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库尔德人是西亚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习惯上被称为“库尔德斯坦”的伊拉克北部、土耳其东南部、伊朗西北部、叙利亚东北部。他们通用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的库尔德语,信奉伊斯兰教,多为逊尼派穆斯林。目前,全世界的库尔德人约达2500万,其中土耳其境内有1000至1200万,约占土尔耳其人口的20%。土耳其的前身奥斯曼帝国,历史上曾长期统治库尔德人,并对其进行强行同化,但因库  相似文献   

2.
土耳其库尔德民族主义的起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敏敬 《世界民族》2004,(6):17-24
库尔德人是中东地区除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之外的最大民族 ,人口近 30 0 0万 ,主要分布在土耳其、伊拉克、叙利亚和伊朗。其中 ,土耳其境内库尔德人的数量最多 ,有 1 80 0多万 ,约占该国总人口的 2 0 % ,绝大多数居住在该国东南部各省。① 库尔德问题是中东众多热点问题之一 ,对上述四国以及地区安全具有重大潜在性影响。尤其是在土耳其 ,自 1 92 3年起 ,库尔德人就为反对政府的宗教改革和民族同化政策而不断起义 ,甚至谋求在库尔德地区建立独立的库尔德民族国家。 2 0世纪 90年代 ,土耳其库尔德民族主义势力的分裂活动终于导致土耳其爆发内…  相似文献   

3.
余建华  罗爱玲 《世界民族》2006,105(3):18-27
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伊拉克新宪法草案所确立的国家联邦制结构,对国内库尔德人问题的解决乃至西亚地区库尔德人问题的走向无疑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认为,联邦制虽然能够满足少数民族的自治要求,但也容易刺激少数民族的分离欲望,而且少数民族与居人口多数的主体民族对联邦制的理解和要求存在差异,因而联邦制并非从根本上解决多民族国家民族矛盾和冲突的灵丹妙药;伊拉克的民族、教派冲突根深蒂固,国家构建任重道远,联邦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库尔德人问题。  相似文献   

4.
亚述人起源于两河流域北部,以聂斯托里派和迦勒底教派信徒为主,是伊拉克最大的基督教少数群体之一。20世纪初,亚述人深受“民族自决原则”和民族主义思潮的鼓舞,以“民族”身份凝聚族群,寻求政治独立和族群共同体自治。伊拉克建国后,亚述人延续其独立活动,与英国殖民政府合作,拒绝承认其公民身份,从而催生了诸如族群认同和宗教认同挑战国家认同、族群认同遭遇国家的暴力裹挟和民族同化、族裔民族主义运动冲击并消解国家认同、库尔德政府认同与国家认同相抵牾等一系列的族群—国家认同问题。在后萨达姆时代,亚述人的认同问题在宗派碎片化和国家政局动荡的情势下进一步复杂化,未来也将继续考验伊拉克民族国家构建和族群治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一直寻求自治和独立的库尔德人,趁海湾战争大大削弱萨达姆军事实力的机会,发动暴动,要求推翻萨达姆政权.而萨达姆则指挥军队对库尔德人进行疯狂的镇压,这就使一向是伊拉克骚乱根源的库尔德人问题再次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库尔德人是生活在西南亚库尔德斯坦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库尔德斯坦地区包括土耳其东南部、伊拉克东北部、叙利亚东北部、伊朗西部和苏联的亚美尼亚.库尔德语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绝大多数库尔德人是伊斯兰教逊尼派教徒.库尔德人在历史上主要靠游牧为生.受居住国或居住地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库尔德人各部落各分支的经济、文化呈现不平衡发展,谋生手段也常发生变化.山区居民定点放牧或继续游牧,平原居民则从事农业,居住在产油地区的库尔德人则多为石油工人.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崩溃了。战胜国共同瓜分近东地区,即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和约旦。直到那时,为了土耳其人和波斯人的利益,库尔德人被分裂为二。当时,英国人管理伊拉克,库尔德人与生产石油的摩苏尔省关系较密切。库尔德人在叙利亚和苏联,也到处出现。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在伊朗、伊拉克和土耳其,再度掀起了暴动。好几十万库尔德人,被穆斯塔法·基马尔流放和屠杀。而  相似文献   

7.
简论中东库尔德民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尔德族是中东的第四大民族,库尔德民族问题已经对中东有关国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并且可能成为继阿、以冲突后中东最严重的民族冲突。本文论述和分析了库尔德民族问题的表现、影响、根源、实质及其发展前景,阐述了“民族运动”与“国家统一”的辩证关系,进而指出,坚持主权国家内部的多民族的权利平等、和睦相处,应是解决库尔德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库尔德民族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谈及库尔德人,我们都知道目前他们可能正处在其历史上最为关键的时刻之一。在经受了巨大的悲剧和灾难之后,伊拉克的库尔德人第一次切实地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美国、英国和其他一些国家都深深地卷入了决定库尔德人命运的问题之中。当然我们还无法确定事情的结局将会如何。关心近东局势的人都知道,在过去10年里伊拉克的库尔德人历尽了坎坷与磨难。两伊战争期间,他们曾希望巴格达战败,这样他们就有足够的力量同战败了的政府或任何一个取代萨达姆·侯赛因的人谈判。如伊朗获胜,他们就会获得生存和自治的条  相似文献   

9.
“没有祖国的民族”——多重国际舞台中的库尔德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从1639年奥斯曼帝国与伊朗首次瓜分库尔德斯坦算起,库尔德人问题已经历了350多年的历史。如果从19世纪库尔德人问题成为国际问题算起,也有二百年的历史。由于库尔德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库尔德人问题成为最典型的跨界民族问题和影响库尔德地区的最大社会问题,也是中东地区最复杂的国际性民族问题,还是全球化中国际政治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一战后初期 ,库尔德人为实现民族自决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涌现出一批民族主义者 ,但库尔德人的抗争以失败告终。文章认为 ,此时期的库尔德民族主义运动尚处于部落反抗阶段。其失败的原因 ,一是由于谋求建立、巩固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和实现现代化的土耳其政府不能容许境内库尔德人的分离主义 ;二是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 ,库尔德人失去了西方国家的支持 ;三是与库尔德人自身的分裂有关。  相似文献   

11.
库尔德斯坦是一个民族地区,其面积在41~51万平方公里之间。土耳其的库尔德斯坦占地220735平方公里,包括18个省(土耳其的总面积共767119平方公里,分为67个省)。公元1514年恰尔德朗战役之后,库尔德斯坦开始被奥斯曼帝国和波斯瓜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库尔德斯坦又被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瓜分。这种分割状态一直保持到今天。库尔德人是近东和中东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这个民族形成于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2~7  相似文献   

12.
跨界民族是指那些因传统聚居地被现代政治疆界分隔而居住于毗邻国家的民族。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在一个国家为主体民族的同一个民族分布在相邻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是这些国家的少数民族之一;一是同一个民族被不同的国家划分.没有自己的民族国家(如库尔德人和萨米人)。跨界民族问题对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关系、国家与国际社会之间的关系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传统中国民族思想的主流是以文化辨民族,并形成了“大一统”的国家观.民族主义思想是伴随近代西欧民族国家建构而出现的,其核心理念是国家由民族决定.鸦片战争后,在列强殖民入侵和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影响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始出现分裂主义思想和运动的倾向.作为对列强殖民入侵下民族分裂危机的回应,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趋向于通过同化政策进行“国族”建构,但这种国家政治建构的努力难收其效,根本原因还在于它始终未能摆脱“民族——国家”的束缚.  相似文献   

14.
左岫仙 《世界民族》2022,(6):100-113
乌克兰独立以来,国家民族经过30多年的建设历程,并未达到有效凝聚、整合国内各民族的效果,民族建设更是出现种种问题,如各种极端主义势力的发展、国家认同全面对立化、地区分裂加速推进等。研析乌克兰国家民族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可以发现,宏观上的国家身份建构是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为民族身份建构的“民族主义化”、政治身份建构的“西式自由民主化”、国际身份建构的“东西摇摆化”等。通过对乌克兰国家民族建设历程的考察可以进一步发现,其未来的国家民族建设需要锚定国家身份特性、凝聚共同性、推动发展共享性,才能推动族际关系和谐、民族整合等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明初河州是中央王朝经略包括河州地区在内“西番诸卫”的起点,因置立时间最早,其本身承载的统治策略及政治倾向对于广大藏区后来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大规模军事征服的前提下,为了在河州地区建立“体统”、形成民族国家认同,明政府采取军政合一的手段来稳定地方统治,并利用土汉混编参治、宗教力量利用、茶马经济控制、广设驿递联通等措施来固化和加强这一开辟的藏区统治新模式.此不仅为“体统”的建立和维系有重要作用,也为后来清朝对广大甘青地区的统治策略提供了较高价值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殖民时代形成的、一直受英国统治的加拿大,其民族主要由当地土著居民和白人移民组成。白人主要是英国和法国移民的后裔。大规模的移民始于十八世纪初叶,来自英国和法国的殖民者为了开发这片富庶的地区,对当地土著印第安人进行残酷的剥夺,至今印第安人仍然处于彼奴役地位。目前加拿大民族组成的比例大致为:英国血统的人占全国人口的43.8%、法国后裔占30.4%、德国后裔占5.7%、乌克兰人占  相似文献   

17.
刘泓 《中国民族》2007,(12):61-64
10月17日,土耳其议会高票通过决议,授权军队对伊拉克北部库尔德工人党武装实施越境军事打击,土、伊两国边界局势骤然紧张。当土耳其屯兵10万于土伊两国边境地区,随时准备发动大规模越境军事行动时,库尔德人也在积极备战,并不断对土耳其发出警告,声称土耳其若采取越境军事行动,将意味着地区战争的爆发。一时间,库尔德人问题与中东地区安全再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土耳其的库尔德人问题陈鹏西亚库尔德人问题是当今亚洲为数不多的民族冲突热点之一,而土耳其的库尔德人问题则是这个热点中之热点。库尔德人与土耳其政府的冲突最近又有了新发展。1995年3月20日,土耳其武装部队在海、陆、空军突击队配合下,出动3.5万人越过土...  相似文献   

19.
陈玉瑶 《民族研究》2022,(5):26-37+136
强化民族凝聚力是现代国家民族建构(nation building)的共识性方向和目标,然而国情不同,各国的理念与实践路径存在差异。法国崇尚国家民族的单一性,认为“个体化”“公民化”方式才是强化团结与认同的必由之路。因此,“团结”理念贯彻于惠及公民个体的各项社会政策及其精细化;西班牙力图构建统一国家框架下各地区、各民族的自治和团结互助,通过“地区间补偿基金”机制落实宪法规定的“团结”原则;英国相信民族凝聚力要从基层“共同体”层面开始逐步向上构建,其共同体政策致力于地方层面的凝聚力建设。全面的国家凝聚力建设在理论路径上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团结,即公民(人民)的团结,各民族各地区的团结互助,外来移民与本地居民的团结,在实践层面也应从这三个维度进行,三者之间不能互相替代。  相似文献   

20.
土司是元明清等朝利用少数民族首领代表国家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进行间接统治的产物,研究我国历史和民族史的土司问题应以国家存在为前提.中央政府与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通过土司制度实现有效的双向互动,历代土司逐渐形成强烈的国家认同观念.在封建王朝强调的治统一贯中,历代土司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内化”、民族地区的“内地化”和政治一体化;在封建王朝推进的文化共享中,历代土司通过文化交流和兴学启智促进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进程和文化认同;在封建王朝推进的民族一体中,历代土司通过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活动参与并推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进程和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