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国的国有企业秘书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在协助企业领导做好发展决策、市场运作、经营管理与办公室日常工作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与地方党政机关的秘书工作一样,国有企业的秘书工作也是从属于领导工作并为其服务的。在当前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快速适应新环境并做好服务和参谋工作是企业秘书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秘书工作的风范——与地县办公室干部谈心》一文中谈到:"秘书的特殊性工作,  相似文献   

2.
一.问曩的提出 许多秘书学著作把“三服务”说成是秘书工作的指导思想,例如安忻的《秘书工作概论与实务》说:“我国秘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为直接领导服务,为相关各级领导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简称为‘三服务’。”(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相似文献   

3.
正《秘书工作研究百篇——耄耋秘苑文集》本书系原中共河北省委一位已进入耄耋之年的秘书领导所著。全书以《秘书工作三十六年回眸》作为绪论,分上下两卷,包括"秘书理论与秘书历史探索编"、"公文写作与公文工作研究编"、"调研理论与调研实践撮要编"、"领导思想与领导工作求索编"和"人物书刊与学术问题评论编"等五个部份。河北人民出版社2014.03月出版定价:140元(含邮费)  相似文献   

4.
秘书工作最大特点是为领导服务,其中参谋服务是秘书工作之本,也是秘书工作之魂.在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各级领导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秘书工作参谋服务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在不断拓展.要实现当高参、设大谋、服好务的目标,秘书工作者必须讲究参谋的方式方法,努力做到谋得有度,谋得有为,谋得有效.  相似文献   

5.
董鹏 《秘书之友》2015,(1):35-36
在秘书的职业生涯中,服务领导对秘书丰富阅历、增长见识、提高素质、促进成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秘书工作虽然风光体面,但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需格外小心、倍加谨慎。本文拟结合自己的秘书工作经历,谈谈日常服务领导工作中说话时需注意的问题。一、谏言不轻言,做到守忠如一。为领导出点子、提建议、当参谋,是秘书人员的重要职责。但何时谏言、怎样谏言、谏什么言,大有学问,  相似文献   

6.
秘书与领导     
领导和秘书是领导工作实践中经常碰到的两个范畴,它们具有人格化和对象化二重属性。作为人格化属性,它是指具体的人;作为对象化属性,它是指具体的事,即领导活动和秘书工作。秘书工作有“三服务”要求,首要的就是为领导服务,为领导开展领导工作当好参谋助手。如果领导主观意见比较强,比较拿得出主意,秘书主要就是当好助手:如果领导本人主观意见不是太强,秘书就要既当好参谋,又当好助手。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位居领导人身边或领导机构中枢,从事办公室事务,办理文书,联系各方,保证领导工作正常运行,直接为领导工作服务并为各方面工作服务的事务与信息助手"的秘书,在任何单位,都具有重要意义。秘书的工作,关涉诸多方面,而集中到一点,便是服务。1985年1月,在全国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上,提出了"三服务",原本指中央办公厅要为中央领导服务,  相似文献   

8.
<正>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秘书与其领导发生分歧是正常现象,必须正确对待。笔者从事秘书工作已26年,认为秘书必须坚持"五要五不要"。一是要强化服从服务意识。坚决服从领导,为领导提供优质服务,是秘书的职责和本质属性。秘书与领导有分歧,经勾通依然不能产生共识,如果秘书还想继续干下去,或没有出路暂且只能干下去,则必须服从领导。二是要透彻领会领导意图。领导  相似文献   

9.
叩颖 《秘书之友》2014,(10):48-48
正《办公室业务》2014年第16期和《应用写作》2014年第8期,介绍了几本最新的公文和写作类图书。1.《秘书工作研究百篇——耄耋秘苑文萃》。本书系中共河北省委一位已进入耄耋之年的原秘书领导所著。全书分上下两卷,包括"秘书理论与秘书历史探索编""公文写作与公文工作研究编""调研理论与调研实践撮要编""领导思想与领导工作求索编"和"人物书刊与学术  相似文献   

10.
王尧 《办公室业务》2013,(11):35-36
秘书工作的最基本特点是辅助性。在没有领导授意的情况下,无权处理问题。但要时刻做好协助领导正确处理问题的准备。秘书工作的特点之二是机要性。秘书人员工作在领导机关,在领导人的身边。处于机关的核心部门,经常接触核心机密。.秘书工作的特点之三是综合性。秘书工作以领导人的活动为轴心。以领导人主管的工作为范畴,凡是领导工作涉及的范围。都是秘书的工作内容。秘书工作的特点之四是服务的单一性。秘书始终以领导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服务对象具有单一性。当然,服务对象的单一。并不排除秘书之间、秘书与其他同志之间的互相协作与支援,但忌手伸得过长。“对外”不能扩张权力,“对内”服务也要掌握分寸,不能代替领导人接受分外的利益。作为秘书要深刻认识秘书工作的四个特点,发挥好三个作用,做好四方面工作,培育四种修养,努力实现“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11.
《秘书之友》2014,(5):47-48
谢亦森在《秘书工作》2014年第3期《走出“为文而文”的误区》一文中指出,执着于解决问题才能写出真文章,而“为文而文”则难成文。机关公文是直接为决策服务,为领导工作服务,为治国理政、造福人民服务的,即它是决策的载体,是执政的工具,是上传下达的纽带,  相似文献   

12.
正《秘书工作研究百篇——耄耋秘苑文集》本书系原中共河北省委一位已进入耄耋之年的秘书领导所著。全书以《秘书工作三十六年回眸》作为绪论,分上下两卷,包括"秘书理论与秘书历史探索编"、"公文写作与公文工作研究编"、"调研理论与调研实践撮要编"、"领导思想与领导工作求索编"和"人物书刊与学术问题评论编"等五个部份。河北人民出版社2014.03月出版定价:140元(含邮费)办公室行政管理师资格证书教程《办公室行政管理师资格证书教程》编写立足于办公室高级行政管理人员。本教程注重针对性,紧紧围绕办公室管理师的岗位任务与要求来编写,充分体现了办公室高级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化的特点,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本教程适用范围广泛,不仅仅是专为办公室管理师应用。凡从事办公室工作、秘书工作人员、秘书老师均可将此书作为案头书,随用随查。本教程附有《办公室行政管理师资格证书考核大纲》。大纲所规定的培训内容、考核目标和考核方法均从实际出发,便于掌握,便于应用。  相似文献   

13.
过去,优秀的秘书在单位都被美誉为"笔杆子",写作功夫如何,成为衡量秘书优劣的主要标尺。今天,秘书部门的领导被誉为"总管家",既要会办文办会,更要会办事。随着现代秘书职业的发展,秘书工作内容越来越丰富,工作范畴越来越广,工作分工越来越细。但不管是机要秘书、文字秘书,还是行政秘书、教学秘书,能写、会写、善写仍然是社会对秘书的基本评判标准。在秘书要写  相似文献   

14.
起草领导讲话稿是秘书工作者一项重要而经常性的工作,也是发挥秘书参谋助手作用,搞好为领导服务的主要形式.笔者认为,秘书人员起草领导讲话稿要念好"准、新、活、实"四字经.  相似文献   

15.
<正>政府领导秘书,泛指为政府领导服务的秘书。政府领导秘书除了具有普通秘书工作所具备的特点外,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要求。例如,正确的思路、及时的参谋和良好的交际等。因此,做好政府领导秘书,除了秘书自身的素质以外,还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6.
叩颖 《秘书之友》2015,(1):46-47
文广会、王月在《秘书》2014年第11期《"五个坚持"视野下的秘书写作》一文中,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坚持"出发,深入阐述了其对秘书工作的指导意义。1.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这是秘书写作的第一要义。秘书写作是辅助领导、履行秘书岗位职责的官方行为,因此必须忠于职守、服从组织、服从领导。秘书写作的绝对忠诚还要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2.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树立大局意识是秘书写作  相似文献   

17.
办理公文是办公室秘书的主要日常工作之一。因工作性质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秘书行文除要符合公文的一般性规范外,还有一条特殊要求,就是必须实现领导的思想意图,想领导之所想,写领导之所需。因此,及时准确地把握领导在各个时期、不同工作上的思想意图,提高行文质量,是新时期办公室秘书参与政务、提升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如何当好领导人秘书作为领导人的身边工作人员和直接助手,秘书虽不是决策者,但负有为领导决策和落实决策做好服务工作的责任。从1980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中央领导同志机要秘书工作的暂行规定》中可以看出,机要秘书的主要工作内容是送阅文件:对较长的文件、电报,如有需要,应摘要后连同原文一起送阅,对领导干部阅办完毕的文件,应细致查看,如有批示,要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9.
当前秘书学研究中多采用居高临下的领导视角来审视问题。秘书是为领导服务的,从领导角度来研究秘书和秘书工作是有必要的,可有效地促进秘书学理论的发展和秘书工作水平的提高。但是如何从领导的高度、又如何运用领导的视角来观照秘书学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严峻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关于做好新时期秘书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对秘书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挑战。作为领导决策“外脑”和管理助手的秘书,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岗位实际,解放思想观念,不断提升服务领导、服务发展、服务基层的实际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三个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