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雇工剥削的特殊性 ,必须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的特殊社会性质 ,正确把握私营企业主的身份和收入性质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家的特殊性 ,正确把握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的特殊性 ,正确认识我国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在处理和对待剥削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不同形式的剥削现象,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回答的理论问题。本文着重考察了制度视野与非制度视野的剥削定义,界定了剥削的内涵,区分了经济剥削与超经济剥削两种形式,分析了合法剥削与非法剥削的成因及其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除了原始社会,每个社会形态都存在剥削。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所存在的剥削现象是否具有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好理解私营经济的实质和对其进行有效合理地规范引导,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为人格化资本的资本家对活劳动的剥削主要通过监督和指挥劳动表现出来。对这种行为的考察应从制度条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分配方式三方面结合起来进行。这种分析对目前我国私营企业内部剥削问题的定性以及劳动关系的处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关于剥削理论与剥削行为实践作用的再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剥削行为界定问题上 ,目前理论界有明显分歧。以是否无偿占有他人劳动、以行为是否合法及以生产要素是否得到最优配置是其中的几个不同标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 ,应从“三个有利于”角度客观、历史地分析剥削行为的实践作用。一方面 ,剥削是社会财富积累、资本积累的动力 ;另一方面 ,剥削对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又具有障碍、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人们传统的思想中,剥削只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的范畴,社会主义制度中是没有剥削的,然而剥削问题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却以不容回避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因此,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客观地分析我国现阶段剥削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认清剥削的存在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对于制定政策,深化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资本与剥削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渴求增殖自身的本性以及由增殖引发的资本积累与社会生产条件的复制是资本的两大本质属性。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由于管理革命和资本革命的发生,催生了现代企业制度和风险投资资本,由此引发资本剥削关系中的核心关系——资本与劳动的原有雇佣关系开始发生多角度、多层次的变革,从而使得原有意义上的资本剥削收入发生部分质变。并且,这种变革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因素和初级阶段政策因素的加入,还会发生某种程度的放大。  相似文献   

9.
通过引入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理论,对我国现阶段剥削现象的合理性进行辩证地、历史地分析,以达到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传统观点认为,前工业时代的雇工满足于基本生活需求,不求改变,工资上涨只会滋生其懒惰情绪,而不会带来收入的最大化。这种叙事模式既源于中世纪以来社会精英对劳动者的偏见,也与17世纪重商主义评论家的进一步阐发密切相关。然而,在中世纪晚期的英格兰,雇工面对高工资做出的选择难以用上述观点来解释。雇工不仅大多兼有多重身份,为增加收入,一年中从事多种不同工作,而且追求消费标准的提升和个人财富的积累,甚至还参与公共生活,着力改变自己的经济社会地位。可见,中世纪晚期的英格兰雇工既不懒惰,也不是“挥霍者”,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层面均有追求,“从上往下看”的传统叙事模式有待改变。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段,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改变了我们的观念,解放了我们的思想,但是对剥削问题至今仍然存在分歧正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使很多人不敢正视甚至否认我国现阶段剥削现象的存在。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采取科学的态度对待剥削是我们最终消除剥削的必要准备。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某些共性 ,并进一步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商品存在的客观条件 ,以及在这种体制下怎样看待剥削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有经济中劳资双方的关系不再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而是经济合作关系。生产要素收入实质是合法收入,不存在谁剥削谁的问题。不依法支付给各种生产要素相应报酬的行为以及由于权力、体制、政策引起的对他人劳动的无偿占有等行为,均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所不容,要坚决按照法律的尺度加以制裁。只有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有经济,认真贯彻落实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政策,才能为非公经济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促进非公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私有制、剥削和阶级是密切相关的社会历史现象。只要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就会存在用生产资料私有权占有他人劳动即剥削的现象,从而社会也就必然要划分为阶级。私有制和剥削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能够适应、刺激甚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私有制和剥削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从而阶级能够长期存在的历史缘由。  相似文献   

15.
分析马克思主义对剥削理论的重构在西方哲学界引起了很大轰动,美国的艾伦.布坎南教授在对此论题的回应中,首先廓清了马克思视野中的剥削概念,认为他的著作中包含三个剥削概念:资本主义雇佣劳动过程中的剥削、贯穿历史的剥削和一般剥削,并对质疑马克思剥削概念的几个重要反对意见作出了有力的回应。布坎南的阐释基本上符合马克思的思想实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马克思的剥削概念。  相似文献   

16.
剥削是指通过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和垄断而无偿占有别人剩余劳动的行为,它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又未达到较高程度时期客观存在的一种历史现象。由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还不发达,与之相适应,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关系方面还存在着私有制企业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以我国目前是存在剥削问题的;在我国现阶段,剥削的存在具有其一定的历史与现实合理性和积极作用的一面,因而把剥削视为洪水猛兽有失偏颇;由于在我国现阶段剥削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所以剥削就无法避免,而且也不可能和不应当人为强行取消。消灭剥削将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一切生产要素都进入市场 ,因而也使任何生产要素的社会使用都是有偿的。这是生产力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还能否将不断趋于社会化、大众化的利润、地租、利息定性为剥削 ?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个重大而又敏感的理论问题。社会实践是发展的 ,我们对剥削的认识也应根据实践的发展而创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 :由于产业结构的发展和层次叠加 ,劳动的外延大大拓展了 ;由于劳动与资本的融合及其互相转化 ,两者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于资本、管理、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在加大 ,阻碍中国生产力进步和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也呈现出新的情况和特点。因此 ,我们必须遵循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坚持与时俱进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润、利息和地租 ,做出新的社会性质界定。这样做 ,有利于巩固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 ,有利于中华民族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开展积极有效的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对剥削与贫困问题经济伦理意蕴的揭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那里,剥削是指剥削劳动,即以不平等的方式支配和控制他人的剩余劳动。马克思认为,剥削的形式随着生产方式的不同而变化;资本主义剥削作为价值增殖现象贯穿资本主义生产、流通整个过程;资本主义剥削关系虽然被交换关系的表面现象所掩蔽,但其内在的矛盾必将激化;剩余价值率是劳动力剥削程度的正确表现。正是资本主义剥削,带来了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这些观点体现了资本主义伦理关系的不平等由生产关系的不平等性制约等经济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经济目标是“共同富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两个手段。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一漫长的历史过程,私有制、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都可以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但不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手段。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因而只有实行以市场为基础、以国家计划干预为主导的“混合经济体制”即“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完善分配制度调节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才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资本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现象,不同社会中的资本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资本的最本质特征并不是剥削,而是增殖。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中尽管有些存在剥削现象,但总体上以增殖为目的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