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所谓语言,则是指人类所特有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人们研究民俗,也研究语言,曲彦斌则进一步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以此创立了一个崭新的人文学科———民俗语言学。创立一个新的学科,需要有严密的理论体系的支撑和坚实的研究成果的验证,要从理论与方法等各个方面都给予明确的说明与论证,从而凸现本学科的特质。曲彦斌首先界定民俗语言学的概念:“就是研究语言中的民俗现象和民俗中的语言现象,以及语言与民俗相互关系及运动…  相似文献   

2.
傩俗初论     
傩事活动之肇始就具有了信仰民俗的性格。民俗即是民风、习俗和风俗的意思。“民风”一词,始见于《礼记·王制》:“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即古代王者巡狩之礼,以诗观民风而知得失。至汉代,“风俗”已普遍通用。《白虎通义》引《尚书大传》云:“见诸侯,问百年,太师陈诗,以观民风俗”。《汉书·王吉传》:“是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风与俗,对讲互文。在民间的习惯、风气、土俗的意义上,用“民风”、“风俗”来概括,屡见于古代典籍。但将民间的风俗作为一门独立人文学科——民俗学,进行有关的理论研究,则很晚近。1846年英国学者W·J·汤姆斯提出了Folklore这一学术专用名词,原含有“民众的知识”及“民众知识学”的双重含义;他认为民俗是“在普通人们中流传的传统信仰、传说及风俗”,如“古时候的举止(manners),风俗,仪式(observances),迷信,民曲(ballade),谚语等等”。这门学科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学者对Folklore的理解也不尽一致。我国学术界是在五四运动以后至20年代初,始将“民俗”作为学术专名用语。从民俗学角度来考察傩事活动的整个发展过程,无疑是傩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熊开万 《理论界》2007,(5):104-106
周作人是中国民俗学的奠基人之一,以其渊博的知识与见解在民俗学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绩。他的民俗学研究关注民众,贴近民生。从思想脉络上讲主要有西方文化人类学的成分,同时也受到日本民俗学者的影响,更多地还是继承了中国传统风俗学的研究思想与方法。本文在梳理周作人民俗研究的目的及思想脉络的基础上,讨论其在民俗研究方法上的贡献,希望对现代民俗学研究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宋希芝 《兰州学刊》2012,(11):59-66
《聊斋志异》中反映沂蒙民俗的作品有34篇。蒲松龄能够成功采撷沂蒙民俗是由于作者非常熟悉民风民俗,具备较高的艺术造诣,同时与作者在沂水生活时写作素材的搜集渠道有关。从民俗与文学的双向互动来看:一方面《聊斋志异》从行为文化、物态文化、制度文化、道德文化等方面展示了沂蒙民俗的丰富内涵;另一方面沂蒙民俗素材进入《聊斋志异》,使作品更具沂蒙地域色彩,厚重了作品的内涵,拓宽了知识面,充实了信息量,增强了可读性,使作品达到了"风俗史"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5.
东夷文化与岭南民俗﹃封利是﹄刘付靖“封利是”是岭南地区粤语居民对“压岁钱”的特殊称谓,它上溯可至秦汉,甚至可早至古史传说中的舜虞封禅;其源流则与东夷文化相关。一、“利市钱”不是“封利是”的起源60年代初,《羊城晚报》曾对“封利是”风俗作过专门讨论。8...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进程中的风俗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俗习惯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它与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着的史无前例的现代化建设之间,必然地会产生种种矛盾,并在一些方面,不同程度地阻碍着现代化进程。研究现代化进程中的风俗变迁,无疑是民俗学者肩负的社会使命。风俗变迁,一般可以从两方面去考察:一是风俗的自然变迁,古往今来,风俗一直在自然而然地、或快或慢地、或隐或现地变迁着,它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一是指有着明确目的意义的、人为的风俗改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移风易俗。一风俗的自然变迁,又可以从两方面去…  相似文献   

7.
采用社会生态史的立场,对端午风俗特别是饮食和防疫习俗进行新的考察,可见:端午风俗根植于古老的"恶月"观念,其主题是通过各种活动,顺应时气之变化,应对溽暑季节不利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威胁。作为端午的标志食品——粽子"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和因屈原而作等说法,均系后人的曲解和附会,实则具有古老悠久的南方饮食文化渊源,是端午民俗主题下的一种功能食品,其产生和流传的情况反映了饮食方式与风俗对于生态环境的密切依存关系;以避邪、止恶、驱毒和防疫为主的端午民俗事象非常繁杂,但具有其内在的文化逻辑,既反映了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命活动的影响,亦反映了古人对环境威胁的认识和应对。  相似文献   

8.
民俗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其中歧视和压迫女性的内容却影响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步伐。以山西太原农村为例,梳理当代农村女性从出生到去世各个阶段在民俗文化中的弱势地位及影响,分析其原因既有由于风俗和生理,使婚姻对女性的牵制力大于男性,男性基于自卑心理之上的强权需求;又有父权制社会下的封建强权风俗一直在压制女性,而女性则缺乏自觉意识和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9.
盛志梅 《江淮论坛》2003,(1):109-112
本文主要从弹词的地域分布、演唱风格、弹词演唱与江南风俗、弹词文学与江南民俗、弹词作家与江南等五个方面剖析了清代弹词与江南文化不可离析的血缘关系,认为清代弹词是属于江南文化的“特产”。  相似文献   

10.
满族风俗在东北风俗文化圈中独具特色,属于黑龙江省人文景观资源中的特有文化.历史遗迹与满族风俗文化交相辉映,会成为人文景观中价值递补之双方,能以民俗促进发展,因发展建设遗址,由遗址打造景观,借景观弘扬风俗.  相似文献   

11.
孙作云先生在《诗经恋歌发微》一文中列举了二十三首恋歌,认为它们与上古时期暮春三月男女会合、祭祀高禖、祓禊求子的风俗有关①。这已为众多的学者所首肯。但是,笔者似感意犹未尽。对于部分恋歌所反映的民俗礼俗,还可以再提出两个疑问:一是祭祀高禖、祓禊求子风俗的性质是什么?这种风俗为什么都是在春季三月进行?二是“诗三百”的  相似文献   

12.
<颜氏家训>是颜之推以一生的生活实践为指导,为后世子孙留下的一部垂诫之书,平实的语言,谆谆的教导,力显一位老者对后世的殷切希望.但是由于颜之推特殊的生活时代以及特别的生活经历,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南北不同地域的不同民间风俗,在<颜氏家训>中以南北不同风俗为载体教育子孙为人之法、处世之道,成为颇有特色的家训,爬梳其中的南北风俗对于研究魏晋南北朝的民俗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民俗,是民族文化中最基层的本质部分,是渗透在民族群体生活中传承性极强的世态风情,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永恒意义的内容之一。民俗具有的最大特点是它的传承性。而这种传承性又使民俗显示出了与传承俱来的二重性:同源相袭的民族聚合力;认真仿祖毫无扬弃而致的陈腐性。同源相袭的民族聚合力主要是指一个民族因为固守和沿用同一风俗,就自然地形成一种向心力,而使这一民族格外团结一致。认真仿祖毫无扬弃而致的陈腐性,主要是一个民族由于过于崇拜祖宗而严格效法旧俗的一切,就会使社风俗习惯在生活的发展变化中,因肯定旧有习俗的全部而否定新有风俗的一切,致使旧俗压制和扼杀生活中的所有不附旧俗的新事物,这就使旧民俗在新时代生活中成为一种阻力并以僵化的形式存在着。  相似文献   

14.
岁时民俗文献在宋代得到极大的发展,出现了类书性的岁时民俗专著,宋代笔记和类书中包含有大量的岁时民俗内容。宋代笔记如《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梦粱录》中的岁时民俗部分对宋朝皇室和都城民众节日生活有细致现实的描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宋代类书如《太平御览》、《事类赋注》、《事物纪原》中的岁时民俗部分则具有追溯历史源流的意识,不停留于对节日活动表象的描绘,而是旁征博引,考辨节日活动源流。从所引文献内容看,在月令、岁时风俗的记录中渗透着儒家传统的礼、仁、孝思想并在宋代理学思潮的影响下,增加了一丝思辨色彩。  相似文献   

15.
民俗文化与中国古典小说王启忠风俗,是历代相传、因袭积淀而成的社会风尚与民间习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识。以叙事写人为主旨的中国古代小说,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就常常展现出一幅幅绚烂多彩的风俗画面,成为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文化背景。当然,世风民俗...  相似文献   

16.
抑商政策作为西汉王朝的一项重要国策,其施行存在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民风民俗的影响。风俗可以积极地反映民间意识、大众生活的情况等,而其对于民众思想、士人意识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的反馈作用又都与政治统治的安稳息息相关,故其走向、变化也多为治国者所重视。而抑商政策作为西汉王朝的一项重要的政策,它的实行在不知不觉中也受到了当时风俗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明清徽州建筑雕饰的意象构成模式复杂多样,内容丰富精美,具有多重价值。本文从多元文化视角,对此意象构成模式进行分类,依照其所生成的具体历史语境,并结合文化传统和当地社会风俗,分别从其表现的思维模式、民俗观念、生存意愿、生活追求、精神需求等方面进行解析,重在揭示其背后的文化成因与精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清代广东民俗岁时用糖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清代广东民众岁时用糖进行考察,揭示出民俗用糖背后的精神含义,进而指出清代广东民俗用糖风俗的形成,对广东社会民俗的形成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云安 《兰州学刊》2009,(Z1):188-190
丁玲文学作品的口承民俗叙事是逐渐累积生成的。早期只是无意识的、浅尝即止的都市方言采撷;转型期的则为湖湘口承民俗援引,这拉开了民俗叙事的序幕;"回家"后作品,则是自觉地将轻快雄壮的陕甘口承民俗予以集结。这种动态生成,对口承民俗的教育功能体认是其表层原因,而对民间的发现、体认则是其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20.
民俗学近若干年来,在我国又十分活跃起来,这是十分可喜的。其原因大概不外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政治形势的好转,许多人文学科的学问重新被人们所重视;二是说到民俗,人们对一些民间风俗感兴趣,更自然地把民间风俗和民俗学等同起来,二者界限混淆了。在此先把二者区分开来:“民俗学”是外国学问,它的原字是(Folklore),是一八四六年英国人托马氏(N.G.Thomo)所创造的学术名称,而且这一学术名称又与德文(Volkskude)接近。它包括的研究范围,大体是民间歌谣、民间故事、流传习俗等等。其范围的广狭,在欧洲各国解释也不尽相同,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在七十年前,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