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雪丽 《理论界》2012,(6):83-85
心理和谐作为社会和谐的内在组成部分,不仅是个体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心理保障。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里,道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和谐因素,老子的矛盾观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当下的人们提供了深刻的生活智慧。他提出的"相反相成"、"反者道之动"、"致虚守静"、"柔弱不争"等宝贵思想,为现代人构建和谐心理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参考和理论借鉴,对构建和谐心灵与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溯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就会发现古人对和谐的理解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是一种大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世界的和谐.关于和谐的本质、和谐的价值、以及如何能够达到和谐等方面,在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中也都有比较完善的思想论述.  相似文献   

3.
儒家和谐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秋李 《理论界》2006,(9):176-177
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其和谐思想也是十分丰富和深刻的,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遗产,儒家和谐思想中的思维原则和价值理念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先秦儒家经典中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和谐思想,涵盖了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深入挖掘其中的积极因素,摒弃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继承其思想精华,对于今天矫正现实生活中的人性扭曲、道德失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对于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对于解决当前全球性的环境、资源、生态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主要关注的是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和谐的确是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中应该着力解决的,但毕竟只是外在的和谐。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人的内心的和谐,人生的和谐。在这方面,中国传统道德家思想中的达观、宁静、自由、知常、知足等,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对安抚当今一些浮躁、过热、功利的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对古代司法审判影响很深,它主要表现在司法中注意防止和纠正冤案、错案;注重情理法相结合;允许亲族相讼;互相制约的司法机构设置;注意保护弱者的权益;重视教育说服和息讼等六个方面.和谐思想是中国古代司法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王敏 《南方论刊》2007,(1):27-28
孔子作为儒家理论的创始人,其理论体系博大精深。社会和谐思想是其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的相关论述,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儒家和谐思想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追求社会的普遍和谐是儒家文明的精髓,也是现代文明的主要价值目标。本文从哲学的角度考察了儒家和谐思想的渊源和体系,从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评价其现代功能与历史局限,以期对构建当代人文精神的范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中华民族连绵五千年文明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客观存在。本文在强调内部研究、社会发展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上 ,从对古代管理思想特有的观念形态———治国之道———的探讨出发 ,揭示了儒道法共同架构中国古代主干管理思想之基本事实 ,探讨了该思想的学派构成和核心内容———“内圣外王”治国模式。  相似文献   

11.
领导者的素质,主要指个人经后天努力和在教育、环境的影响下所形成的,适合于从事领导工作的比较稳定的思想观念、品德操守、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品质。我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从一定的政治理念出发,围绕如何提高统治效率,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关于领导者素质和素质结构的思想,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社会视野下的领导者素质理论,其中不乏在现代社会仍有借鉴意义的光辉思想。  相似文献   

12.
和合、和谐与现代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人类所共同面临的挑战和冲突,概而言之,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心灵和不同文明之间的五大冲突,并由此而引发了五大危机,如生态危机、社会危机、道德危机、精神危机、价值危机.它关系着人类的生命存在和利益.为了求索化解此五大冲突之道,追求人类文化的出路和前景,东西方学者从各个层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学说和设想,组织了各种机构,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但效果与价值理想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13.
赵波 《兰州学刊》2007,1(1):128-130
研究任何法律都不可忽略其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因为考察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法律能够更加深刻体会法律的地位和特征.在传统中国,法律为儒家意识形态所支配.儒家意识形态与法律的关系既有协调和统一的一面,也有冲突和离散的一面.理解这些关系将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推动法律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儒家思想居于古代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成为深入人心的固定观念,与其自身的平民色彩和家训文化在家庭中的阐扬有直接的关系。儒家思想通过家训文化在民间的渗透,对家庭成员的人格塑造和为传统社会的思想控制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典型模式。这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都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梳理了以严复和梁启超为代表的近代转型时期的自由观念和文学实践,指出严复和梁启超宣传的近代自由观念偏重于国家而轻视个人,他们的文学观念也是一种实用的功利的文学观念。因此在严复和梁启超手中没有能够产生出自由主义文学,真正的转变要等到以胡适周作人等代表的五四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的绩效考核理论和思想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了明主治吏不治民,治吏之重在于考课,德礼为政教之本,察吏安民、视情办吏,民唯邦本、本固邦兴等方面.古代的绩效考核理论和思想固然有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但是历史发展具有连续性,认真学习和借鉴绩效考核理论和思想对于今天的绩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序"的建立必须以各要素"扮演"不同角色的不平等为前提,以整体的等级森严与互相牵制而达致的平衡为目的.如何使这一"重序"理念变成全社会的共识,是一个艰深却意义非凡的"课题".中国古代哲学家对此作出了卓有成效且深入人心的探索,其哲理化进程.对当今社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的政治救亡与思想启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玲 《北方论丛》2002,1(3):33-36
近代中国,学西方反传统的思想启蒙运动是在民族存亡危机的背景下出现的.思想启蒙运动推动了政治上的救亡.思想启蒙由于政治救亡的迫切性未能完成对中国深层文化的更新.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矛盾论认为矛盾对立是绝对的,和谐统一是相对的,这个论断有它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但不能绝对化。辩证思维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超越历史,把问题普遍化,同样不符合辩证精神。而现代辩证和谐论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出和谐的普遍性:(一)和谐在一切事物中是普遍存在的,不是局部的、个别的。(二)和谐贯串于一切事物自始至终发展的全过程,不是暂时的、易逝的。(三)和谐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据和发展的动力,因而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相似文献   

20.
李志军 《江汉论坛》2003,1(10):56-60
气本论、象数论是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理论基础,机械论是西方近代科学思想的核心观念,在中国接受西方近代机械论科学思想的过程中,中国传统的气本论、象数论发挥了中介和桥梁的作用。这一转化过程以中国传统的气本论为接受基础,以象数论为解释西学的手段,以掌握西方机械论思想为目标,形成了一套气本论──象数论──机械论为特色的科学思想理论观点,反映了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向近代科学思想转变的思想历程。这一历程既是科学形态的变革,也是科学思维的变革。深入分析这一变革过程,不仅能够阐明中西科学哲学思想结合的内在机制,而且能够揭示中西文化交流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