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历来重视移民的“质”和“量”,因为移民决定着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和未来发展空间。200多年来,美国对华移民政策不断演变,但无论是禁止还是有限度地开放,都是在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对外来移民的政策是美国国内各个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也受一定时期美国政治、军事、外交政策和种族主义思潮的影响。美国对华移民政策调控着赴美华人的人口数量和人口构成,间接地影响着在美华人的职业结构、地理分布、居住模式及经济、政治、社会地位等各个方面。一、美国对华移民政策的演变纵观美国对华移民政策演变的整个历史,大体可以…  相似文献   

2.
完德吉 《中国藏学》2023,(5):178-190+219-220
政策性移民与其他移民相区别的主要特征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移民,因此,对于生态移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将政府与移民双主体纳入讨论的维度。在以生态移民工程为背景的情形下,有必要对移民生计适应过程中政府与移民的角色及作用进行一些思考。文章以三江源生态移民群体的生计适应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发现移民、政府及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于移民的生计选择,尤其是政府政策对移民群体生计适应与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移民的生计选择依政府政策的变化,而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文章以此探讨生态移民背景下实现移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机制,提出政府政策与移民群体能动性的有机结合,对生态移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柏林中国移民为对象,深入研究其生存状态、组织状况、移民目的及意愿,展现中国移民在柏林的历史与现状。结合对德国移民政策与管理的分析,发现政策的严格与管理的不合理使中国人很难将德国视为理想的移民目标国。在丰富欧洲与德国华人移民研究的同时,指出还应当突破传统欧洲华侨华人的研究范畴。此外,认为中国应在移民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移民政策,促进移民与移民国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特朗普执政后,美国对墨西哥移民政策越发紧缩。回顾美墨之间的历史,美国对墨西哥移民政策一直呈现钟摆化。表现为美国政府在该问题上的立场钟摆化、法案钟摆化和执法模式钟摆化,导致了一系列墨西哥族裔在美国认同危机和两国关系的恶化。钟摆化对墨移民政策有很多的负面影响,基于三种不同的假设,未来美墨之间在墨西哥移民议题上仍会采取合作大于对抗的模式。美国为了避免对墨移民政策的钟摆化带来的失衡结果,追求稳定连续的措施和对墨友好合作才是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5.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峡水电站库区移民安置工作存在较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地区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由于水库移民安置工作周期长、相关政策多涉及移民的切身利益,故需认真评估和梳理.在库区移民安置工作中,惟有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彻于移民安置工作始终,将尊重和保障库区移民“合法权益”作为安置工作的前提、创新库区移民安置方式、适当提高库区征地补偿标准及后期扶持补助资金、将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政策有效对接,方能化解库区移民安置相关难题.  相似文献   

6.
以宁夏移民社区为切入点,基于多维向度下各族移民互嵌的社会生活实践,尝试打通“互嵌式社区”到“互嵌式社会”研究的理论进路,理清民族互嵌式移民社会内部共同性与整体性生成的内在逻辑,探讨民族互嵌式移民社会与移民共同体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移民共同体如何团结成为更高层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族移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同领会又对民族互嵌式移民社会构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此获得对“民族互嵌”理论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宏大进程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7.
国际移民的大规模频繁流动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新挑战。粤港澳三地国际移民服务与管理政策的比较发现,内地可根据实际,选择性借鉴港澳在移民服务与管理方面的有益经验。出入境和实有人口管理政策方面可做适度调整,使用更开放的政策立场和管理模式。在非政府主导的国际移民服务和社区工作方面内地也可以学习港澳经验且不断探索创新,推动各类国际人才自由便利在湾区流动。  相似文献   

8.
跨境婚姻移民的社会治理是亚洲区域内各国共同面对的难题,本文分析了婚姻移民和国家政治之间的关系,认为国家可以通过灵活的政策调整对婚姻移民进行治理,详细梳理了作为单一族群性国家的韩国和日本对婚姻移民治理策略的转变和实施过程,并就这些政策对当地社会带来的影响作了深入分析.透过对韩日两国治理经验的分析,认为跨境婚姻移民的本土治理可借鉴日韩经验,分阶段解决跨境婚姻移民的身份问题,改变婚姻移民的弱势地位,发挥其在接收社会和家庭内部作为劳动力的优势力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国际移民社会学以及移民创业实证研究的相关文献,指出现有的“少数族群经济理论”过于强调“族群性”而忽视了结构性因素对移民创业的影响、“竞争劣势理论”强调了结构性因素但却无法解释移民创业的向上流动性作用、“双层互动模型”虽然较好地融合了前两个理论但却没有突出市场和政府的影响、“混合嵌入模型”虽然充分考虑了移民创业者在移居国受到的个体、市场、政策三层影响力但却没有考虑他们也同时受到祖籍国的类似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当下全球化的大背景和跨国主义视角,提出了“并行嵌入”的新模型,强调移居国和祖籍国两地的微观社会关系网络、中观市场结构和宏观制度大环境的并行嵌入对国际移民创业的影响,并把分析的重点放在移居国与祖籍国之间的各层结构因素的互动关系上。本文用典型的个案研究阐述该模型的解释力和实用性,并对本理论模型的学术贡献、实证意义和该领域的未来方向作出相关的讨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魏秀春 《世界民族》2007,18(5):9-17
自20世纪60年代北非穆斯林大规模移民到法国以来,法国政府坚持以"共和模式"为标志的移民政策,促使穆斯林移民完全融入法国社会。然而,由于经常与穆斯林移民的宗教活动和宗教习俗"纠缠不休","共和模式"成为穆斯林移民融入法国社会的"瓶颈";与此同时,法国社会对穆斯林移民及其后代的歧视与偏见,使得"共和模式"面临破产的境地。在新的形势下,法国的"共和模式"和穆斯林移民政策应该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1.
人是生活在社会网络关系体系中的一个“社会再造体”,社会关系网络是人的社会资本.移民社会中,社会关系的重构,是移民获得社会资本的主要途径.伊犁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回族在这个移民社会中,通过三种模式不断地重构其社会网络关系:一是自清末以来,内地回族人在“亲串亲,邻串邻”的模式下,不断迁移到伊犁,移植故有的社会关系,建构了“亲串亲,邻串邻”模式的社会关系;二是与当地人建立婚姻关系,建构了婚姻模式的社会关系;三是交接朋友,在新疆伊犁地区回族之间玩着一种互帮互助的社会资本,即“玩恰依”,建构了回族内部朋友模式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2.
张玉洁  颜廷 《世界民族》2020,(2):95-108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移民历史的国家,移民问题贯穿在澳大利亚历史上的每一个篇章中,而霍华德政府时期的移民人口结构则奠定了当代澳大利亚移民人口结构的基本形态,因此研究霍华德政府时期的移民人口结构更有助于认识当代澳大利亚社会。本文从回顾澳大利亚的移民历史着手,分别从移民的类别与年龄、来源国、性别结构、地区分布、受教育水平与英语水平这五方面来研究霍华德政府时期移民人口结构的特点,探寻移民人口结构变化对澳大利亚社会产生的诸多影响。  相似文献   

13.
德国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具有移民背景,是欧洲最主要的移民和难民接收国,近十几年来移民议题在德国政治中的显著性不断上升,2015年后爆发的难民危机加速了这一进程。本文梳理了德国移民问题的发展,并从政党政治的视角,分析了21世纪以来主要政党在移民问题上的立场和背后的影响因素。意识形态和德国特殊社会历史因素是影响政党政策选择的两大主要因素。政党需要在移民问题的不同阐释方式之间寻求平衡,以使其移民政策符合政党的意识形态立场,主流政党的意识形态基础更复杂,其政策选择面临更多掣肘,在极右翼的冲击下保持温和、稳定。德国基于血缘的身份认同模式使部分政党的融合政策较为保守,同时德国对排外主义的警惕也限制了反移民政党的活动。随着移民现实的不断发展和德国经济社会的变化,移民问题的复杂性进一步提升,德国政党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论仍将继续。  相似文献   

14.
朴今海  李响 《民族学刊》2023,14(2):1-7, 150
作为一个跨境移民族群,朝鲜族先民与兄弟民族携手并进,在共同开疆拓土、共同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共同促进祖国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过程中,由“自在”的自然共同体向“自觉”的命运共同体转变,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加速了这一历史进程的转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朝鲜族人民摆脱狭隘的民族主义,自觉肩负“双重使命”,投入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在同舟共济、生死与共的斗争洗礼中,更加彰显出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日帝投降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土地改革和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以及解放战争,朝鲜族真正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完成了从一个边缘的跨国移民身份转变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身份的历史演进。  相似文献   

15.
谢元媛的《生态移民政策与地方政府实践—以敖鲁古雅鄂温克生态移民为例》一书采用实验民族志写作方法,从当地人的视角看待生态移民政策,并由此对我国规划现代化策略进行反思。这种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不仅生动细腻,而且将读者置于国家与地方以及民族关系的高度来思考什么是现代化、如何现代化,具有较高的启示性。  相似文献   

16.
谢元媛的《生态移民政策与地方政府实践—以敖鲁古雅鄂温克生态移民为例》一书采用实验民族志写作方法,从当地人的视角看待生态移民政策,并由此对我国规划现代化策略进行反思。这种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不仅生动细腻,而且将读者置于国家与地方以及民族关系的高度来思考什么是现代化、如何现代化,具有较高的启示性。  相似文献   

17.
阿尔及利亚战争前后是法国历史上针对阿尔及利亚移民 (以下简称“阿移民”)的种族歧视达到极端的时期。法国政府和法国种族主义者对阿移民先后采取了侮蔑性宣传、行为限制乃至屠杀的政策 ;法国公众则从与阿移民和睦相处发展到对其悲惨处境持冷漠态度 ,有人甚至在“十月大屠杀”时成为法国种族主义者的帮凶 ,只有极少数法国左翼知识分子和平民反对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从总体上来看 ,在二战结束到 1 96 2年阿尔及利亚战争结束这段时期内 ,阿移民在法国的社会地位呈下降趋势 ,其生活条件不断恶化。而上述变化均与阿尔及利亚战争及法国政局的动荡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以"千人计划"为代表的中国海外高端引才项目,已经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美、日等发达国家迅速调整政策应对。在国际人才争夺战不断加剧的同时,中国却呈现出"留学赤字""移民赤字""人才赤字"等三大劣势。一是"留学赤字"。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3)》显示,2004年,我国出国留学生与在华留学生总数之差为31.62万人,2012年扩大至80.86万人。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表示,这种留学领域出现的"高输出、低输入"现象背后,暴露的事实是中国父母、政府和社会共同在为美国培养精英人才。  相似文献   

19.
十八九世纪,清朝政府为了更加有效地管理新疆进行了有目的的移民,清朝政府在新疆的移民屯垦政策是中国中央政府上千年边疆政策的延续和扩展。在新疆的移民屯垦不仅稳固了清朝的统治也确保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安全,移民实边也调整了南北疆的人口分布和经济格局,促使新疆主要民族的分布格局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20.
进入全球化时代,世界范围内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伴随人口流动而出现的适应问题也成为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共同探讨的焦点议题。本文以活跃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市场中的华商成长历程为个案,对当今非传统移民国家少数族群的适应问题进行初步探讨。面对非移民传统国家“有限宽容”的生存环境,作为跨国经营活动的行动主体的华商依托特有的关系网络与社会结构,形成了由家庭式经营与“同乡同业”策略支持起来的群体经济,并采取“积极融入又保持距离”的策略与市场内外的活动主体展开交往。研究发现,虽然永久定居俄罗斯较为困难,但是“旅居”中的华商已成为当地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华商的行动不仅挑战了旧有的“落叶归根”与“落地生根”的适应模式,还凭借中国商品将中国引入世界、推动了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经济连接与文化交流,并为审视中俄关系的发展走向提供了另一个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