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庸思想萌发于三代。《论语·尧曰》记述尧舜之事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从中不难看出,当时已经以“中”作为道德的基本原则。孔子最先提出中庸概念,并且使中庸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孔子在这里把“中德”上升为“至德”。孔子首倡的中庸,既是他所认为的道德真理,又是他处理各种问题的准则。这个意义上的中庸,被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奉为主宰自然与社会的根本法则,儒学的理论基石。 儒家为何以中庸为至德?依笔者之见:  相似文献   

2.
几千年来中庸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这一思想从儒家创始人孔子开始,经过其传人及历代统治阶级的不断阐发、补充和修正,逐渐发展成为儒家理论的指导思想及核心内容,并成为统治阶级所欣赏、推崇的一种行为准则和处世原则,一种最高的道德。这种“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的博大精深的中庸之道,其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影响之广,渗透之深,实为其他思想所莫及。所谓中华文化的中庸性,所谓中庸意识浓厚的民族心态,莫不与之有关。然而长时间在对于中庸思想的评价上,鉴于种种的原因,一  相似文献   

3.
中庸思想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是中庸的首倡者,从内容上考察,中庸不仅是他的伦理学说,而且还是他认识事物处理事物的哲学方法论。作为一种一般思想方法,中庸在中国社会延续了几千年,给中华民族的性挤和传统文化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探讨孔子中庸的思想方法及其历史影响,对于我们加深对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认识,批判地继承孔子思想无疑是有益的。一、“中庸”的含义通检儒家典籍,“中庸”以专有名词出现,最初  相似文献   

4.
浅论孔子的“中庸”方法傅长吉,李振玉孔子的“中庸”说,熔人类的智慧和道德于一炉,是人类精神的精华。展示人类智慧和道德的“中庸”方法,既是人类思维的一般方法,又是人们修身处世的方法。一、孔子的“中庸”方法是人类思维的一般方法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思维方法是...  相似文献   

5.
生活在南北朝后期的颜之推,出生于以儒学传家的文化家庭,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乱世中迭经破家、丧国等诸多人生坎坷之后,开始在人生中形成了努力追求中庸处世的理念。通过对《颜氏家训》考察可知,颜之推在生活中形成的诸多中庸处世理念实质上是他结合自身乱世体会对儒家中庸思想的现实解读。它主要表现在颜之推在政治仕途、生活理念、人生价值观、佛教信仰、文化学术等方面将儒家的中庸思想具体化为"仕宦称泰"、兼顾不偏、"去泰去甚"等世俗化的观念和信条。对中庸处世思想理念的追求使颜之推在"三为亡国之人"过程中不但得以保命兴家,且仕宦不坠。  相似文献   

6.
简论孔子的“中庸”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子的中庸思想源于中古时代的“中和之道”。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中庸的含义有“中度”、“执两用中”“和”乃至“权变”,“过犹不及”是孔子中庸思想的理论核心。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仁”体现了“无过无不及”的中庸适度原则,德政是其灵活的真正的“执中”,“礼”是典型的中庸的“礼”。中庸,乃是贯穿于孔子思想体系各个方面的一条主线,是他的方法论思想  相似文献   

7.
一个民族的文化生命往往植根于其经典之中。《中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书"经典之一,也是儒家传统文化的点睛之作,它所蕴含的哲学智慧和伦理精神是整个中国文化的内核,从中生发的诸多思想源流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在现当代以及世界范围内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生命伦理学是现代社会的显学,虽滥觞于现代,但因其对于生命的关切而与《中庸》有着一致的内在旨归,即何以成人以及安身立命。《中庸》中饱含生命伦理精神的资源,本文即以此为基,探究《中庸》经典中基于中庸之道、中庸之德、中庸之境三个向度的生命伦理精神,以为应对生命伦理学视域中的伦理难题提供中国式的价值基础与道德语言。  相似文献   

8.
中庸:作为普世伦理的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庸在中西古典伦理思想中占有中心地位。当代伦理致思中对于普世伦理的吁求 ,应当从古典中庸思想中吸取思想资源。中庸作为可能的普世伦理的理由在于 :其一 ,中庸存在于中西古典伦理思想中 ,是一种各大文化传统可以共享的伦理资源。其二 ,中庸具有伦理常识的特性 ;在中西伦理的不同历史演变中 ,中庸成为终结伦理偏执的最佳选择。其三 ,中庸适应各有传统的伦理互动的需求。在普世伦理的建构中 ,中庸是道德准则与实践原则的基准  相似文献   

9.
中庸:从孔子到子思余润泽,郭沂中庸是儒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在先秦儒家中,对中庸论述最多者,莫过于孔子和子思。从整个中庸思想的发展过程看,从孔子到子思是一个重要环节。本文试图通过考辨有关文献,对这一环节作一探析。“中庸”这个复音词是由“中”、“庸”两个单...  相似文献   

10.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其伦理思想的根本原则和最高道德规范。对孔子《论语》中仁学思想的剖析主要是探索孔子仁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仁学思想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孔子从"孝悌"的自然亲情出发,以推己及人为方法,进而把对人类的道德关怀推及到自然万物,突出强调了仁的爱人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中庸被孔子称为至德,被亚里士多德称为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中庸绝不是一种折中主义.中庸讲"时中",是一种深刻的辩证思想.它是一种实践理性,为"仁"与"至诚"提供了一套方法论体系.从字源学上考察,中庸的"中"是中正、恰当、合适之意,而"庸"则是"用",二者的结合是体与用的结合,认识论与实践论的统一.儒家中庸是一种关于至善标准和实践理性的哲学.这与古希腊哲学中的中庸思想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其契合为人类建设中庸普世伦理观提供了启迪.  相似文献   

12.
周敦颐依据《周易》与《中庸》等儒家经典文本,沿着儒家"天人一体"的思维路数,通过对"诚"的阐释,打通了道德他律与道德自律的隔碍,既夯实了孔子儒家道德普遍性的根据,又凸显了儒家追求道德主体自觉自愿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孔子中庸观念新说黄武强一、孔子的中南观念与《申日)有人根据宋代朱来的《中庸章句集注》的回示和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的“子思作《中庸》”一语,认为t中庸》是“孔门传投心法”的书,是孔于的战国初期的孙于于思之作.这是错误的。《中庸》里的所谓的“今...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庸》思想体系的逻辑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庸》以“诚”作为其整个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前提,并将“诚”上升为最高的哲学范畴,由此推演出了一整套完整的伦理政治理论。同时,以一个“内通于性,上通于命”的“中”字作为沟通个体内在心性和外在道德实践的桥梁,通过个体的内心不断的“诚诚”和日常生活中的“用中”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中和”境界。这一过程使《中庸》在其思想体系的逻辑架构上,较之先秦其他儒学文本而自成一体,卓有建树。  相似文献   

15.
中庸思想在古代中国思想史中是很重要的思维方法论和践行本体论。在新世纪讨论《中庸》是着眼于当代中国和世界的问题,以世界性视角涉入中国立场,发掘传统思想的积极价值。无疑,确定《中庸》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庸之道不仅是儒家的思想准则,而且在中国思想史上成为很多哲学流派的思想方法论,因而具有中国思想经典和世界观纲领的重要地位。中庸之道贯穿在宇宙万事万物规律之中,影响了中国文化思维和人们的处世行为,具有历久弥新的重要价值。历史表明,中庸不是折中调和的中间路线,而是在不偏不倚中寻求恒常之道。君子参透了运行于人世间的天地宇宙的规律,故而强调中和中道,追求不急不缓、不过不及、不骄不馁的人生至境,不仅影响了东方文化,而且正在影响西方文化。全球化时代,人们已经意识到西方过分攫取自然资源的害处,注意到过分张扬人类的竞争去肆意改造自然的弊端。西方人将目光投向东方,吸收整合了东方《中庸》思想,提出并正在完善生态文化理论。因此,中庸思想在新世纪仍然有其不可忽略全球性意义和世界性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玉香在《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撰文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离不开人类主体相应伦理的支撑,可持续发展伦理是人类主体伦理建构的最高境界。可持续发展伦理要求人类具有与自然共存互融的环境伦理、注重后代人类利益的代际伦理与平等、和谐一致的代内伦理。在可持续发展伦理建构中人类应该遵循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普遍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和公正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分别作为东西方最伟大、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们的中庸思想都在其理论思想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他们都把中庸视为最高的德性,最好的处事方式和治国之道,他们三人的思想虽然在一些方面表现出惊人的相似,但由于所处的国家不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及社会制度中成长,所以他们的中庸思想也有截然不同的认知内涵。孔子的中庸思想以服从封建宗法统治为前提,旨在达到社会和谐,而亚里士多德以尊重个人意志自由为前提,旨在达到社会公正。通过对其中庸思想的影响意义作比较,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东西方不同政治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论语》一书最早最真实地记录了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构筑起原始儒学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的思想框架,蕴含着丰富的人生伦理、道德、哲学、政治智慧。它以"学而"开其篇,首章即提纲挈领式地概括了孔子一生进德修业之大端,囊括了终身学习、坚守道义的执着精神,对智、仁、勇三种君子之德的修炼及其境界的诉求。  相似文献   

19.
一、对中庸的认识中庸是孔子的重要思想,他在《论语·雍也》中说,“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说,中庸作为实行道德的法则,真是最正确的了。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很少把握这个法则。从上面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中庸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孔子不但在不同场合表述了这一思想,而且为人处事上处处体现中庸的原则。从《论语》中看,孔子在许多场合阐述了中庸的思想,但并没有给中庸一词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后人对这一概念理解不一,各执一词。因此,有必要先探讨中庸的确切含义。中庸的庸字含义比较明确,人们的理解基本一致。庸…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道德教化思想是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道德教化的目标分为君子、贤人、仁人、圣人等层次,其中以圣人为最高境界。孔子的教化途径分为自修之道和施教之法,强调通过主观和客观的共同努力实现道德教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