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苏轼在北宋词坛是继柳永以后又一位改革者。然而,就其革新词体而言,即使在当时亦有一些不同看法,甚至出于同门弟子。研究北宋后期卓有影响的词家的创作实际和词学理论,结合词的特质,对后苏轼时期词坛的走势加以审视,可以帮助我们对东坡之革新做出冷静客观的认识与评价。  相似文献   

2.
豪放词并非苏轼始创,柳永曾作为先驱为宋代豪放词创作开山导路.柳永凭其豪放特质作词,以丰富题材拓宽了豪放词的表达空间,以独特手法提供了豪放词的表现范式,以雄壮背景赋予了豪放词高远壮阔意境,以沉雄狂放风格树立了豪放词俊逸风骨典范,以《望海潮》、《双声子》等壮美雄放之词开北宋豪放词创作之先河,为宋代豪放词创作绘制出写作模板典范.其于豪词创作的领导性巨大贡献,促成北宋豪放词问世后能在当时词坛形成一股豪词创作风气并逐渐发展兴盛.因此,柳永实际上已经以宋代豪词创作开拓者、领导者的姿态成为引领苏轼、辛弃疾登上宋代豪放词坛巅峰的豪放词真正创始者.  相似文献   

3.
雅与俗是一个分合消长的流变过程.词体文学从中、晚唐发展到北宋蔚为大观,至柳永与苏轼,先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创作趋向--雅与俗的对峙.这种对峙,有着各自不同的源流传承,浸染着宋代文人雅俗两极的文化个性,在词坛审美取向变革的背景作用下,显得尤为鲜明突出.它不仅完成了与东坡言志耆卿言情的构体开派,而且成为北宋词雅俗嬗变的关捩.  相似文献   

4.
北宋元祐词林,蔚为壮观,代表着北宋词坛的鼎盛时期。词坛巨擘苏轼,独标一帜,雄放横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苏门六君子”及贺铸、李之仪、毛滂等词坛健将,竞相紧随其后,一时名家辈出,如百花争艳。长期以来,这些词家中,李之仪是一个被人忽视但却独具面目的词家。其词清声绝响,拨动了时代琴弦,为那个特定历史  相似文献   

5.
贺铸(字方回)在北宋词人中虽不及柳永、苏轼、周邦彦等人的开拓之功和影响之大,但其词风格多变,兼擅豪放、婉约及两者相融之词.在词风多样化方面,尤为词坛翘楚.本文较全面而深入地论述了方回词多姿多彩的风格状貌,并从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及个人的识度襟怀与性情经历入手,推究了其风格多样化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苏轼在宋神宗元丰年初夏,以《浣溪沙》为词牌子,写了五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在北宋词坛上,它是较早地反映农村生活的一组词作。作者以清新流畅的笔调,充满着对农村热爱的感情,描绘了徐州地区农村初夏的风光和农民的生活。这是苏轼在词的革新过程中,把题材扩大到农村,为词反映更广阔的现实生活而开辟的新领域,是我们阅读和欣赏苏词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论苏轼对柳永词的继承和发展─—兼谈唐宋词的一个发展轨迹杨清莲苏轼是豪放词的宗师,柳永是婉约词的高手。词学界一向认为:豪放与婉约是相互对立的风格流派,苏武与柳永立于敌对的地位。说苏武对柳词有继承和发展,岂非故作惊人之语’?不,不是的。所谓豪放与婉约,其...  相似文献   

8.
柳永是北宋词坛第一个卓有建树的大词人,他不仅第一次创造了大量的新声慢曲,使之与晚唐五代以来一直处于正宗地位的令曲小词双峰并峙,平行发展;而且以开拓者的雄健气魄,不顾封建正统文人的轻辱和讪谤,把词这种本来发轫于民间的通俗文学,从上流社会的歌筵舞席再次引向勾栏瓦肆、山程水驿乃至一切有井水的地方,扩大了它的社会基础,丰富了它的美学风貌。这些成就的取得,诚然有着历史的、时代的和个人的多方面的原因,而其中最为意味深长的,则是他那独树一帜的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9.
柳永是北宋词坛上一位重要作家。因其经常留连于青楼舞馆,将男女情爱作为其词的主要内容,所以词风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女性化特征。本文试从《乐章集》的写作题材、选取意象以及为女性代言等方面探析其词的女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柳永杂考     
柳永为北宋词坛一大家,然其生平事迹鲜为人知。木文考出柳永参加省试与殿试的具体年月日以及试题与考官。并考出柳永为三等进士及第,非出身或同出身。进而证明其初仕为睦州推官,是以等授官,非大材小用。作者在其《乐章集校注》中曾考出柳永有赠蒋堂与滕宗谅词,此文又考出此二人为柳永省试时之封印官,亦可证柳与蒋、滕之关系。  相似文献   

11.
苏轼是北宋词坛有名的大家,其一生经历宦海沉浮却从未被现实击倒,始终笑对人生。苏轼词中偏好使用数字,而"一"字尤甚,占全词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本文拟从苏轼词中"一"字着手来试谈苏轼面对逆境时那种无畏亦无惧的旷达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2.
天才词人苏轼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对词风进行了全面的革新,为当时绮丽的词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空气。然而,在当时和稍后却未能得到普遍的认同。苏轼之后的北宋词坛主要活跃着两类创作主体,一是以贺铸为典范的都会  名士,一是以周邦彦为代表的大晟府人。他们并没有继承苏轼的革新精神,而是沿袭原有的道路,使词的创作重新陷入艳科的泥沼中去。  相似文献   

13.
苏辛词浅论     
北宋初期的词坛,一直为唐五代遗风所笼罩。柳词虽有所开拓,但仍未能超脱“淫波侧艳”的藩篱。第一个举起革新大旗的是苏轼。他大胆冲破“词为艳科”的旧框子,“指出向上一站,新天下耳目”,开豪放派之先河。到南宋,辛弃疾继承苏轼开创的道路并加以发展。于是,以“豪放”为其主要特征,充满革新精神的苏辛词派便成了词坛上最富朝气和最有积极意义的一个流派,他们的词给整个词的领域带来了勃勃生机。如果说李白和杜甫是“史诗中的双子星座”,那么我们则可以说苏轼和辛弃疾是词史中的双子星座。所不同的是,李杜两种风格,各有千秋;而苏辛大同小异,所谓“昭苏”、“辛辣”。  相似文献   

14.
没有可靠的证据可以说明北宋后期文学家晁冲之曾入大晟府或是一位大晟词人.其词力避柳永的俚俗,也不走苏轼的革新道路,具有婉约雅丽的特色,表现出复归以花间词为代表的传统词风的倾向;而在讲究章法和音律方面,它则与周邦彦词构成同调.晁冲之可被视作李清照"别是一家"词学主张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15.
金词用调从词调产生时代来看主要分3类:唐五代词调、北宋词调和本朝新调。用唐五代词调与北宋相比更加集中于流行词调,题材上极少写恋情,境界较为开阔壮大。用北宋词调则深受柳永、苏轼影响。用柳永词调,多赋道情,格调清快明丽;受苏轼用调影响,题材多写隐逸,风格豪放。本朝新调主要为道教词人创制,使用范围比较狭窄。我们从中可略窥词曲之嬗变,亦可见出词体发展之必然衰落趋势。  相似文献   

16.
论山谷词     
在对山谷词做了较为全面探讨的基础上,认为山谷词题材广泛,在北宋词坛上继轨苏轼,以词表现了丰富的生活内容;他的词作风格多样而主体风格不显;艺术上他亦形成了自己的创作个性,即外放直抒的表情方式,连续跃动的画面描绘,俚浅直白的语言特色等  相似文献   

17.
北宋后期词人晁端礼向来被当作大晟词人,然而其主导词风来源于柳永。其词以恋情词为主要题材,直白大胆地表现情爱生活,既多方面地体现了柳永的创作精神,又呈现出明显的雅化趋向,并且还受到了苏轼词的影响。此外,晁端礼工于创调,讲究音律,发展了慢词体制;其谀颂词的写作只是整个创作活动的尾声,试图揭示并恢复晁端礼词在“大晟词人”声名掩盖下的原貌、全貌。  相似文献   

18.
秦观词浅论     
秦观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因受知于苏轼,被列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他的诗、文、词都有名,在“四学士”中地位仅次于黄庭坚。特别是他的词,艺术成就较高,与黄庭坚并称“秦七黄九”,推为当代词手,而且人们公认黄不逮秦。他是婉约派大家,与柳永并称“秦柳”,又与周邦彦并称“周秦”。冯煦甚至认为他是李后主以后成就最高  相似文献   

19.
<正>打造学术精品服务教育事业河南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唐宋词学批评史论》分上下两卷。上卷主要论述唐宋词学与批评理论,就词体绮艳风格的形成、唐宋词兴盛的原因、唐宋词坛词体观的演进、宋代词学与诗学、唐宋人的诗词之辨、词学史上的清空论、柳永俗词、清真词、白石词、梦窗词、《草堂诗余》、《乐府指迷》等论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下卷主要是清人论析唐宋词,主要探讨了清代词学的南北宋之争、浙西词派倡导的南宋词、常州词派的南北宋之辨、谢章铤论析南北宋之争、清末民  相似文献   

20.
柳永为宋词大家,其着笔慢词,善用赋法,对后世词曲的创作影响深远。柳永"以赋为词",与苏轼"以诗为词"一样,于词贡献甚大。柳永变小令为慢词长调,启迪和影响了一代词风。柳永擅"以赋为词",分别汲取"大赋"、"小赋"和"骈赋"之法,兼采众长、融合并用,在词的文体特质、抒情手段和语言魅力等方面极大地丰富了词的表现方式,开创一代词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