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了研究中国各地区当前的投资环境状况,本文通过对影响投资的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分析,选取了市场状况、人力资源、政府施政、基本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信息技术运用六个大指标分别17个具体指标,构建投资环境的指标评价体系。文章选择中国的省会城市为研究对象,主要依托《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投资环境进行排序和分类,计算出各城市主成分得分。为了进一步对各地区投资环境分类,用主成分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将我国30个城市聚为投资环境优越、良好、较差三个层次,并对结果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中国地方政府管理和调控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的不断提高,区域竞争力也成为理论界和各方面日益关注的一个热点。论文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对2010年我国各地区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以期利用分析结果对我国各地区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30省市汽车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建立我国区域汽车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竞争信息平台,为汽车制造业企业经营发展与科学决策提供权威的汽车行业竞争力信息,为政府、金融机构在政策、融资与投资方面提供高水平的汽车行业咨询性综合竞争力信息。本文借鉴国外竞争力前沿研究,联系我国汽车制造业竞争与发展的实际问题,开发了针对我国产业竞争力评价的对称性设计评价方法,建立了我国汽车制造业竞争力评价的7大要素和49项指标的评价体系,并运用于企业集群、产业和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实际研究,以及多元统计等分析方法,对我国地区汽车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和汽车制造业企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多方面的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吴振明 《经营管理者》2009,(18):234-234
投资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区域发展战略实现的前提。目前国际上有投资指南、世界商业环境调查、商业环境和企业绩效、做生意和全球竞争力报告等五种重要的投资环境评价法,在这五种方法的基础上建立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并利用SPSS软件对成都市投资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国内外产业安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产业发展环境、产业竞争力和产业依存度3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构建了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自2000年大体呈现"上升—波动—稳定"的状态,并从技术水平、原材料进口和能源效率等因素解释了这一现象。此外,国务院颁布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促进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安全的大幅提升,这支持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具有发挥更大作用的必要性结论。  相似文献   

6.
我国35个大中城市人力资本投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涛 《中国管理科学》2004,12(4):124-129
城市是人力资本的重要集散地,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场所。本文构建了城市人力资本投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35个大中城市人力资本投资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给出各城市得分及排序。  相似文献   

7.
石油加工行业是我国的重点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经营能力和成长能力等方面对我国10家石油加工类上市公司的13项财务指标进行了竞争力综合评价。讨论了上市公司财务系数评价的计算原理和方法,从而给出了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动态综合评价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并把这种方法应用到石油加工及炼焦类上市公司的分析上,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从而为投资者作出投资判断提供了客观、合理的决策依据,并且发现了这类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主成分分析用于多指标评价的方法研究——主成分评价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首先,分析了目前主成分分析用于多指标评价中存在的对指标不加选择的滥用倾向、未考虑评价者的价值判断、以及是否需要多主成分合成等评价相关问题,特别是指出了传统方法存在信息量权二次加权问题.其次,本着在多指标评价理论框架之下对主成分分析进行"主观化"改造的思想,提出分级指标体系设计、增加重要性权(二次加权)等观点,构建了适用于半结构化问题的"主成分评价"方法体系.进一步地,依据问题指标重要性差异和指标体系相关度差异,对目前主成分分析用于多指标评价各种方法及其适用条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最后以一个简单的实际案例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9.
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今天,科技创新是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的扩展-核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大陆三十一个省市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并举例分析研究对象在主要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对地区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确评价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可以使上市公司对自身竞争水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同时也是投资者进行投资、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所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选取了在深沪上市的汽车行业三十家公司的十五个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资产运营效率的财务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评价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竞争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级城市投资环境评价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卫国  何伟 《管理学报》2006,3(2):195-198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不同城市的分布极不平衡,投资环境差异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了城市投资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对全国167个城市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研究和评价了各城市的投资环境,并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投资环境与FD I以及GDP的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薛俭  朱迪  赵来军 《中国管理科学》2020,28(10):210-219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迅速,省际贸易快速增长,由此带来了隐含污染省际转移问题,形成了隐含成本,造成了省份发展不均衡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基于此,本文构建环境投入产出模型、隐含成本结构合理性评估模型、结构分解分析模型,选取泛京津冀区域的2007年和2010年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以SO2作为隐含污染物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发达省份(北京、天津、山东)是隐含SO2的净输出省份,间接获得隐含SO2的经济收益;欠发达省份(河北、山西、内蒙古)是隐含SO2的净输入省份,承担隐含成本。发达省份隐含SO2的结构明显优于欠发达省份。负值的技术效应和正值的规模效应是造成隐含SO2改变的主要驱动效应,研究结论可作为改善省份的均衡发展、区域的可持续增长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风险投资环境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地区特有的经济、科技、金融等环境构成了当地的风险投资环境体系,风险投资环境体系的改善会直接促进当地风险投资的发展。将数据包络方法(DEA)应用到地区风险投资环境评价中,对我国19个省份(直辖市)的风险投资环境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风险投资环境非DEA有效的地区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构建了外商直接投资、产学研合作的溢出效应和地区创新绩效的分析框架,运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产学研合作的溢出效应在对区域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的影响上存在何种关系(互补/替代)。研究表明:在对区域产品相关创新产出的影响上,外商直接投资与产学研合作作为两类知识获取渠道存在替代关系;在对区域专利相关和产品相关创新效率的影响上,外商直接投资与产学研合作作为两类知识获取渠道存在替代关系。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区域创新绩效提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2000-2006年中国29个省际截面数据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赋权的研究方法,评价中国区域生态效率的差异性。进一步以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值为因变量,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环保资金投入,环境政策及产业结构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1)中国区域生态效率差异较为明显,总体呈东高西低的格局;(2)环保资金投入与产业结构调整均对生态效率改善有积极影响;(3)以排污费为代表的环境经济政策对生态效率改善影响并不显著。并依据以上研究发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R&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 represent the basic core of corpor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tivities, and play a crucial role in enhancing the ability of companies to achieve rapid and sustainable growth. In recent years, the total R&D investments in China hav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industrial investments in R&D activities relative to national R&D investments has increased rapidly.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R&D investments, we utiliz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models to evaluate the relative efficiencies of 30 regional R&D investments using the First Official China Economic Census Data in 2004. Our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indicate the following: (1) Only six provinces are global technical efficient and the performance of regional R&D investments in China needs to improve dramatically. (2)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have not yet occurred in any province. 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have prevailed in most provinces in the Western region, and 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have prevailed in most provinces in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regions. (3) There are no direct relationships between global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the amount of R&D investment. The Western region has the highest average radial efficiency score, followed by the Eastern region, and then by the Central region. (4) The Eastern region has advantages in local technical efficiency, the Western region has advantages in scale efficiency, while the Central region has neither technical efficiency advantages nor scale efficiency advantages.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efficiencies of regional R&D investments.  相似文献   

17.
岳鹄  康继军 《管理学报》2009,6(9):1182-1187
根据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997~2007年的创新活动面板数据,以专利的授权数量作为创新产出的指标,实证检验区域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并解释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30个省(区、市)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差异,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是由于各地区研发人员和研发费用的投入差异,也是由于各地区以FDI、市场化程度、累积知识存量和知识流动能力等因素组成的创新环境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克服其"瓶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考虑地区环保投入具有策略互动特征的基础上,模型分析了禀赋和财政能力差异对地方政府政策目标的影响,并讨论了平衡地区资源禀赋的生态转移支付政策对地区间环保联合产出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区间环保投入策略互动特征的引入,使得环保联合产出最大化对应于适度的地方政府资源禀赋差异程度,差异程度过大或者过于平均,都不利于激发地方政府活力,为高质量的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稳定条件。此外,专项转移支付政策相比于总量转移支付政策,能够更有效地激励地方政府在生态环境方面投入努力;而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在实践中的信息对称要求,建立市场化运作资金池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安排是进一步加大地区环保投入水平的可行政策。从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确保环保投入发挥成效,测度地区生态外溢效应、优化专项转移支付政策,建立市场化运作资金池、提升横向转移支付占比等方面,提出提升我国环保投入资金使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DEA的区域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何度量区域之间的差距并找出缩小区域差距的方法、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是当前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采用DEA方法研究了在省级水平上的区域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的各个省(市、自治区)中,达到技术效率的只有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山东、广东、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分析的结果也表明若要达到当前的产出,各个省市在投入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余地,这也为区域经济发展向资源节约方面迈进提供了一个定量的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态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主要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第9轮经济周期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为了全面、详尽、准确地反映这一轮周期波动的扩张和收缩持续时间和波峰、波谷转折点的位置 ,我们以月度指标来描述波动轨迹。根据统计指标体系的特征和构造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本文选择了以反映生产规模、市场环境、开放度为主要内容的六个指标 ,即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货物周转量和进出口总额 ,按照一定的步骤 ,构造了一个能综合反映周期波动的短期波动综合指数 ,通过该指数1990年2月~2002年4月共147个月的具体数值 ,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进行统计描述和特征归纳。这有利于准确把握本轮周期的波动特点 ,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