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战略哲学论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战略哲学即战略之道,战略的基本矛盾是自由和限制的矛盾,战略是竞争自由的方式,21世纪主导的战略范式是时间战略范式,“战略机遇期”中存在“战略黄金点,”“以弱胜强”“、以劣胜优”不成立,战略的根本问题是力量的自由和限制的问题,将发生战略革命,战略哲学将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以“政治革命”为主导,建构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三位一体”战略布局中的正确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邓小平与毛泽东的“三位一体”战略布局思想相比较,因历史条件的不同而具有明显的特征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现代时间战略和现代文化战略,构成了互为反馈的联合战略。现代时间战略受到了现代文化战略的制约和影响,而现代时间战略一旦形成,又对现代文化战略进行时区划分、时态鉴别、时链连环、时群聚合和时效筛选。现代时间战略冲破了文化模式的“凝固沉淀”型,代之以“聚放兼顾”型;改变了文化决策的“狭隘空间”型,代之以“时空视野”型;改革了文化载体的“低效益”,代之以“高效益”。总之,现代时间战略促进了现代文化战略的深层发展。  相似文献   

4.
冷战时期,北约先后推行过“大规模地面作战战略”、“大规模报复战略”和“灵活反应战略”。联邦德国在这些战略推行过程中具有的地位和作用经历了一个从“理论上的战略地位一现实的战略作用一理论上的战略地位与现实的战略作用相统一”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元旭  卢荣 《兰州学刊》2009,(8):105-107
从经营战略论到企业文化论,再到战略管理的文化学派,管理学理论与实践一直在探寻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文章在借鉴DNA双螺旋结构、企业生命有机体特征的基础上,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关系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双螺旋结构——由“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构成“双链”,结构(S)、人员(H)、知识(K)、范式(P)形成“碱基”。任何企业都有其独特的“结构——范式——人员——知识”表达,可称之为“企业基因表达”。双螺旋结构模型由于引入了动态演进的思想,统一了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自然而然地与战略变革和动态竞争紧密联系起来。该模型为分析企业“战略——文化”作用模式,以及管理战略变革、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6.
“城市矿产”综合利用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发展重点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意义重大。“城市矿产”发展战略研究可从发展环境和行业特性两个方面着手。前者运用PEST、波特五力战略工具分别分析“城市矿产”发展的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后者分析“城市矿产”来源、形态及双向外部性等特性,并重点用博弈论方法分析双向外部性影响下企业与政府行为选择。基于分析结论,“城市矿产”的五大发展战略包括园区化、专业化、规模化、技术创新、生态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国际政治中的科学研究方法对中俄、中日的“战略关系”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表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层次远远高于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根据测量结果我们从安全与政治、经济、历史与文化三个方面对战略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中俄、中日战略关系的不同战略根基、战略内涵与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8.
新疆现代服务业要发展,选择何种发展战略,至关重要。新疆现代服务业应结合新疆区情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内在规律,采取跨越式发展战略、“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差异化竞争战略、集群化发展战略、名牌战略等五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是对区域与国家发展关系进行的系统思索,是我国区域发展实践的理念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思想、中华文明的整体性文化和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问题的大局战略实践的滋养,经由从“城市战略定位”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再到“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命题嬗演,逐渐提出“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理念。“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理念需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基本目标、以系统观念为思维方法、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重要抓手贯彻落实到具体政策实践中,才能彰显现实力量。  相似文献   

10.
2016年以来,伴随着朝鲜的两次“核试”和美韩“萨德”系统的部署,朝鲜半岛“矛”与“盾”的战略博弈日趋尖锐,敏感性增强,“冷和平”已成“新常态”,极大地损害了中俄的战略安全利益,破坏了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平衡.这场由“矛”“盾”战略博弈引发的朝鲜半岛局势的新变化及特点总体可概括为:“劳动党”七大政权稳定,朝核再试“矛”日锋;“闺蜜门”事发总统遭弹,“萨德”入韩“盾”已铸;“小北约”搅局半岛添乱,中俄联手“规”乱局.为此,中国政府要在斗争中求团结、谋合作,在斗争中求发展、谋和平.  相似文献   

11.
魏松 《南方论刊》2008,(9):55-56
近年来,美国开启了“整合”中亚、南亚地区的“大中亚”战略,旨在拓展本国在此地区的战略利益。本文围绕着“大中亚”战略实施,究其关键,提出:加强由美国倡导的中亚国家参与的“大中亚”地区内双边及多边合作,是美“大中亚”战略实施的关键,并从合作的内容及方式、原因、前景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解析。社会道德原则对个人权利存在侵犯;功利主义的个人原则向社会原则扩展具有任意性。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先后采取了“均衡布局”、“沿海优先”和“西部大开发”三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三种战略一脉相承 ,可以看作是西部开发的三个战略步骤 :“均衡布局”战略奠定了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沿海优先”战略为西部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在技术和财力上提供了可靠保证 ;“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直接投资的力度 ,而且提出了一整套全新的开发思路 ,其必将给西部地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史军 《兰州学刊》2006,(3):142-143
本文首先对股票投资战略进行系统划分,然后分别对长期持有投资战略、概念判断型投资战略、价格判断型投资战略、心理判断型投资战略等四种经典投资战略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各种投资战略都各有其长处和缺陷的结论,并提出“扬长避短,兼收并蓄”的投资战略和“投资人与投资市场和谐相处”的全新投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基于企业家是制度变迁的承载者和推进者的认识,以“浙商”概念的学术性界定为逻辑起点,从战略企业家能力角度切入,结合浙江经济体制变迁的特性,研究作为企业家的“浙商”从战术企业家向战略企业家转型的约束、路径和保证。战略企业家能力是指企业家的制度能力和战略能力。战术企业家是绝大多数作为企业家的“浙商”的成长起点。“浙商”要从三条路径、一项保证的角度实现从战术企业家向战略企业家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太平洋岛屿地区是美国地缘政治结构的组成部分。作为“印太战略”的始作俑者,美国基于自身战略利益,不断丰富“印太战略”框架,打造各种版本的“印太战略”。拜登上台后,着力对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升级“印太战略”。在地缘政治结构的影响及“印太战略”升级的背景下,拜登政府竭力在太平洋岛屿地区打造并完善“蓝色太平洋伙伴”,借以对中国进行强有力的制衡。作为一个制衡中国的联盟体系,“蓝色太平洋伙伴”是美国在“海洋自由”原则驱动下的海洋扩张活动或实践,主要目的是维护其海洋霸权。未来拜登政府将推动“蓝色太平洋伙伴”在太平洋岛屿地区朝着更加实体化、机制化、军事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是战后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阵营相对抗的产物。随着冷战的加剧 ,北约的组织机构越来越庞大 ,名曰军事组织 ,其实它的机构设置并不局限于军事范围。它的军事战略 ,也远远超出军事内涵 ,与北约国家的政治战略、国家战略密不可分。还应该看到 ,北约的成立及其军事战略的形成 ,都是在美国的操纵下逐渐形成的 ,美国是北约的龙头老大。北约成立初期的军事战略奉行地区性遏制战略 ,其后 ,不断地调整 ,先后经历了“大规模报复战略”、“灵活反应战略”、从“危机反应战略”到“新战略构想”等演变。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后,市委、市政府把“农转牧”战略列为我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六大发展战略之一。为了推进“农转牧”战略的实施,从去年7月份开始,我们对全市在推进“农转牧”战略中大力实施“科技兴牧”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期间,我们还到国家及省有关部门进行了咨询,考察学习了外地先进经验。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美国利用乌克兰危机,聚焦欧洲和印太两大战略方向,加紧推动北约新一轮战略转型,不仅激活冷战结束后一度濒临“脑死亡”“肌无力”的北约组织,还重新赋予其“东进”印太、遏制中国的战略使命,通过扩大北约“全球干预”战略功能,试图构筑一个“以遏华为目标,由美国主导,以印太和欧洲盟伴为羽翼,东西呼应、两洋联动”的全球安全架构。目前,美国在推动北约“东进”印太方面,已促成亚太四国作为“邀请嘉宾”参与北约峰会和外长会,形成“北约+亚太四国”合作机制,升级日韩为“定制合作伙伴关系”,并力推北约在日本设立联络处和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强化北约在印太地区的实际存在。美国推动北约“东进”印太是为了应对印太地区的大国战略竞争,维持其全球霸权地位,达成控欧遏华弱俄、震慑朝伊的多重目的,其在策略上重点采取了外交诱拉、舆论鼓动、机制塑造和身份认同等手段,以形成北约“印太化”和印太盟伴“北约化”,达成“东西对接、双向奔赴”的局面。美国推进北约“东进”印太势必引发地区内国家关系复杂互动,冲击中国周边战略环境,破坏基于自由、和平、繁荣的亚太地区秩序,给中国运筹大国关系、经略周边、维护领土海洋权益以及维持地区和平稳定带来多...  相似文献   

19.
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导下,广西区党委作出了“三大战略、六大突破”的重大决策。“三大战略”──实施区域经济、开放带动和重点突破战略。“六大突破”──实现思想观念转变、经济结构优化、经济体制转换、对外开放、科学技术与经济结合、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新突破。“三大战略、六大突破”构成了广西跨世纪发展的新思路和大框架。实施“三大战略”、实现“六大突破”,其直接的运作过程和结果就是:再造广西。如何真正实施“三大战略,实现“六大突破”,再造广西关键的问题是协同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全党、干部、人民的协同问题,即使有了…  相似文献   

20.
一、“1+1+1>3”:设立重庆直辖市所产生的战略集成功能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以高度的智慧,非凡的战略眼光、战略勇气和战略风格,根据中国国情和国际环境的动态变化,先后制定了“沿海开发”、“长江开发”和“中西部开发”等三个各具区域特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封闭、贫穷状态的富民强国的战略的实施,如今已广为世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