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以国际贸易理论为依据,以我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为背景,论述了马钢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指出了马钢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张恒梅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4):82-83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为了增强核心竞争力 ,跨国公司经营战略调整的步伐有所加快。跨国公司经营战略重组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应当抓住跨国公司全球战略调整的时机 ,积极调整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促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浪潮对我国民族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国内企业会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为此,中国企业只有主动迎战,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才能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民族工业的整体实力。本文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和企业本身都必须为此做出努力,制定正确、高效的应对战略,共同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实施跨国经营营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4.
倪自银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从我国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从战略高度分析了跨国经营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了积极稳妥,有计划、循序渐进的发展步骤,在加快和促进跨国经营的措施上,要注重发挥群体作用以及不断深化国内经济改革. 相似文献
5.
那颖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1998,(4)
跨国经营自二战后产生以来发展迅速,尤其是进入90年代达到了兴盛时期。许多发达国家通过制定全球战略,在海外投资、生产,获取了巨大利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企业踏出国门从事跨国经营,虽然也不乏成功之例,但总的来看数量少、规模小、区域分布不广,且技术密集型项目少。究其原因,主要由于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在对外投资方面的政策及措施不健全,管理落后,缺乏跨国经营的人才,信息系统不完善等。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几点建议:加强联合以壮大企业跨国经营的规模和实力;完善对外投资方面的政策及措施;加强对跨国企业的管理;培养跨国经营人才;加强信息开发等 相似文献
6.
关于对外开放度度量指标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从单一的外贸依存度测量到多指标体系、多变量回归,贸易开放度的度量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毋庸置疑,这些方法都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伴随跨国公司的强大发展势头,国际直接投资成为部分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因而一国对外开放度的测度也势必会有所变化。本文以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三个方面对对外开放度加以度量,结合国内外现有对外开放度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基于客观赋权法基础上的指标体系。为从实证的角度验证该指标体系,本文以我国为例,统计分析了我国1999—2006年的对外开放度。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对苏州地区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章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苏州经济发展提供了成功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实例。但是 ,苏州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也存在着潜在和衍生的风险 ,面临着如何维护外资企业投资的增长和培育本土产业、提高本土企业竞争力的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8.
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喀什特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及中国与周边国家深化经贸关系的国际环境之下,喀什特区具备了地理位置优越、与周边国家贸易潜力巨大、通道基本畅通以及国家扶持等一系列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在产品结构、贸易结构、企业实力等方面存在诸多障碍因素。针对这些情况,喀什特区应从改善外贸环境,转变贸易方式、构建物流平台、加大招商引资等方面着手,深化喀什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银霞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4(2):13-13
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市场.会计作为国际商务的通用语言,应以经济环境为前提,建立一整套适合我国会计理论水平与会计实践工作的会计体系. 相似文献
10.
欧阳峣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2):221-224
民营企业在跨国经营中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组织模式,中小民营企业一般应选择“集群”组织模式,大型民营企业一般应选择“集团”组织模式,成长起来的现代跨国企业还可以选择“联盟”组织模式。无论采取何种模式,关键是要深化分工与协作,形成内部一体化或外部一体化的协同效应,取得规模效益和减少交易费用,实现价值链的增值。 相似文献
11.
肖碧文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4)
本文结合深圳特区的实际,对特区企业家试作理论研究。指出特区企业家是改革开放、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产物,全面论述了特区企业家的类型、特点及在特区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促进特区企业家健康成长、发展所需的一些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经济开放度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取代表经济开放因素的贸易开放度、资本开放度和生产开放度这三个指标加权合成经济开放度 ,用以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的开放程度 ,通过计算看出我国各地区间的经济开放度存在显著的差异。作各地区的经济开放度与GDP的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经济开放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经济开放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提高其经济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的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渐趋恶化,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由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预示着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唐雪玲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4)
文章分析了特区经济再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提出特区经济再发展的战略思路应是在优化内部经济、实现两个转变、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积极制定西进战略。 相似文献
15.
经20余年努力,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跨入由要素驱动向技术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实证分析显示:计划经济时期属于要素驱动经济增长方式;改革开放以后进入要素-技术驱动并向技术驱动持续转变,"十一五"时期已取得阶段性突破。其动力机制分解说明,对外开放、科技投入、基础设施改善、劳动力转移、工业化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都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型。但转型的基础仍不牢固,应采取措施,保持经济转型的持续动力,巩固经济转型的成果,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6.
张寒松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6):59-63
经济学界时中国模式的理解和讨论主要集中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上,也涉及金融危机中的政府作为问题。经济学界对中国模式否定和批评多于肯定,首先源于对已有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不具独特性的分析,也源于对中国模式不具普遍性的认识,还源于对中国模式尚未形成的判断,以及对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的批评。 相似文献
17.
从出口导向到内需主导——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反思及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祥敏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50-56
出口导向战略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起飞阶段的指导战略是行之有效的,但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阶段性。中国作为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世界性经济大国,必须具有自己自主性较强的经济发展战略。当前,中国所实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内外阻力,付出越来越高昂的发展成本。中国要保持经济的长期快速健康增长,就必须改变当前以出口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把经济发展的增长动力由国外转移到国内,建立以内需主导为本、外需出口为辅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保彦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2):40-43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遍接受的发展道路。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可持续发展,并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有效增长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根本途径。文章论证了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及方式之间的关系,提出并分析了可持续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和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9.
史际春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5(5)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法治保障,这对我国的法治尤其是经济法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要把握好调控监管、市场经济与法治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坚持政府为主导、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摈弃政府动辄使用直接行政手段和运动式调控的做法,将其能动的调控监管纳入问责制,不能任其脱法。规划和产业政策法、财税法、金融法、资源和环境法等都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需依托的主要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余波还未平息,2009年欧债危机又接踵而来,世界经济步入下行通道。中国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日益加剧,环境恶化、资源匮乏、贫富差距、民生问题日益凸显,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内外双重压力。在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中,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确立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未来经济发展战略。但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目标是什么,目前的认识还很模糊,面临当前国际及国内严峻的经济环境,进一步明确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模式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