
网络政治参与的民主价值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从正负两个方向分析了网络政治参与的民主价值,指出网络政治参与削弱了信息集权控制的能力增加了政治参与手段和途径凸显了少数派权力,具有正向民主化价值。另外也可能使信息集权控制更加隐蔽,加剧信息两极分化,甚至造成网络无政府状态,具有负向民主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前个时期,在我国有一些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人,极力鼓吹资产阶级民主,宣扬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有的青年也认为“三权分立”是所谓“真正的民主”。为此,我们不妨从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结构形式,剖析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揭穿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相似文献   

14.
冬冰 《中华魂》2013,(15):16-18
近来,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和一些被阶级斗争熄灭论妖风吹昏了头的人,竭力鼓吹我国的改革开放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需要仿照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5.
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2月29日孙中山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至今已经七十年了。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经过了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北洋军阀混战和蒋介石的反人民反民主的独裁统治,最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其间,有许多历史经验和教训,直到今天还有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由于我们没有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邓小平同志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正确方针,致使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愈演愈烈。在科学社会主义领域,一个主要表现是否认民主的阶级性。一些坚持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推崇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的观点,把民主仅仅看成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抹杀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妄图以此达到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丑恶目的。在这种错误思潮的影响下,理论界对列宁“社会主义民主是最高类型的民主”这一正确命题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列宁这个论断的现实性上。一些同志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国家形态的民主和非国家形态的民主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进行这种宣传“就会损害真正的民主形象,增加人们心目中对民主的糊涂认识”,似乎列宁的论断是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针对俄国苏维埃政权尚不巩固的实际,作为应急措施提出来的,是权宜之计,对我国目前的民主政治建设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闻自由"是一个口号,也是一种体系,历来都从属于所在国家统治阶级的政治范畴,历来都是以阶级的意志来决定其"新闻自由"的属性.然而在美国,那些资产阶级的政客们却矢口否认"新闻自由"的阶级性,而视新闻界为"自由、独立、客观、公正"的"社会代言人",冠之以"无冕之王",用最美妙的言辞称赞"新闻自由"和"无冕之王"们制衡社会和促进社会发  相似文献   

18.
“新闻自由”是一个口号,也是一种体系,历来都从属于所在国家统治阶级的政治范畴,历来都是以阶级的意志来决定其“新闻自由”的属性。然而在美国,那些资产阶级的政客们却矢口否认“新闻自由”的阶级性,而视新闻界为“自由、独立、客观、公正”的“社会代言人”,冠之以“无冕之王”,用最美妙的言辞称赞“新闻自由”和“无冕之王”们制衡社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本文仅对美国的“无冕之王”及“新闻自由”作进一步的探讨与透视。一当今的美国,号称“政治大国”、“经济大国”、“军事大国”和“新闻大帝国”。其“政治大国”所实施的是带有相当大欺骗色彩的资本主义“多元化”政治,名曰“多元”,而却只有资产阶级大垄断集团这“一元”,尽管其施政手段变化万千,但终究掩饰不住它的资产阶级本性;其  相似文献   

19.
民为邦本的理论或学说,被称为民本思想。中国传统的民本学说在本质上不是民本位理论,而是君本位理论,人民群众仅仅是统治者的工具而已。新中国成立后,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本思想既包含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民本思想精华的汲取,但更多的是对其的超越。每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本国的历史、国情、政治文化以及政治发展实践的产物。由于近代以来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还具有自己明显的特殊性:紧紧围绕着"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主题展开,经历了从民本到民主的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20.
对跨国资产阶级的认识是解析全球化中阶级关系变化的一把钥匙。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全球化现实和近年来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论述了跨国资产阶级的现实存在及其必然形成的经济和政治根源;从五个方面讨论了跨国资产阶级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跨国资产阶级对国家机器的性质和功能,对民族国家内部的阶级结构,对全球阶级斗争以及民族国家内部阶级斗争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