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性隐喻是诗歌不可缺少的外衣,没有诗性隐喻,诗歌就会失去它独有的韵味和美感,更失去了作者所寄予的深刻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所以理解诗歌中的隐喻非常重要.通过对隐喻和诗性隐喻在国内外发展状况的分析,对中英文诗歌中隐喻和诗歌翻译的分析,旨在挖掘诗歌深层的隐喻概念和思想,并从跨文化和认知能力的角度去研究隐喻在诗歌中的作用以及诗歌翻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2.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大部分以抒情诗歌为主,不仅对新英格兰地区的田园风光和风俗人情进行了描写,更为主要的是他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摘取弗罗斯特的抒情诗歌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评论,以对其诗歌的了解和更深的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玄言对东晋诗歌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玄言诗为主流的东晋诗歌 ,代表着玄言对诗歌全面、深入的渗透 ,这种渗透同时也就是诗歌语言对玄言的融汇。对于两种语言间的差异 ,东晋诗歌作出了一定的弥合和沟通 ,在具体的诗歌中也各有得失。在古代诗歌发展的过程中 ,东晋诗歌语言对玄言的融汇有其必然  相似文献   

4.
意象派诗歌以极端姿态表现了意象对于诗歌的重要作用,在英美现代诗歌舞台上虽短暂却意义非凡,开启诗歌内容自由的先河。在诸多鲜明的特点之中,对意境的追求和留白的隐藏是意象派诗歌最迷人的亮点。东方茶道文化对意境和留白的运用,都与意象派诗歌不谋而合。因此在意象派诗歌中寻找东方文化元素也就不足为奇。以不同的文化角度欣赏诗歌,从而见微知著,让读者以全新思维审视和欣赏意象派诗歌,从而更好地理解意象派诗歌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艾青早期诗歌追求散文美,排斥音乐性;其中后期诗歌自觉追求音乐性,出现了格律化倾向,对早期诗歌的自由化和散文化之弊进行了反拨.这标志着艾青诗歌形式意识的自觉,也标志着诗人对中国诗歌音乐性传统和含蓄蕴藉的传统抒情方式的部分回归和继承.  相似文献   

6.
英美新批评派立足诗歌文本语言结构,推行"细读"式文本解读,认为诗歌结构应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复杂性和统一性。张力论是体现复杂性和统一性的文本构成理念,比喻、悖论、反讽等都可以将诗歌中异质、矛盾、辩证的因素协调统一到诗歌的整体中,构成充满张力的有机整体结构。尽管新批评对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大加贬抑,但用新批评的诗歌理论来解读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可以反拨新批评对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批判立场,挖掘出浪漫主义诗歌的张力性有机整体结构。  相似文献   

7.
英美诗歌呈现出视觉、听觉、嗅觉、动觉等多种感官上的美感,具有明显的多模态性,继而使英美诗歌美学批评的多模态语篇分析成为可能。文章通过构建英美诗歌语篇多模态分析框架,以爱德加·爱伦·坡的《致海伦》为例,从诗歌语篇的语境层、内容层和表达层对诗歌产生的语境、诗歌文字模态的意义功能、诗歌文本内外呈现出的多模态特征以及诗歌的模态关系进行了多模态语篇分析和阐释。诗歌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是从跨学科视角对英美诗歌研究的一次拓展性探索,希望本研究范式能够对英美诗歌批评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8.
苏格拉底把诗歌划分为属人的诗歌和属神的诗歌两类:第一类型诗歌是通过技巧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再模仿,由于这类诗歌是技艺型的诗歌,诗人被划分到第六等级之中;第二类型诗歌则是凭神附的诗歌,诗人凭借着神的临幸创作出优秀的诗篇,这种诗歌是诗人在看到理式世界后浑然忘我创作出来的,相比于第一种类型的诗歌它显然具有优越性,诗人被划分到第一等人中。与哲人的迷狂不同,哲人的迷狂是他人看起来的迷狂而自己的清醒。苏格拉底这种对诗歌的划分,不仅符合了哲学的特性——在讨论之前首先要对某一事物进行定义分类,而且为以后对诗歌的逐次批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重庆诗歌访谈》是近年来重庆诗歌研究收获的颇具代表性的史料性著述,通过围绕诗人自身创作总结、诗歌历史与现状、诗歌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三大重点话题,对现当代重庆诗歌发展作全面“摸家底”和深度观照,是一项充满积极诗学意义和深刻影响的新诗活态史料发掘工作及诗歌基础研究工作,对当前及今后的重庆诗歌发展和中国新诗活态史料发掘保存工作不无裨益及启示。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诗歌的文体言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诗歌作为文学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分类、节奏、韵律、构思、词序、选词等方面都自成体系,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展示着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因此,诗歌的文体特点和读者欣赏英语诗歌的方法应是相辅相成的,从外缘法和内缘法出发对诗歌进行研究,将有助于对诗歌意义的更深层次理解。  相似文献   

11.
诗歌叙事学借助认知叙事学所建立的研究范式,将其研究的重心从对诗歌叙事文本的关注,转向对读者以及诗歌叙事文本与读者关系的关注,丰富和完善了诗歌叙事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叙事性是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被称为当代诗歌的一次“审美转向”.本文清理叙事性观念的产生和演变,辨析对它的误解.本文认为叙事性并未改变诗歌的抒情性品质,而是在社会转型中,在对现代性诗歌观念的接续和回应中,实现了诗歌“知识型构”的转换.  相似文献   

13.
李金发诗歌是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其诗歌因语言和意象等形式方面的奇崛怪诞而备受争议。符号学强调文本间或系统间的沟通,因而通过解读李金发诗歌之构成语码,探索诗歌之潜在层面,可寻求其诗歌的深层意蕴。这一阐释模式对解读李金发诗歌可谓是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诗歌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实现了对传统诗歌"纵的继承"和对欧美诗歌"横的移植",由此成就了中国新诗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诗歌角色.面对世界的向外姿态、面对现实的向下姿态以及面对传统的坚守姿态是中国诗歌在全球化时代所扮演的文化角色.在诗歌存在方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中国诗歌扮演了新的文化角色.  相似文献   

15.
英美现代派诗歌滥觞于英美意象派诗歌,而中国古典诗歌对于英美新诗运动尤其是英美意象派诗歌运动产生了巨大促进作用,意象派诗歌借鉴并采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写作策略即意象直呈和叠加的策略.最后,就有关周桂君先生对意象主义误读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16.
气格是指诗人品格、诗歌内容、形式等因素综合融会后所体现的诗歌品格。欧阳修诗歌气格主要表现为:诗歌中蕴涵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力量、诗歌内容中的国运民生意识和穷究物理的理性精神、诗歌语言上下字运意的笔力。欧阳修对诗歌气格的追求,导引了宋诗的发展方向,为宋调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贯穿于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济慈诗歌研究的主要观点是对济慈诗歌中唯美主义美学观和艺术观的肯定。20世纪后半叶新历史主义从历史的角度研究济慈诗歌的政治性确实是一大进步,但是,如果仅把目光聚焦在济慈诗歌的政治倾向上而忽略诗歌中自然因素及其深刻内涵,那同样是有失偏颇的。从生态伦理批评视角来关注济慈作品,我们发现济慈诗歌的审美是一种至高的生态伦理审美,济慈诗歌的政治倾向是包涵着对自由民主渴望,对真、善、美诗歌艺术追求的和谐精神生态的向往。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末以来,"网络诗歌"的存在事实业已形成,并对社会文化和诗歌写作本身产生了综合而广泛的影响.但"网络诗歌"文本又有着浮躁化、矫情化、随意化、虚脱化、平俗化等等不容忽视的艺术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使得"网络诗歌"并未拥有独立、完整的诗美准则,反而对严肃诗歌写作形成了巨大冲击.网络环境的特点对"网络诗歌"文本艺术缺陷的形成有着本质关联,自娱自乐的"网络诗歌"文本在远离生存实在的同时也造成了对诗歌艺术本身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叶芝诗歌以东方神秘主义的象征著称于世。玫瑰、狮身人面怪、天鹅和螺旋是叶芝诗歌中具有凸现主题意义的意象。其来源有二 ,对《旧约圣经》抒情诗风格的继承是叶芝诗歌抒情性的直接来源 ,东方神秘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对中国和日本诗歌的模仿学习是叶芝诗歌抒情性的间接来源  相似文献   

20.
温李诗与齐梁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温庭筠的诗歌受到了齐梁诗歌的相当影响,这主要表现在温李对六朝诗人的崇敬、对宫体诗和齐梁体诗的仿效、对六朝乐府的学习这三个方面。温李学习齐梁又不为其所限,他们合理汲取齐梁诗歌纤巧和藻丽的特点,并在其中融入了个人深挚的情思,从而创造出崭新的诗歌风格,这体现出了中国诗歌艺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