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日韩常用汉字规范异同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文利  杜丽荣 《学术界》2005,(5):135-139
本文依据《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等现行汉字规范标准,主要从字形角度对日文常用汉字和韩文常用汉字进行了定量分析,对中日韩三国常用汉字字形规范的异同作了总结,以期为三国乃至“汉字文化圈”国家的“书同文”和对日、对韩留学生的汉字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形成是有过程的。作为东方文化特征之一的“汉字” ,在东亚大文化系统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汉字的传入和使用 ,改变了东亚各国无文字的历史 ,使深层次文化交流得以进行 ,并逐渐形成以中国儒学思想为核心、汉字为重要特征之一的“东亚汉字文化圈”。  相似文献   

3.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尤其是针对非汉字文化圈的俄罗斯留学生来说,学习汉字更是存在诸多的困难。由于对外汉语教师教学方法使用不得当,使得俄罗斯留学生在汉字掌握上很不理想,本文拟从对外汉字教学方法入手,分析存在的不足,寻求适当的对俄汉字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日汉字文化的互动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文化圈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存在共同的文化传播工具——汉字,因而又称为“汉字文化圈”,中国是汉字文化圈的“直属圈”,日本是汉字文化圈的“自治圈”。在古代,源自中国的汉字广为影响日本,日本也逐步实现文字的“和风化”。近代日本在译介西洋语汇时,大量创制汉字词,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择取中国古典词翻译西洋术语;(二)利用汉语词素和汉语造词法,创制汉字新词,以翻译为洋术语。这些日制新词在清末民初大量输往中国。故中日汉字文化呈现历时性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5.
庄伟杰 《云梦学刊》2014,(3):99-104
何谓“域外汉字文化圈”,它与海外华文文学有何关联?进一步说,既然是域外,那么其圈内汉语文学是否属于华文文学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有何异同?把域外汉字文化圈与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链接互动,我们能获得什么资源和启示?另外,在通常情况下,一提起“海外华文文学”,人们一听就明白这是指在中国以外的用汉语书写的文学(作品).既如是,为何学术界还有“世界华文文学”、“域外文学”、“华语语系文学”、“全球华文文学”、“海外华人文学”等一系列相关的概念出现呢?这又是一个令人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汉字历来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大难题,对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尤为如此。在长期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也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处于从属的地位。根据汉字的特点,针对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学习汉字时出现的问题,通过总结汉字教学方法,使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邵文利  杜丽荣 《学术界》2007,(4):264-269
本文对韩国韩中文字交流协会和韩中共用汉字能力鉴定会在韩国1800个教育用基础汉字中选择简化的606个简体汉字进行了全面评析,详细分析了606个简体字与我国现行规范汉字的具体对应关系及启用606字对韩国教育用基础汉字产生的影响;认为606个简体汉字的选用是韩国汉字学界在认同中国汉字规范标准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对推动中韩两国乃至汉字文化圈国家实行汉字"书同文"具有重要意义,对汉语的国际推广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信息时代汉字研究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汉字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和民众关心的对象.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作为整个国家和民族使用的文字在信息时代需要标准化和规范化,二是海峡两岸以及汉字文化圈的交流需要对汉字问题进行沟通和研究;三是从汉语国际推广和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看,也必须先进行内部的规范以及标准化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汉字问题已经引起人们广泛注意,这有助于汉字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随着非洲留学生来华学习人数的递增,非洲留学生的汉字教学已成为当前讨论的新话题。针对零起点非洲留学生开设汉字课,不仅是国际汉语教学推广的需要,同时也是提升高校国际化程度的需要,由于非洲留学生没有汉字基础,因此针对零起点非洲留学生的汉字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过对当前非洲留学汉字教学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对零起点非洲留学生开设汉字课的必要性,并从零起点非洲留学生汉字课的内容和方式的特殊性出发,进行汉字课教学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汉字文化与朝鲜汉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是形成“汉字文化圈”的主要文化载体。朝鲜汉字(朝鲜国字)因其历史渊源、文化传统、语言特点等方面的原因,在具备各种“朝鲜化”固有特征的同时,呈现出根深蒂固的中国汉字文化的印迹。可以说,朝鲜汉字是汉字文化“朝鲜化”的直接而必然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赵琼红 《北方论丛》2004,(1):131-134
昆德拉的几乎所有小说文本中,镜子都作为一个重要的意象频繁出现,为他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展开提供契机.透过镜子,我们就能明晰地洞察到昆德拉小说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及他们与整个世界的关系.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切入点来观照昆德拉的小说文本,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以及这些人物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遭遇的悲剧性命运,是一条把握昆德拉小说世界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书写的前提首先要有文字,中国文字的产生绝非始于殷商甲骨文,最初产生的文字恐怕比八千多年前的贾湖契刻还要早,"史"就是参与创制文字者之一。国家建立后,"史"转化为史官,国家成文的书写基本由史官来完成。《尚书》是中国早期史官书写的成文,也是中国早期的儒学元典之一,它含有《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书相比较,《周书》不仅篇幅多内容丰富,而且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书写模式和相当高的书写技巧,表现出鲜明的儒学意识与相对稳定的民族喜闻乐见的艺术审美风范,对后世成文的书写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文学英雄形象的塑造构成了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与写作视域,"十七年"、"文革"、"新时期"三个阶段的"英雄叙事",观念复杂,演绎变化,其所经历的"人"——"神"——"人"的文学路径,反映了文学的特质与规律,亦成为我们观察当代中国文学的一个镜像。  相似文献   

14.
李长之的《鲁迅批判》是竹内好写作《鲁迅》时的重要参考文献。“竹内鲁迅”的一些批评意见虽然受到李长之的影响,却又有别于中国鲁迅研究的正统观念,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了“回心”、“挣扎”、“抵抗”的鲁迅形象。它们影响了20世纪日本的鲁迅研究,也为中国的鲁迅研究提供了来自异域的文化批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尝试从中西文字的理据性差异入手,分析中文文字在形义理据及视觉的形义认知感受方面较之西方拼音文字所具有的优势和魅力,并尝试通过文字的形体结构分析如何通过文字的形义视觉认知感受进行诗意的语言呈现。这将有助于对语言及文字进行更为深层次的研究,同时也为更深层次的跨语言的翻译与沟通研究开拓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家园书写是流散文学创作亘古不变的主题。作为最早的世界性移民地区之一,加勒比是多种不同的种族、语言、宗教和文化传统杂交和融合的十字路口,因此,其文学中的家园书写在全球化流散背景下极具前瞻性意义。加勒比文学中的家园书写形成过程经历了较长历史时期的变迁,时间跨度约四百年,前后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真实的家园再现为特点的殖民书写、以真实与想象混杂中的家园镜像为特点的后殖民书写和以想象中的家园梦想为特点的流散写作等  相似文献   

17.
明清之际,戏曲叙事出现了突出的类型化现象。主要表现为离魂—还魂—入梦—画中人/镜中人、误会—错认—冒名、信物—道具等三种模式。戏曲叙事类型化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生活现实、戏曲创作实践和戏曲理论批评等因素密切相关。叙事的类型化体现了古典戏曲的艺术精神和创作思维的惰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哲学与文化之根——"象"与"象思维"引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树人 《河北学刊》2007,27(5):21-25
重新打开被西方中心论长期遮蔽的"象思维",是把握中国传统经典本真的需要。"象思维"是人类最本原的思维,是前语言、前逻辑的思维,又是富于原创性的思维。语言逻辑都经过"象思维"孕育而产生。中国的特殊性在于语言文字和逻辑产生之后,由于其语言文字在符号化中仍然保留象形性根基,以及在中国经典《周易》中,把中国成熟的思维方式显示为"观物取象"和"象以尽意",这就使得中国易、道、儒、禅经典都主要是"象思维"产物。用概念思维可以透彻解读西方形上学经典,却未必能透彻解读中国诸家经典。中西两种思维的不同,源于在"轴心时期"产生的基本理念的不同。西方形上学理念从亚里士多德以降均为不同实体,显示为实体性、对象性、现成性。而中国的太极、道、心性、禅则显示为动态整体的非实体性、非对象性、非现成性。把握实体,需要用理性的逻辑的概念思维,如定义、判断、推理等。而把握动态整体或非实体的太极、道等,则需要用悟性的诗意联想的"象思维"。历史的经验教训是,在我们打开逻辑概念思维这扇窗户时,却错误地关闭了"象思维"这扇窗户。今天,在我们重新打开"象思维"之窗时,决不是要像某些人那样把逻辑概念思维之窗关上。我们应记住徐光启的箴言:"会通以超胜"。  相似文献   

19.
钱华 《殷都学刊》2003,(3):68-70
《琵琶记》中的赵五娘是古代戏曲中“孝妇贤妻”的典型形象。本文试图用当代的价值观念及借助西方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意识 ,从三个方面去审视、反思这一形象及古代戏曲中所表现出的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 ,以期作出符合我们时代的新的审美阐释  相似文献   

20.
李蕊  叶彬彬 《学术探索》2012,(4):171-173
通过介绍"语文分进"模式下实验班的汉字教学经验,探索适合非汉字圈学习者的对外汉字教学模式。不但尝试设定符合非汉字圈学习者汉字习得规律的教学内容和培养能力的目标,并且采用合理组织教学汉字、隐性处理汉字理性知识、不脱离语境学习汉字和认写分流的汉字教学策略,在提高汉字能力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证明了语文分进的对外汉字教学模式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