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民币实行自由兑换后,我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了。虽然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汇率稳定,为改善贸易收支状况可以放松货币供应量的控制,但由于我国居民的高储蓄存款急需资产化,在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下,居民储蓄存款的资产化将有可能通过货币替代得以实现,引起国内货币存量的动荡不定,加之我国货币控制的效率较低,因此,我国近期货币政策的走向应该是适度从紧 相似文献
2.
采用基于状态空间方程的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1981—2011年间的国债发行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的动态弹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国债发行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显著。对于城镇居民而言,长期来看国债发行对其有正向的引致效应;但从短期看,国债发行量的迅速增加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产生了一定的负向替代效应。弹性系数的变化趋势表明,我国国债发行对于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不大且出现阶段性减小的趋势。接下来的基于可变系数的面板数据模型检验解释了其中原因,即我国国债发行仅对城镇居民中收入最高群体的消费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引致效应,而对大多数群体的消费影响很小。因此,为了刺激居民消费需求以扩大内需,应该改变原有的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国债发行方式,尽量避免国债发行规模的剧烈变化对消费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协整方法和chow突变点检验,对我国经常项目顺差的持续性进行了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常项目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chow突变点检验分析得出:尽管1994年的汇率制度改革对经常项目产生了影响,但并未引起其结构变化,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存在长期的可持续性.因此,应深化汇率制度改革,优化服务贸易结构,进而促进我国经常项目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研究——基于可变参数模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科学辑刊》2008,(6)
利用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1985—2006年间政府支出在不同时点上对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支出会对居民消费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说,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年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而在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年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政府支出中的经济建设支出基本上对居民消费具有正的影响,即具有挤入效应,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时期,这种挤入效应更为明显;政府支出中的行政管理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负的影响,但总体来看,行政管理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逐渐弱化;政府支出中的社会文教以及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6.
主权财富基金建立的宏观经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内部经济发展失衡对一国建立主权财富基金有决定性影响,应用Probit模型对一国建立主权财富基金的宏观经济影响因素进行的研究表明,一国的总储备、能源出口以及总储蓄对其建立主权财富基金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国际财富转移与贸易条件是开放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对两者关系的讨论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Obstfeld和Rogoff在经常项目跨期分析法的框架下,推导出关于贸易条件与财富转移的关系式,并得出财富从外国向本国转移能够改善本国贸易条件的结论.然而,基于对我国经常项目盈余不断扩大却伴随着贸易条件持续恶化现实的反思,构建了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数理模型,并得到如下结论:当财富从外国向本国转移时,本国贸易条件既可能获得改善,也可能遭遇恶化,这主要取决于一国消费者的需求偏好特征.关于财富转移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渠道,将在Obstfeld和Rogoff阐述的要素供给渠道的基础上,补充更可能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产品需求层面的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基于对中国广阔的市场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热钱大规模流入中国.热钱的大量涌入不仅会加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会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带来不良影响.通过对热钱在中国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和外汇储备中的规模的估算,可以看出,自2002年以来,热钱通过虚假贸易、FDI、地下钱庄等方式进入中国,并且规模日益扩大,其中以2006年和2007年为最盛.从入境热钱的构成上看,通过经常项目入境的热钱占绝大多数;而在经常项目中,又以 "货物与服务"项下的热钱为主;FDI中隐藏的热钱数量虽不庞大,但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我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研究(1978—2008)——基于可变参数模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体而言,我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引致效应,并且,政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引致效应要大于农村居民.居民收入和消费习惯会对消费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在居民收入水平较高时.政府支出中的经济建设支出在大多数年份对居民消费产生引致效应,行政管理支出则一直存在挤出效应,社会文教和福利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上海市219家食品加工制造企业的调研,运用计划行为理论,从获利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方面分析食品企业实施质量保证项目的影响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知觉行为控制对质量保证项目实施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企业资源禀赋越差、内部运营障碍越大,越不利于质量保证项目的实施;主观规范有显著正向影响,外部不确定性越大,越有利于质量保证项目的实施;获利态度对项目的实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状态空间的可变参数模型为分析视角,对1998-2010年南京市住房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在多变量分析框架下,根据Kalman滤波法,运用样本空间为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参数进行连续地估计,并对其波动进行了阶段性动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从空间状态模型来看,市场环境的改变,如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房地产开发投资额、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利率的变化、预期的转变等,住房销售价格都会通过供给与需求的后续调整来得到表现。最后,本文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 1 978— 2 0 0 1年间中国农民收入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进行了研究 ,并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家户特征对农民各类收入增长的影响程度 ,认为随着过剩经济的出现 ,农村家庭经营地位降低 ,以雇佣为特征的农村劳务经济蓬勃发展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程度提高 ,并提出发展农村经济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将通货膨胀率作为中国宏观经济变量的代表,采用小规模动态因子模型预测中国通货膨胀,并且就此探讨该模型的一些特性和在实践中的适用性。实证结果表明,小规模动态因子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效果。与其他模型相比,小规模动态因子模型构建和程序运行的代价更小,预测结果的稳健度更高,是预测中国宏观经济变量的一个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16.
美国日益增长的经常项目赤字和庞大的净对外债务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一个不确定因素。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国际收支调整特别是对中国外汇资产缩水造成风险。为规避风险,中国应加大服务业的开放力度,扩大国内需求,实现外汇储备多元化来抵御美国经常项目调整,确保中国经济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汇率对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汇率变动影响国民经济 ,因此汇率成为我国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我们用VAR模型 (向量自回归模型 )研究改革开放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其中包括反映经济增长速度的指标 (工业生产总值 )、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 (通货膨胀率 )和反映国际贸易能力的指标 (外贸进出口总额 )。用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定量分析表明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工业总产值、M1 (狭义货币供应量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外贸进口总额和外贸出口总额 6个指标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关系。因此 ,我们认为稳定汇率是稳定经济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争得了同世贸成员国同等的待遇,使我国与143个成员国商品出口变得畅通了,提高了国际市场份额,打开了新市场,同时使国内市场能力扩大,就业增加,消费水平提高.本文论述了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产业所面临的挑战及采取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对大宗商品尤其是金属原料产生巨大需求.文章基于我国2000-2012年数据,利用VAR模型分析中国宏观经济因素对有色金属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宏观经济因素对常用金属价格的影响明显强于对以钨为代表的小金属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对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西部周边安全态势直接影响着中国西部乃至整个国家的稳定与安全,同时,也直接关系着中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9.11"事件以来,影响中国西部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领土争端、美国因素和恐怖主义等。为此,中国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以构建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