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妈祖信仰,作为海峡两岸中国人的一种共同文化现象,体现了两岸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济、文化和政治的相互联系和交流.这种共同的信仰,与其它许多文化现象一样,都是以共同的中华文化为背景的,都深深地映射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特点.本文循着妈祖信仰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足迹,结合中国民间信仰的一般特点,探究妈祖如何由一个普通的民间女巫成为"护海之神",又由"护海之神"成为"天妃"、  相似文献   

2.
一、妈祖文化在台湾的传播(一)妈祖文化在台传播过程明万历年间,台湾澎湖马公首先按莆田、福建建筑样式建造妈祖庙。其后到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妈祖的传播只能是零星行为。直至清王朝统一台湾,施琅在台南鹿耳门建立台湾第一个官方天后宫,妈祖传播才逐渐兴盛,虽然只经过短短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台湾的妈祖文化传播却是最快的,1980年,全台有妈祖庙(宫)383座,1981年聚增至500多座,叨年代发展更是迅猛,各式庙宇比60年代增加三倍多,目前台湾36000平方千米土地上,建有妈祖庙800多座,若加上以妈祖为主神的庙宇,那就有千…  相似文献   

3.
妈祖文化与两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妈祖信仰是中国东部沿江沿海人民的民间信仰之一 ,是汉传佛教的衍生文化 ,后又与道教文化有所融合 ,主要在东南沿海及东南亚地区传播。妈祖文化现象随着妈祖信仰的形成而产生 ,随着妈祖信仰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 ,妈祖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和平女神” ,妈祖文化也成为一种世界性文化现象。本文着重研究妈祖信仰的发展历史、地理分布与文化影响 ,意在进一步探讨新世纪如何把握这一千年文化的人文精神实质 ,发挥其益世利人的积极影响。特别是对于海峡两岸关系、统一祖国大业而言 ,妈祖文化更是一种重要而不可替代的桥梁和纽带 ,更须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妈祖信仰发展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了。然而,“妈祖”这一名称并非原来就有,而是在妈祖信仰发轫以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而产生的。如果说“夫人——妃——天妃——天后”是妈祖褒封称号的递变系列的话,那么“神女——灵女——娘妈——妈祖”则是这尊女神的民间称呼的递交系列。  相似文献   

5.
澳门是木帆船时代东西方贸易的优良海港。东西方航海者及其后代,各自在这里供奉着代表不同民族文化的航海保护神。明朝初年,妈祖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航海保护神的主神。澳门的大部分中国居民,自古以来就是热诚的妈祖信徒,而妈祖阁则是澳门妈祖信仰的发祥地。本文试图结合澳门的历史,对妈祖阁与澳门妈祖信仰作一个初步的探索。 一、弘仁阁的创建及其年代 传为妈祖阁最古老的建筑的弘仁阁,是一座“于(?)岩古石间,就石窟凿成的石殿。殿内四壁,雕刻着海魔神将,古彩斑斓,中央供奉天后。……其起源充满神话色彩。据碑志记载,相传明朝时候,福建人  相似文献   

6.
<正> 实现大陆与台湾的统一,是海峡两岸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顺乎这一历史潮流,我国政府作了许多积极的努力,在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山海经》与战国时期的造神运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山海经》中绝大多数的志怪神话并非史前文化的“遗存” ,而是在战国时代根据特定社会需求对前赋文化做出的新综合。记录在儒家经传上的传说故事也不是神话的历史化 ,倒正是《山海经》神话的原始素材。中国在很早的时候就缺乏高昂的宗教热情而以现实主义为文化的基调。这种文化在个人生活上追求长寿、富贵、多子孙。战国诸侯在享乐腐化方面超过春秋 ,他们注重养生 ,追求长生。这样 ,方术之士为取信诸侯而为历史人物制造神圣故事使战国发生了一场造神运动。这一运动的主角方士以长生不死之术谒见诸侯时多备有说辞底本 ,临事取用。《山海经》当是神仙方术之士事先备好的资料汇编  相似文献   

8.
妈祖姓林名默,是五代闽都巡检林愿的第六女儿,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三月廿三日,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日于湄屿峰上羽化。传说林默死后经常在海上抢险救难,镇海护航,不断显圣保佑人民,故福建、广东渡海到台湾的船户和商民,往往捧妈祖像同行,视为航海保护神。传至台湾后,又为台湾各阶层人民所崇拜,成为有祈必应的万能女神。一、台湾妈祖来自福建妈祖在福建,台湾是天上圣母的俗称。在台湾的泉州、漳州,客家移民地区所崇拜的妈祖,因来源不同,称谓亦异。如由湄州祖庙分来的称“湄州妈”,由同安分来的为“银同妈”,而由泉州府晋江县分来的则称  相似文献   

9.
天津社会科学院赵沛霖先生继《诗经研究反思》、《兴的源起》、《屈赋研究论衡》之后 ,又有《先秦神话思想史论》(此书在台湾和大陆先后出版 )一书问世 ,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我们相信 ,该书的出版 ,对建构我国神话学史 ,乃至对我国历史、哲学以及思想史中某些问题的研究都将产生良好的影响。一、可贵的创新意识。所谓“神话思想”是指对于神话与神的认识与理解 ,它是从西方输入的新概念 ,在我国神话研究领域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野 ,该书可谓开山之作。综观全书 ,不仅课题是新的 ,许多论题和观点也是全新的。前人把原始物占和物占混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小说的产生、演变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和其他任何事物的成长一样,有它的童年时期。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和古代神话不同,它所描写的对象不是那样远离现实,任凭幻想只在神的世界里驰骋,使那些神话人物那样难以为人理解;它和产生在“《庄》、《列》之前”、被称为“古今小说之祖”的《汲冢琐语》也不一样。它将幻想和现实之间拉近了距离,不再注重对“和凡人不同的”“古来建大功的英雄”  相似文献   

11.
五行之神的历史原型,生成于先民对太阳在一日之内运行轨迹及相关景象的观察和体验,其中也有想象所起的作用.五行之神的名称,最初是对太阳运行状态的描述,带有暗示性和象征性.神话和历史传说中的五行之神,是由其原型演变而来,并且在不同程度上保持着与其原型的关联.神话和历史传说中的五行之神,在形象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围绕着妈祖逝世一千周年和妈祖诞辰1030周年的纪念活动,闽台两岸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妈祖热”,关于妈祖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也在蓬勃发展。在福建,仅在1987年10月纪念妈祖逝世一千周年学术讨论会前后就出版了《湄洲妈祖》、《妈祖研究资料汇编》、《妈祖东渡台湾》、《妈祖研究论文集》等书,以及《妈祖千年祭》和《妈祖》两本大型画册。1990年4月21日,为纪念妈祖诞辰1030周年,在福建莆田又召开了国际学术讨论会,并在会议召开前,出版了《妈祖文献资料汇编》、《妈祖信仰与湄洲祖庙》两书。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神话学百年来的学术脉络中,始终伴随着“中国神话不成体系”的疑问和缺憾。这种因西学舶来而产生的文化观念错位,直到袁珂等人进行神话书写才得以部分纠偏。无论是研究者对“神话历史化”问题的解析,还是神话书写者的谱系化写作实践,都体现出将西方神话学本土化的努力。但真正意义上完成观念转变的,是技术迭代之后数字媒介的内容创作者们。在以抖音短视频为代表的神话系列创作中,中国神话内蕴的叙述魅力被激活。在新语境中,西方神话须有“神谱”的刻板面孔被解构,数字媒介的“文化之谱”被构筑起来。  相似文献   

14.
论妈祖与中国海洋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妈祖是一个极富有东方文化特色的航海之神,与西方世界的海洋之神──手持三叉戟的海神波塞冬(Poseidon)形成鲜明的对照。在海神波塞冬的身上,人们看到了西方海洋文化的冒险、征服、掠夺、欺诈、霸权的特征,反映了欧罗巴人种个性的阴暗一面;而在中国百姓的妈祖信仰之上,人们看到的是中国海洋文化特色──和平、自由、平等、共存的文化精神。这一文化精神基于中国文化的传统,也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财富,她必将改造人类的海洋文化面貌。一、妈祖──中国古代海洋文化的象征中国的海洋文化源远流长,只是到宋代才出现了妈祖崇拜,为什么…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文化现象考察三则王新华一、古代神的观念及神话的发展汉民族神的观念产生非常早。《周礼·春官·大司乐》:“以祀天神。”注:“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易·系辞》:“阴阳不测之谓神。”古代神的观念,最早是以自然界的事物及现象为神。这一点从古代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6.
“檀君神话”的文化内涵有“熊、虎图腾文化”、“方士文化”、“佛教文化”以及其他的“汉文化”等几个层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对大同江流域的强烈影响。同时,这一神话亦折射出了明显的历史意识,在远古时代,大同江流域就与我国大陆有着人员或信息交流,就神话的固有内容来看,将箕子东来认定为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7.
最近 ,姚同发同志的新著《台湾历史文化渊源》(九州出版社 2 0 0 2年版 )出版了。台湾联合报副社长张逸东先生在读了书稿后认为 :“资料搜罗之丰富 ,文字组织之精炼 ,具见钧座研究心血。”该书以多学科视野、大文化格局 ,阐述台湾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 ,勾勒其来龙去脉 ,追溯其根由本源 ,厘清台湾历史与中国历史、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主从、源流关系 ,从而达成为台湾历史文化定位之目的。例如 ,从两岸地缘关系看 ,作者以地貌学理论证实海岛、大陆不可分立 ,以地质学理论证实台湾地壳呈大陆性格 ,以生物地理学理论证实两岸物种本为同源。从两…  相似文献   

18.
无头战神刑天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刑天即蚩尤 刑天,是中国古神话世界的著名“反抗神的神”。其事见《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刑天) 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刑天的形象蕴涵着激励人们斗志、败而不馁、愈战愈勇的力量。晋朝诗人陶渊明予以热情歌颂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刑天的对手是位天帝。据袁珂同志考证,此“帝”即上古神话与历史传说内极其煊赫的黄帝。这就不能不使我们揣想,刑天殆即古神话的战神(兵主)蚩尤。据现有资料看,蚩尤是黄帝的主要敌手,而且也被黄帝斩杀得身首异处。  相似文献   

19.
文学是社会的心灵史,真实地再现地域精神、民众生活.妈祖意象重复出现于台湾文学,既有日常生活的再现,更有精神价值的追寻与探问.当代台湾小说中的妈祖文化经历了从民俗描摹到历史认同、国族建构的书写变迁.  相似文献   

20.
古神话和后起的仙话的重要歧异在死与不死。初民认为,“古代所有的神都住在地上”;神是“十分现实的人物”,喜怒哀乐无异常人。在我国上古,大巫颛顼“绝地天通”(《国语·楚语下》)前大致如此。故而神也有死;仙则反是,长生不老,万寿无疆。奴隶制社会中晚期,某些人出于对死的恐惧和生的诱惑,幻想出仙人和成仙之道。仙话作为古神话的不肖之子,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