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广翔 《中国劳动》2003,(5):51-52
<中国劳动>今年第1期刊登了<刘某为何不算工伤>一文.文中认为,刘某之所以不算工伤,是因为该厂调查认定刘某是串岗操作,属蓄意违章行为.但笔者却认为,串岗操作未必就是蓄意违章,厂方的理由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们在受理行政复议案件时,遇到一起案件,某市劳动行政部门认定为非因工死亡,法定代理人(死者刘某母亲)认为是因工死亡.其争议焦点:刘某是否属工伤死亡?  相似文献   

3.
<正>案情简介刘某于2015年9月受雇于某业主委员会从事保安工作,2016年4月6日在工作时突发疾病死亡,后业委会向某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要求认定刘某的情形为视同工伤。业委会向人社局提交了刘某的劳动合同、参保缴费记录以及办理录用登记备案的资料等,某人社局受理后经审查并调查取证,认为业委会并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不是适格的工伤责任主体,遂作出了终止工伤认定的决定。现业委会和刘某家属都对此表示不能接受。  相似文献   

4.
案例     
正工伤认定行政机关是否有权认定劳动关系事件回放2010年3月1日,王某到某公司上班,2010年4月8日,王某在工作中右手被机器压伤,要求公司按工伤处理,单位却提出劳动关系争议问题。2010年10月9日,王某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争议焦点工伤认定行政机关在认定职工伤害性质中,是否有权认定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公司认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争议,只能通过仲裁等法律途径解决,工伤认定行政部门无权直接对劳动者的劳动关系作出判断。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为,工伤  相似文献   

5.
我是贵刊的一名读者,同时也是一名从事劳动保障工作的人员,在工作中遇到一些问题,特致信咨询。农民工刘某是一名销售业务员,曾在机械厂(股份制)销售过机械设备,但从未与该厂签订过劳动合同,厂里也从未向刘某发放过工资。该厂销售工作实行大包干净得价制度,即:刘某为该厂销售机械设备,厂方让其享受出厂价(大包干、出厂价格在销售制度中作出了明确规定),出厂价与实际销售价之间的差额部分全部由业务员获得。2004年2月,刘某发生交通事故(刘某称在带客户回厂途中),在获得交通肇事赔偿后,又向工伤认定部门提出工伤认定,并要求厂方按照《工伤保险…  相似文献   

6.
<正>案情简介刘某2001年1月1日被某皮塑公司招录。2011年1月1日,公司考虑刘某在本单位工作已满10年,依法与其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11年3月,刘某在工作中不慎受伤,医疗期结束后作了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伤残等级为七级。2011年8月初,刘某向公司表示不解除劳动关系,伤好后再回公司上班。8月底,刘某领取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012年9月10日,公司发出书面通知,要求刘某回公司上班,刘某以伤势未痊愈不能胜任工  相似文献   

7.
案情简介去年12月,刘某以挂靠某建筑公司单位的名义承揽了某市玫瑰园小区的建筑施工工程。刘某雇用王某为塔吊司机。一天,在施工中王某因小事与吊车下面另外一个施工人员发生口角,在准备下来殴打另一个施工人员的过程中,不慎掉下吊车致伤残。王某的直系亲属向区劳动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认为王某是在工作期间受到的伤害,要求认定为工伤。劳动保障局认为,王某虽然是刘某雇用,但刘某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被挂靠单位某建筑公司属于事实上的用人单位,王某和某建筑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王某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伤,属于工伤。遂…  相似文献   

8.
争议焦点:职工酒后施工中遭受意外伤害,其受伤性质能否认定为工伤. 用人单位认为,李某违犯公司施工前不准饮酒的规定,因醉酒在工作中造成右脚伤害,不应认定为工伤.李某则认为,自己虽在午餐中同工友饮了一点酒,但是在施工中不慎造成右脚受伤,应认定为工伤.  相似文献   

9.
案情简介:刘某2016年9月在公司搬运货物时不幸摔伤,造成右手骨折.同年10月,刘某因公司不愿承担医疗救治、误工工资等费用(该公司否认用工),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争议焦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劳动者工伤认定申请后,发现劳动关系存在争议且无法确认,可否作出中止工伤认定决定.  相似文献   

10.
2005年4月3日,外来打工人员刘某在餐厅洗菜时突发疾病晕倒,在送往医院抢救的途中死亡。经用人单位多方查找并登报寻亲都未能找到其亲属,后经公安机关协助于2006年10月17日才与刘某之子小刘取得联系。小刘随即认领了父亲的遗物及骨灰。刘某的直系亲属在与用人单位处理善后事宜中,因刘某是否属因工死亡发生争执。2006年11月4日小刘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劳动保障部门认为,小刘的父亲死于2005年4月3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是2006年11月4日,已长达1年零7个月。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规定,小刘的申请已超过工伤认定时效,故不予受理。  相似文献   

11.
案情简介刘某系山东省东营市某公司农民工,2004年7月15日在上班途中遭受机动车事故死亡。刘某父母早亡,无妻子、子女,近亲属中只有胞兄一人。刘某的后事全由其哥哥操办。2005年3月25日,刘某的哥哥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同年5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刘某的受伤属工伤。其兄于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请求刘某所在的用人单位支付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共计6万余元。案例分析仲裁委受理后,对刘某的哥哥是否享有诉权及是否有权利领取丧葬补助金及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有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兄弟姐妹不能申请…  相似文献   

12.
<正>案情简介2015年3月22日,陈某在工作过程中左手不慎被机器"压伤",当天去乡镇卫生院治疗,诊断结论为左手第5掌骨骨折。7月16日,陈某申请工伤认定。当地人社局立案后于当日向用人单位送达了工伤认定举证通知书,举证期满用人单位未提供任何证据。8月10日,区人社局作出工伤认定,认定陈某在工作中左手第5掌骨骨折为工伤。10月30日,用人单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工伤认定,理由是陈某左手  相似文献   

13.
案情简介 陶某系C市W区小吃店经营者,刘某系该店服务员。2014年11月1日23时,刘某在工作时摔伤。2015年10月9日,刘某向W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该局经审查受理后作出《认定工伤决定书》,认定刘某此次所受事故伤害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一)项之规定,决定予以认定为工伤。刘某遂向W区人民法院提起工伤保险待遇民事诉讼,要求被告陶某支付各项工伤保险待遇95620.70元。  相似文献   

14.
案情简介某公司测量设计师刘某,2010年7月24日受单位指派前往公司客户测量尺寸。当天19时50分左右,刘某测量工作结束回家途中发生非机动车事故受伤,由120救护车送医院救治。刘某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要求认定为因工负伤。争议焦点刘某因工外出工作结束后直接回家,途中发生非机动车事故伤害,其受伤性质能否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认为,刘某受单位指派因工外出,完成测量任务  相似文献   

15.
据扬子晚报网消息:2006年9月8日晚上8点多钟,30多岁的孙某骑电动车下班回家,突然连人带车摔倒。孙某随即被送往医院,经检查出现重度颅脑外伤等各种症状,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孙某的丈夫刘某认为妻子是在上下班途中出了事故,应当是工伤,于是到当地劳动保障局为妻子申请工伤。劳动保障  相似文献   

16.
案情简介 去年10月7日,某建材厂因制砖机零部件松动,致使生产出来的砖坯成为次品.而当天厂里当班的机械保全工没来上班,为此,厂长发现后迁怒于在场的行政管理人员王某.由于受到厂长的无端责骂,王某突然猝死在工作岗位上.事发后,王某的家属刘某申请认定工伤,但厂里却以王某死于疾病为由不予申报,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在调查核实后依法认定王某工伤,由此引发争议.建材厂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劳动保障部门对王某的工伤认定.  相似文献   

17.
<正>案情简介■刘某2013年9月到某物业公司从事保洁工作,双方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至2015年9月15日。2014年10月,刘某在进行楼梯保洁时摔伤,致左踝骨折,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为工伤。2015年9月,经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刘某伤残等级为九级。2015年9月10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向双方送达了伤残等级鉴定结论。2015年9月15日,某物业公司通知刘某,双方劳动合同期满,物业公司不再与刘某续签劳  相似文献   

18.
资中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最近受理了一起由于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而引发的工伤待遇争议。仲裁委在坚持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更好地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基础上,主持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并达成一致意见,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项目和标准对工伤职工进行赔付。在领到调解书后,当事双方均感满意。刘某于2004年11月在由某公司承建的山东济南金山高架桥工地做工,在运送水泥时不慎失足从13米高处摔下受伤。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采取了及时救治措施,立即将刘某送往当地医院进行了为期62天的治疗,好转后又送往资中县中医…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职工工伤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该原则在实践中的做法是: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职工,不论其在工作中有无过错,当他身体受到损害时都可享受工伤待遇.比照这样的规定,雇佣关系中的雇工受伤时,也可照此法律规定来执行.  相似文献   

20.
案情简介 聊城某机械公司职工耿某2002年于12月21日在工作中受伤,因医治问题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于去年5月15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仲裁委受理后认为,耿某应先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然后再根据伤残鉴定结论裁定医疗费用和相关待遇.9月18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耿某和某机械公司的申请,依法进行了劳动能力鉴定,鉴定结论为伤残二级、大部分护理依赖.12月17日仲裁委和耿某同时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保障部门对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审查后,以工伤认定申请超过1年的申请时效为由,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