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覃乃昌先生著的《壮族稻作农业史》一书已于1997年4月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了。这是第一本关于壮族稻作农业史研究的专著。它的出版是广西农业史研究方面的一件喜事,反映了我国当前的农业史研究正在走向深化。一、世界性的重大学术课题该书主要探索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壮族与稻作农业的起源;二是壮族稻作农业的历史发展。在探索壮族与稻作农业的起源中,涉及了世界性的重大学术课题──稻作的起源。由于稻谷对于人类来说太重要了,于是,长期以来,世界性的课题稻作农业是如何起源的被全世界农史学界、考古学界等特别重视,仅在中国稻作起…  相似文献   

2.
《布洛陀经诗》不仅描述了壮族先人对人类产生、万物起源等诸多问题的看法,也描绘了壮族原始社会的风貌:壮族古代部落战争、壮族阶级社会的产生、壮族古代社会生产发展,是一部丰厚的集大成之作,为研究壮族古代历史、古代百越史、壮族古代文化提供了极宝贵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和学术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马邻翼先生的著作《伊斯兰教概论》的研究是忽略的,每当提及民国时期伊斯兰教的研究成果,主要关注金吉堂先生的《中国回教史研究》(1935年北平成达师范出版部出版发行);傅统先先生的《中国回教史》(194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马以愚先生的《中国回教史鉴》(194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白寿彝先生的《中国回教小史》(194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等。从中国伊斯兰教史的角度来说,这四部著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理论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在学术界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相似文献   

4.
张越 《回族研究》2003,(2):31-33
由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瞿林东先生撰写的《白寿彝史学的理论风格》一书,已于2001年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研究、评述和介绍白寿彝先生学术的第一部专书。白寿彝先生生前在中国交通史、中国伊斯兰教史、回族史、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史学史、中国通史和史学理论等领域,均有深入的研究。他撰述和主编了几十部学术著作,撰写了数百篇学术论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海内外有着广泛的学术影响和崇高的学术声望。特别是在中国通史、民族史…  相似文献   

5.
对一个学者最好的纪念就是对他学术心路的追忆、对其作品的肯定和对其衣钵的传承,这应当是我们作为研究者的一种追求和共识。2019年8月29日,著名回族史学家杨怀中先生走完了他的一生,于一个以学术为志向的学者而言,肉体的生命结束了,但学术生命没有终止,先生身前所著的学术著作、学术遗产和为学之风,会因后来者的阅读和传承而得以延续。文章以杨怀中先生的《回族史散论》为切入点,回顾杨先生的系列著作,梳理杨先生的学术心路、学术遗产和为学之风,以期在先生学术著作和为学之风的勉励中前行。  相似文献   

6.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中国中央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施的一种有别于汉族地区的统治政策.其中,壮族土司制度源远流长,对壮族聚居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研究壮族史和广西地方史的重要内容,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女博士詹妮弗·托克(Jennifer Took)所著的《中国西南地区的部族首领:中华帝国晚期壮族首领在土司制度下的特权》[1]①就是近年来国外学者研究壮族土司的一部代表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外学者对中国土司制度的基本观点及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7.
王伏平 《回族研究》2007,(1):115-118
《中国回教史》①一书,是已故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教育学家、著名回族伊斯兰教学者傅统先(1910—1985)先生于1937年撰写的一部与白寿彝《中国回教小史》、金吉堂《中国回教史研究》、马以愚《中国回教史鉴》齐名的民国时期(1911—1949)回族学者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史、中国回族史的代表性成果。194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回教史》是商务印书馆组编的大型“中国文化史丛书”的一种,从此中国回族、伊斯兰教史研究正式进入中国文化史研究系列,进入当时中国的学术殿堂[1](P7)。此后,台湾、日本多次印刷、再版此书,成为国外从事中国回族史及…  相似文献   

8.
韦颖琛 《中国民族》2023,(4):112-116
<正>绿油油的稻田承载着农人的希望。春天,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遍布山坡平坝的稻田里一派繁忙景象,农民正在以人工或机械化方式忙碌地插秧。隆安位于广西西南部、右江下游两岸,有着“中国那文化之乡”的美誉。这里河道纵横,湿地密布,水、土、热资源丰富,发展稻作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孕育出了极具特色和价值的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那”是壮语,意为水田、稻田,“那文化”就是壮族的稻作文化。隆安“那文化”底蕴深厚,被著名学者梁庭望先生称为“壮族稻作文化最集中、最灿烂的展示地”。2015年,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入选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相似文献   

9.
白寿彝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同时也是杰出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把一生都奉献给历史研究和教育事业。 1928年,先生19岁,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上发表了《整理国故介绍欧化的必要和应取的方向》一文。当时,整理国故和全盘西化的争论很活跃。他在文章中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张中西并取,用其所长。这篇学术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先生从事学术研究的开始。在此后7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在中国通史、中国伊斯兰教史、回族史、中国民族关系史、中西交通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学史、文学理论和历史教…  相似文献   

10.
我接触徐松石先生的著作始于二十年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同志给我推荐徐松石著《粤江流域人民史》,其时,正值我开始致力整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编撰《壮族通史》,自知平生学识浅薄,我抱着求知的渴望去阅读这本名家大著。印象里,首先是徐松石先生著述叙事流畅易读的文笔,朴实的文风,渊博的知识,简明新颖的篇章结构,多学科有机结合论证问题的研究方法,“僮为岭南土著”的总观点像磁石般地吸引着我,令我手不释卷地直读下去;然而最令我十分惊讶的是徐松石先生在《粤江流域人民史》的“跋”上表露的对壮族人民的自然真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1.
《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曾经历了采集时代、渔猎时代、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四大时代。在工业时代尚未到来之前,农业时代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时代,人类文明就是从农业时代开始的。考古学已经证明:中国的农业文化主要是稻作文化,而中国的稻作文化早在距今1 5000年前就已诞生了,在距今1 0000年到6000年之间,中华民族的稻作文化就已相当先进,衣食住行、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都已走向成熟。一个成熟的文明是离不开它的上层建筑——先进的生产关系的。林河先生领会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有关“政治文明”的新理念后,通过对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黄帝四经》的再研究,提出了“中华民族开创了全人类的政治文明”的新观点。为此,本刊记者再次采访了林河先生。  相似文献   

12.
嘹歌·贼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反映的壮族文化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贼歌》是流传于广西右江地区壮族民间的一部叙事抒情长歌。它叙述了土司时代一位壮族男子被迫出征的战争经历和爱情故事,记述了土司制度下壮族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平乱战争、风俗文化等,反映了壮族传统的思想性格。价值观念、文化心理等。《贼歌》采用壮族情歌套路式的表现形式,将记叙和抒情结合为一体,语言生动,情感丰富,风格独特,堪称壮族民歌的典范。《嘹歌》是流传于广西右江地区的壮族民歌总集。本世纪七十年代,黄勇刹先生将《嘹歌》中长歌之一《贼歌》整理为民间文学《唱离乱》在《广西文学》上发表,引起了民间文学界的…  相似文献   

13.
敏俊卿 《回族研究》2007,(1):134-138
马寿千先生(1929—2005),我国著名回族史研究专家,他一生潜心于回族史和伊斯兰文化研究,勤于收集资料,积累史识,撰述丰厚,提出了不少开创性的学术见解。他参与了由已故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回族历史人物志———《回族人物志》的编撰工作,并担任新型体例回族史《中国回回民族史》和《中国民族百科全书.回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和保安族卷》的副主编,成为“建国后回族学研究领域领军式的人物”[1],他以其开拓性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回族学学科的发展。同时,马寿千先生还是中央民族大学回族史教学的奠基者,他在教…  相似文献   

14.
195 6年笔者研读过前辈学者徐松石先生的两部大作《粤江人民流域人民史》和《僮族泰族粤族考》之后 ,对我国壮族与国内外那么多的民族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很感兴趣 ,于是我阅读了有关这方面的书 ,如 2 0世纪 40年代出版的《暹罗民族学研究译丛》 ,这本书翻译了西方学者和泰国学者对泰族的研究论文 ,实际上旁及我国华南和西南的许多民族 ,使笔者对壮族与泰族的渊源关系的兴趣越来越浓。 2 0多年来 ,我把壮族的研究延伸到国外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印度等国 ,其中泰国的泰族是重要的方面 ,因为泰族人口多 ,他与我国的傣族、老挝的佬族、缅甸的…  相似文献   

15.
《蒙古秘史》是一部重要的蒙古学古籍文献,相关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学术领域。长期以来,《蒙古秘史》的研究始终是一个学术热点,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涉及历史、语言、文学、宗教、社会、科技史等诸多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蒙古秘史》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集中在《蒙古秘史》的校勘、注释、翻译、刊布,相关的文献学和史学史研究等方面。鉴于此,笔者试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关《蒙古秘史》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析,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白寿彝先生是中国当代历史学界的宗师、巨匠,他不仅在中国通史、中国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国伊斯兰教史、史学理论等研究领域功勋卓著,而且是中国回族史研究的奠基者和开拓者。2005年是白寿彝先生诞辰96周年,逝世5周年。本文拟从以下六个方面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白寿彝先生在各研究领域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以示纪念。一、白寿彝先生学术成就的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瞿林东先生撰写的《白寿彝史学的理论风格》(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相似文献   

17.
由张声震研究员主编的《壮族通史》的出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壮学研究取得的最新也是最重大的成果,集中了壮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的精华。我对这个重大研究成果的取得,表示衷心而热烈的祝贺!过去曾经出版过几部壮族简史和通史,但限于人力、史料等诸多原因,对壮族历史问题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并存在不少问题。现在出版的这部《壮族通史》,是一部全面系统阐述壮族社会历史文化的巨著。无论编写的力量、史料的收集、现代科学手段的运用,还是对壮族重大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都达到了新的高度,是迄今为止论述最全…  相似文献   

18.
《壮族文化重组与再生》涉及到的民族美学问题研究及意义黄毅邵志忠的《壮族文化重组与再生》是一部多角度、多学科的壮学著作。它不仅是一部民间文艺学著作,因为它研究了壮族的歌谣、神话、传说、故事;同时它又是一部民俗学著作,因为它研究了壮族的民俗;而且它还是一...  相似文献   

19.
书讯     
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教授芈一之先生新著《撒拉族史》,于近日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芈一之先生继《撒拉族政治社会史》(1996年黄河文化出版社出版,20余万字)之后,又一部撒拉族研究的学术专著。全书系统深入地论述了撒拉族的民族来源、历史发展、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军事斗争、社会性质等诸多方面,是一部研究撒拉族历史的权威著作。全书共32.6万字。《青海省志·民主党派志》,于近日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24万字。该志是青海省志组成部分,芈一之教授为该书全书篡修。书讯@贾伟  相似文献   

20.
中国壮族和泰国泰族,是自古从事稻作农业生产的民族,壮语和泰语均称水田为"那"(na<'2>),壮族和泰族聚居的乡村有许多带"那""纳"(水田)字地名,构词和含义基本相同;有相近同的稻作农业生产及加工食品词汇并自成体系;有类似的稻作生产传统仪俗和信俗观念.特定的地名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着一定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往往为揭开民族来源和历史文化的谜团提供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