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法国托马斯主义》杂志1963年1~3月号介紹說,作者著书的目的是想“把讀者引导到一个法学和哲学相遇的領域中去”。介紹說,作者只打算让讀者大略看到有那么一个“文化循环”。他并指出在这方面有三个基本问题:邏輯问题(关于法学的概念和它的定义);本体論问題(法学基础,它的来源和价值);非本体論问題(使用的方法等)。他的这个意見是很好的,不过按照三  相似文献   

2.
海德洛尔颇有点象杜威,他的著述背景是传統认识論和提供他哲学基础的形而上学,然而又反对这种认识論和形而上学。所謂传統的认识論是从主体怎样能知道客体的问題引起來。不但这个问题,連人们企图回答这个问題的方式,都预先假定主客体可以相互隔绝地被认识到;这样就产生了主体除  相似文献   

3.
我这次参加了一期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置身于三大革命的斗爭中,深切地体会到,理論必須联系实际,为三大革命服务,为工农群众服务,才有它的无限生命力,才是理論工作者包括經济理論工作者在內,要想有所創造、有所前进的必由之路。应该說,我們經济理論工作者,是有一定的书本知識和間接經驗。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內部,在于事物內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內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內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則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我們在探討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或原因的时候,必須把毛泽东同志这段精湛地論述,作为全部的理論根据。  相似文献   

5.
浅议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孙龙(约公元前320年——公元前250年左右)公孙龙大力倡说“白马非马”论,从整体来看《白马论》的论证是诡辩式的,诡辩的成分大大超过逻辑的成分,但我们可以从反面学会运用正的确思维形式和逻辑规律,并汲取理论思维的经验与教训。下面谈谈我对公孙龙立“白马非马”论的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首先,公孙龙从他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形而上学方法论出发,从三个方面极力论证“白马非马”论。  相似文献   

6.
巴人的《論人情》一文,以資产阶級的人性論来修正馬克思主义文艺理論的阶极性原則,巳受到我国文艺界的严正批判。該文发表于《新港》一九五七年第一期之后,早已有人进行了批駁。但过了不久,在《新港》一九五七年第七期上,出现了王淑明的《论人情与人性》,虽也假惺惺地指出巴人某些“不对头”的地方,但整篇文章却是反駁一切正确批評,坚决支持巴人的論点的。王淑明不仅仅是响应巴人而巳,而是更全面更深入地发展了巴人的理論。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文章是以非“机械”地“正确”闡述毛泽东同志的正确观点为名的。这样,問題就更加尖銳了。王淑明的文章以人性問題为中心,伹又远远超出了人性問題的范围。他的修正主义观点是更全面、更系統、更隐蔽因而就更危險的,我們必須坚决揭露和批判这种修正主义的理論。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哲学学会最近举行了哲学年会,在分组读論中,哲学史组围绕我校楊祖陶同志和湖北大学蔡起元、黄劭邦、易紀維等同志所提供的科学論文,对历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同一性問題,展开了爭論,主要在下面几个問題上,有各种不同的意見。一、哲学发展的相对獨立性問題。同志們都一致认为,必須以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相似文献   

8.
為了探究西方護理理論在中國應用的效果,敦促中華護理人結合中華民族文化創建中國原創護理理論,筆者通過網絡數據庫和手檢方法,查閱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和台灣的8種主要護理期刊,統計護理理論的文章並進行分析。發現內地4種護理期刊、香港和澳門各1種護理期刊、台灣2種護理期刊刊發的護理理論文章佔全部文章的百分比分別為0.00207%、0.01377%、0%和0.01720%,證明西方護理理論在中國應用的效果不理想。建議:①中華護理人應該發展和創建體現中華文化內涵的護理理論;②原創中國護理理論必須立足於護理學科和中華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9.
作为經济文献,《通论》是不容易閱讀和掌握的。这一部分是由于凱恩斯的特殊叙述方法,但更基本的困难则是該书分析内容所固有的:(一)在理論经过25年的迅速发展后,现代讀者不易体会当时能够用来分析經济总量和經济动态的概念的极大限制;(二)《通論》思想是从《货币論》演进而来,因而有些問题在前一著作中談得很简单;(三)凱恩斯把实质上是一般均衡模型说成为单方面的因果关系体系;(四)凯恩斯打算应用马夏尔的短期模型来分析一种經济,这里,行为是受对未来的预期所支配的。作为經济分析,这本书是关于收入和就业如何决定的理論,强调有效需求的决定因素。这个理論的新奇动人部分是消费倾向以及它的变形——倍数。消费倾向在预测战后失业的試验中遭到可怕的失败,这是因为凯恩斯忽略了財富对消费的影响。不但他的消费傾向太简单,而且他的投资理论也不完备。《通论》还可以看作货币理論,强調对货币的需求。但是他的货币需求理論讲得令人迷惑,很混乱,作为資本理論来说的货币需求理論又是很不完全的。凱恩斯有效需求理論是現代經济政策理論的发端。但大多数凱恩斯派都抱有一种偏见,即否定貨币政策对决定经济活动水准的重要作用。于是在分析通貨膨胀时,他們不是要求制定財政政策,就是主張管制工資和物价。然而这两种方案对战后資本主义經济来說都是不切实际的。凯恩斯的贡献在于:(一)他注重花费对收入和收入对花费的影响;(二)他推动了总量模型的建立和检验;(三)他间接促进了現代动态理論的发展;(四)他促使政府担负起保持經济繁荣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刘勰論創作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文学理论批评的一系列重要問題,进行了比較全面、系統的研究,作出了相当精湛深刻的论述。本文仅就刘勰的創作理论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一刘勰论述文学問題的基本观点是,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必須要有真感情,说实话;写实事,讲真理;益教化,有实用。同时又須有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形式。这样的文学  相似文献   

11.
人們的思想必須在一定的思維形式中进行。思維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在墨家的邏輯中,思維的这些形式被称为“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說出故”。对于这些思維形式,墨家首次地系統的做了闡述,这就无怪乎学术界把中国邏輯学奠基者的荣誉归之于墨家。  相似文献   

12.
把传記当作一种艺术,是現代人的概念,而且和自我意识的增长有联带关系。因为一个人只有认识到传記家和他的主人公之間有一种特殊的关系,事实和意見經过传記家的心灵滤过才渗进公众的舆論时,他才能設想传記可能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事实的記录和意見的陈述。因为給讀者看些甚么,要由传記家选擇,而且他处理原始材料时,对任何一个片断的采納或者舍弃都可能是决定性的,不能改动的。他必須在这一个解釋和那一个解釋之間,在这一套  相似文献   

13.
形式邏輯的局限性問題,是我国邏輯学界近几年来爭論問題之一。弄清形式邏輯的局限性以及产生这种局限性的根源等问題,这不仅是使我們看清形式邏輯这門古老科学的本来面目,而且有助于我們解决关于修正形式邏輯的問題,有助于我們认识形式邏輯和辯証邏輯的关系。在討論中,虽然大家都认为形式邏輯有局限性,但是由于对形式邏輯局限性的性貭及其根源的看法不同,因而对形式邏輯的局限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从1955年以来,馬寅初一直在散播“新人口論”。在《新建設》杂志去年十一月号和今年一月号登載的《我的哲学思想和經济理論》及《重申我的請求》二文中,他更进一步宣揚。馬寅初的这套人口理論,实貭上是馬尔萨斯人口論的翻版,用来和馬克思主义相对抗。在现阶段,其矛头是指向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当前更是直接針对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这三大法宝。对于这种极端荒謬,反动透頂的“理論”,必須彻底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15.
历史进化思想,是清初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夫之的重要理論之一。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曾經流行着各种封建复古主义与历史循环論的观点,如邹衍的五德論,董仲舒的三統論,邵雍的元会运世論以及与此相关的封建正統主义等等,王夫之的历史进化思想就是在同这些錯誤理論作斗爭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在形成这种思想时,他继承与发展了我国古代思想家韓非等“世异則事异”、“事异則备变”的观点,并且具体运用这种思想观点去闡述几千年中国古代社会的演变过程,作出若干精闢的論断。  相似文献   

16.
公孙龙是战国时期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约生于公元前325年(周显王44年)——315年(周慎靓王 6年)之间,死于公元前250年(周惠公6年)左右。赵国人,曾一度做过平原君的门客。 他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有十四篇,杨雄《法言》称“龙诡辞数万”,但现在存世的《公孙龙子》一书,除《迹府》为后人辑录他书中有关公孙龙事迹而成篇之外,其余五  相似文献   

17.
王弼是魏晋玄学的开創者。他的哲学思想是曹魏政权日趋腐化时期,门閥士族地主阶級的世界观。他是中国哲学史上影响較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王弼吸取了两汉神学目的論与唯物主义自然論斗爭失敗的教訓,开始抛弃了神学的外衣,借用自然論的詞句作掩飾,从各个方面論証精神性的本体是万物的根本。他虽不公开講“神”,实际上,他的本体,就是雕鏤得比較精致的“神”,或者說,是“神”的代用品。王弼以后,許多重要的、欺騙性较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基本上都不再采用有神論的形式,而是通过精致的哲学理論形式以傳播唯心主义ㄐ闹饕逋ü臀ㄎ镏饕宓亩窢?变得更狡猾了,这一变化是从王弼开始的。王弼提出了一系列的哲学范疇,如本末、动靜、有无,他把問題集中到:有没有比客观具体事物更根本的“体”存在,王弼对于这个問题做了明确的、唯心主义的回答。  相似文献   

18.
一“撫今思昔”“摊陈出新”馬寅初先生的新著《我的經济理論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場》在1958年二月問世,三月間我在一家書店見到了。当我站在書櫃边把目錄涉獵一遍,再把其中作为引言的《此書各篇論文内在联系的說明》一文看过后,不禁大有所感。一是佩服馬老不老,不僅把俄文讀通了,并还讀了不少馬列主义的俄文原著及毛主席著作,奋勉前進,令人望塵莫及;但同時又感到,旧的学問知識,或資産階階的思想教育對于我们年事较大的高級知識分子,該是多么沉重的前進包袱。象馬先生这样孜孜不倦地奋勉兢進。从那篇“說明”中,仍旧充分地顯示出了他的老一套的观点和思想方法。他本来是要說明全書各篇的内在联系的,而結果却連表面的形式邏輯也沒有給我们指出来。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哲学战线上,正在开展着一場新的激烈的論战,这就是关于“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的論战。这是一場坚持唯物辯证法同反对唯物辯证法的斗爭,是两种世界观即无产阶級世界观同資产阶級世界观的斗爭。主张事物的根本規律是“一分为二”的,站在唯物辯证法一方;主张事物的根本規律是“合二而一”的,站在反唯物辯证法一方。論战的双方陣线分明,針鋒相对。这是当前国际国內尖銳复杂的阶級斗爭在意识形态上的一种反映。这場論战,如果从5月29日《光明日报》发表艾恒武、林青山同志的《“一分为二”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是中國唐代有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是王叔文革新派中的核心人物。前人对于柳氏在文学上的成就,一般是推崇的,因而得与韓愈并称“韓柳”。对于他的思想,在和唯心論作斗爭中閃爍着光輝的唯物論思想,一般則加以隱蔽、歪曲乃至譏刺。至于參加王叔文革新派,則更被譏为依托小人,有隳素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