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与世界3     
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为学界所熟知,波兰尼关于知识的理论也与"三个世界"理论密切相关。将"道"与世界3联系起来,一方面为理解"道"提供一个新视角,另一方面也会丰富对世界3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道与世界3①     
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为学界所熟知,波兰尼关于知识的理论也与“三个世界”理论密切相关。将“道”与世界3联系起来,一方面为理解“道”提供一个新视角,另一方面也会丰富对世界3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他的"世界3"理论。根据波普尔的论述,人类精神产物的世界即世界3具有实在性、客观性、自主性、反馈作用等基本特性。尽管他的世界3理论存在着不少瑕疵,但世界3理论的提出,对于我们进一步分析和研究人类的意识现象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摘耍:波普尔的“客客观知识”在其客观性属性上,类似于超脱贝多芬的自我性、体现客观美感的巴赫型音乐。巴赫音乐音符与音符之间具有严谨又不失美感的客观秩序、不能被理性所摒弃的严密的数的逻辑构架,其客观性诉求与波普尔寻求超脱于主观、从而能够在客观形式中达到统一的知识类型——“客观知识”学说建构之间,存在发生学关联,直接导致波普尔对世界2与世界3的医分。巴赫型音乐对于波普尔科学哲学的深刻影响,为音乐与科学、哲学之间的彼此通约,提供了典型的个案。关键词:波普尔;巴赫型音乐;贝多芬;客观知识;世界3  相似文献   

5.
在简述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他的世界3概念界定的模糊性,概述了各种世界4观点以及在世界4问题上的争论,最后提出解决世界4问题的途径。应当对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进行修正,把世界3界定为人类活动的产物(文化世界或属人世界),而不仅仅是认识活动的产物(知识世界)。这样,波普尔"三个世界"的划分在逻辑上就是充分的和无懈可击的,目前的各种世界4概念都可以纳入新的世界3范畴之中,是隶属于世界3的亚世界。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卡尔.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的基础上,分别从世界3的实在性和客观性是科学技术学建立的基础,世界3的自主性是科学技术学科体系建立的基础,世界3与世界1的相互作用是理解科学技术本质的基础,世界1的演化状态是科学技术分类的基础,世界2的中介作用是确立科学技术认识论的基础以及世界3形成的价值库是科技价值形成的基础等方面论述了波普尔世界3理论为科学技术学等学科奠定了哲学基础,确立了科学技术学的哲学本体论地位。  相似文献   

7.
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是西方当代著名哲学家———英国人卡尔·波普尔在本体论问题上的一个宣言。我们不仅要看到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在本体论方面的意义 ,而且应同时重视它在认识论方面的价值。我相信 ,从这个理论本身的矛盾和和局限性中 ,我们可以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世界3"是波普尔提出的重要理论。之所以至今未受到学界重视,主要原因在于传统哲学排斥,中国传统文化遗弃,后现代批判,新事物层出不穷,以及理论本身的不完善。马克思的"两条道路"理论由认识论揭示走进世界3的必要性,知识社会的到来在实际层面提示走进世界3的重要性。哲学由关注物质——世界1,转向主体——世界2,再到心物作用的产物——世界3,这是合乎逻辑的发展历程。本体论,将提供走进世界3的钥匙。仿照自然哲学,从本体论视角研究客观知识可以从知识的存在方式、知识的演化方式、知识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20世纪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在其著作《客观知识》中提出了一种反对传统知识观的客观知识理论。尽管波普尔的客观知识理论存在一些局限性,但无论是对自然科学还是对社会科学研究都产生了广泛影响。中国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从科学划界、证伪方法论、知识进化观等单一层面对这一知识理论进行了述评、辩护或批判,而对波普尔知识理论客观性、自主性和进化性却未能给予整体性的观照,从而在评价波普尔的客观知识理论时出现了见仁见智甚至“盲人摸象”的图景。文章旨在通过对客观知识理论本质与特性进行整体性解读,一则对波普尔的知识理论作出合理的评价,二则对人们建构新的知识观提供方法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
卡尔.波普尔的理解理论是其科学哲学的重要内容,他在“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之外提出了一个“第三世界”,即概念的世界或称知识的世界,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其理解理论,即解释学。波普尔将客观知识的世界或第三世界作为理解活动的生存空间和活动范围,认为理解的本质就是解题,并提出理解度与理解的逻辑等影响理解过程完成的重要概念。波普尔的理解理论对于实现解释学与科学哲学的对话、沟通等具有重要价值,但也有其局限。  相似文献   

11.
柏拉图和波普尔都认为存在一个超验的客观世界,这个客观世界是人类知识的对象,柏拉图将其称为理念的世界,波普尔称其为"世界3"。理念世界和"世界3"的思想虽有共同之处,但两者之间存在实质上的差别,二者之间的差别造成了柏拉图和波普尔知识观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北美媒介生态学者保罗·莱文森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他的新知识进化理论知识—技术观在技术哲学、媒介生态学领域引起激烈争论。该理论既受到达尔文的进化论、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和非完美认识论影响,也受到坎贝尔的进化认识论启发,为我们管窥知识与技术在西方科学哲学中的新进展并对其进行跨学科审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参照。  相似文献   

13.
有人认为,卡尔·波普尔关于“世各3”的理论(参看《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0年第一期波普尔的两篇文章)是对现代哲学和科学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和脑科学发展成果的深刻预见和理论概括。在我看来,虽然这种意见肯定是言过其实的,但我仍然倾向于为它作一点辩解。一、波普尔把人类精神的产物,例如,象艺术作品、科学作品,特别是科学理论的出现,看作是比一般的意识状态的出现更高一层次的新事物。他认为,人类精神产物的出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世界是哈贝马斯确保交往行为者们达成相互理解的背景假设,在形式语用学和交往行为理论中居于重要地位。目前关于哈氏生活世界理论的研究存在一个明显的谱系学认识误区,即认为他的思想渊源仅限于现象学的生活世界理论而无关其他。实际上,将思辨的欧陆哲学与分析的英美哲学融入一炉的哈氏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他的综合性,生活世界的谱系正体现了这一特点。哈氏生活世界理论的思想源泉来自以下五个方面:现象学的生活世界理论;现象学社会学的生活世界理论;涂尔干的集体意识理论;米德的自我理论;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  相似文献   

15.
波普尔认为第三世界既不是物理客体的世界(即第一世界),也不是主观经验的世界(即第二世界),而是一个特殊的世界。第三世界本质上是人类心智的产物,但又具有客观自主性。波普尔建构第三世界理论一方面是为了同时解决两个不同的哲学问题,即客观知识问题与身心问题,另一方面是为他提出科学或社会科学方法论提供关键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6.
卡西尔的符号哲学和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在信息时代对认识信息与文化的区别有启示作用。信息是资源,文化才能提高人的素质。素质教育是一个促进人与文化相互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樊斌 (荆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 )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动物” ,那么中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就是通过阅读教学 ,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个符号系统 ,得以进入“符号宇宙”———“人类文化的世界”中去。这个世界被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称为“第三世界”或曰“世界 3”。按波普尔的理论 ,每个人都生活在物理世界之中 ,每个人又都有其各自的心理世界 ,但并不是每人都能进入“世界 3”———人类精神产物的世界。只有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人 ,才既可欣赏文学艺术的美景 ,又可品味科学领域的佳境 ;既可在白话文中遨游 ,…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波普尔证伪主义划界理论的内容和特点、划界标准及其特点,以及波普尔所强调的作为证伪之依据的基础陈述的性质及其特点,提出了波普尔划界理论面临的困难,为进一步研究划界问题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考虑将计算机程序看作波普尔的世界3成员,将计算机硬件本身视为世界1。在IT技术支持下,世界3可以与世界1互动。这种互动的最好范例是图灵机。未来社会可以还原为互动着的世界3与世界1机器,即图灵机。  相似文献   

20.
波普尔科学哲学中内涵的人文精神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认为波普尔科学哲学内涵的科学精神背后的人文精神是更为深层的精神,是波普尔科学哲学的"灵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波普尔科学哲学中内在的精神整体,成为波普尔科学哲学产生、发展的内在的强大精神动力。波普尔科学哲学内涵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其产生过程与核心内容两个方面。挖掘波普尔科学哲学内涵的人文精神,对于进一步理解波普尔科学哲学的精神实质,拓展波普尔科学哲学研究的新视野,推动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