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骨灰的集中安葬,永久性石材的大量采用,大面积的青山在公墓建设中的“白化”,使得公墓成为殡葬改革中令人质疑的焦点问题。群众“入土为安、无碑不成墓”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如何跳出传统公墓的旧模式,更好地实践生态公墓、绿色殡葬的理念,如何逐步引导群众选择生态型的安葬方式,是公墓改造和建设面临的突出课题。青岛福宁园的探索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经验和更多启迪。  相似文献   

2.
背景: 1.2005年,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在浙江省宁海县召开农村公益性骨灰安置设施建设研讨会。会上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张明亮司长以《倡导绿色殡葬构建和谐社会》为题,对推动生态墓地建设,促进骨灰处理多样化工作做了分析和部署,为全国农村公益性骨灰安置设施建设指明了方向。2.北京市民政局编制的《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殡葬事业发展规划》中指出: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殡葬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制定公益性骨灰安葬设施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各区县应根据地方实际,制定各地公益性殡葬设施发展规划,实施标准建设和规范管理,为推进习俗改革和巩固殡葬改革成果服务。  相似文献   

3.
立足 "三个坚持" 着力推进生态公墓建设 之一:坚持政策引导,大力扶持生态公墓发展.一是在《山东省殡葬管理规定》、《山东省公墓建设发展规划》、《山东省民政厅关于加强公墓管理的意见》等法规和文件中,提出建设绿色、园林化、生态型公墓的要求,明确经营性公墓建设必须纳入城市建设总体发展规划,符合城市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建设兵团民政局社会事务处(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殡葬管理处)负责殡葬管理工作的处长及城市公墓管理负责人共计180余名代表于2007年5月15~16日汇聚青岛,聚智聚力,共谋城市生态墓地建设发展大计——全国城  相似文献   

5.
《社会福利》2005,(12):8-8
200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决策部署,省民政厅把握机遇,启动了“绿色殡葬”为主题的新一轮殡葬改革,全面推行以草坪葬、花葬、山崖葬、壁葬、撒江、撒海和骨灰集中存放为主要形式的生态葬法。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全面推行生态葬法的通知》,明确了大力推进文明殡葬,实现“三沿五区”无坟化、农村墓地生态化、已建公墓园林化的具体目标。各地成立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出台实施方案,建设样板、以点带面,全方位、有组织地推行生态葬法。  相似文献   

6.
时讯快递     
"21城市殉葬管理论坛"在石家庄举办"21城市2007·殡葬管理论坛"于2007年9月18日~23日在石家庄举行。本次论坛以"殡葬·文化·和谐·发展"为主题,针对当前殡葬业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与会代表从不同角度对殡葬管理、殡葬改革、殡仪服务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挑战和机遇同在,压力  相似文献   

7.
裴悦 《社会福利》2005,(6):62-62
2005午3月底,湖北省宜城市跑马山公墓专门开发了一片树葬区,培育了多种苗木,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宣传殡葬改革,倡导骨灰树葬方式,推行“以树代墓,与树千古”这一符合环保理念的绿色殡葬,引导殡葬改革向纵深发展。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全市已经有了“树葬”宜城第一人。据悉,该市计划在今后两年内,以跑马山公墓树葬区建设为标准,在全市各乡镇建设一批以“树葬”为主要安葬方式的公益性公墓,从而有放解决决土葬和乱埋乱葬问题。  相似文献   

8.
时讯快递     
上海市民政局积极推进社区殡葬服务 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建立长效的殡葬管理社会化机制,建设与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覆盖全市的殡葬服务体系,上海市民政局在普陀区甘泉、宜川等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积极有序地开展了殡葬服务进社区的试点工作:上海市民政局依托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平  相似文献   

9.
姜胜勇 《青岛画报》2011,(12):30-31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绿色青岛建设的第二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关心支持下,我市林业工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青岛、绿色青岛为目标,积极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用半年时间超额完成了全年造林绿化任务,新造林15.3万亩,植树1615万株,无论是造林的进度、质量还是效果,均较往年有了大幅提高。集中体现为六个前所未有:一是认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市委主要领导先后5次在有关会议和调研  相似文献   

10.
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形势下推行殡葬改革工作,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殡葬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殡葬管理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就江西殡葬改革发展而言,要坚持与时俱进,切实转变工作作  相似文献   

11.
核心提示: 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应当树立为民服务、节约资源、绿色殡葬、诚信经营四个观念.  相似文献   

12.
图片报道     
《社会福利》2007,(11):35-38
以"变革的殡葬"为主题的"2007上海第三届国际殡葬论坛"于11月13- 15日在上海隆重召开。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司长张明亮与会。窦玉沛副部长作了重要讲话。他着重强调发展殡葬事业,必须坚持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13.
《社会福利》2006,(12):58-59
青岛市城阳区自2006年开始,以规划建设公益性怀念堂、公墓,集中坟头为重点,全力打造绿色殡葬、文明殡葬,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社会和谐。青岛市城阳区通过转变思想,奠定了殡葬改革工作基础。青岛市城阳区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将殡改工作当作体现执政为民的政治任务来抓,在工作中大力宣传国家殡葬改革法规政策。向群众算清公墓集中后的三笔账:经济账,公墓集中后腾出的土地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账,优良的软硬环境,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
王素英 《社会福利》2007,(10):18-19
2007年是殡葬管理工作关键性的一年:完成<殡葬管理条例>的修订和即将颁布实施,将提高殡葬管理法制化水平;完成殡葬行业的相关标准的制订工作,将推进殡葬行业的标准化建设;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将强化公墓的规范化管理;推行公墓生态化建设,将促进公墓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将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开展殡葬事业发展经费长效保障机制研究,争取国家经费投入,夯实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杨伟 《社会福利》2006,(9):29-30
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全面规划了我国在“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为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伟大的时代背景下,应以怎样的视角来审视殡葬改革工作和殡葬改革制度,值得每一个民政人特别是从事殡葬工怍的同志深思的问题。本文拟从土葬改革的角度探讨殡葬改革制度创新思路,以寻求推进殡葬改革的新方式和新路径,供殡葬行业界的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核心提示: 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应当树立为民服务、节约资源、绿色殡葬、诚信经营四个观念.  相似文献   

17.
殡葬行业是涉及广大群众的公共事业,死有所葬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殡葬行业具有公益事业的性质。国务院即将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将殡仪馆、火葬场都列入了公益性、非营利机构。只有进一步提高社会公益水平,才能更好地体现殡葬行业“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宗旨,才能夯实便民殡葬、诚信殡葬、阳光殡葬、绿色殡葬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作为本土法人银行,青岛银行充分发挥地方法人银行的决策优势,初步构建了以银企联动、资本联动、政策联动为核心的"绿色金融"体系,成就了一批高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点绿成金"的神奇魅力青岛银行以企业成长线路为主线,创新和完善与之相匹配的产品设计、服务设计和制度设计,初步建立起全流程跟踪式"绿色金融"体系,使其真正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与发展的"绿色通道"。201 3年8月,欧美光伏"双反"阴云笼罩,中国太阳能市场在重创之下哀鸿遍野。这是青岛昌盛日电成立三年来最煎熬  相似文献   

19.
殡葬管理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音符,殡葬改革是长期艰苦的社会习俗变革。基层的殡葬管理者处在殡葬改革的前沿、殡葬管理和执法的一线,直接面对殡葬改革的现实压力和殡葬管理的具体难题,他们的工作是实现殡葬管理健康有序的基础。他们在管理中争取主动、创新方式、完善制度、狠抓重点,既保证了殡葬管理政策的贯彻落实,更为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由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主办、民政部101研究所承办的"民政部殡葬事业发展经费长效保障机制研讨会"于2007年8月8日至1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北京、河北、黑龙江、湖北、广东、重庆、青海7省(市)主管殡葬工作的领导和基层殡葬服务机构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