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旅游是一种消遣和消费的过程,花钱享受异地的风光、风情、美食和服务。有人说旅游就是从你活腻味的地方到别人活腻味的地方去。讲究什么呢?讲究走得顺利,住得舒适,玩得开心,食得美味,购得称心如意。讲究这些时,一遇到飞机误点,旅馆脏乱,景区拥挤或者是刮风下雨,购物挨宰等,便会怒气冲冲,怨天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意义     
一个杯子,一块石头,一些沙子,一些水,这是什么?如果你是化学家,也许你会告诉我,他们的结构,他们的成分;如果你是物理学家,也许你就会告诉我,他们能够产生什么样的物理现象;如果你是哲学家,也许你又会告诉我很多的道理。而我呢,我是一个普通人,我认为这就是人生。  相似文献   

3.
<正>两天,三个人,第一趟属于自己的旅行。旅行和旅游是有区别的,旅行是观察身边的景色和事物,而旅游却像是跟团玩乐,匆匆忙忙。我是一个喜欢到处玩到处看的人,对我来说,旅游和旅行都是美好的时光。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3月15日将在国内上映,下面说到景点,弄不好也会在电影里热闹一番。2012年9月开学后,老师家里多了一个来自台湾的女生。第一次看到她时,我正在屋里整理将近三个月没动的东西。门虚掩  相似文献   

4.
《新少年》2024,(5):14-15
<正>亲爱的多多熊:我非常想利用假期去远方游玩,可是因为要补课,我不能出去了,好难过……甜咖啡拿五一小长假来说,就算安排补课,也还是会有几天休息时间的,和父母商量一下,计划短途旅游也不错。如果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错峰出行,也许还会有更好的旅游体验。提前打算,说不定你的假期出游心愿就能实现呢。  相似文献   

5.
正年轻的时候,我们向往流浪,以为到一个地方漂泊,便是旅行的意义,后来才明白,原来流浪不是没有目的的行走,而是心里没有一个让你停留下来的人,于是我们山一程,水一程的找寻,寻找心里的那个点,我们也体验着外面世界的诸般美好与辛酸,最后才明白旅行的真正意义就是经历、积累与感悟。第一次离开家去一个陌生的城市  相似文献   

6.
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是啊,这痛是范仲淹以水沃面的艰辛,是文天祥不能驰骋疆场的遗憾,是司马迁不能像男人一样站立的痛苦,是李白四处漂泊的孤独,是你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种种磨砺……你能读懂泰戈尔的这句话所蕴含的人生况味吗?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也许你有过“痛”的亲身经历,那或许是一次误会,一次委屈,一次受伤,一次打击;也许你有过关于“痛”的深沉思考与独特感悟……请以“生命中的痛与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相似文献   

7.
说“心眼”     
想起“心眼”这个词,是因为读到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幼儿园阿姨在休了一段时间的病假后回到工作岗位,心血来潮地要班里“想她”的孩子举手。见只有几个小朋友举手,阿姨显然不满意,就启发孩子:你们这么长时间没见到我,怎么会不想我呢?如果你曾经想过我,就把手举起来吧!这回,除了一个小朋友外,其他小朋友都举了手。阿姨就去问那个没举手的小朋友:“你真的没想我吗?”那个孩子肯定地点了点头。阿姨又问:“为什么没想我呢?”孩子说:“我想我姥姥和我姥爷来着,他们把我的‘想’都用完了,我没有地方想你了!”当天,这个孩子是哭着回家的,因为阿姨罚…  相似文献   

8.
雪小禅 《可乐》2010,(8):64-65
没碰出火花 在一个论坛里,一群悠闲的人约了一起去爬山、打羽毛球,AA制,各不相欠,也有约了一起驾车旅行的。老赵说:“我和别人一起去了很多地方,自己开车,想停在哪儿就停在哪儿,特爽。”我来了一句:“要是车坏了怎么办?”老赵说:“你这个人怎么喜欢抬杠呢?”我说:“我是个悲观主义者,总把事情往坏处想。”  相似文献   

9.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爱的权利。爱情就象天上的太阳、月亮一样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没有到过爱情王国的人,没有品味过爱情幸福的人还不能说是一个完整的人,对人生的体验也远非全面、深刻。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人是干不成事的,要想美好地度过一生,就只有两个人的结合,因为半个球是无法滚动的。  相似文献   

10.
陈厚 《成才与就业》2014,(Z1):98-100
正原来我们常常感动于陌生人的关怀,却往往忽略了亲人的关心。我想旅行带给我的,是在短暂的逃离后,对自己和世界更清楚的认识,旅行改变不了世界,却能改变看世界的眼睛。很早就想独自出门旅行,去体验在路上的未知与自由,却总是少了那么一点勇气,少了那么一点冲动,羁绊了脚步。决定出发,是在看完旅游卫视的纪录片《搭车去柏林》之后。谷岳和刘畅,一个是环球旅行家,一个是纪录片导演,从北京到柏林,88个陌生司机,100天的未知旅行,16000公里的搭车路途。前方是未知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此文以扎根理论为研究工具,以旅游博文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民族村寨传统饮酒仪节的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体验的场域、动因、类型、强度等内容,并围绕"寻找和体验民族旅游的返璞归真"这一核心范畴,构建了现代旅游体验模式。研究发现:游客对民族旅游传统文化的现代体验动机在于"返璞归真",通过民族旅游活动中"意外惊喜"的设计,逐渐让游客进入到"忘我状态"的存在性真实,并在回归日常生活世界后,升华自我感悟和丰富人生经历;游客对民族旅游传统文化的现代体验具有自适应性,民族旅游的开发应通过强化民族村寨的"文化符号",做出特色,从而在特定场域中营造旅游体验的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2.
中考试题读了这封信,你一定会有所触动,也许你会想到自己曾经历过的事,也许你会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把你的经历、思考或感悟写出来,将会是一篇不错的文章。傅雷给傅聪的信(节选)……有件小事要和你谈谈。你写信封为什么老是这么不neat(干净)?日常琐事要做的neat(干净),等于弹琴要讲究干净是一样的。我始终认为做人的作风应当是一致的,否则就是不调和;而从事艺术的人应当最恨不调和。我这回附上一小方纸,还比你用的信封小一些,照样能写得很宽绰。你能不能注意一下呢?以此类推,一切小事养成这种neat(干净)的习惯,对你的艺术无形中也有好处。因…  相似文献   

13.
亲爱的Seth:现在你才三岁.这会的你还不太识字,也许此刻的你还无法理解我在这封信中想要告诉你的事情。但是我已经为你未来的人生思考了很多.我在自己的人生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在这里我将站在父亲的角度尽可能地让你为未来的人生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4.
抵达绍兴是在一个令人疲乏昏沉的中午。7月底的浙江东部,气温高达38度,我、同姐和M君奋勇抗击高温,顽强地行走在这个人杰地灵的江南水乡。曾经有人提出这么一个论题:旅游和旅行是不同的概念。我赞成。旅游仅是带着眼睛去看事物,而旅行更是带着心灵去看事物。我欣赏利群集团的广告语:人生就像是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人们的腰包鼓了,旅游成为轻而易举的事,可是真正用自己的步子踏开道路,品尝旅行中的苦乐交织的人有多少呢?旅行,需要揣摩。  相似文献   

15.
吴淡如 《社区》2013,(2):26-26
我一直相信,不曾独自离家生活过的人。不容易长大。 一个人只有在独自旅行时,才听得到自己的声音。某种声音会在你离开所谓正常轨道后才出现,让你在奇特的一瞬间发现,啊,原来这才是我的真正声音。它会告诉你,这世界比你想象中宽阔,你的人生不会没有出口。  相似文献   

16.
“旅行”与“旅游”两个概念虽有区别,但在本质上是不能割裂的。通过对“旅游”一词出现的时间、中西古代旅游活动、国际级旅游大家及其旅游文献进行历史考察,可以认定工业革命前并非只有旅行而无近代意义上的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的未来如何?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我首先要问:社会主义的过去怎样?它对现状及来米的可能性有何影响?你也许会说这是我的职业病。但这是一个有道理的问题。因为社会主义这个词、概念、纲领以及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政策的实现,不是简单的客观性资料,比如说,不  相似文献   

18.
出国旅行,我以为大可不必跟着旅游团东奔西跑。旅游,不仅仅只是购物、看风景,这种旅游太粗糙。你也可以把那些地方当成一所所学校,看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与你的生活有何不同,就此悟出些人生之道,也说不定。比如在美国:  相似文献   

19.
德怀特·莫罗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银行家和外交家. 有一次,莫罗在英国拉格比市旅行.在这期间,他离开车站,到附近逛街,走着走着竞迷路了. 于是,莫罗向当地一个少年问路. 那个少年告诉他:“从这里往右走,一直到有个杂货店的地方,然后从那里往左拐,一直走下去,你会看到有个地方是四条街交汇的……” 说到这里,少年想了想继续说:“你走到那里时,距离车站就不远了,你最好再向其他人打听一下.  相似文献   

20.
正什么是旅游营销?其实,旅游营销就是一个讲故事的过程!我们知道,一个人之所以会外出旅游,就是为了放松心情、增长见识,体验与平时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这就是为什么在环境优美的景区里打牌和在家里打牌感觉完全不一样的原因。同样,旅游景区的营销就是要营造这样的氛围,而且你的景区故事性越强,得到的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